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水冒出的“白汽”是小水珠构成的,不是水蒸气。《水和水蒸气》一课的教学中的这一认知是科学教师公认的教学难点。最近,我想通过网络浏览,了解科学教师对这一内容的不同教法和不同评论,一篇博文引起了我的关注。
琳儿,新浪博客
《水和水蒸气》一课教学反思(2011-05-06 23:51:44)
“这节荣获全国小学科学赛课一等奖的课例有许多设计得非常精妙的地方,令人叹为观止,也让人不得不佩服建德市明珠小学邵锋星老师的独具匠心。”
……
“思考:平时我们的孩子和周围的长辈们都认为‘白汽’是水蒸气,水蒸气是看得见的。这一错误观念邵老师用了精心设计的足足40多分钟层层铺垫,一步步地引导才勉强扭转过来,建立起一个正确的科学概念。可见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和课外与学生的交流中确实是要慎之又慎,同时更要加强我们自身‘内功’的修炼。”
博文从侧面反映了教师在面对教学难题时一般的心态:
●教材内容需要落实到位
教师一般会认为,教材呈现的学习内容学生都应该掌握,教师必须努力落实。否则,教师就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显然是失职。
●精心设计就能巧妙化解
有些教学内容学生难以掌握,教师应该特别细心琢磨,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只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一定会有办法达成理想效果。
一、问题提出
教师出于职业责任形成上述心态很普遍也很正常。然而,在一次次碰壁之后我们不禁要问,这合理吗?有没有可商榷之处?我们的思考不妨从上面的“琳儿,新浪博客”开始。
“精妙”“叹为观止”“独具匠心”是对邵锋星老师《水和水蒸气》教学的赞誉。显然,全国课堂教学一等奖获得者邵锋星老师的“内功”是令人钦佩的。然而“精心设计”的“层层铺垫”结果却是“勉强扭转”。由此我开始怀疑,对于大多数基层科学教师而言,这样的教学难题是否可以通过“内功”的修炼来“勉强扭转”?
二、问题诊断
那么,“白汽”认知的困难,是不是由于教学没有“精心设计”或是教师“内功”不够造成的呢?不是的!查阅学习心理学资料,找到了出现难题的真正原因。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性向抽象逻辑性过渡,其质变期约10—11岁。”现在小学三年级的小学生8—9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认识活动中,事物直观的、外部的属性还是其主要依据。大部分学生的概括能力,还处在直观形象概括水平。基于三年级孩子这样的思维水平,对“白汽”产生误解是很自然的事:一是“白汽”没有一定体积,没有一定形状,与“气态”非常相似;二是水蒸气和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水蒸气遇到冷空气会怎样,难以想象。由此我们可以清醒地认识到,类似于“白汽”认识这样一些普遍的教学难题,常常并非教师的教学设计的问题,而是学生的认知能力问题。
三、问题对策
基于上述这样的认识,面对“白汽”教学难题,教师不能一味在教学设计上下苦功,要拓展思路,从多方面找原因。明确症结,才会有合适的应对办法。
(一)采取针对方法,简约教学
邵锋星老师采取了层层铺垫的稳健设计。然而,多方探究,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认知问题。最后的交流中可以发现,一些学生对“白汽”是小水滴还是难以确信。 看来,解决难题还需另辟蹊径。
“稻草人博客”博主仲明亮老师提出了自己明智的建议:“学生前概念的顽固性启发了我:对于三年级儿童的教学,一定要让学生看到‘白汽’的真面目即小水滴,这样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学生才会茅塞顿开。”此法放弃了较复杂的探究过程,直接采用观察法。显然,此法虽有“落伍”之嫌,却与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吻合,可谓一举中的。这种教学简洁但不简单,因为,要让学生亲眼看见白汽的真面目并不容易。
(二)调整教学内容,敢于取舍
《水和水蒸气》一课的教学主要是建立蒸发和凝结的概念,懂得水和水蒸气的转变与温度有关。教材之中关于“白汽”只是学生在水加热蒸发实验时伴随的现象,并不要求解决“白汽是什么”的问题。许多教师在公开教学中乐于就“白汽”现象展开探究活动,主要缘于教师个人的兴趣,并非必不可少。所以,对大多数教师而言,在此纠结既为难了学生又烦恼了教师,的确没有必要。对“白汽”的探究弃之如何?放弃并非逃避,而是明智。想得对才能放得下,取舍之间,彰显智慧。
(三)尝试合理搁置,延期处理
任何教学的最终目的都是促进学生发展。所以,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教材只是一个基本参照,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需要和学习能力,才是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最根本的依据。心急硬吃热豆腐,会让学生教师都很受伤。如果教学过程中有人提出“白汽”的疑问,教师也并非一定得给出结论。一位教师的处理值得借鉴。
“老师,水烧开时冒的白汽不是水蒸气!”在谈到水蒸气时,一位学生喊了出来。他显然有些得意,尽管老师还没有提及“白汽”的事。
“是吗?为什么这么说?”
“爸爸早就告诉我了。”
“有不同看法吗?”
“是水蒸气!是水烧开了,变成水蒸气冒出来了!”
