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锦晖与20世纪初期的中国流行音乐

来源 :南方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engthandhon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rn谈到中国早期的流行音乐,必须谈到黎锦晖.黎锦晖1891年出生于湖南湘潭望族,兄弟八人,是“黎氏八骏”之一,自幼学习古琴和弹拨乐器,家乡民间音乐和当地流行的湘剧、花鼓戏、汉剧等戏剧音乐对他影响至深.1912年,黎锦晖毕业于长江高等师范学校,经亲友推荐,到北京任《大中华民国日报》编辑,并参加了同盟会.因为该报支持孙中山、反对袁世凯被查封,他在随后任职于国会众议院秘书厅.两年后,又因袁世凯复辟帝制,他离开北京回到长沙.在长沙期间,他兼任四所小学的音乐教员,在教学中,他教风琴演奏,教流行的外国歌曲,也教中国传统歌曲,并为民间音乐填上新词.1916年,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之后,黎锦晖再次赴京到众议院任职.1918年,教育部成立“国语统一筹备会”,黎锦晖被聘为委员,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到当时最先进的知识分子,比如蔡元培、钱玄同等,并因此受到新文化思潮的影响.
其他文献
该文依据机械压缩式热泵蒸发装置在粘胶纤维生产酸浴浓缩中的应用实践进行总结,结果表明,在蒸发过程中采用机械压缩式热泵装置,热能利用合理充分,可以取得极显著的节能效果和经济
会议
几句弁言rn《王干文集》共十一卷(作家出版社2018年1月版),其中文学批评四卷,分别是《边缘与暖昧》(内含《南方的文体》)、《观潮·论人·读典》(内含《另存集》《王干最新文
期刊
抒情是中国文学的重要传统,海外学者陈世骧、高友工、普实克、王德威对此有过较多论述,国内学者陈平原和李杨也有过类似看法.近年来,虽然“抒情传统”遭受不少质疑,但它已经
期刊
本文作者就我国粘胶纤维新品种“一条龙”,工艺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但消费市场并没有打开,其中存在组织约束力差,企业之间协调难,企业缺乏市场了解,开拓市场乏力.作者为此
克罗齐很早以前说,“文学批评”这个词,意思太模糊,好像一大堆各不相同的活动,仅仅因为它们都和文学搭点边,所以就都归到一起来了.rn我对文学批评的看法跟克罗齐先生差不多,
期刊
地域美术史的撰写由来已久,早在北宋,江夏人黄修复便因“益都多名画,富视他郡”①而编纂了《益州名画录》,明清时期更是涌现了王樨登《吴郡丹青志》、陶元藻《越画见闻》等专
期刊
该文采用热失重、红光、X-ray衍射等多种方法,对粘胶纤维在低温热处理过程中结构和性能的变化作了分析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