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市园林建设是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环境意识的逐步增强,人们对城市园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园林建设如何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如何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就成了摆在城市园林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城市;园林;规划;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景观规划的原则;
1.尊重自然,生态优先;
要建成生态型园林城市,仅仅依靠建设绿地是不可能实现的。应解决好保护和利用、改造和恢复的关系,保护生态系统,利用自然环境,在经济政策制定及城市建设中,避免以损害环境利益为代价的经济短期增长模式及不合理的城区过度开发,保证城市生态系统物质生产、能量流动高效及畅通。
2.绿团隔离,森林围城;健康绿地
以绿地斑块为点,以生态植物廊道为线,以城区及城郊自然植被基质为面,让城市溶解于郁郁葱葱的森林之中,溶解于自然的田园之中,以高树浓荫隔离城市,形成森林围墙、城林合一的景观格局。在植物树种规划中,突出“健康绿地”的概念,即选择在本地生长健壮的植物品种,以形成生机勃勃、绿意葱茏的健康植物景观。
3.系统整合,城乡一体;景观分区,风情各具
将城市绿地系统化,实现整体效益大于局部效益之和的绿地效应。同时,将城市绿地系统和国土绿化紧密联系,把城市当成一个大花园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形成城乡一体的优良生态环境。根据现状自然环境条件,规划出不同的景观分区,各区在服从整体的前提下,形成本区个性化的自然、文化风貌。
二、园林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作用;
随着人类对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就必然包含有人工重建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使城市人群更贴近自然而生活。在城市中营造园林,将自然景观融入到人造环境中,使之成为一个自由、合理、平衡的新的生活空间,这种自然回归力一直在有力地抗衡着城市与自然彼此疏离的倾向。这样,园林已不仅仅只是提高人们休息、娱乐、观赏的场所,还是实现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及对社会功能的满足。
三、城市园林内部结构;
1.公共绿地管理:包括各级、各类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其它公共绿地及城市道路绿比管理。
2.专用绿地管理:包括防护绿地,居住小区绿地,工厂、机关、学校、部队等单位的附属绿地。
3.园林绿比建设、养护管理:包括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施工、养护管理单位和队伍。
4.园林绿化材料生产:包括为城市园林绿化服务的苗圃、草圃、花圃、种子基地等生产绿地管理及专用物资供给、保障事业。
5.园林绿化科研、教育、服务管理:包括园林绿化专业的科研、教育单位及园林内的商业、服务业单位;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管理、服务、生产、科研、教育等几个环节 密切相关,互相衔接,在国民经济中,形成了独立的产业体系。
三、科学的做好城市园林规划;
1.坚持以人为本。园林建设的服务对象是人,这就要求在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其服务对象的行为感受与需求。走群眾路线,听大众的意见,充分发扬民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
2.从生态园林城市出发, 遵循生态设计原则。考虑对生态带来的负面效应,使规划设计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达到最小;同时还应结合当地的生态旅游、农业观光旅游等因素来规划设计园林。
3.着眼于城区内外绿地景观的衔接和协调,重视对城区出入口、工业区及城区内重点地段和重要节点处的形象设计。
4.突出“系统”的观念,强调绿地景观的整体性,突出城市整体环境观念,保护城区自然环境,以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的提高为目标指导绿地系统规划。
5.规划公共绿地活动功能应从人的需要出发,满足居民游憩休闲等多项活动需求,着重建设沿河地带的绿地系统。
6.突出因地制宜、经济节约原则,以较小的投资获得较好的效益。
7.设计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大力搞好创新。好的园林设计是可以借鉴的,但它只是在特定的气候、地理、文化等多方面条件的协调下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不进行科学研究,不顾实际盲目模仿,会适得其反,造成观赏效果降低,园林建设生命力不强。
四、加强风景园林城市建设的有效对策
1、突出地域特色策略
深入绿地规划和研究,突出地域绿化特色,增强规划实施的操作性。风景园林城市建设,应以文化为灵魂,构建园林特色,充分体现了文化地域性。从每一个建设项目抓起,切实做好配套绿地的规划、设计;进一步深入进行分区绿地规划和控制性绿地详规;抓好区域绿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在绿地系统规划的指导下,做好、做深、做细绿化规划,便于规划管理,增强规划的操作性;进一步开展水系绿地、公园体系、交通绿地系统等子系统的绿地规划。今后城市园林的风貌特色发展方向应为凸显城市个性,或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特征的历史文化名城,或具鲜明现代化时代特征的大城市园林特色。城市园林建设应当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结合现代文明创建新时期的新兴文化,使园林建设具有鲜明的主题性,起到传承历史、传播文化的作用。加强市树市花的文化挖掘及适当应用,与地方城市大环境相融合来规划建设,使其本土化、乡土化,使之成为城市的标志,从而提高城市精神、文明建设高度。
2、推动社会办园林策略
随着园林平民化、社会化的趋势,逐渐发展社会办园林。鼓励企业建设公园、休闲性绿地。建设园林城市以及生态园林城市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作,时间上具有长期性,在空间上具有广阔性,实施上具有社会性,投入上具有多元性等特点。多层次建设苗圃,举办花卉展览,发动市民绿化屋顶、阳台、墙面增加绿化覆盖率和绿视率,形成具有特色的立体绿化;通过各种形式让市民广泛参与到纪念性林地植绿,认植认养等活动,抓好全民义务植树;推动全社会办园林,创建园林城市。
3、重视养护管理策略
随着城市建设绿地不断扩大,园林景观效果的最终体现需要绿化养护管理来保障,应加大对园林城市建设养护管理费用的投入,需要养护管理的范围也随之扩大,绿地建成后需要灌溉、施肥、治病防虫害,修剪、清洁、除杂等,一些绿地设施需要维修,同时费用不断攀升,这些都需要不断的投入。园林城市建设是具有公益性的一项工作,所以城市园林事业的发展大多数都需要依靠国家的相关财政补贴,缺乏投入或投入不足,必将直接影响到养护管理的质量,最终都会导致绿地应有的功能发挥不完善。
4、加强科研建设策略
通过吸引大批城市园林建设企业参与园林建设项目,促进施工和养护水平的提高,壮大企业队伍。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设计交流和参与设计竞标,使设计者丰富经验、拓宽思维、提高技能。应当继续开展丰富的园林建设项目,以及不断的进行设计,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开展再教育、技能培训与实践,使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的技能不断提高,造就一大批园林技术人才和队伍,保证园林建设的科学化.
