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的生态环境研究述评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d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的环境研究已然成为世界范围关注的焦点与现代社会发展不容忽视的重要议题,如何更好地理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的环境研究脉络成为新时代世界范围内体育大格局发展的现实诉求与应有之义.通过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IOC)环境策略演进,国内外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环境热点研究系统梳理,旨在把握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的环境研究脉络,洞悉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的环境研究动态.研究发现:1)IOC生态环境策略大致划分为20世纪60-80年代的萌芽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阶段、21世纪以来的成熟清晰阶段的3个阶段;2)国内外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的生态环境研究热点议题主要聚焦可持续发展和遗产保护2个维度;3)国外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的生态环境研究比国内研究起步早,且主要沿循2000年奥运会申办、2008年奥运会承办以及2022年冬奥会筹办3大主线开展研究.
其他文献
国家速滑馆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速度滑冰项目的 比赛场馆,又名“冰丝带”,是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场馆,与象征水的“水立方”和象征火的“鸟巢”交相辉映.面对世界最大跨索网屋面结构、复杂曲面玻璃幕墙、如何打造最快的冰和智慧的馆等技术问题.通过理论研究、仿真模拟、试验分析、样板测试、系统研发等,研究应用了超大跨度索网高性能结构、曲面幕墙、单元式屋面板块、超大CO2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开展了智慧场馆集成应用,实现了国家速滑馆绿色高效高精度建造,为呈现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奠定坚实基础.
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全球性的社会文化活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同样也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获得了新的契机.奥林匹克教育贯穿于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始终,基于“文明共生、交流互鉴”的目标,奥林匹克教育的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愈发紧密.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奥林匹克教育进行剖析,并运用个案研究法来论证奥林匹克教育的三维度发展.研究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奥林匹克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新的起点,同时奥林匹克教育也通过搭建文化传播环境、提供文化传播媒介和丰富文化传播
在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发展将近100年的时间里,它已经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冬季体育文化盛典.北京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冬残奥会是我国在重要历史节点举办的重大标志性活动,也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社会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试图综合仪式、竞技、节日和景观这4个概念来探讨奥运会如何形塑人类命运的共同体.奥运会代表了一种综合的文化展演形式:作为参与者的运动员和观众通过仪式、竞技和节日进入整个表演系统;这个表演的过程包括了比赛成绩、庆祝仪式和享受成功喜悦的节日.冬奥会作为世界最重要的冬季竞技体育赛事和最高
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历史较短,比赛成绩远低于冬季运动强国,亟需应用先进的科研方法和技术装备实现科学化训练,提升训练水平.因此,围绕影响运动表现的人机环相关因素,着重分析冰雪运动对生物力学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提出的挑战,并综述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1)针对部分冰雪运动远距离、大范围、快速移动等复杂现场条件,介绍了用于运动学、动力学及生理学参数监测和分析的技术和装备.2)围绕冰雪运动专项动作训练中对于体能准备、损伤康复的需求,介绍了基于骨骼肌肉模型的人体动力学分析的研究成果.3)鉴于冰雪运动项目中运动员
跳台滑雪是冬奥会比赛项目,包括助滑、起跳、飞行和落地4个阶段,其中飞行阶段又细分为早期和后期飞行阶段.飞行距离是决定跳台滑雪成绩的重要因素.起跳阶段被认为是影响飞行距离的最重要阶段.由于起跳阶段为早期飞行阶段创造了飞行的初始条件,因而早期飞行阶段也被认为是影响飞行距离的关键阶段.对跳台滑雪项目运动员起跳和早期飞行动作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和分析,可以了解运动员在此阶段的身体运动姿态特征,起到优化动作技术和提高运动成绩的作用.本文对跳台滑雪起跳和早期飞行阶段运动员身体生物力学的测试分析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研究表明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世界变局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发展观,成为当前世界发展的指南针,亦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举办的指导思想.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充分剖析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北京冬奥会的理论耦合,认为两者都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式、构建“和而不同”的发展格局以及追求“共享共赢”的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北京冬奥会从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与廉洁办奥4个层面的具体实践工作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奥运遗产成为奥林匹克运动和有关研究关注的热点.基于国际奥委会正式文件和现有研究文献,尝试理清奥运遗产从有形到无形再到多类型、多维度的研究进程,从遗产概念界定、遗产效果测度、遗产交付管理3个层次探究可持续发展议题下的奥运遗产研究趋势,结合研究进展和趋势提出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交付、研究的启示与借鉴,即:融合愿景,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奥运遗产和奥运遗产交付经验;加强研究,科学评估北京冬奥会多领域、多方面遗产效果;聚焦中国变量,贡献超脱中国场景的奥运遗产研究方法论和理论.
北京冬奥会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进程中的重要历史节点.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聚焦于北京冬奥会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探讨北京冬奥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理念彰显与实践诠释.研究发现,中国不仅仅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发起者和倡导者,更是其坚实的实践者和维护者.北京冬奥会对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其通过办奥理念、口号以及吉祥物和奖牌等象征符号充分彰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理念,用实际行动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核心内涵,生动例证了国际权利、共同利益
为了加快推动我国冰雪装备器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亟需解决目前“冰雪运动装备的效能评价存在评价指标相对单一、评价方法不统一,且缺少系统性等问题”.基于人机工效学理论,以及国际滑雪联合会对于竞赛装备的规范性要求和国内外技术标准,采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和问卷反馈的方式,研究建立系统、科学的自由式滑雪穿戴式装备的工效评测指标体系,研究、筛选并构建了自由式滑雪运动头盔的工效评测指标.采用专家打分法,根据重要程度,对以上工效评测指标进行了1~9分的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以上工效评测指标进行了权重计算.从职业分类的角度分析
立足于现实的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研究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展开.其理论基础在于,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三层逻辑与人作为类存在的本质,在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的关系上贯通一致,北京冬奥会这一现实的实践同样处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现实的人的互相生成中,因而关注北京冬奥会之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共同体的实现的价值,才能发挥其实践的力量.而在现实展开上,一方面,北京冬奥会致力于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人”存在的关切,以体育的本质穷究人的生命之真,以体育的价值体现人的生命之善,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