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系圆明园罹劫150周年,在陈昊苏会长的直接关怀下,对外友协与圆明园管理处、法中友协联合会共同促成一尊维克多·雨果青铜像永久落户圆明园,并于10月16日举行了揭幕仪式。法国东方华人协会也参与了上述活动。该铜像由法国著名女雕塑家娜什拉·凯努制作,配以雨果《致巴特勒上尉信》的碑刻,以纪念这位法国文豪在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之后发出的正义呼声。
雕像揭幕仪式上,法中友协联合会主席拉巴特表示,雨果是当时西方站出来对英法联军暴行发出强烈谴责,并预言中国今后必将崛起的第一人。今天的纪念活动不仅是对历史有益的反思,更是对和平与友谊的呼唤。相信通过这样的举动,能够更好地推动和促进中法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谊,让这样的历史悲剧不再重演。
中央电视台、国际广播电台、新华社等众多媒体均对上述活动进行了报道,使这一活动获得了广泛的影响和积极的效果。
10月18日,陈昊苏会长与雕像作者凯努女士出席了在圆明园大水法遗址举行的“心中的圆明园”——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主题晚会。陈会长向成龙授予“圆明园文物回归形象大使”称号,凯努女士现场接受了主持人采访,表达了对雨果的敬意及对包括对外友协在内的中方相关机构的感谢。在接受采访时,凯努女士表示,她在雕塑雨果铜像的过程中赋予了雕像坚毅的面容和富有远见的眼神,一方面表达了雨果作为一位文学艺术巨匠,坚决与一切丑恶事物斗争的果敢,另一方面也传达了他对人类和平与文明的强烈企盼。
很多人在中学时代都曾读过维克多·雨果的《致巴特勒上尉信》,从中了解到这位写出《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世界文学名著的法国文坛巨匠,对一个他从未曾到访过的古老的东方国度,对这个国家灿烂而久远的文明,产生了深深的仰慕之情。正是出于这种感情,和对人性真善美的追求,雨果大声疾呼,强烈谴责英法联军的暴行。他在信中写道:“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一个抢掠,一个放火。可以说,胜利是偷盗者的胜利,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我们欧洲人自认为是文明人,而在我们眼里,中国人是野蛮人,可这就是文明人对野蛮人的所作所为。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分别叫作英格兰和法兰西。……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赃物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150年后的今天,世博会来到中国。今年5月,一尊雨果铜像被安放在上海世博会法国馆。该铜像由雨果故乡贝藏松市和弗朗什-孔泰法中友好协会捐赠,并将在世博会后永久落户于上海浦东“戏剧大道”。陈昊苏会长出席了在法国馆举行的雕像安放仪式并发表讲话。此后,弗朗什-孔泰法中友协主席兼法中友协联合会秘书长嘉宝贺喜先生联系对外友协,他得知2010年10月18日系圆明园罹劫150周年纪念日,提议再向圆明园捐赠一尊雨果铜像,以表达对这段历史的反思。陈昊苏会长在第一时间欣然接受这一提议,对此表示大力支持,并责成欧亚部有关负责同志抓紧落实。
经过与圆明园管理处的接洽,对外友协、法中友协联合会及圆明园管理处顺利达成合作意向。我们了解到圆明园将在10月份举办一系列的大型纪念活动,他们也认为这一提议不仅符合纪念的主题,而且十分有意义,并最终定于2010年10月16日在圆明园大水法遗址旁为雕像举行揭幕仪式。
在接下来的短短3个月内,雕塑家娜什拉·凯努女士放弃了休假时间,日夜赶工雕铸雨果铜像。在对外友协、法中友协联合会、圆明园管理处及法国东方华人协会的共同努力下,在短期内解决了资金、运输、入关等一系列问题,最终使这尊维克多·雨果铜像于10月16日顺利落户北京圆明园。
今天,在圆明园大水法遗址东侧的一片苍松翠柏之中,维克多·雨果的雕像正以他深邃的眼神凝视着已被夷为废墟的“东方的奇迹”。他神情坚毅,目光如炬,仿佛随时准备为保护这人类文明的结晶而奋起斗争。纪念历史并非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警醒后人,呼唤世界文明间的相互尊重与包容,呼唤和平,让这样的历史悲剧不再重演!