五、重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针对城市从自然条件到工业布局等各方面的特殊性,应布置大型生态绿化,科学地配置植物群落,使之如自然植物群落一样能够自养循环,并起到保护环境、防止污染、调节城市小气候、保持水土等作用。在城市里要见缝插针地布置绿化,在城市环境艺术的塑造中应多以绿色植物材料进行造景,不断探索生态园林的道路是园林发展的大势所趋。
结语:中国低碳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如何在新的经济体制下,实现城市健康快速的发展,重视风景园林建设是重要体现之一。预计2030年,我国城市地区人口将增加一半,总结城市园林建设中的问题,并最终制定相较完善科学的风景园林建设体系是适应时代需要,适应未来发展的客观需求。
参考文献:
[1] 梁冰. 简论风景园林对城市设计的影响[J]. 才智, 2011,(09) .
[2] 刘晖,董芦笛. 脆弱生态环境压力与人居建设疏解途径——基于风景园林学学科的思考[J]. 中国园林, 2011,(06) .
[3] 成玉宁. 论风景园林学的发展趋势[J]. 风景园林, 2011,(02) .
[4] 包志毅. 绿色 风景园林永恒的基调[J]. 风景园林, 2011,(02) .
关键词:城市;园林;规划;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景观规划的原则;
1.尊重自然,生态优先;
要建成生态型园林城市,仅仅依靠建设绿地是不可能实现的。应解决好保护和利用、改造和恢复的关系,保护生态系统,利用自然环境,在经济政策制定及城市建设中,避免以损害环境利益为代价的经济短期增长模式及不合理的城区过度开发,保证城市生态系统物质生产、能量流动高效及畅通。
2.绿团隔离,森林围城;健康绿地
以绿地斑块为点,以生态植物廊道为线,以城区及城郊自然植被基质为面,让城市溶解于郁郁葱葱的森林之中,溶解于自然的田园之中,以高树浓荫隔离城市,形成森林围墙、城林合一的景观格局。在植物树种规划中,突出“健康绿地”的概念,即选择在本地生长健壮的植物品种,以形成生机勃勃、绿意葱茏的健康植物景观。
3.系统整合,城乡一体;景观分区,风情各具
将城市绿地系统化,实现整体效益大于局部效益之和的绿地效应。同时,将城市绿地系统和国土绿化紧密联系,把城市当成一个大花园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形成城乡一体的优良生态环境。根据现状自然环境条件,规划出不同的景观分区,各区在服从整体的前提下,形成本区个性化的自然、文化风貌。
二、园林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作用;
随着人类对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就必然包含有人工重建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使城市人群更贴近自然而生活。在城市中营造园林,将自然景观融入到人造环境中,使之成为一个自由、合理、平衡的新的生活空间,这种自然回归力一直在有力地抗衡着城市与自然彼此疏离的倾向。这样,园林已不仅仅只是提高人们休息、娱乐、观赏的场所,还是实现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及对社会功能的满足。
三、城市园林内部结构;
1.公共绿地管理:包括各级、各类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其它公共绿地及城市道路绿比管理。
2.专用绿地管理:包括防护绿地,居住小区绿地,工厂、机关、学校、部队等单位的附属绿地。
3.园林绿比建设、养护管理:包括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施工、养护管理单位和队伍。
4.园林绿化材料生产:包括为城市园林绿化服务的苗圃、草圃、花圃、种子基地等生产绿地管理及专用物资供给、保障事业。
5.园林绿化科研、教育、服务管理:包括园林绿化专业的科研、教育单位及园林内的商业、服务业单位;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管理、服务、生产、科研、教育等几个环节 密切相关,互相衔接,在国民经济中,形成了独立的产业体系。
三、科学的做好城市园林规划;
1.坚持以人为本。园林建设的服务对象是人,这就要求在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其服务对象的行为感受与需求。走群眾路线,听大众的意见,充分发扬民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
2.从生态园林城市出发, 遵循生态设计原则。考虑对生态带来的负面效应,使规划设计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达到最小;同时还应结合当地的生态旅游、农业观光旅游等因素来规划设计园林。
3.着眼于城区内外绿地景观的衔接和协调,重视对城区出入口、工业区及城区内重点地段和重要节点处的形象设计。
