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元时代的古代书画拍卖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3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的中国艺术晶拍卖,在几多惊奇几多感叹声中戛然落幕!
  这一年艺术品市场走的颇不寻常,特别是秋拍时,古代书画让从业者先是目瞪口呆,既而热血沸腾,遐想翩翩!
  再回首,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古代书画拍卖从未出现过牛年这样的奇景:成交额翻着番的涨,成交价突破亿元神话,且成交纪录屡刷屡新!目前,单件作品成交价纪录——1.6912亿元成交的明代吴彬《十八应真图卷》手卷——已是5个月内第3次刷新的结果。
  
  古代书画行情初入“牛市”
  
  古代书画专场拍卖成交额大幅上涨,表明这一板块行情走高、趋稳。
  去年春拍时,中国嘉德、北京翰海、北京荣宝、北京华辰、北京保利5家公司古代书画拍卖初现涨势:成交的492件作品成交额约5.24亿元,这一数据占5家公司是季拍卖成交总额的33%,单件均价106.48万元,这是其他板块所难以相比的。秋拍时,古代书画优势益显,尤以中贸圣佳、中国嘉德、北京保利的专场拍卖最具代表性。
  中贸圣佳10月中旬挥槌的15周年拍卖会,拍出1483件拍品,平均成交率88.4%,总成交额超过7.75亿元。成交价超百万元的拍品141件——21件价超500万元,6件价超千万元。清代画家徐扬《平定西域献俘礼图》手卷拍出1.344亿元。两场古代书画361件拍品成交344件,成交额超过1.457亿元,加上《平定西域献俘礼图》手卷,古代书画成交额2.8亿元,这一数据尚不包括书法专场中古代书法作品的成交额。保守估计,该公司当季拍卖古代书画一项成交额至少在3亿元以上,占总成交额的四成左右。
  中国嘉德去年春拍古代书画一个专场成交额超过1.8亿元,2008年春拍3个专场古代书画成交额约2.156亿元(古代书画专拍成交额约1.56亿元)。去年秋拍总成交额约15.33亿元,中国书画部分总成交额超过11亿元,“宋元明清法书墨迹”“中国古代书画”两个专场369件古代书画成交额5.399亿元,古书画成交额的半壁江山。而2008年秋拍古代书画专拍的成交额仅4187.9万元。
  北京保利去年秋拍后对外宣布成交额超过15.78亿元,两个古代书画专场成交额超过1.5亿元,“尤伦斯夫妇藏重要中国书画”收获了2.889亿元,三场合计成交额超过4.3亿元。而该公司2008年全年古代书画春秋两季的总成交额仅1.74亿元。
  从上述3家公司的数据,可窥见古代书画整体盘面之一斑。其他如北京翰海、西泠拍卖、北京匡时等公司在古代书画拍卖项目上也有较强的优势,2009年的成交额较上年皆有不同程度增长。
  有拍卖界人士指出:“4件超亿元作品的成交,大刀阔斧地把金融危机过后的艺术品拍卖行业送进了亿元时代!”“这才仅仅是古代书画行情上涨的初期价格!”“与西方的大师作品动辄超过1亿美元的差距相比,我们古代书画的价格差距还很远。未来古代书画的价格仍然会继续高涨!”
  一位从业十余年的行家认为:“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盘子还是太小,一年的成交额才200多亿元,还不如股市一天的交易额。市场盘子小,一张画以1亿元成交,就撬动了这个市场,让大家觉得艺术品的行情大涨了。”
  
  古书画精品卖一件少一件
  
  单件作品成交价的空前飙升,更进一步地确立了古代书画板块在艺术品市场上的龙头地位!
