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素材运用小策略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y8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校大部分学生都来至农村,几乎没有课外阅读的积累,作文常常言之无物;再加上高中课程紧张,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阅读。可是高中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不可忽视,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作文课时对课内素材的“多例一用”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素材;积累;运用;多例一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背景分析:
  从我班实际情况看来,一提到作文,学生就绞尽脑汁、搜遍枯肠。怎样让我们的学生作文时不再有无米之炊的苦恼呢 ?针对学生的作文现状,我想除让他们平常多积累课内外素材外,更该激活他们的思维,让他们能围绕话题或观点多角度选取已学过的课内外作文素材,做到“多例一用”。于是,我上了一节课,和学生一起探讨作文选材的技巧“多例一用”。
  过程描述:
  多例一用
  3月月考,高二考的是去年成都零诊的作文。针对学生作文的实际,我准备把这次作文讲评的侧重点定为材料的选取,即围绕观点多角度选材。评讲前,我选印了三篇作文:一篇文章内容单薄,空洞说理,总体看算三类文;一篇文章有材料,但选材的角度窄了,材料类型单一,算二类文;一篇选材角度广,材料典型充分,算一类文。
  上课了,我把这三篇文章发给他们,让他们过把老师瘾,按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来点评并打分。评价时,一定要找到每篇文章的亮点和不足,针对不足还要找到补救的措施。学生兴趣来了,阅读后相互讨论,然后都争先恐后地发言,在我的意料之中,大家都意见一致地评出了三篇文章好中差的等次。我灵机一动,立即要求学生上来板书,把三篇文章的亮点和不足分别写出来。
  我趁机引导学生,针对两篇二三类文,我们先来解决它素材少的问题,看看围绕这次普遍的立意“经历磨难,收获幸福”,我们打开思维,看还有些什么素材可用进这篇文章的呢?学生苦思冥想,然后发言,根据学生选材的角度和来源,我边在黑板上归纳“课本素材”“新闻人物事件”……“古代”“现代”等等,学生纷纷发言,我边做归纳,如下:
  课内素材:《孟子》关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论述、勾践灭吴的故事、史铁生的故事。
  歌词名言名句:《真心英雄》的歌词,“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生活见闻:即将面临的高考或其他学习或生活经历,感动中国里的众多人物。
  我观察写中等文的那位同学的神态,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似乎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便立即请他起来谈谈针对同学们的发言,对作文选材有什么新的感悟,他很感慨地说,要把思维打开,围绕观点多角度选取。
  我兴奋了,赞扬这学生说他道出了我的心里话,我把他说的话板书在黑板上,并说这就是这节课的重点,希望大家学会这种“多例一用”(板书)的选材技巧,其实我们多数同学脑里都有许许多多的素材,只是思路狭窄,没从多角度去选取罢了。
  趁热打铁,我给学生“认清自我”的话题,提示学生从“课本与生活、时间与空间、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凡人与名人、物质与精神、自己与他人”(板书)等等角度思考,有哪些材料可用。
  我要求学生先在草稿本上拟出素材。然后请学生发言,最后我很欣喜,仅必修选修中的素材,学生就列举了:“负荆请罪”的故事:发现错误,坦率承认,勇于改过;“满招损,谦受益。”“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谏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等。
  我趁机强调选取课内素材的好处:将课文里的材料巧妙地引入自己的考场作文,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因为课文里的材料非常具有典型意义。阅卷老师不仅因为熟悉这些材料会产生一种亲切感,更因为这些材料运用到考场的作文里,能反映出考生本人对课文掌握的熟练程度、反映出考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因而刮目相看、备加青睐。
  这节课快结束了,我说,作文选材犹如买米,品种不同、新旧不同、质量不同的米,做出的饭的味道就有区别,所以做饭选好米是第一步。那么我们作文又该如何选材呢?最后我送给学生“选材口诀”(如下),要求学生牢记并运用。
  “选材”的口诀:
  选材熟悉最重要,材料真实才可靠; 典型事例有意义,新颖有趣为最好;
  围绕题旨选材料,感情真挚得分高; 考场作文时间紧,选材原则要记牢。
  总结反思:
  我们要做好一顿软硬适度、可口好吃的米饭,首先要有米,且要会挑选米、会烹饪。那么,在挑选米的时候,米的产地、品种、颜色都要考虑;而做饭时,加多少水、煮多少时间、用什么工具、火候的大小等也需想好。
  要写好一篇让老师、同学赞赏的优秀作文,首先要有材料,且会选择材料,会运用材料。“多例一用”给学生提示了选材需要注意的一些方法,重点是围绕观点,要真实典型,角度要广、忌窄,要新、忌落窠臼,材料要多样、忌单一,要充实、忌单薄。
  参考文献
  [1] 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王荣生给语文教师的建议[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2] 周正逵.语文教育改革纵横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晏雪梅,女,1978年生,四川双流人,成都市籍田中学,中学一级。
  (编辑:刘影)
其他文献
【摘要】成语是汉民族语言中的一大特色,不仅在结构上有典型的语音特征,而且也浓缩了汉语修辞的特色。中文的成语包含灵活多样的修辞格,英语中也包含有修辞格,他们有相同也有差异,本文主要以成语为例,进行英汉修辞格的对比研究。  【关键词】成语;修辞;英汉对比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修辞格,又叫“辞格”“语格”“修辞方式”“修辞手段”等。通常把修辞格定义为:“为了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而
