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甘肃省的荒漠植被广泛分布在河西地区,是甘肃省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发展甘肃省的农林牧业等各项生产中,人们正在对它进行开发利用,包括放牧、采种、造林、农垦、樵柴、采药等,对当地农林牧业等各项生产的发展起了很好的作用,但在开发利用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进行改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肃省的荒漠植被广泛分布在河西地区,是甘肃省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发展甘肃省的农林牧业等各项生产中,人们正在对它进行开发利用,包括放牧、采种、造林、农垦、樵柴、采药等,对当地农林牧业等各项生产的发展起了很好的作用,但在开发利用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进行改良。
其他文献
前言澳大利亚的荒漠大部分属于地盾和台地形态结构类型,并有许多地貌形态与其它冈瓦纳板块部分的荒漠区一样。平原和高原主要从裸露的晶状基岩反映出地壳的稳定性与长期的亚大气历史。而台地和构造平原主要以克拉通内盆地平伏的复盖岩反映出地壳的稳定性和长期性的亚大气历史。孤立的而且受广阔平原限制的高地,通常与古代造山带或隆起的古克拉通
借助于卫片,我们可方便地进行区域地貌的观测。在风成动力学领域,卫星资料为研究沙海、解释沙粒输运方向提供了一新的方法。本文将讨论撒哈拉与其周围环境气候带之间关系的一些新发现,及撒哈拉与其半干旱边缘的动力关系。
最近十年里的灾害性干旱清楚地表明,位于北非的世界最大荒漠的边界在移动。然而撒哈拉是否正在前进呢?它是否在北边向地中海,譬如在马格里布的一些国家扩大的同时也在向南推进,进入众所周知的萨赫勒地区,向热带大草原发展呢?它是否会象许多观察家预测的那样,有一天果然抵达几内亚海岸呢?它当真能够征服相邻的,较湿润的地区吗?
前言中东从欧洲来看,是指近东和远东的中间地区,即伊拉克、伊朗、阿富汗等地。但现在所指的近东是包括:西从利比亚经过阿拉伯半岛到阿富汗等国,或者更广地说,是将摩洛哥到巴基斯坦等地区全部称作中东或中近东。本文大体以利比亚到伊朗为范围,介绍这些地区的沙丘地及干旱地区的概要,并对中东各国中的埃及、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沙丘地及干旱地区的农业进行概括性的论述。
1957年,根据国家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为了促进新疆的经济建设和科学事业,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新疆分院的建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关怀,开始了新疆地区科学史上的一个新时期。新疆分院建立后,立即开始筹建有关学科的研究机构,先后建立了分院直属的生物研究
西北干旱区是我国三大自然区之一。土地面积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30%,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8%,在行政上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北部大兴安岭山区例外)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六盘山Ⅸ例外)的绝大部分以及甘肃省的河西走廊和河北省的坝上地区(图1)。
新疆地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宜农荒地约占全国宜农荒地面积30%。加之光照热量丰富,又有较为充足的灌溉水源,所以历来为我国主要农垦重点地区之一。远至汉代,在今库尔勒以西及轮台就有屯田,唐代规模更大。主要分布在吐鲁番、巴里坤及吉木萨尔一带。曾出现“轮台(今阜康)、伊吾(巴里坤)屯田。禾菽弥望”的兴旺景象。清朝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之后,屯田由哈密一隅推及天山南北各地。北路主要在巴里
本世纪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沙漠的扩展愈演愈烈。据估计,全世界的沙漠面积,目前正以每年5至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大。仅在撒哈拉南部,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就有65万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变成了沙漠。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占全球陆地面积三分之一的国家和地区,笼罩在沙漠化的阴影之下。以沙漠化为代表的“生态危机”,比“能源危机”危害更大,范围更广,影响更深远,而且,前者更加深了后者的严重程度。面对沙漠化的威胁
号称“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已经探明盆地中很多矿物和天然元素贮藏量很高,其中氯化钾、氯化钠、氯化镁、碘、溴等储量占全国第一,天然碱、钙、芒硝、硼矿等储量也很高,还有较丰富的铅锌矿和石油、天然气、石棉等,都具有工业开采价值,这里完全有条件发展成为一个大型的工矿基地。为了保证工业建设的顺利发展,有必要在柴达木盆地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编制柴达木盆地的土地类型图能为其农业生产的布局和规划
野驴(Asinus sp),属奇蹄目(Perissodactyla),马科(Equidae)的世界性珍兽。广布于亚洲中部,我国分布有两个种,即蒙古野驴(A.hemionu s)和西藏野驴(A.Kiang)。两者的分布区和栖息地的自然环境各不相同,外部形态差别明显。在我国,蒙古野驴分布于准噶尔盆地和甘肃与内蒙境内。体色较西藏野驴浅淡,背毛淡棕黄色,背脊上有一条明显的褐色背线,腹部毛色浅淡。分布于荒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