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树墩

来源 :上海故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ne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天上午,蒋伟陪媳妇去给丈母娘过生日。酒席摆上,刚要开宴,突然,电话响了。邻居告诉他家中来了亲戚,在大门外候着。
  来了亲戚?是谁?来的真不是时候!他紧接着问道:“是什么样的亲戚?”
  邻居回答道:“老两口,说是从南山里来的。”
  “山里没亲戚啊……长什么样?”
  “六七十岁的年纪,头发花白,男的额头上还长着一个指头肚大小的肉瘤……”
  是他们!?怎么会……
  一月前,他到六十里外的山里收粮食,将近中午,进入到一个叫胡家凹的小山村。刚放开喇叭张罗买卖,就被一位老太太叫住了。她说家里有三千多斤大豆,问他要不要。他就跟着她去了。
  老太太家的大豆粒粒浑圆饱满,金灿灿的成色不错。他很喜欢,就问:“你想卖多少钱一斤?”
  老太太考虑了一下,说:“人家都卖三块五一斤,我急等钱用,三块三吧。”
  经常做这个行当,他心里有数,三块三不贵。这么好的大豆,无论是榨油还是做豆腐,都是上品,拉到山外四块五一斤好卖。 现在城里人都讲究养生,对那些转基因和被污染的农作物谈虎色变,就喜欢食用这些山里出产的东西。山里出产的物品,相对来说无公害,吃着放心,所以,他倒腾来的东西,虽然价格比其他粮商的高出好多,却是供不应求。他舍近求远,虽然费用多些,并不少赚钱。如今老太太要价三块三,可见她真的是急等钱用。但他还是说:“别呀,您老总得让我赚点啊。三块,一口价,卖就全拉走,不卖,我就到别处转转。俺不能折本做买卖……”
  老太太面露难色。还没有开口说话,从里屋走出一个老头子,咧着嘴巴,歪着脑袋,加上他额头上有一个指头肚大小的肉瘤,看起来就像动漫片里的丑角,极为别扭而滑稽。老太太见状,赶紧过去扶着说:“看你这个样子,不好好在屋里待着,出来干什么?”
  老头说:“这豆子不卖了。这么好的豆子,三块钱,你到哪里也买不到。前些日子刚打下来,还不干,就有人来收,三块五我还没卖呢。你走吧……”
  他没有接话,而是盯着老头的脖子问道:“大爷的脖子怎么了?”
  老太太叹了口气说:“谁知道是怎么了。一开始以为是睡觉担着脖子了,过两天就好了。可是,都好几天了,药也吃了,膏药也贴了,还是这个样。想向山外大医院看看,手头又没有钱。这不就是为了去给他扎古脖子,才急着贱卖粮食……”
  他走近老大爷,仔细地询问了一下老人的病况,说:“这个病我能治,不用去医院。”
  老太太赶紧说:“那感情好。你要是能把这病治好,俺就三块一斤卖给你。但是,你可得说明白,治好病得需要多少钱?”
  他说:“不要钱。只要你们把豆子三块卖给我。”
  老头说:“咱可丑话说在前头,你要是耍我,我可跟你没完……”
  他也较起劲来,说:“我要是给你治好了,怎么谢我?”
  老头子也来了倔劲:“你要是把俺的脖子治好了,俺两块七卖给你。”
  “好,一言为定。”他可不能让老头有反悔的机会。两块七,与老太太出的价格每斤低了六毛,全部收购,三千多斤,多赚将近两千。无论如何,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个“馅饼”。于是,他在老人的院里院外装模作样地看了一番,发现一盘石磨,正冲着门前的水沟,立刻计上心来,说:“你家风水不顺。青龙白虎相冲。”
  老头赶紧道:“来个痛快的,你就说怎么治病吧。”
  他先是煞有介事地念念有词,外人也弄不明白他咕哝些什么,然后指着门前水沟边上的几个杨树墩子,说:“烧上一刀纸,再把这几个树墩子抛了,你的脖子就好了。”
  老头说:“这好办。老婆子,赶紧到小卖部买烧纸,我马上就找人把它们抛出来。”
  他摆摆手说:“不行,必须你亲自抛。别人抛了不管用……”
  老太太说:“这叫什么治病的法子?本来他的脖子就不敢动。再让他抛树墩,那还不雪上加霜?”
  他看老太太不怎么相信,干脆抛出了定心丸。说:“既然你们不相信我,那我就先三块三收了你的豆子。等你病好了,我再来,你按两块七算,把多收的钱退给我,怎么样?”
  这个主意好。老两口横竖不吃亏,就很痛快的答应了。
  他把豆子过了称,以三块三一斤算好账,把钱给了老太太收好,便离开了。临走时他胸有成竹地说:“我叫蒋伟,蒋介石的蒋,伟大的伟。家住枳镇蒋家寨。我常到村里收粮食,不少人都认识。二老要是有什么事,可以直接找我……”
  他们现在找来了,到底是哪里出了岔子?那个治病的法子,自己曾经试过,管用啊。
  媳妇知道了事情的经过,说:“大老远的找上门,一定不是什么好事。你还是先别回去,我先回去摸摸情况,想办法把人稳住,然后打发走。”
  他说:“不行,还是我回去吧。常言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要是真有麻烦,凭我这智商,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放心吧,他是孙悟空,我就是如来佛。”说着话,起身拿起车钥匙就走。
  三五里的路程,蒋伟开着车,不足十分钟就到了家门口。
  车还没停稳,老太太首先撲上来,说:“可找到你了!”
