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步青逝世引发的新闻较量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CL1986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凡名人去世,因其符合"名人+不寻常事=特大新闻"的判断标准,故发布名人的讣告新闻,能够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是一般媒体所乐于接受的。这里所说的名人,一般是指在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进程起过重要作用,或其言行在当代及以后产生深远影响,或在某个领域取得显著建树者,是一种严肃意义上的名人。
  3月17日,我国享有世界声誉的数学家苏步青老先生以101岁的高龄,在上海辞世。当日有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新一届国务院组成人员,以及美伊战争一触即发等重大新闻,不少媒体仍然对苏老逝世的消息引起足够的重视,《人民日报》在3月18日第一版倒头条位置刊登了这一内容。
  一般来说,刊登这类新闻采用新华社的通稿也可以。但是有个性的媒体不甘于此,而是抓住了这个本来不算亮点的"亮点新闻",在"第一时间"就用独家新闻的形式大大地做了一番文章,把一个普通的讣告新闻内容做深做透做大,使新闻主题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从而给新闻界同仁以不俗的启示。
  
  《中国青年报》:不拘一格写"讣告新闻"
  
  在苏老去世的当晚9时36分,新华社发布了这一消息,大多数报刊都采用了这一消息或配上遗像,或链接有关苏老背景介绍,标题也基本上处理成"苏步青同志在沪逝世"字样。
  但也有不满足于这类处理的。《中国青年报》刊登的是其驻上海记者林蔚的消息,标题为《数学大师苏步青仙逝》。其"仙逝"二字,特别凸现了苏老治学为人的高风亮节,以及101岁高寿的不同寻常,传统文化色彩浓,给读者一种诗意的回味。消息导语的写作也极富感情色彩:
  --"先生走好……"、"沉痛哀悼!"一张张沉重的帖子不断涌上上海复旦大学校园网BBS,哀伤肃穆的气氛弥漫在复旦校园里--今天下午,数学大师苏步青已乘鹤西去,永远地离开了敬他爱他的学生们。……
  这则消息以具体的描述开头,着力渲染一种哀伤的气氛,比起那种"杰出的……家……家……因病于……月……日在……逝世,享年……岁"式干巴巴的程序式写法,读来要生动形象得多。这则消息秉承了《中国青年报》一贯的新锐风格。
  比起其他报刊,《中国青年报》这则消息的位置不算明显 (第5版右上角),报道力度不算大(一篇340字的消息和300字的简介,加上遗照),但以其新颖独特的文字和不落俗套的文体而抓住了读者的心,在当日的同类报道中显得卓尔不群。事实上,早在新华社记者郭玲春写了那篇著名的金山追悼会的消息后,新闻界就已提倡这种写法,惜乎没有很好地坚持下来。
  
  上海两报:全力挖掘深度"讣告新闻"
  
  如果说《中国青年报》以巧取胜,那么上海媒体更是倚仗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把苏老去世的新闻做得淋漓尽致。《解放日报》和《文汇报》除在1版刊发消息外,还分别在4版和7版的《科教卫新闻》上刊登了约2/5版的相关报道。
  《解放日报》刊发了《追求无限景始是不凡人》的特写,通过复旦师生对苏老治学育人种种细节的回忆,深切表达了对一代大师的缅怀之情;而题为《严师名徒》的一则"镜头回放",用了近乎白描的手法,把苏老豪爽、豁达的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传神地展现了苏老渴望自己的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博大胸怀:
  有人曾开玩笑:"苏老的名气没有学生谷超豪大嘛!""不能这么说吧?我教出了名气比我还响的学生,他有吗?"苏步青掩饰不住自豪:"一个数学家的成就应该看他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人家都讲'名师出高徒',我看,应该是'高徒捧名师'!"
  ……
  他的"严",让学生心惊。学不好,他大声训斥,声音响亮威严,听得人心里怦怦直跳。两年多前,美国里海大学数学系教授熊全治回国讲学,谈起苏老:"一次,轮到我作报告,可直到前一天晚上还未准备好。苏先生气极:'临时抱佛脚,还能有个好?!'训得我涨红了脸,转身回去熬了个通宵,第二天好不容易过了关。幸亏苏先生这样对我,不然,我不会有今天的建树。"
  ……
  朴素的文字,把苏老的音容笑貌刻画得呼之欲出,鲜明个性跃然纸上--严师已去,教诲宛在,苏老的弟子们怎不悲痛?这种哀痛自然也深深地感染了读者。
  《文汇报》也在非常紧张的时间内(苏老当日16时45分去世,次日消息见报)。迅速派记者到复旦大学采访了谷超豪、忻元龙、华轩极等教授,对这批"苏门子弟"的深深怀念、浓浓敬意和悠悠哀思作了2500字的特写。这样的深度报道有血、有肉、有思想,又是在短时间里赶出的"急就章",难能可贵。
  上海两家媒体对苏老去世的报道,把一般的讣告新闻作成一种特殊的以侧面采访为主的人物通讯,无论在主题,还是在报道的感染力、可读性方面,都大大升华了。
  
  广州两报:以"空手道"做"讣告新闻"
  
