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合金GH4065A在高压下凝固的组织研究

来源 :钢铁钒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ZeDongDaShaBi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OM和SEM观察了以常压和加压(2 MPa)两种凝固方式下的GH4065A铸锭显微组织,以分析加压对GH4065A铸锭凝固组织的影响.结果 表明,常压下的铸态GH4065A有大量疏松缩孔,微观组织中主要析出相是γ\'相,偏析最为严重的元素是Nb.在2 MPa下进行凝固,可以消除大量疏松缩孔,提高铸件的致密度,并使Nb元素的残余偏析指数大大降低;加压凝固可以使合金GH4065A的二次枝晶间距低于常压铸锭,这是由于加压使相变温度升高,从而增大熔体的相变驱动力,增加结晶数目,晶粒细化.上述结果表明加压凝固在高温合金中的巨大优势和应用前景,推广到更多的高温合金牌号,以发挥压力凝固的重要价值.
其他文献
在不锈钢精炼渣热态利用性质分析基础上,结合电炉为钢水粗炼、电能熔炼特点,开展了热态注余渣在电炉冶炼利用的试验研究.试验研究表明,电炉利用热态注余渣不仅有助于高碱度液渣快速形成,提高脱硫效率,降低石灰消耗3 kg/t,降低轻烧白云石1.2 kg/t,降低萤石消耗1.8 kg/t;而且回收了注余渣余热,吨钢电耗降低5~10kWh,同时改善了EAF冶炼条件,降低了钢水氧化损耗,降低还原硅铁消耗1.5~2 kg/t,缩短了冶炼时间3~5 min/炉.就钢渣资源利用、节能减排方面,该研究成果对精炼渣利用发展具有借鉴
研究了异厚板HC340LA和HC260LA低合金高强钢激光拼焊工艺,对焊接接头进行了X射线探伤、静态拉伸、金相组织和显微硬度检测与分析.结果 表明,异厚低合金高强钢通过激光拼焊工艺可以得到成形良好的焊缝,焊缝组织以柱状马氏体为主.焊缝经探伤无明显可见气孔、夹渣等缺陷,拉伸试样断裂位置位于薄板母材一侧上,且焊缝融合区硬度明显高于母材.针对激光拼焊接头进行了动态拉伸试验和数值仿真分析,研究了共节点模型与试验的差异性、区域效应和厚度效应对应力应变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采用共节点数值模型进行动态拉伸仿真,其应变值
通过化学组成分析和XRD分析,明确了硫酸法钛白废酸换热器堵塞物为以硫酸钙、一水硫酸亚铁及偏钛酸为主的混合物,三者分别来源于20废酸中硫酸钙、硫酸亚铁及硫酸氧钛.在实验室研究了废酸温度及浓度对硫酸钙、硫酸亚铁及硫酸氧钛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废酸温度为107℃,废酸浓度由18.41%提升至49.93%时,硫酸钙、硫酸亚铁及硫酸氧钛的浓度分别由1.26、126.29、10.76g/L降低至0.19、13.23、0.16 g/L.现场浓缩废酸各级的硫酸钙、硫酸亚铁及硫酸氧钛浓度变化规律及数据与实验室研究规律
对D50=1.08 μm的α-氧化铝粉体原料,通过物理法机械球磨制备亚微米级α-氧化铝粉体,然后将其应用在锂离子电池隔膜涂覆改性方面.将亚微米级α-氧化铝粉体应用于锂离子电池PE隔膜涂层,对比了涂覆前后PE隔膜性能的改变.结果 表明:涂层致密平整,氧化铝颗粒均匀分布在PE隔膜表面,膜厚2.5 μm,涂覆后面密度增加了4.0 g/m,透气度增加0.482 s/mL,纵向和横向的热收缩率分别降低了1.3%和0.3%,拉伸强度分别提升了26.4 MPa和3MPa.