4.突出“系统”的观念,强调绿地景观的整体性,突出城市整体环境观念,保护城区自然环境,以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的提高为目标指导绿地系统规划。
5.规划公共绿地活动功能应从人的需要出发,满足居民游憩休闲等多项活动需求,着重建设沿河地带的绿地系统。
6.突出因地制宜、经济节约原则,以较小的投资获得较好的效益。
7.设计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大力搞好创新。好的园林设计是可以借鉴的,但它只是在特定的气候、地理、文化等多方面条件的协调下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不进行科学研究,不顾实际盲目模仿,会适得其反,造成观赏效果降低,园林建设生命力不强。
四、加强风景园林城市建设的有效对策
1、突出地域特色策略
深入绿地规划和研究,突出地域绿化特色,增强规划实施的操作性。风景园林城市建设,应以文化为灵魂,构建园林特色,充分体现了文化地域性。从每一个建设项目抓起,切实做好配套绿地的规划、设计;进一步深入进行分区绿地规划和控制性绿地详规;抓好区域绿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在绿地系统规划的指导下,做好、做深、做细绿化规划,便于规划管理,增强规划的操作性;进一步开展水系绿地、公园体系、交通绿地系统等子系统的绿地规划。今后城市园林的风貌特色发展方向应为凸显城市个性,或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特征的历史文化名城,或具鲜明现代化时代特征的大城市园林特色。城市园林建设应当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结合现代文明创建新时期的新兴文化,使园林建设具有鲜明的主题性,起到传承历史、传播文化的作用。加强市树市花的文化挖掘及适当应用,与地方城市大环境相融合来规划建设,使其本土化、乡土化,使之成为城市的标志,从而提高城市精神、文明建设高度。
2、推动社会办园林策略
随着园林平民化、社会化的趋势,逐渐发展社会办园林。鼓励企业建设公园、休闲性绿地。建设园林城市以及生态园林城市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作,时间上具有长期性,在空间上具有广阔性,实施上具有社会性,投入上具有多元性等特点。多层次建设苗圃,举办花卉展览,发动市民绿化屋顶、阳台、墙面增加绿化覆盖率和绿视率,形成具有特色的立体绿化;通过各种形式让市民广泛参与到纪念性林地植绿,认植认养等活动,抓好全民义务植树;推动全社会办园林,创建园林城市。
3、重视养护管理策略
随着城市建设绿地不断扩大,园林景观效果的最终体现需要绿化养护管理来保障,应加大对园林城市建设养护管理费用的投入,需要养护管理的范围也随之扩大,绿地建成后需要灌溉、施肥、治病防虫害,修剪、清洁、除杂等,一些绿地设施需要维修,同时费用不断攀升,这些都需要不断的投入。园林城市建设是具有公益性的一项工作,所以城市园林事业的发展大多数都需要依靠国家的相关财政补贴,缺乏投入或投入不足,必将直接影响到养护管理的质量,最终都会导致绿地应有的功能发挥不完善。
4、加强科研建设策略
通过吸引大批城市园林建设企业参与园林建设项目,促进施工和养护水平的提高,壮大企业队伍。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设计交流和参与设计竞标,使设计者丰富经验、拓宽思维、提高技能。应当继续开展丰富的园林建设项目,以及不断的进行设计,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开展再教育、技能培训与实践,使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的技能不断提高,造就一大批园林技术人才和队伍,保证园林建设的科学化.
五、重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针对城市从自然条件到工业布局等各方面的特殊性,应布置大型生态绿化,科学地配置植物群落,使之如自然植物群落一样能够自养循环,并起到保护环境、防止污染、调节城市小气候、保持水土等作用。在城市里要见缝插针地布置绿化,在城市环境艺术的塑造中应多以绿色植物材料进行造景,不断探索生态园林的道路是园林发展的大势所趋。
结语:中国低碳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如何在新的经济体制下,实现城市健康快速的发展,重视风景园林建设是重要体现之一。预计2030年,我国城市地区人口将增加一半,总结城市园林建设中的问题,并最终制定相较完善科学的风景园林建设体系是适应时代需要,适应未来发展的客观需求。
参考文献:
[1] 梁冰. 简论风景园林对城市设计的影响[J]. 才智, 2011,(09) .
[2] 刘晖,董芦笛. 脆弱生态环境压力与人居建设疏解途径——基于风景园林学学科的思考[J]. 中国园林, 2011,(06) .
[3] 成玉宁. 论风景园林学的发展趋势[J]. 风景园林, 2011,(02) .
[4] 包志毅. 绿色 风景园林永恒的基调[J]. 风景园林, 201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