  前两年,当代艺术还在东西方市场喧哗之时,已有清醒的行家指出:与当代艺术相比,存世量稀少的古代书画精品才是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上的龙头老大,这一板块未来肯定会迎来黄金期。这一预见在去年秋拍得到了印证。只是,至今仍有相当多的业者难以接受:“飙升得太突然”“匪夷所思”“价格高得太离谱了”。
  去年首创纪录出现在7月26日北京匡时拍场上,清初画家朱耷《仿倪云林山水》立轴从1100万元起拍,很快升至3000万元,以8400万元成交,打破了2007年11月6日中国嘉德以7952万元成交的仇英《赤璧图》手卷创造的拍卖成交纪录。此前两个月,中国嘉德春拍两件名品的成交价超过4000万元:海外回流的明代吴彬《临李公麟画罗汉》手卷拍出了4480万元,宋人(旧题:萧照)《瑞应图》手卷以5824万元成交。
  下半年秋拍,中贸圣佳在内地率先举槌,10月18日,清代画家徐扬《平定西域献俘礼图》手卷从7800万元起拍,拍出1.344亿元;11月23日凌晨2点在北京保利“尤伦斯夫妇藏重要中国书画”专拍中,明代吴彬《十八应真图卷》手卷拍出了1.6912亿元,再创中国古代绘画拍卖纪录,宋代书法家曾巩《局事帖》也以1.0864亿元拍出,刷新了古代书法作品拍卖纪录;当天上午,中国嘉德“宋元明清法书墨迹”专拍,宋克《草书杜子美壮游诗》手卷以6832万元成交,朱熹、张景修等七家(宋元时期)《宋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拍出了1.008亿元。
  此外,去年尚有不少高价古代书画精品。以中国嘉德为例,全年三场古代书画拍卖,12件超千万元,超亿元者1件,4件价超4000万元。秋拍中尚有明董其昌行书叶向高《龙神感应记》手卷(4480万元),清王榖祥《花卉并乾隆御题册》36开册页(1344万元),明文征明《溪山清远图》手卷(1792万元),明蓝瑛《苍岩嘉树图》立轴(1344万元),清石涛《竹西之图》立轴(1120万元),明末清初萧云从《青山高隐图》手卷(6720万元),清王原祁《仿梅道人山水》立轴(1019.2万元),董其昌《山驿留憩》立轴(1344万元)。
  古代书画精品的稀缺性和价格比,在去年秋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行家分析:有人一时难以接受,甚至心存质疑,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内地古代书画拍卖历程中,鲜有这种精品齐集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某一公司,而是同时在几家公司中开花,更具有普遍性。如春拍北京匡时的朱耷《仿倪云林山水》立轴,中国嘉德的吴彬《临李公麟画罗汉》手卷和宋人《瑞应图》手卷;秋拍中贸圣佳、中国嘉德等公司上拍的宋元明清书法、绘画精品等。虽然北京翰海秋拍缺乏高价精品,知情者都知道,拍前奉命撒拍了马远《松岩观瀑图》《高士与仙鹤图》、马麟《花卉图》、马逵《梅花草堂图》及《寒汀鸳鸯图》《溪山行旅图》册页和贾似道刻本原石《宣示表》7件宋人作品。这7件作品是北京翰海原总经理秦公先生生前买回来的。可以想象,这7件作品上拍,价格会是什么样昵?借用一位行家的话就是:“一件曾巩的书法作品能卖1亿多元,马远真迹的价格断然不会在其之下!”《局事帖》当年秦公先生在国外非常想买,因拍场语言交流不畅而错漏。
  有拍卖界人士指出,这些作品高价成交存在相当的偶然性。如吴彬《十八应真图卷》手卷估价2000万至3000万 元,曾巩《局事帖》估价1200万至1800万元,宋克《草书杜子美壮游诗》手卷估价650)~元N950万元,朱熹、张景修等七家《宋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估价160万至350万元,高价成交有巨大的市场偶然性,特别是北京翰海7件宋元书画撤拍,给市场传达了一个明晰的买入信号。