  他皱着眉头问道:“大娘,你们……你们这是……”
  老头歪着头,也慢吞吞地从一辆脚蹬三轮车旁站起来,说:“听了、听了你的话,我、我把、树墩全、全抛出来了。看、看,我这脖子,不、不但没好,比、比以前更、更厉害了……”
  可不怎么的,老头子不但头歪,如今是嘴撇眼斜,连说话也不利索了。这可真是麻烦了。他说:“难道是我看走了眼?既然病情加重,怎么不去医院啊?”   “你不是打包票说能治吗?我们信你啊。”老太太说。
  他想:唉,这一定是中风了。现在说什么也晚了。赶紧将他送医院,否则,一旦传扬出去,让别有用心的人鼓动老头的亲戚朋友一起发难,那可就不只是钱的问题了。于是,他说:“我这就送大爷去医院。”
  老太太说:“送医院?我们、我们没带钱……”
  “钱,我垫上。”
  蒋伟一边说着话,一边就忙不迭地去搬老人的三轮车往自己货车上装。突然, 他的胳膊被一只有力的手拉住了,并且一个口齿清楚的声音传入耳朵:“不急,咱俩抽支烟再说。”
  他扭头一看,啊?是老头!他的脖子直起来了,眼也不斜了,嘴也不歪了,正笑嘻嘻地看着自己。
  他惊喜地说:“大爷你……”
  “好了,早就好了。刚才跟你开了个玩笑。不过,这个玩笑没白开,让我彻底知道了,你真是一个大好人!”
  原来,两位老人历来喜欢搞恶作剧开玩笑。他们在蒋伟家门口等着,感觉时间实在是过得太慢,不免就说些闲话。
  老太太说:“蒋伟看到咱们来,你的病好了,一定非常高兴。”
  老头说:“人人都喜欢好事情。要是看到我这脖子还歪着,又会怎么样呢?”
  “是啊,那咱就试试?”
  “试试就试试,都说奸商奸商,无商不奸。借此咱可以考验一下他的人品。”两人如此这般的商议好,才出现了刚才的一幕。
  “哈哈哈,可把我给吓坏了。别的不说,要是把您的病给耽搁了治,我可担待不起啊!”
  “说哪里话呀,我们相信你,没有金刚钻不敢揽瓷器活。你一走,我就找了把镐头,在沟边烧了纸,开始抛树墩。一开始,扬起镐头,那脖子就疼得更加厉害,我就咬牙切齿坚持住,好容易抛出一个来。休息一晚上,第二天醒来,转动脖子,嘿,疼得差了。吃过早饭,继续接着抛。一天抛出了两个树墩。第三天一觉醒来,脖子基本上敢转动了,头也能抬起来了。继续抛……你这法子可真神了。甭打针,甭吃药,省了钱,省了麻烦,得了烧柴火。真是一举多得……”
  脖子治好了。老两口就等着蒋伟上门算账还钱。一等不来,二等不来,一个月过去了,蒋伟还没有来。他们想一定是蒋伟忙起来忘了这事,或者是家里发生什么状况顾不上了。于是,老两口决定亲自登门致谢。他们说着话,转身从三轮车上拿下两只老母鸡,一大包核桃。說鸡是自家养的,核桃是自家树上长的,不值钱,好吃……
  听了两位老人的话,蒋伟好不感动。下沟上坡,崎岖蜿蜒的六七 十里山路,自己开着货车,还要十分小心,两位老人蹬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是怎么走过来的啊?
  老太太从腰里掏出一摞钱,说:“您数数够不?这是多算出两千。”
  蒋伟把老太太的手挡了回去,说:“这个钱,我不能收。我三毛三收了,只是少赚了点,并没有折本。大爷的病好了,我比什么都高兴。”
  老头说:“那不行,一码归一码。俺山里人吐口唾沫成个钉,你想让我做忘恩负义的老赖?”
  蒋伟说:“那您就忍心让我赚不义之财?您老种点粮食不容易,急等钱用才贱卖粮食,我压价收购,本来就有些趁人之危。现在您老不顾路途遥远,翻山越岭,跑来给我送钱,这份真诚,又该值多少钱?我要是收了这钱,不但我心里过不去,老婆孩子也看不起我……”
  老两口讲不过蒋伟,激动地一个劲地说:“好人啊,难得的大好人……”

  “二老才真正的是天下难找的大好人!请大娘大爷上车!”蒋伟激动地说。
  两位老人诧异地问:“去哪?送我们回家?”