……
“看来,要弄清楚还真不容易。这样吧,今天回去上网查查,如果有结果,可以过来与老师交流。”
……
显然,教师无心与学生“较真”。也许有人会觉得该教师无所作为,可我看来却是大智若愚。此时,“不作为”是这位教师最大的作为。
我想说,不是所有的及时处理都是合理的,不是所有的难题都要教师当下去化解的。有时候,我们开始绞尽脑汁琢磨药到病除的特效良方时,我们已经错了。精心设计解决教学疑难固然可贵,但是,当孩子勉为其难时,我们理性应对,明智地停一停、放一放、留一留,未必不是好事。
(浙江省常山县教育局教研室 324200)
琳儿,新浪博客
《水和水蒸气》一课教学反思(2011-05-06 23:51:44)
“这节荣获全国小学科学赛课一等奖的课例有许多设计得非常精妙的地方,令人叹为观止,也让人不得不佩服建德市明珠小学邵锋星老师的独具匠心。”
……
“思考:平时我们的孩子和周围的长辈们都认为‘白汽’是水蒸气,水蒸气是看得见的。这一错误观念邵老师用了精心设计的足足40多分钟层层铺垫,一步步地引导才勉强扭转过来,建立起一个正确的科学概念。可见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和课外与学生的交流中确实是要慎之又慎,同时更要加强我们自身‘内功’的修炼。”
博文从侧面反映了教师在面对教学难题时一般的心态:
●教材内容需要落实到位
教师一般会认为,教材呈现的学习内容学生都应该掌握,教师必须努力落实。否则,教师就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显然是失职。
●精心设计就能巧妙化解
有些教学内容学生难以掌握,教师应该特别细心琢磨,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只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一定会有办法达成理想效果。
一、问题提出
教师出于职业责任形成上述心态很普遍也很正常。然而,在一次次碰壁之后我们不禁要问,这合理吗?有没有可商榷之处?我们的思考不妨从上面的“琳儿,新浪博客”开始。
“精妙”“叹为观止”“独具匠心”是对邵锋星老师《水和水蒸气》教学的赞誉。显然,全国课堂教学一等奖获得者邵锋星老师的“内功”是令人钦佩的。然而“精心设计”的“层层铺垫”结果却是“勉强扭转”。由此我开始怀疑,对于大多数基层科学教师而言,这样的教学难题是否可以通过“内功”的修炼来“勉强扭转”?
二、问题诊断
那么,“白汽”认知的困难,是不是由于教学没有“精心设计”或是教师“内功”不够造成的呢?不是的!查阅学习心理学资料,找到了出现难题的真正原因。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性向抽象逻辑性过渡,其质变期约10—11岁。”现在小学三年级的小学生8—9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认识活动中,事物直观的、外部的属性还是其主要依据。大部分学生的概括能力,还处在直观形象概括水平。基于三年级孩子这样的思维水平,对“白汽”产生误解是很自然的事:一是“白汽”没有一定体积,没有一定形状,与“气态”非常相似;二是水蒸气和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水蒸气遇到冷空气会怎样,难以想象。由此我们可以清醒地认识到,类似于“白汽”认识这样一些普遍的教学难题,常常并非教师的教学设计的问题,而是学生的认知能力问题。
三、问题对策
基于上述这样的认识,面对“白汽”教学难题,教师不能一味在教学设计上下苦功,要拓展思路,从多方面找原因。明确症结,才会有合适的应对办法。
(一)采取针对方法,简约教学
邵锋星老师采取了层层铺垫的稳健设计。然而,多方探究,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认知问题。最后的交流中可以发现,一些学生对“白汽”是小水滴还是难以确信。 看来,解决难题还需另辟蹊径。
“稻草人博客”博主仲明亮老师提出了自己明智的建议:“学生前概念的顽固性启发了我:对于三年级儿童的教学,一定要让学生看到‘白汽’的真面目即小水滴,这样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学生才会茅塞顿开。”此法放弃了较复杂的探究过程,直接采用观察法。显然,此法虽有“落伍”之嫌,却与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吻合,可谓一举中的。这种教学简洁但不简单,因为,要让学生亲眼看见白汽的真面目并不容易。
(二)调整教学内容,敢于取舍
《水和水蒸气》一课的教学主要是建立蒸发和凝结的概念,懂得水和水蒸气的转变与温度有关。教材之中关于“白汽”只是学生在水加热蒸发实验时伴随的现象,并不要求解决“白汽是什么”的问题。许多教师在公开教学中乐于就“白汽”现象展开探究活动,主要缘于教师个人的兴趣,并非必不可少。所以,对大多数教师而言,在此纠结既为难了学生又烦恼了教师,的确没有必要。对“白汽”的探究弃之如何?放弃并非逃避,而是明智。想得对才能放得下,取舍之间,彰显智慧。
(三)尝试合理搁置,延期处理
任何教学的最终目的都是促进学生发展。所以,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教材只是一个基本参照,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需要和学习能力,才是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最根本的依据。心急硬吃热豆腐,会让学生教师都很受伤。如果教学过程中有人提出“白汽”的疑问,教师也并非一定得给出结论。一位教师的处理值得借鉴。
“老师,水烧开时冒的白汽不是水蒸气!”在谈到水蒸气时,一位学生喊了出来。他显然有些得意,尽管老师还没有提及“白汽”的事。
“是吗?为什么这么说?”
“爸爸早就告诉我了。”
“有不同看法吗?”
“是水蒸气!是水烧开了,变成水蒸气冒出来了!”
……
“看来,要弄清楚还真不容易。这样吧,今天回去上网查查,如果有结果,可以过来与老师交流。”
……
显然,教师无心与学生“较真”。也许有人会觉得该教师无所作为,可我看来却是大智若愚。此时,“不作为”是这位教师最大的作为。
我想说,不是所有的及时处理都是合理的,不是所有的难题都要教师当下去化解的。有时候,我们开始绞尽脑汁琢磨药到病除的特效良方时,我们已经错了。精心设计解决教学疑难固然可贵,但是,当孩子勉为其难时,我们理性应对,明智地停一停、放一放、留一留,未必不是好事。
(浙江省常山县教育局教研室 32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