【摘要】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一对一教学情境中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不谋而合。本文结合非指导性教学思想与朗诵教学理论,对一次一对一情境下的朗诵教学设计问题进行分析,以期求得非指导性教学思想下的有效教学策略,用以提高今后朗诵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非指导性教学设计;朗诵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
【摘要】散文是语文阅读中重要的一种体裁形式,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说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按照他的思路,披文入情这个主张对我们研究和指导学生进行散文阅读都有很大的启发。  【关键词】阅读散文;披文入情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毛诗大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散文,它在内容上虽然或状物,或
【摘要】课文中以“我”被一阵荷花的清香吸引,作为铺垫,引入课文重点描述部分——一池美丽的荷花。作者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文字描述中,感染了读者,让人们不仅看到了浮现在眼前的一池美丽的荷花,也得到了美的感受和体验,本文从“发现美——欣赏美——想象美——升华美”的视角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荷花》;发现美;欣赏美;想象美;升华美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荷花》这篇课文是一篇很朴实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感受与升华”阅读教学新模式的出现,则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更好的途径。因此,本文对“感受与升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及其实践问题展开了研究,以便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感受与升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在感、知觉迅速发展的阶
【摘要】在写作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有了充分的情感体验,还是写不出优秀的文章。所以在写作教学中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指导学生落实文章主旨。写作的性质决定了写作是一种通过内部言语来操纵思维情感活动的技能。写作必须经过内部言语活动或者说是思维活动,对大脑中知识、经验、思想进行合理安排,才能转化为外部言语,即通过写作进行表达。  【关键词】作文;教学;主旨  【中图分类号】G623.24
【摘要】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语文课程资源也在与时俱进地不断丰富和更新。在与学生长期的沟通交流中,我发现娱乐资源受学生喜欢和认可的程度是最高的,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不断深入理解语文的魅力,提高运用语文知识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语文课程;娱乐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一、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资源的阐释及理解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
【摘要】初中語文如何有效地教学?教师应相信学生,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把握合作探究、踊跃展示的核心环节,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体验过程、感受成长。这需要做好三个方面:合作要有问题引领,探究要有层次推进,展示要有积极评价。  【关键词】初中语文;合作探究;踊跃展示;注意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为了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果,不少语文教师都在进行积极的摸索。虽然总结的经验五花八门,提
【摘要】“读”“品”“悟”是语文阅读教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笔者认为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读,是指导学生“读”“品”“悟”的一个非常实用的教学方法。品读关键词句可以以点带面,以句带篇,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中精彩的亮点,通过揣摩文字、品味语言,从而领会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和思想内涵,构筑起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情感的有效平台,让学生在品读语言中茁壮成长。  【关键词】阅读教学;关键词句;品读策略  【
【摘要】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老师要有明确的课程目标意识。也就是说,我们小学语文老师首先要清楚自己所教的教材在课程目标设置上所处的年级段是什么、本年段的课程目标是什么,以此来指导我们的教材解读、教学设计、训练目标。本文以五年级上册《装满昆虫的衣袋》为例,探讨了如何正确把握教材的“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原生价值;教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