  也有人士推测,很可能去年秋拍的结果缘于正在发展的艺术投资基金的介入,存在泡沫成份。
  但有行家指出了一个不容我们所忽视的现象是:过去一年里高价成交的古代书画和近现代书画精品,并非是被新进的藏家或买家竞得,绝大多数仍入了熟面孔的藏家或行家之手。而最引人热议的莫过于内地某行家在香港佳士得秋拍中花费4658万港币竞得元代画家任仁发的《五王醉归图》手卷,这一价格创下了所知近年来行家竞买古代书画作品的最高纪录。由此,也可看出古代书画这一轮行情飙升的真实程度!并非某些人所言的炒作现象。
  有意思的是,往常提及高价拍品,很多人首先就将真伪问题置于首位。而去年秋拍上述作品创出高价后,鲜有异议。有行家认为,这与成交作品的著录、收藏传承有绪关系密切,凸显古代书画作品的著录、传承的真实性越来越成为考量作品价值和价格的重要因素。
  
  北京确立书画交易中心的市场地位
  
  金融风暴引发的经济衰退严重影响了艺术品市场,尤其是以纽约、伦敦为代表的西方市场。以世界拍卖巨头苏富比为例,去年第三季度收入4490万美元,同比下降41%,亏损较2008年更为严重,当季亏损额5780~美元,平均每股损失89美分——2008年第三季度亏损额4700万美元,平均每股损失73美分。该公司去年前三季度的艺术品拍卖差强人意,第四季度表现略好——11月4日纽约印象派与现代艺术拍卖收获1.8亿美元,是6个月前同类拍卖会的3倍。
  从中国市场看,去年香港苏富比春拍成交额6.08亿元,秋拍涨至11.41亿元,全年总成交额不足17.5亿元——2008年,春拍成交额15.95亿元,秋拍成交额9.66亿元,全年总成交额超过25亿元。香港佳士得去年春拍成交额约9.38亿元,秋拍成额约14.48亿元,全年总成交额约23.86亿元——2008年总成交额超过了30亿元。
  反观北京市场,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去年春秋两季的总成交额都超过了20亿元,这一数据还不包括两家公司的四季拍卖成交额。
  从古代书画比较,苏富比和佳士得并不具备优势——中国市场外,两家公司鲜有古代书画专场。在中国市场,香港苏富比近年几乎放弃了古代书画,上拍量少。香港佳士得虽保留古代书画专场,成交额无法与中国嘉德、中贸圣佳等内地公司相比。去年秋拍,香港佳士得古代书画专场成交约1.24亿元。
  有业内人士指出,古代书画拍卖经过几年的发展,北京作为古代书画交易的中心地位已毋庸置疑——去年秋拍数件在北京创出高价的作品,此前都曾现身于香港拍场,估价较低且都未顺利拍出。最典型的莫过于《宋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在香港拍卖时,估价一二百万元却流拍了。这一事实表明;长期以来,香港市场所具有的优势正在减弱,古代书画已为北京市场取代!
  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形势下依然保持着的高速、稳定增涨,对起步较晚、缺乏经验的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起到了稳定和促进作用。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当代艺术的盘整,古董杂项的分化,重新定位的中国书画,几大板块发生剧烈的整合。明清顶级古董市场仍然由香港市场推动,而文房用品、现当代艺术品已被内地争取到了引导权;当代艺术的热潮还在衰退之中,内地衰退的速度远比香港市场快;中国书画板块,不仅古代书画向内地转移,近现代书画亦呈现这一趋势。古代书画是2009年这轮市场演化的最大赢家!
