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金融发展的环境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ENGWU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金融发展的新特征,数字金融有助于破除传统金融对于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排斥”,缓解金融资源错配,深刻重塑了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不可避免地对环境产生影响.本文在理论分析数字金融影响环境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基础上,基于中介效应方法,构建动态面板模型,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与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有助于减少污染排放,这种减排效应主要通过提高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与使用深度实现.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证实,数字金融发展通过促进结构转型、引致技术进步减少污染排放,通过推动规模扩张加剧污染排放.
其他文献
中广核汕尾后湖海上风电项目位于无掩护外海水域,受大风、涌浪等自然环境影响大,可作业时间少,海况条件复杂,需要解决多项关键技术难题.根据该项目特点,紧密结合工程建设需求,从风场的实际情况和现场条件出发,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实践验证等方法进行研究,重点开展了船机设备的适用性,坐底稳桩平台的设计,超重超大直径单桩吊索具的设计,单船单主钩翻桩、立桩,防溜桩措施技术等一系列技术问题的实践与研究,提出了单桩基础沉桩采用大型起重船+坐底式稳桩平台+液压锤的单桩施工工艺,有效解决复杂海况下海上风电超大直径单桩基础沉桩
随着压载水公约对所有国际航行船舶的强制生效,船东都在为各自的船舶选择合适的压载水处理系统.当前,市场上正在使用或者研发的压载水处理技术大同小异,大多包含过滤分离和灭活处理2个步骤.过滤分离是预处理,为后续灭活处理提供适宜的工作条件;灭活处理则是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的核心技术,也是保证处理后的船舶压载水达到排放标准的关键步骤.通过对各种灭活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进行分析和对比,为从业人员在选择相应技术时提供参考.
从国内船舶制造业的碳排放现状入手,分析现阶段船舶制造业碳减排面临的困难,列举国外船舶制造业的碳减排路径,提出了我国船舶制造业可行的碳减排措施,探讨了国内船舶制造业在“双碳”目标下未来可能的发展策略,并得出“双碳”目标对船舶制造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船企应当顺势而为主动转型,寻找低碳经济下的增长点,对助力船舶制造业实现“双碳”目标有一定参考意义.
船舶电气设备中的电气系统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如果对问题置之不理,则不能进行合理检查判断,会导致很严重的结果.这些后果并不只是因为不及时维修造成的设备损坏,还有可能是检查失误,进行错误的维修,从而使完好的零件被替换,故障零件依然存在,故障问题得不到解决.比如在明显的察觉到整个设备的工作效率下降,性能变低等等的故障问题时,就应该查看船舶电气设备的故障发生点,结合船舶电气设备故障发生的规律和特点,采用先进的船舶电气设备检查技术查找故障,并使用维修技术排除故障,使整体故障排除工作的效果和水平得到提升.在今天,电器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海洋的深入开发与高效应用越来越关注,海洋工程的开发具有高产出、高附加值的优势,对于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价值.但由于海洋环境复杂,海洋工程的开发和建设也是高风险和高投入的投资项目,且由于海洋整体环境的盐性极高,以金属材质、钢材质、混凝土等为主的各类海洋工程结构与船舶需要长时间在盐性环境中运行,极易遭受海水的腐蚀,影响工程结构和船舶的功能性和安全性.因此,要持续增强对海洋工程的开发和利用,就必须高度注重防腐蚀技术的研究和使用,持续提高海洋工程结构与船舶的防腐蚀性能.鉴于此,围绕海
设计一套简易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采用一种基于能量守恒的计算方法,计算出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功率和面积以及储存太阳能发出电的蓄电池所需容量等基本参数,确保能满足舰艇24 V电网的用电需求,必要时候还可逆变为380 V和220 V供日常生活小功率电器使用,使主电源停机时舰艇上的正常生活得以维持,应用于海警某型舰艇上,从而提高舰艇自持力与续航力.
通过分析建筑工人、普通居民、投资者三类人群对绿色建筑的需求,基于亲环境行为、绿色建筑内涵及特征的文献梳理,构建自我感知、环境塑造、深层体验3个维度的绿色建筑适宜性评估指标,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对构建的指标进行剖析.
针对长江流域生态流量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的现状,利用全方位的数据感知、高性能的计算分析、全过程的应用服务和多形式的可视化展现等关键技术,探讨了长江流域生态流量管理服务平台的建设,为生态流量监督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与决策支持,对智慧水利建设和长江大保护具有实际意义.
长江经济带发展依托我国第一大河,横跨东中西三大区域,是中央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之一,是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带.通过分析长江经济带发展现状,认为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结合度不高、省际协同配合不够深入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进而从创新驱动、区域协同等方面提出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基于2011—2019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双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数字金融发展对能源效率的总效应、中介效应以及门槛效应.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能有效提升能源效率,但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提升效应只在东部和西部地区显著,中部地区不显著;数字金融发展通过提高创新水平和创业水平提升能源效率;随着创新水平和创业水平的提高,数字金融发展对能源效率的提升效应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