  如果说上海报纸做大做深苏老去世文章是有先天优势的话,那么外地报纸难度就大多了。然而令人惊奇的是,远在南国的《广州日报》和《羊城晚报》居然也能把同一题材做得有滋有味。
  《广州日报》3月18日第5版对这一题材作了这样的处理:
  这组题为《101岁东方数学明星陨落了》的综合报道,除了与其他报纸类似的消息、遗照和简介外,主要编发3组文章:《救国不忘读书》讲述少年苏步青的兴趣如何从文学转向数学,以及如何在艰苦抗战中留守浙大任教;《一生桃李满天下》介绍苏老注重奖掖后生,培养学生超越自己的3条做法;《数学大师的异国情缘》反映苏老与夫人松本米子相濡以沫的真挚情感,从"我吃惯了中国皮蛋"、"终身憾事--米子夫人一生没去过北京"两则小标题,就可以看出该报编辑注重选择具体生动的内容以吸引读者。
  《羊城晚报》的版面安排与《广州日报》非常相似。一篇《数学巨擘苏步青告别百年人生》的报道,分成"治学育人--为学应须毕生力"、"多才多艺--纵横文字百作篇"、"抗日爱国--日妻随夫奔遵义"3块,附以图片和链接简历。
  广州两报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很注重报道的可读性。几则小故事合起来阅读轻松,细看也具有较强的引导意义,它们的侧重点分别在于:杰出的科学家治学态度必然严谨刻苦,方能取得卓越的专业成就;他同时也应是爱国者,也能拥有高尚的情操;好教师对学生影响至深,他胸襟开阔,敢于鼓励学生超过自己;从事自然科学研究者同样可拥有丰富的生活情趣。
  那么广州两报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这样的内容呢?显然是因为报社具有非常丰富的资料存储。但不是说有了资料报道工作就轻松了,还需要编辑具有很亮的"新闻眼",在大量的资料中按新闻标准把最具价值的东西抽出来。两报的文字报道都打上"本报综合报道(消息)的"电头,图片都注明"资料图片"或"图片由本报资料室提供"来源。因为当新华社发通稿的时候,已是3月17日21时36分了,对于远在南国的报社来说,此时再调动自己的采访力量已不现实。
  
  做好讣告新闻的软硬件要求
  
  上述几家大报尽管对苏老去世的新闻处理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在突破对名人正常去世的报道形式方面的创新性是一致的,即不满足于一般程序性内容,而是从名人对世界的贡献,他的独特的人格魅力,他对社会公众的启迪影响这几方面入手将题材作大。
  以苏步青老先生为例,作为我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创立了国内外公认的微分几何学派,是中国第一位研究"K展空间"的专家,被国际上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和"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担任过复旦大学校长,培养出8名院士,在诗词书法上也颇有造诣。如果仅仅用百余字的消息报过就算,感觉未勉太草率了些。苏老作为一代数学宗师,同时拥有很深的文学功底;他在学术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从不计较自己的名利,竭力为学生创造条件超越自己;他是一位杰出的自然科学工作者,又是一位卓越的社会活动家。报道这些,对现阶段的教育方向的引导、对学术风气的引导,对于鼓励青年学者集中精力从事基础学科研究,对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风气的进一步形成,都具有积极意义。从业务角度看,对苏老去世的消息作这样的处理,真正做到了对这一新闻素材的合理充分利用。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拥有了这一"公共新闻",却只有少数几家大报做得如此出色,正所谓"戏法人人会变,只因巧妙不同"。从上面几家新闻单位的表现来看,媒体要做成与众不同的独家新闻,敢于亮出自己的绝活,实现以下几方面的软硬件是不可少的:
  首先,需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采编队伍,对新闻资源高度珍惜,竭力利用。上述几家媒体在对苏步青去世的消息,无一例外地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体现出与众不同的新闻"慧眼"。
  其次,采编人员要非常熟悉网络操作技能,善于将网络资料为我所用,拥有丰富的信息存储。
  