为研究Ar-H2O-H2气氛下含锰铁碳合金薄带不同锰含量、脱碳温度对脱碳效果的影响,以初始碳含量为3.90%,锰含量分别为0、0.30%、0.49%的1mm厚的含锰铁碳合金薄带为研究对象,在Ar-H2O-H2的弱氧化性气氛下进行脱碳试验,通过对不同气氛条件下薄带表面进行XRD检测分析,表明脱碳气氛PH2O/PH2不宜超过0.53.分别在1293、1353、1413 K温度下脱碳5、10、20、30min.结果 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合金薄带中锰含量的增加,平均脱碳量增加;脱碳温度的升高显著提高了薄带的平均脱
采用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转炉气化脱磷渣循环再利用时的脱磷能力.以焦粉还原转炉渣制备气化脱磷渣,理论分析不同还原温度对气化脱磷渣的磷容量和磷分配比的影响规律.由理论分析得知:随着还原温度的升高,经还原后的炉渣的磷容量和磷分配比均增加.在实验室中采用气化脱磷渣进行铁水脱磷热态试验,设温度为单变量,研究气化脱磷渣再利用时的脱磷效果,结果表明:转炉气化脱磷渣具有新的脱磷能力,反应前期脱磷效果显著.随着温度的增加,气化脱磷渣脱磷能力降低,脱磷速度变慢,符合热力学规律.
采用多相流体积法,根据模型设计参数对某钢厂180 t钢包建立了氩气/钢液/钢渣三相流动数学模型,运用CFD软件Fluent模拟研究了钢包底吹氩气过程中的三相流界面行为及混合现象.基于流体力学理论,计算并分析了底吹氩搅拌钢液过程中双透气砖布置位置和底吹氩气流量对钢包内速度流场、钢-渣界面行为及混匀时间的影响规律.结果 表明,在钢包底吹氩过程中,双透气砖的布置位置对钢包内流场效果影响较大,底吹氩气流量则对钢-渣界面行为及混匀时间影响较大.当双透气砖间夹角为135°、距包底中心距离为0.6R、底吹氩气流量为60
氯化法生产钛白是现今国际上钛白工业的主流生产技术,而氧化反应器的结构设计是氯化法生产钛白的一项关键技术.TiCl4和O2的混合情况对于钛白粉的颗粒粒径及分布、颗粒晶型等产品性能有决定性作用,进而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因此,掌握不同工况条件下两种物料气流混合效果,对于氧化反应器的设计以及实际操作参数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的研究工作表明,传统的测量技术难以适应复杂流场的高速、非稳定等特性,迫切需要高精度的现代诊断技术.该研究从试验方法上进行了创新,采用无扰动非接触的激光诱导荧光技术(LIF)测量了不同工况
将钒微合金化试验钢分别加热至780、800、820℃和840℃保温一段时间后,依次经过缓慢冷却、快速冷却、模拟镀锌后,空冷至室温.研究结果表明,780℃退火时微观组织均匀性较差且发现未溶解的碳化物,导致强度和塑性均不佳.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铁素体尺寸及分数逐渐降低,中低温转变产物含量逐步增加且其尺寸有所粗化.当退火温度为800℃时,马氏体含量达到最大,当退火温度进一步升高时,马氏体含量有所降低,而贝氏体含量则有所增加,导致抗拉强度在800~840℃范围内变化不大,而延伸率先升高后降低.当退火温度为820℃
基于镁改质非调质钢中夹杂物的形成特征规律,通过计算MgAl2O4与MnS间的错配度以揭示MnS在MgAl2O4上的最佳生长面,以及计算MgAl2O4颗粒之间的主要作用力.结果 表明,不添加Mg时,铸坯边部的硫化物主要呈链状沿晶界析出,铸坯中心的硫化物主要呈杆状或角状.当钢中添加Mg后,边部和中心处夹杂物主要呈球状或链状,且尺寸较小.Mg改质后铸坯边部和中心处的夹杂物尺寸均降低,中心区域夹杂物的平均面积由14.33μm2降低到8.78μm2,边部区域夹杂物的平均面积由3.17 μm2降低到2.99 μ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