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前教育阶段的孩子们各方面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尽管父母和教师会给予其悉心的呵护,但仍然会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幼儿园阶段的教学纲要中就明确指出:要结合幼儿的生活经历展开安全保健教育,帮助幼儿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基于此,本文就从加强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常规教育、在游戏中渗透安全知识、抓住生活案例展开安全引导、重视提示语的警示作用几个方面论述了幼儿阶段安全教育的开展策略。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安全教育 能力培养 策略
引言
教育部发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学前教育阶段的教育活动必须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这也突显了教育者对这一阶段孩子的高度重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幼儿阶段孩子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教学计划,针对可能对幼儿身心安全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让各种意外伤害事故出现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帮助幼儿学会自主处理一些生活中的紧急情况,确保幼儿可以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一、加强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安全常规教育
针对幼儿园这一阶段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教师要在日常的每个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幼儿安全意识的正面教育,帮助孩子们加深对安全知识的认知,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减少安全问题的出现。
比如,在幼儿每日的“进校园”活动中,教师要考虑到幼儿心智发展不够成熟、对事物判断力较弱的特点进行引导。在幼儿园的这一常规活动中,教师要明确要求孩子们不能带闲杂的小物件入园,如:刀子、小钉子、大头针、手表等都要在入园之前由家长保留。而在幼儿园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每个环节都可能因为意外原因让孩子们受到伤害,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完成教育引导,帮助孩子们在具体的活动中加深对安全知识的认知,吸取各种经验教训,在孩子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安全问题可以从源头上得到控制。在“睡午觉”环节,教师同样要指导孩子们有秩序地入睡,避免孩子们含着东西入睡、不能随意攀爬到别人的床上、保持正确的睡姿、不把玩具带上床等等。通过对各个环节的把握,孩子们也能根据教师的提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秩序地参与各项学校活动,更好地帮助幼儿教师减轻管理压力,确保孩子们在幼儿园中安全学习,最终安全返家。在对幼儿生活习惯进行常规培养的过程中让安全教育活动更贴合教学实际,帮助孩子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小心谨慎。
二、在游戏教学中渗透安全知识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也最容易接受的教学形式,通过把不同的知识融入到游戏活动中,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从中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在游戏情境中帮助孩子们保持学习的积极性,确保安全教育落到实处。
比如,在幼儿阶段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力所能及的防火灾、防拐骗、避害和逃生的方法。在讲解这些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参与“娃娃家”这一游戏活动,教会孩子们不轻易和陌生人说话、不随意跟陌生人走这些安全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孩子们创设具体的游戏情境,讓教师扮演坏人,孩子们本色出演,教师先用糖果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接下来就要带孩子走到相对比较隐蔽的地方。在这种情境中,教师要引导孩子们思考“是否可以听陌生人的话?是否可以随便吃陌生人给的东西?是否可以随意跟陌生人去偏僻的地方?”这三个问题,这时候,孩子们就会七嘴八舌地回答“可以”或者“不可以”。教师也要抓住时机向学生讲解这样是不安全的,只能跟亲近的人回家,不能随便轻信陌生人的哄骗。同时,教师还要在游戏中让孩子们背诵家长的电话号码,通过抢答游戏让孩子们记住“报警电话110、救护电话120、火警电话119”等常识。这样也能让孩子们在自己最为喜欢的游戏中掌握新知识,明白新道理,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安全教学活动更好地满足这一阶段孩子们的认知能力,适时、适度地完成安全教育熏陶,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对生命安全的认知。
三、抓住生活案例展开安全主题教育
教师要在做好幼儿安全常规教育的同时抓住幼儿身边的真实案例展开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制作安全标语牌时刻警醒孩子们要注意自身的安全,组织更加多元化的教学环节,让孩子们增强学习体验,根据生活中实际案例强化自身的安全意识,有效确保安全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比如,在幼儿园日常的活动中常常会出现这类情况:孩子们都是活泼好动的,在课间经常会嬉戏打闹,磕磕碰碰也是常事,当在班集体内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要把握好这个机会组织孩子们参与主题教育班会。如:“班级里有一名幼儿在抢夺另一名幼儿手中的玩具,不小心用玩具戳伤了另外一个孩子的脸,造成了两个幼儿大打出手”,这时候,教师就要在这个环节中组织主题班会,组织孩子们展开讨论:“大家知道我们班今天发生了什么危险的事吗?你们知道这件事最危险的后果是什么吗?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要怎么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这几个问题,让孩子们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要求幼儿把日常学习活动中的注意事项写下来。而且,针对一些做错事的幼儿,教师还可以做出小小的“惩罚”,帮助幼儿加深印象,方便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要遵循“教育为辅、预防为主”的教学原则,在主题教育中让孩子们能够积极投身于自我防护工作中,避免因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受到伤害。这才是让孩子们远离安全隐患最为有效的方法,能确保安全教育工作深入幼儿的内心。
结束语
总而言之,安全教育工作在幼儿阶段的教学活动中是十分重要的,且安全教育工作也是一件长期的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要高度重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把握各个教学环节完成安全知识的渗透,引导孩子们积极投身于安全建设活动中,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教育为辅”的教育理念,进一步为孩子们营造安全的学习氛围,提高幼儿在学校中的生活幸福感,推动学前教育活动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良.幼儿园的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18(12):36.