其他文献
“革命的时代:延安以来的主题创作展”2009年11月18日至29日亮相上海美术馆。这个由“服务于时代”(1939~1977)和“变革于时代”(1978 2003)构成的展览,展出延安以来主题性油画57件及版画、素描、雕塑、宣传画、年画等作品19件,以个案研究为特点,反映了新中国美术创作的源流与发展、这一段特殊时期内的绘画主题与主题绘画对20世纪中后期中国美术创作发展的影响。展品来自收藏家王薇女士,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人财富的增长,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愿望与日俱增。收藏文物的行为,作为历史上文明盛世的一种文化现象,自然而然的恢复发展并成为一种时尚,这既可以看作是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对传统文化的一种重新认知,也可以作为一部分认识到文化遗物价值的人垄断社会发展资源的自觉行为,更可以算是有的人利用文物资源作为实现“脱贫致富”的谋生手段。无论是怎样的心态,林林总总对文物重视的世间万象,总要比
期刊
书籍带图,就是插图本。中国最早的插图本可以追溯到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插图本大量出现。不过唐代以前的插图本都是与本,即图是由人画上去的。唐以后,雕版印刷术发明,于是插图本也由人工绘制发展为雕版印刷,雕版印刷出来的画叫作版画。其实,版画种类很多,有木版画、石版画、铜版画等等。不过从中国版刻史上来说,一提版画就是木版画。严格说,版画只是书中的一张张木刻插图,并非书。作为书,又应该叫插图本。而论到这一木刻
期刊
中贸圣佳
期刊
《石渠宝笈》是清代乾隆皇帝命张照、梁诗正等人编纂,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后又命董诰、阮元等编纂续编,成书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后又经清代嘉庆皇帝命英和、吴其彦、胡敬等编纂三编,成书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清代内府所藏书画可谓一网打尽。各编分书册、画册,书画合册;书卷、画卷、书画合卷;书轴、画轴、书画合轴九类。每类分上、次两等,上等著录纸绢、尺寸、款识、印记、题咏、跋尾等一一详
期刊
9月14日,纽约佳士得“赛克勒中国艺术品珍藏专拍”结束,总成交额达328.5875万美元,总成交率达97%。其中,一件“西周早期的青铜簋”估价仅为2万~3万美元,最终以36.25万美元的成交价被亚洲私人藏家购得,夺得全场桂冠。一枚估价2万3万美元的清代俏色蝉形玉佩以12.85万美元成交;一对清18世纪的黄花梨方桌也以9.25万美元的高价成交。  9月16日,纽约苏富比紧随其后推出了“赛克勒藏中国家
期刊
9月25日,“晋韵流衍——沈尹默书法艺术精品展”在沈尹默先生的故乡浙江湖州举行。此次展览共展出沈尹默自20世纪初至60年代的共106幅作品。其中,既有先生的早期新诗墨迹,也有其于抗战之际重庆时期的精品力作;既有先生上世纪50至60年代创作的诗稿和书法论稿,也有他书写的杜甫、毛泽东等古今诗人的名篇,当然还有先生歌咏家乡的墨宝。这些展品正草行隶篆兼备,基本涵盖了先生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其中也不乏首次
期刊
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市场环境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因此,分析和研究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与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发展和出路的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历史上经济(金融)危机背景下  艺术品市场发展考察  1929年美国开始出现了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随后又扩散成为全球经济的大萧条,最后波及到全球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我们从客观上分析,1929年在经济大崩盘之初,全球的艺术品市场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但到了
期刊
20世纪以来,天津的私人收藏比较活跃,公有博物馆的发展比较缓慢,至1949年,天津的几家博物馆藏品寥寥无几。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博物馆的建设。1951年10月7日文化部发布《对地方博物馆的方针、任务、性质及发展方向的意见》,再次指示“博物馆事业应以改造原有的为主”。1952年,在原同属人文科学范畴的河北省立天津博物院、天津广智馆、天津市市立艺术馆基础上成立了天津市历史博物馆。1957年,
期刊
2009年8月29日,上海《文汇报》刊载《郭庆祥谈清代皇家宫廷艺术收藏品》,对清宫收藏特别是《石渠宝笈》著录作品,提出“《石渠宝笈》价值几何”的质疑。此后,陆续刊发石建邦《雅俗是相对的——与郭庆祥先生商榷》、孙逊《盲目的文化自傲——读到郭庆祥先生的大作有感》及郭庆祥《石渠宝笈价值几何?天价拍品源于宫廷收藏》。  一时间,声浪凹起,好不热闹。    《石渠宝笈》混杂赝品    《石渠宝笈》收录的书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