  名人讣告新闻的适用性
  
  名人和普通人一样,有一天都要离开世界。而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名人,名人的显赫性使得这类新闻对世界任何一地的媒体都具有适用性--无论对名人的出生地、逝世地或是他长期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名人逝世又是一种特殊的突发性新闻,即记者已无法对当事人进行采访,只能通过对其家属和关系紧密者进行,而这类对象此时往往又处在一种特殊的情感中,采访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采访者特别注意技巧。
  名人固然有名,但他们的盛名期相对来说不大可能长期持续,并非一辈子都处在公众注意力的聚光灯下。如果他是年迈高寿离开世界,在他生命的晚期常常处于相对的沉寂状态,新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对他缺乏了解。因此,编发可读性强的讣告新闻是需要的。如果是始终处于权力中心的特殊政治人物,或者是被反复报道过的演艺界明星去世,一般就不需要本媒体在当日作这样的努力了。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说的这类创新型讣告新闻决不同于一般的纪念性文章,后者时效性弱,文体以散文为主;而前者时效性很强,一般要求当日或次日马上见报,以消息或通讯等新闻体裁为主。
其他文献
写批评报道容易惹上官司,这谁都知道。可谁能想到,写正面典型,却也当了被告,而且告状的人恰恰就是那个被宣传的典型呢?  光明日报记者叶辉就遇上了这么一件尴尬事。  那是1988年3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楼落成之日,主管基建的副院长却自动辞职了。得到这个线索,叶辉断定,这里面绝对有新闻!他第一次去采访,接待他的人断然否认此事。医院内部提供线索的那个同志陪同他直接找到了辞职的副院长,原来,副院长正是第
期刊
广播是人类信息传播进入电子时代的标志,被誉为20世纪影响最大的科学发明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促进下,中国的广播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曾铸造了近10年的辉煌历史。然而,随着其他媒体尤其是电视的发展普及,广播在媒体市场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另外,中国成功加入WTO,传媒市场将进一步向外国开放,以默多克、美国时代华纳和维亚康姆为代表的外国传媒集团,将携雄厚的资本和技术优势,以种种方式对
期刊
我们全家在国庆节里来到了可以与天堂媲美的杭州西湖。  坐在红木小船上,我置身于这四面环山、四周为水的、如诗如画的美景里,我的心情无比舒畅,淘气的弟弟用手撩起清澈的湖水,吓得湖里的鱼儿们四处逃窜,弟弟也开心地"咯咯"直乐。  半个小时后船靠岸了,我们来到了有趣的"西湖洞",看到了贪吃的"猪八戒",他正在给高老庄的姑娘写情书,那副憨憨的样子真令人忍俊不禁;在他旁边,还有"老鼠偷油"、"龟兔赛跑"等一些
期刊
近日读重庆商报6月5日《七旬"怪老头"医媒都怕他》一文,颇有感触。记者在这篇短小精练的报道中,通过记者巧遇并发现其新闻,将一个七旬"怪老头"为民服务的热心肠和敢于与歪风邪气作斗争的精神刻画得生动逼真,有一种呼之欲出之感。我以为,该文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倡导。  其一,记者善于于平凡处发现新闻,可见作者具有较敏锐的新闻眼光。挖掘日常生活之中的"陌生",寻找藏于平凡之后的更深层的真实,既是时代赋予记者的
期刊
河南油田石蜡精细化工厂宣传科干事李文峰,从1999年底正式涉足新闻写作,至今已在这条路上行走了3年多。虽然时间不长,却使李文峰完成了对新闻写作从无知到熟悉、从陌生到热爱的转变。李文峰从事新闻写作之前,喜欢写些散文、小说等文艺作品。自视文字功底还不错的他,开始并没有把新闻写作放在眼里。可是他连什么是导语、什么是新闻由头都不知道,分不清消息和通讯有什么区别,刚开始的成绩可想而知。他连着给《河南石油报》
期刊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第二张都市报--《城市早报》于1999年春出版发行,就像一声春雷,平地掀起了中原报战又一个浪潮。第一个浪潮是由《大河报》带头掀起并捷足先登"霸主"之位的,而第二个浪潮却使《城市早报》仅用两年半的时间就荣获"亚主"的称号,从而壮大了报业集团的实力。此后由于报纸竞争的现实需要,《城市早报》经过三年零三个月的鏖战,与老大哥《大河报》合二为一,但该报当年奋勇迎战,历经系列严峻竞争考验威武雄
期刊
媒体应建立突发事件报道的应急机制    一、由非典时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说起  去冬今春,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病毒席卷了大半个中国。"非典"肆虐期间,为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与生命安全,4月1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会议认为,尽快建设和完善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机制是完全必要的,并提出了建立应急机制的一系列原则。5月12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期刊
今年1月1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出了《湖北鄂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出现严重舞弊现象》的新闻,使得个别地区"考风不正"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记者在采编这条新闻的过程中,再次深刻体会到要做到客观地报道"硬监督"类的"事件性"新闻,就必须运用"纪实"的理念与手法,用"事实"说话。    事实的"获取"    在考试前两个月,有知情者向记者反映近两年来湖北鄂州地区自考舞弊现象严重,笔者于考试
期刊
在新闻学观念体系中,真实性居于最核心的地位,是所有其他新闻学观念的基石。新闻真实性的下位观念是新闻传播的客观、公正、全面、平衡等。这些观念既保证上位的真实性观念的实现,又体现上位的真实性观念的某些内容,即服务于新闻的真实性观念。美国著名记者、普利策奖获得者杰克·富勒明确指出:"客观这个概念就像其他概念一样,可以用做研究被记者用来描述真实性原则的含义和局限性的一个极好的起点。"①在我国新闻界,虽然人
期刊
报料的缘起和价值    所谓“报料”,是指非专职新闻人员有意识地追寻或偶然发现新闻线索并主动提供给媒体,媒体给予一定报酬的行为,提供线索的人被称为“报料人”或“线人”。这种现象早已有之,无论西方著名记者还是中国早期知名记者都有自己独特的新闻资源,新中国的通讯员制度也可谓它的前身。在我国,报料最早兴盛于香港,称为“爆料”,前几年首先为广东效仿并很快为北京、上海、南京、长沙、成都、深圳等地的媒体推波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