[2] 李静,白鹭.重庆市幼儿园安全教育现状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6(03):237.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安全教育 能力培养 策略
引言
教育部发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学前教育阶段的教育活动必须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这也突显了教育者对这一阶段孩子的高度重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幼儿阶段孩子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教学计划,针对可能对幼儿身心安全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让各种意外伤害事故出现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帮助幼儿学会自主处理一些生活中的紧急情况,确保幼儿可以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一、加强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安全常规教育
针对幼儿园这一阶段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教师要在日常的每个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幼儿安全意识的正面教育,帮助孩子们加深对安全知识的认知,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减少安全问题的出现。
比如,在幼儿每日的“进校园”活动中,教师要考虑到幼儿心智发展不够成熟、对事物判断力较弱的特点进行引导。在幼儿园的这一常规活动中,教师要明确要求孩子们不能带闲杂的小物件入园,如:刀子、小钉子、大头针、手表等都要在入园之前由家长保留。而在幼儿园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每个环节都可能因为意外原因让孩子们受到伤害,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完成教育引导,帮助孩子们在具体的活动中加深对安全知识的认知,吸取各种经验教训,在孩子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安全问题可以从源头上得到控制。在“睡午觉”环节,教师同样要指导孩子们有秩序地入睡,避免孩子们含着东西入睡、不能随意攀爬到别人的床上、保持正确的睡姿、不把玩具带上床等等。通过对各个环节的把握,孩子们也能根据教师的提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秩序地参与各项学校活动,更好地帮助幼儿教师减轻管理压力,确保孩子们在幼儿园中安全学习,最终安全返家。在对幼儿生活习惯进行常规培养的过程中让安全教育活动更贴合教学实际,帮助孩子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小心谨慎。
二、在游戏教学中渗透安全知识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也最容易接受的教学形式,通过把不同的知识融入到游戏活动中,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从中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在游戏情境中帮助孩子们保持学习的积极性,确保安全教育落到实处。
比如,在幼儿阶段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力所能及的防火灾、防拐骗、避害和逃生的方法。在讲解这些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参与“娃娃家”这一游戏活动,教会孩子们不轻易和陌生人说话、不随意跟陌生人走这些安全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孩子们创设具体的游戏情境,讓教师扮演坏人,孩子们本色出演,教师先用糖果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接下来就要带孩子走到相对比较隐蔽的地方。在这种情境中,教师要引导孩子们思考“是否可以听陌生人的话?是否可以随便吃陌生人给的东西?是否可以随意跟陌生人去偏僻的地方?”这三个问题,这时候,孩子们就会七嘴八舌地回答“可以”或者“不可以”。教师也要抓住时机向学生讲解这样是不安全的,只能跟亲近的人回家,不能随便轻信陌生人的哄骗。同时,教师还要在游戏中让孩子们背诵家长的电话号码,通过抢答游戏让孩子们记住“报警电话110、救护电话120、火警电话119”等常识。这样也能让孩子们在自己最为喜欢的游戏中掌握新知识,明白新道理,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安全教学活动更好地满足这一阶段孩子们的认知能力,适时、适度地完成安全教育熏陶,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对生命安全的认知。
三、抓住生活案例展开安全主题教育
教师要在做好幼儿安全常规教育的同时抓住幼儿身边的真实案例展开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制作安全标语牌时刻警醒孩子们要注意自身的安全,组织更加多元化的教学环节,让孩子们增强学习体验,根据生活中实际案例强化自身的安全意识,有效确保安全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比如,在幼儿园日常的活动中常常会出现这类情况:孩子们都是活泼好动的,在课间经常会嬉戏打闹,磕磕碰碰也是常事,当在班集体内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要把握好这个机会组织孩子们参与主题教育班会。如:“班级里有一名幼儿在抢夺另一名幼儿手中的玩具,不小心用玩具戳伤了另外一个孩子的脸,造成了两个幼儿大打出手”,这时候,教师就要在这个环节中组织主题班会,组织孩子们展开讨论:“大家知道我们班今天发生了什么危险的事吗?你们知道这件事最危险的后果是什么吗?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要怎么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这几个问题,让孩子们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要求幼儿把日常学习活动中的注意事项写下来。而且,针对一些做错事的幼儿,教师还可以做出小小的“惩罚”,帮助幼儿加深印象,方便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要遵循“教育为辅、预防为主”的教学原则,在主题教育中让孩子们能够积极投身于自我防护工作中,避免因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受到伤害。这才是让孩子们远离安全隐患最为有效的方法,能确保安全教育工作深入幼儿的内心。
结束语
总而言之,安全教育工作在幼儿阶段的教学活动中是十分重要的,且安全教育工作也是一件长期的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要高度重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把握各个教学环节完成安全知识的渗透,引导孩子们积极投身于安全建设活动中,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教育为辅”的教育理念,进一步为孩子们营造安全的学习氛围,提高幼儿在学校中的生活幸福感,推动学前教育活动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良.幼儿园的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18(12):36.
[2] 李静,白鹭.重庆市幼儿园安全教育现状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6(0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