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工程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当前市政工程施工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缺乏标准化的施工操作技术,因此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总结以往的施工经验,全面地分析和研究施工工艺存在的问题,制定详细而完善的解决方案,另外,还需要加强对整体施工的监督力度,从而提高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市政工程;建设管理;问题
1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1.1有利于促进工程质量的提升
在市政工程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管理的意义和作用十分明显。因此,必须做好建设监理工作,以提高市政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在实际施工中,最重要的指标是质量。只有确保施工质量达到施工标准和要求,才能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效果,进而对市政工程的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市政工程施工进行全面管理,促进施工企业与管理部门的良好沟通。一旦在施工中发现安全隐患和异常问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优化方案和补救措施,有效提高市政工程建设的整体水平。
1.2有利于加快工程施工的进程
为保证市政工程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应进一步加强对建设的监督管理,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在任何工程建设中,施工效率和施工进度都是重要的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效果,而且可以帮助施工企业获得更多的效益。市政工程也是如此。只有在保证施工质量、效率和进度的前提下,才能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又好又快地实现施工目标。因此,在后续市政工程建设中,要充分认识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各工程之间的协调,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及时处理各施工环节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提高整体施工效率。
1.3有利于强化施工合同的管理
施工管理的有效实施,大大提高了施工效果,为市政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提供了重要保证。施工合同管理在市政工程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直接影响市政工程的整体施工效果。此外,在项目施工之前,必须签订一些合同。相应的管理人员应根据合同的内容和要求设计各种方案,并有专人严格审查和监督施工图纸,确保各方面工作的协调。施工合同中发现问题和隐患,应及时纠正和处理,以提高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2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的问题
2.1测量方面
在每个市政项目实施前,应进行必要的调查工作。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不仅可以为后续工程施工提供重要的指导,而且有助于将偏差控制在预定范围内,从而提高整个工程的效益。市政工程施工应进行精确测量和统计,施工人员应按照设计图纸的内容进行施工。如果设计图纸出现错误,很容易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导致工程中出现许多质量问题。因此,市政工程建设应更加重视勘察工作。结合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水平,提高计量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但是,目前一些市政工程项目对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重视不够,对细节的控制和了解不够。
2.2机械设备的问题
市政工程建设离不开完善的机械设备,这是提高现场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市政工程施工质量不仅与施工工艺和材料密切相关,而且与机械设备的顺利运行密切相关。如果机械设备存在许多缺陷和问题,很容易造成工程施工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同时,搞好设备的维护管理也十分重要。如果没有配套的设备维护措施和管理计划,设备在现场运行时容易产生各种问题,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和质量事故。
3加强市政工程建设管理解决对策
3.1加强管理人员教育管理
(1)加强管理体系建设。市政工程管理项目建设前,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落实到每个岗位和人员的责任,完善处罚、约束和问责机制,严格执行。严格实行人管事管制度,确保各管理团队按要求、按计划完成任务,不断提高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的有效性。(2)提高管理者的专业水平。项目经理是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开展、减少安全问题管理的重要力量。对一些专业能力不足的管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一方面,要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能力,确保他们具备管理市政工程项目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要加强责任意识教育,强化对管理者的警示机制,促使管理者提高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自觉遵守市政工程项目管理制度,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确保管理工作达到预期效果。
3.2加强工程设计阶段跟踪
(1)初步准备阶段。在项目前期准备阶段,项目业主主要对前期工作进行规划和安排,必要时可穿插交叉,以节省时间。在工程地质勘察和现场钻探过程中,业主代表必须全程跟踪,逐点记录,确保真实性和准确性。(2)工程设计阶段。设计师的水平参差不齐。为避免因设计工作不足和设计深度不足而造成永久性缺陷,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在图纸发布之前,应组织业主、专家和其他相关人员对图纸进行审查和检查,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供设计人员参考和修改,以提高设计质量。设计工作的可行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应尽量避免因后续施工的诸多变化而增加工程造价。如道路工程路基换填是否充分利用当地优质、廉价、有效的碎石、砂包土等地面材料;绿化工程品种、行道树胸径是否适宜;灯杆样式、灯具色温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情况要求;雨、污水管径是否满足防洪、排水要求,排水方向是否正确;人行道材料和铺筑方法是否符合当地特色要求等。
3.3严格工程施工质量管控
项目施工过程的管理阶段应遵循“长远规划、质量第一”的原则,充分发挥施工、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各方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工程建设保质保量按期完工交付。在此基础上,还应简要说明管理的关键内容。以道路为例,道路工程建设应遵循“管道排水、路基路面、绿化美化”的原则。首先,要把公路路基路面工程作为监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公路的使用寿命和路面的质量;其次,雨水和污水排放畅通无阻,道路上无积水应是另一个监管重点,以确保满足使用功能;三是预埋人行道和综合管线,按图纸进行绿化、路灯、交通等分部工程施工,确保道路美化功能的实现;最后,对与道路施工过程有关的办公资料进行整理归档。
3.4加强竣工验收及后期管理
(1)竣工验收阶段。项目业主应强化工程质量意识,控制工程施工质量。应特别注意地下管网破裂和工程拒收的问题。安排专业人员重点关注市政工程的外观问题、施工文件的缺失和业务单位验收意见的不合格,及时进行合理的整改和复检,确保工程整体施工的施工效果。(2)工程数据管理。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相关资料主要包括前期准备阶段的施工申请资料、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工程技术资料和隐蔽签证资料、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竣工结算、保修等相关资料。这些资料应及时整理归档,以便于审核审核、维护、功能变更等审核。(3)项目保修管理。工程质量保修期内施工单位保修义务跟踪管理的重点是在质量保修期届满前组织相关人员对整个工程进行复检。出现质量问题的,责令施工单位整改。确认整改维护完成后,办理交接手续,即可支付保修余额。
4结论
综上所述,在市政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科学有效地统筹发挥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各方责任主体管理作用,克服工程勘察设计、工程预算编制、施工阶段管理、竣工验收管理等方面管理弊端,不断优化工程前期工作、加强施工质量跟踪、强化工程造价管控、加强竣工保修管理等,将能够最大限度提升市政工程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竣工保修管理等,將能够最大限度提升市政工程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蒋杰.浅析市政工程管理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J].江西建材,2020(03):0251-02
[2] 李建华.山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3):158-159.
[3]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明确部分复杂和大型房屋建筑市政工程项目规模标准的通知[J].广州市人民政府公报,2020(33):20-23.
[4] 刘鑫.市政工程各阶段施工管理研究[J].项目管理,2020(09):018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