雕像揭幕仪式上,法中友协联合会主席拉巴特表示,雨果是当时西方站出来对英法联军暴行发出强烈谴责,并预言中国今后必将崛起的第一人。今天的纪念活动不仅是对历史有益的反思,更是对和平与友谊的呼唤。相信通过这样的举动,能够更好地推动和促进中法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谊,让这样的历史悲剧不再重演。
中央电视台、国际广播电台、新华社等众多媒体均对上述活动进行了报道,使这一活动获得了广泛的影响和积极的效果。
10月18日,陈昊苏会长与雕像作者凯努女士出席了在圆明园大水法遗址举行的“心中的圆明园”——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主题晚会。陈会长向成龙授予“圆明园文物回归形象大使”称号,凯努女士现场接受了主持人采访,表达了对雨果的敬意及对包括对外友协在内的中方相关机构的感谢。在接受采访时,凯努女士表示,她在雕塑雨果铜像的过程中赋予了雕像坚毅的面容和富有远见的眼神,一方面表达了雨果作为一位文学艺术巨匠,坚决与一切丑恶事物斗争的果敢,另一方面也传达了他对人类和平与文明的强烈企盼。
很多人在中学时代都曾读过维克多·雨果的《致巴特勒上尉信》,从中了解到这位写出《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世界文学名著的法国文坛巨匠,对一个他从未曾到访过的古老的东方国度,对这个国家灿烂而久远的文明,产生了深深的仰慕之情。正是出于这种感情,和对人性真善美的追求,雨果大声疾呼,强烈谴责英法联军的暴行。他在信中写道:“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一个抢掠,一个放火。可以说,胜利是偷盗者的胜利,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我们欧洲人自认为是文明人,而在我们眼里,中国人是野蛮人,可这就是文明人对野蛮人的所作所为。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分别叫作英格兰和法兰西。……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赃物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150年后的今天,世博会来到中国。今年5月,一尊雨果铜像被安放在上海世博会法国馆。该铜像由雨果故乡贝藏松市和弗朗什-孔泰法中友好协会捐赠,并将在世博会后永久落户于上海浦东“戏剧大道”。陈昊苏会长出席了在法国馆举行的雕像安放仪式并发表讲话。此后,弗朗什-孔泰法中友协主席兼法中友协联合会秘书长嘉宝贺喜先生联系对外友协,他得知2010年10月18日系圆明园罹劫150周年纪念日,提议再向圆明园捐赠一尊雨果铜像,以表达对这段历史的反思。陈昊苏会长在第一时间欣然接受这一提议,对此表示大力支持,并责成欧亚部有关负责同志抓紧落实。
经过与圆明园管理处的接洽,对外友协、法中友协联合会及圆明园管理处顺利达成合作意向。我们了解到圆明园将在10月份举办一系列的大型纪念活动,他们也认为这一提议不仅符合纪念的主题,而且十分有意义,并最终定于2010年10月16日在圆明园大水法遗址旁为雕像举行揭幕仪式。
在接下来的短短3个月内,雕塑家娜什拉·凯努女士放弃了休假时间,日夜赶工雕铸雨果铜像。在对外友协、法中友协联合会、圆明园管理处及法国东方华人协会的共同努力下,在短期内解决了资金、运输、入关等一系列问题,最终使这尊维克多·雨果铜像于10月16日顺利落户北京圆明园。
今天,在圆明园大水法遗址东侧的一片苍松翠柏之中,维克多·雨果的雕像正以他深邃的眼神凝视着已被夷为废墟的“东方的奇迹”。他神情坚毅,目光如炬,仿佛随时准备为保护这人类文明的结晶而奋起斗争。纪念历史并非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警醒后人,呼唤世界文明间的相互尊重与包容,呼唤和平,让这样的历史悲剧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