  “回家不急。丈母娘家做好了饭菜等着咱。咱吃了饭,我再送你们回去……”
  这个“抛树墩”治病的故事,很快就在当地传为佳话。有人就说:看不出啊,蒋伟还真有这两下子。
  他嘿嘿一笑说:“也没什么。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落枕,绝不是什么大毛病。可是山里人迷信,你要是明说,他们肯定不信。我也只好凭经验,土法上马,让他抛树墩,把筋骨松散开,不就好了?”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高度重视英语教学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开展教学调整和创新。本文以提高高职教育英语教学质效为目标,对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高职英语教学工作进行研究,不仅分析了对分课堂的概念和应用价值,还论述了对分课堂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对分课堂;高职英语;英语教学;课堂效率  【作者简介】张洁,贵州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
【Abstract】The novel Xiao Bao Zhuang, written by Wang Anyi, mainly narrates the story of the Bao Family living in the Bao Mountain.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personality and destiny of the characters and
阿拉20岁去日本“求学”,到37岁回到上海后就守在家里炒炒股票、做做期货,没上过一天班。拿现在的话来说,阿拉基本上就是一个宅男。  要说阿拉的“宅”还蛮彻底的,他连日常洗漱用品都是在网上买的。如果不是养了一条狗,一天两次必须下楼去遛它,阿拉连房门也不大情愿踏出一步。阿拉住的商品房不错,位于上海的内环和中环之间一个叫芙蓉苑的小区。一个人、一条狗住一套三室二厅的大房子,阿拉的日子过得蛮舒服。    和
1.“命里相克”的冤家  大一开学的第一堂课上,仇青雨坐在靠窗边的座位上,望着玻璃窗上的一层雾气发呆,心中不禁念道:“爸,我还是选择留在了这里。”  沂新学院是本地的一所二本大学。以仇青雨的成绩,她完全有更好的选择。当初父母也是一心想让女儿考到北京的大学,让她在最好的年华里见识外面的世界,她也想走出沂新这座小城市。  但人生总有许多磕绊。  2018年的夏,仇青雨的父亲作为片区警察,在一次出警时因
黎美美忙完家务,觉得有些倦意,便半倚在沙发上,想打会瞌睡休息下。可搁在面前茶几上的手机里,不停地传出滴滴嘟嘟的消息提示音,在她听来,心烦着呢。噪音扰民啊。  那噪音来自那个中学同学群。  那个同学群是在去年底,为参加第一次中学同学会才申请加入的。  黎美美厌恶地一把抓起手机,将同学群设置成消息免打扰模式,那不间断的滴滴声,才勉强安静了下来,耳不听心不烦嘛。黎美美这才得以静心闭目养起神来。  休息了
鲁北有个黄龙村,村里有对夫妻,男的叫黄中信,女的叫侯常叶,他们有个独生宝贝女儿叫小朵。最近,小朵在厂里谈了个男朋友叫大同。  大同这小伙子帅气正派,小朵漂亮泼辣,两个人爱得死去活来。但黄中信两口子嫌大同家条件一般,担心以后女儿嫁过去吃苦受累,始终没松口这事,又苦于小朵从小任性惯了,曾发过“非大同不嫁”的毒誓,在这件事上,黄中信和侯常叶有些左右为难。  这天是中秋节,下午小朵打来电话,说晚上带大同过
任在文是一名业余作家,写了近十年的小说,最近自费出了一本作品选集,也算是对自己多年的文学爱好做一个总结。  书如期出来了,任在文心里满是喜悦。可是,兴奋的劲头才维持了不到三天,他又犯起愁来,这么多书,他得想办法销售出去,这可是花钱印出来的啊。  任在文多方联系,可是并没有卖出去几本。有个搞策划的好朋友给他出主意,干脆搞一次签名售书活动。任在文充满疑虑地问道:“我没有什么名气,搞签名售书恐怕没有什么
【摘要】近年来,小学英语课堂上学生的语言输出量明显增加,教师对全体学生学习效果的终端检测和及时反馈反而淡化,因此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度、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往往不得而知。然而,无论什么形式的教和学,衡量教学有效度的标准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针对这一现象,本文研究了教学目标的设立与达成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课堂终端检测的开展对教学有效度有一定的影响,并借助于片教研课、校内教研课的观察、研讨和反思进行分析。  
1921年7月对上海这座城市来说,注定是一个载入历史史册的年月。这一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此召开。另一事件,当时轰动整个上海:位于浦东陆家嘴的上海英美烟厂工人大罢工。  1  阿强这天下班走得有点急。英美烟厂工人下班,都得在厂门口搜身检查。阿强因为老娘生病,显得特别着急。正好这天外国监工亨白尔克站在大门口,一见阿强不安的神情,怀疑他身上藏了什么,径直走到他跟前要他脱了外衣外套。平时检查只是
周学华利用自家的两大间门市房开了家超市,因为地段好、经营得当,渐渐地生意越来越红火,周学华便有心扩大规模。但地皮不是橡皮,没法拉宽拉长。思来想去,他瞄上了相邻的北边邻居,周大国家。  说起周大国家,那可真是一言难尽,原本利用仅有的一间门市房开了家面馆,前店后宅,日子虽不富足,但也算吃得饱穿得暖。谁知前年他老母亲得了阿尔茨海默症,即俗称的老年痴呆症,甭说帮忙洗碗择菜了,连生活自理都成了问题。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