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农林高校“大思政”育人体系构建研究

来源 :高等农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_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新时代农林高校的重大使命和责任担当.在“大思政”视域中,“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各部门协同合力作用的结果,不是某一个部门的职责.农林高校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从顶层设计、课程体系、协同育人、区校联合等方面下功夫,构建与农业大学使命相统一的“大思政”育人体系,充分发挥育人合力,给予学生全程、全方位引导,将学生培养成为“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其他文献
高等农业院校在培养高质量行政管理人才的过程中,由于行政管理专业导向不明晰、就业岗位不清晰导致出现专业认知不足、专业认同不够、专业自信不强、专业发展欠缺等问题.“双万计划”下高等农业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建设“四维联动”机制,即通过课程联动建立“专业认知”、师生联动建构“专业认同”、教研联动提升“专业自信”、校府联动拓展“专业发展”,“四维联动”,环环相扣,打造专业定位明确、专业管理规范、教学成效突出、师资力量雄厚的一流专业建设典型,为全面促推乡村振兴发展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行政管理人才队伍.
心理疏导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方法和手段,辅导员需做好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这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是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辅导员自身专业化水平的重要体现.辅导员要做好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要通过科学理解和把握心理疏导的科学内涵,进一步明确心理疏导工作的具体内容,不断提升辅导员心理疏导工作的能力等措施,以此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2021年10月12-16日,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南昌大学举办,共有来自121个国家和地区的4347所院校、228万余个项目、956万余人次报名参赛.我校进入总决赛的2个项目《环塑科技--终结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的先行者》和《绿塑科技--全生物可降解包材的领跑者》脱颖而出,全部获得金奖.
期刊
以CiteSpace为主要工具,对来自于中国知网、北大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1994-2020年的内容依托外语教学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其国内研究的关键作者、发刊机构、研究热点和前沿等内容,并从研究范围、内容语言的融合方式、本土化发展、与在线教育结合等方面提出了研究展望.
学科作为知识体系结构分类和划分的重要标志,学术共同体的基本组织单元,在知识创新、科技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中发挥着基础性和主体性作用.目前,各校一流学科建设的主要依据是“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各高校建设方案基本体现了现阶段学科建设的思路和策略,同时,“双一流”建设已经进入一期验收,各校在学科建设方面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做法.为得到有益于各高校一流学科蓝图规划的相关建议和参考,基于39所“双一流”高校建设方案和9所高校的学科建设特色方案文本进行分析,依据“什么样—目标、建什么—内容、怎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是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之间结构性矛盾的有效手段.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产学合作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还存在运行机制不健全、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不到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课程体系与内容特色不突出、师资力量与教学需要不适应、教学手段与方法不科学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从完善法规制度,细化合作规范;健全组织体系,加强纵深合作;理顺工作思路,明确培养目标;调整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充实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手段,强化能力培养等六个
结合江苏大学办学特色与教育部新农科建设要求,介绍了江苏大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创办背景,以及专业在课程思政、学科特色、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和本硕贯通培养等方面的主要举措,总结了新农科与新工科融合的新型农学专业的创建与实践经验,可为培养符合新农科要求的多学科交叉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提供参考.
农业院校工程类专业应借势新工科建设与新农科建设开展跨学科人才培养.研究分析了农业院校工程类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动因,归纳了农业院校工程类跨学科人才培养存在“五化一失”六方面制约因素,指明了农业院校工程类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基本遵循与关键举措,提出了农业院校工程类跨学科人才培养路径: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已任,构建“工农融合”的跨学科育人体系;以“三农”问题与现代农业需求为导向,创新“工农融合”的跨学科培养模式;以管理机制为抓手,培养“工农融合”的跨学科思维意识与能力.
专业课教学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发挥思政教育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农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应该将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教育作为核心内容之一.以“经济地理学”课程为例,对涉农高校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发挥专业课的思政教育功能的素材挖掘、案例凝练、教学设计、实现路径等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为涉农高校在专业课教学中全模块、全过程融入思政教育提供了参考.
国土空间规划的产生响应了生态文明机制改革需要,也意味着传统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势必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路径.以南京林业大学“规划—生态—地信”课程群教学改革为例介绍了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与未来路径选择.该项目试图通过对农林院校规划专业学生的培养导向、培养目标以及培养方式进行改革,最终达到培养跨学科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提出的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化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可为相关院校课程改革提供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