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2020年新疆主要作物需水量时空特征分析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ge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物需水量和作物灌溉需水量的时空分析对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灌溉制度制定至关重要。为了解新疆主要作物棉花、春小麦、冬小麦和玉米生育期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本文基于1960—2020年逐日气象观测数据,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和单作物系数法,利用去趋势预置白(TFPW)的Mann-Kendall (TFPW-MK)研究4种作物需水量变化特征,并通过重标极差(R/S)分析法预测未来作物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的时空演变趋势;运用随机森林模型的重要协变量特征识别原理,分析气象因素与作物需水量的重要性排名,探究了作物需水量的变化成因。结果表明:1) 61年来,新疆主要作物需水量总体呈现“先增后减又增”的变化趋势;作物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从大到小均依次为:棉花>玉米>冬小麦>春小麦;空间上呈现“南疆>北疆、东南>西北、东部>西部”的格局;主要作物需水量变化范围为:棉花381.20~991.20 mm (均值为654.94 mm),玉米为350.26~924.48 mm (均值为607.98 mm),春小麦为361.96~709.69 mm (均值为464.89 mm),冬小麦为266.47~753.62 mm (均值为495.7 0 mm);灌溉需水量变化范围为:棉花49.49~975.88 mm (均值为563.19 mm),玉米为52.47~910.85 mm (均值为530.18 mm),春小麦为42.58~701.29mm (均值为409.28 mm),冬小麦为21.94~741.77 mm (均值为418.26 mm),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灌溉需水量下降幅度大于需水量。2) TFPW-MK分析中,近61年来,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北部边缘的沙雅和阿克苏、东疆的巴里坤等12个站点需水量呈上升趋势;分布在塔里木盆地中部的塔中、北疆的克拉玛依和南疆的阿图什等区域的27个站点需水量逐步降低;其余站点呈上下波动。3) 使用R/S方法对未来需水量的预测中,北疆的塔城、托里、富蕴和乌鲁木齐站,东疆的巴里坤,南疆的沙雅、乌恰、塔中、且末和柯坪等站点4种作物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在未来会减少,而东疆的红柳河、巴里坤与巴音布鲁克的春、冬小麦需水量在未来呈现上升趋势。4) 在作物全育期中,风速和气温是新疆主要作物需水量的最重要影响因素,而降水对新疆主要作物需水量的重要性最小。该研究较为全面的为新疆农业高效用水和灌溉措施的制定提供决策和依据。
其他文献
旱作农业土壤耕作技术力求纳秋水、抗春旱,但长期单一的耕作措施使土壤情况越发恶化,同时传统肥料无法满足玉米全生育时期对养分的需求。为解决旱作玉米区春旱、苗带地温低、出苗质量差的问题,探讨不同耕作措施及养分管理对土壤水热动态、及其玉米出苗及生长发育的关系,对实现旱作区玉米作物丰产高效具有指导意义。因此,本研究立足于内蒙古旱作区设置四种耕作方式:常规垄作(CP)、离田免耕(NT)、覆盖免耕(RNT)、覆
学位
随着云计算和边缘计算技术深度融合,云边协同已成为解决大型分布式移动应用的典型模式。以云边协同为背景的数据密集型应用中,数据副本布局是影响云边协同集群服务质量和运营费用的重要因素。然而,云边协同集群因其位置分布性、设备移动性、集群异构性、资源动态性等特点,专注于高可用性和高可靠性的传统副本优化机制已难以适应当下对服务质量与绿色计算的迫切需求。同时,万物互联促使数据量急剧膨胀,数据密集型应用已成为云边
学位
为了研究不同秸秆还田与增施有机肥方式对盐碱化耕地的改良效果,以内蒙古西辽河平原典型的苏打盐碱化土壤为对象,利用室内分析和田间试验相结合方法,研究不同秸秆还田与增施有机肥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盐碱化特征指标以及玉米产量的影响,明确适宜于西辽河平原盐碱化土壤利用秸秆还田与增施有机肥较为合理的土壤培肥方式。其结果表明:(1)不同秸秆还田与增施有机肥方式对土壤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土壤容重及总孔隙度均较对
学位
学位
双减政策的颁布与实施,给中小学的教学与管理带来了巨大变革。受其影响,青少年获得了充足的时间快乐成长。过去传统的化学教育容易忽视孩子的认知发展,纷繁复杂的知识点让学生苦不堪言。青少年天性活泼好动,喜爱玩具和游戏。因而在这个年龄段开展游戏化教学较为适合。通过文献综述发现,游戏化教学在国外的研究数量相对较多,研究成果丰硕。国内的游戏化教学研究数目较少,且其中大部分为教育游戏开发研究,实践研究较少。教玩具
学位
籽粒灌浆是形成玉米籽粒产量的关键生理过程,种植密度的增加是玉米产量提高的主要途径之一,提升土壤肥力可有效缓解密植条件对玉米单株的不利影响,进而调控高密条件下植株的生长发育并促进籽粒干物质积累。为探明不同土壤肥力对玉米籽粒灌浆的调控机制,本研究选用2个密度在高中低不同土壤肥力的耕作方式下,从冠层光合性能、籽粒灌浆特性、产量及其构成、籽粒营养品质等角度,揭示了土壤肥力提升后对不同品种籽粒灌浆的影响及其
学位
万物智联时代,新一代网络技术与“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与交叉融合,新兴应用层出不穷,智能终端数量剧增,用户数据爆炸式增长。在复杂多变的网络应用场景下,面对海量用户的新兴应用请求,数据集中处理的云计算存在传输距离远,响应时间长,容易出现网络拥塞,任务时延增大,系统能耗增加等问题。数据分散处理的边缘计算由于用户请求的时空变化,叠加边缘设备等多重资源约束,边缘设备任务负载易于失衡,使得用户服务质量(Qua
学位
深入挖掘玉米对水分汲取与利用的生物学潜力是提高玉米水分利用率,实现增产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从时间维度上探讨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水分利用效率优势演进特征,阐明其演进的限制因素,可为玉米水分高效利用的遗传改良和农艺调控提供理论参考。本试验以吉单101(JD101)、丹玉13(DY13)、农大108(ND108)、先玉335(XY335)及京科968(JK968)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2种水分梯度(S1、S
学位
内蒙古地区土壤耕层浅、犁底层厚,增加种植密度倒伏严重,从而制约了玉米增密增产及机械化籽粒直收。本研究以破解这一问题为目标,选用1970s-2010s年代释放的玉米品种为材料,以农户浅旋耕作为对照,设置秋深松耕作,在45000株/hm~2、75000株/hm~2、105000株/hm~2种植密度条件下调查玉米根倒伏率、大喇叭口期和吐丝期的地下根系形态特征、气生根形态与力学指标、根干重及产量,分析随着
学位
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藜麦具有高度的遗传变异特性,且耐受非生物胁迫,能适应各种种植环境,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研究藜麦种质资源的表型变异及遗传多样性对藜麦引种、鉴定分类工作、新品种培育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150份藜麦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调查测定其主要表型性状,并通过各主要性状分析其遗传变异。利用SRAP标记对筛选出的60份供试种质材料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