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年轻宫颈癌患者(≤35岁)和年龄大的患者(>35岁)的病理特点和预后差异,初步探讨年轻宫颈癌患者的预后特点。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通过小年龄≤35岁(研究组)患者与大年龄>35岁(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年轻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和预后特点。
结果: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共有352例患者,其中年龄≤35岁者51例(14.5%),>35岁者301例(85.5%).肿瘤期别在两组间存在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I A2期、I B2期患者数多于对照组(9.8%vs 0.3%,P=0.03;33.3%vs 22.9%,P=0.04);肿瘤病理学类型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中非鳞癌患者所占比例大于对照组(19.6%vs 5.3%,P<0.001).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81.8个月和91.0个月,未发现两组患者的生存曲线存在统计学差异。对年龄≤35岁的患者使用Cox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HR=20.515,P<0.001)、间质深层浸润(HR=4.358,P<0.001)、肿瘤分化(HR=3.688,P<0.001)、肿瘤体积(直径是否超过4 cm)(HR=3.206,P<0.001)和分期(HR=3.020,P<0.001)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淋巴结转移(HR=11.858,P<0.001)、肿瘤分化(HR=2.666,P=0.001)、肿瘤分期(HR=2.011,P<0.001)是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
结论:年龄≤35岁的宫颈癌患者更容易出现非鳞状细胞癌;未发现年轻宫颈癌患者(≤35岁)和年龄大患者(>35岁)在预后方面存在差异;对于年轻患者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差、间质深层肿瘤浸润、肿瘤为巨块型(直径超过4 cm)和临床分期高与预后不良有关,其中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化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通过小年龄≤35岁(研究组)患者与大年龄>35岁(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年轻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和预后特点。
结果: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共有352例患者,其中年龄≤35岁者51例(14.5%),>35岁者301例(85.5%).肿瘤期别在两组间存在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I A2期、I B2期患者数多于对照组(9.8%vs 0.3%,P=0.03;33.3%vs 22.9%,P=0.04);肿瘤病理学类型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中非鳞癌患者所占比例大于对照组(19.6%vs 5.3%,P<0.001).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81.8个月和91.0个月,未发现两组患者的生存曲线存在统计学差异。对年龄≤35岁的患者使用Cox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HR=20.515,P<0.001)、间质深层浸润(HR=4.358,P<0.001)、肿瘤分化(HR=3.688,P<0.001)、肿瘤体积(直径是否超过4 cm)(HR=3.206,P<0.001)和分期(HR=3.020,P<0.001)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淋巴结转移(HR=11.858,P<0.001)、肿瘤分化(HR=2.666,P=0.001)、肿瘤分期(HR=2.011,P<0.001)是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
结论:年龄≤35岁的宫颈癌患者更容易出现非鳞状细胞癌;未发现年轻宫颈癌患者(≤35岁)和年龄大患者(>35岁)在预后方面存在差异;对于年轻患者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差、间质深层肿瘤浸润、肿瘤为巨块型(直径超过4 cm)和临床分期高与预后不良有关,其中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化是独立的预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