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外侧踝关节途径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伤残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t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后外侧踝关节途径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0月90例三踝骨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三踝骨折手术室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后外侧踝关节途径手术治疗.比较2组转子间三踝骨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三踝骨折手术平均时间、三踝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下床进行活动的时间和后外侧踝关节途径手术治疗后出院时间;治疗前后踝关节功能评分和生存质量、下肢血流速、疼痛程度;三踝骨折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转子间三踝骨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三踝骨折手术平均时间、三踝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下床进行活动的时间和后外侧踝关节途径手术治疗后出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踝关节功能评分和生存质量、下肢血流速、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三踝骨折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外侧踝关节途径手术治疗在三踝骨折治疗中有良好作用,可降低三踝骨折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可改善下肢血流和生存质量,加速患者三踝骨折愈合和减轻疼痛,减少三踝骨折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改善踝关节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研究对四肢骨折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2019年3月间入院接受治疗的四肢骨折肿胀患者中的7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如上病患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先入院37例作为对照组,将后入院37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则增加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消肿时间为(5.2±1.3)天,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比较术后3天、7天以及14天的肢体肿胀周径差,观察组分别为(8.65±2.11)cm、(5.92±1.27)cm、(3.1
目的:探讨微小切口Cable-Pin系统内固定术对闭合性髌骨横形骨折患者骨折生物学指标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影响.方法:以本院为单位,在2018年1月-2019年2月间,选取闭合性髌骨横形骨折患者66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行微小切口Cable-Pin系统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对比2组VAS评分及膝关节屈曲度、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6个月时的膝关节功能屈曲度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时的VAS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偏
目的:探讨反馈式健康教育对手部肌腱损伤患者手功能恢复情况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92例手部肌腱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反馈式健康教育,对2组干预前后手功能恢复情况及自护能力进行比较.结果:干预12周时,观察组手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5.62%,明显较对照组78.26%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上述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反馈式健康教育可促进手部肌腱损伤患者手功能恢复
目的:分析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为基础的疼痛管理对骨科创伤患者的意义.方法:选择了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创伤骨科的病人100例,其中50例患者只使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设为对照组,另50例患者进行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我为基础的疼痛管理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护理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等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发现经护理后观察组的疼痛指标等临床评分的恢复情况比对照组恢复的更明显(P0.05),护理后2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比对照组的评分更高,效果明显(P<0.05).结论:以快速
目的:对比分析多层螺旋CT(MSCT)与核磁共振成像(MRI)2组影像学方法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occult knee frac-tures,OKF)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就诊的91例疑似OKF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MSCT检查,观察组采用MRI检查.对比2组(2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OKF阳性检出率,分型检出效果及敏感度、特异度差异.结果:相较MSCT诊断
目的:对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后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呼吸机使用,分析呼吸机对患者的影响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呼吸机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立即使用呼吸机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在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指数评分(NIHSS)、昏迷指数评分(GCS).结果: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指数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昏迷指数评分对比
目的:比较微型钢板内固定(Mini-plate internal fixation,MPIF)和克氏针内固定(Kirschner wire internal fixation,KWIF)治疗掌指骨骨折(metacarpal and phalangeal fractures,MPF)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凌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MPF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KWI
目的:研究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手术情况的影响.方法:在我院接受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中选取126例,随机均衡分为2组各63例,麻醉时,对照组应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观察组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对比麻醉效果.结果:术中总输液量、镇痛效果对比,观察组(1541±230)ml、98.4%,均较对照组(1074±209)ml、85.7%高,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行股骨头置换术时选择腰硬联合麻醉,获得镇痛效果较好,但加大术中输液量,因而麻醉方式选择时应依据患
目的:观察并分析骨折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对其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产生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接诊的骨折患者中选择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接诊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数量均等,都有50例.在相同治疗方案下,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措施依照骨科基础性模式展开,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强化优质护理服务.比较分析不同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结果: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对照组要低于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73.2±4.3)分和(95.3±5.2)分
目的:研究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型及治疗诊断中CT检查的作用.方法:取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X线检查,观察组给予CT检查,对2组进行同样的手术治疗.对比2组诊断正确率和分型准确率.结果:对照组X线检查后,60例确诊为胫骨骨折,5例漏诊.正确诊断率92.31%,观察组65例均确诊为胫骨骨折,诊断正确率100%.其中,对照组Ⅰ型10例、Ⅱ型12例、Ⅲ型13例、Ⅳ型10例、V型15例,观察组Ⅰ型12例、Ⅱ型1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