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数典忘祖为皇位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qb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四库全书》的编纂者们被一则上谕惊到了——乾隆竟然亲自撰文为一篇准备删掉的问题文章说情。这篇问题文章是元人杨维桢的《正统辩》,杨维桢在这篇名文中的持论非常尖锐:元王朝的正统并非来自辽金,而是来自两宋。
  元朝之事干大清何事?往大里说,杨维桢虽然身为元人,但他的说法明显是刻意贬抑辽、金等北方王朝,而强调中原王朝的正统性,这对于有北方王朝背景的大清朝来说,自然是瓜田李下;往小里说,这可能是更为关键的政治考虑,按照大清一贯的官方谱系,本朝与金王朝系出女真同源,四库馆的文臣们怎么可以冒着政治风险,放任《正统辩》这样一篇打压大清祖宗的文章经他们之手流布天下呢?
  关于宋、辽、金的正统之争,跨越了数个朝代,史学及政治精英们本着对各自时代的现实关怀,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在元代,面对朝野内外的激烈争论,官方立场更像是“和稀泥”,将宋与辽、金视作平行的南北朝,最终决定同时修《宋史》《辽史》《金史》,“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但在杨维桢这样坚定的“挺宋派”看来,这一决定明显是偏向辽、金的,因此愤而写下了为中原王朝站台的《正统辩》。
  到了明代,随着华夷观念的升温,以宋为尊而贬抑辽、金的观念几乎是明代士大夫的共识,此时也兴起了重修《宋史》试图颠覆宋、辽、金三史正统体系的风潮。
  而在清代,乾隆之前,主流历史观念就是再度提升在明代遭到打压的辽、金王朝歷史地位。而汉族士大夫们则忌惮于清帝对辽、金的公然站台,很少对这一高度政治化的话题发表言论。正是在此种时代氛围下,四库馆臣们才要删掉《正统辩》。但皇帝都发话了,《正统辩》自然是不用再删了。
  四库馆臣们或许会担心,这是不是乾隆的一时心血来潮,甚至是某种政治“钓鱼”?但之后的历史证明,乾隆的这一表态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之后他又多次向臣下公开表达了“尊宋”的立场,甚至还发表过更为激进的言论:“夫辽、金虽称帝,究属偏安。”
  那么,乾隆为何会有这次看似伤及本朝利益的政治转向?因为,到了乾隆时代,清帝的正统观念也随着政权的稳定发生了根本转变,如果说在顺治、康熙时代,清王朝的自我认知还更多的站在辽、金这样的北方民族王朝立场上的话,到了乾隆时代,清朝已完成了“中国正统王朝”的建设,彻底转向了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立场。
  正如乾隆在上谕中所说:“我朝为明复仇讨贼,定鼎中原,合一海宇,为自古天下最正。”说到底,作为盛世之主的乾隆已不屑于再拿辽、金这样的北方王朝作为正统来源。为了展现大清与他本人的坦荡及“正大光明”,乾隆宁愿“数典忘祖”,也要及时与辽、金进行政治切割,尽快将自身与中原王朝挂钩。正如元朝承宋之正统,清朝也是明朝的合法继承者。
  编辑/子玉
其他文献
清末大臣张荫桓早年考秀才不第,21岁纳资买了知县官衔,入山东巡抚幕府做文书,后升迁至道员。光绪八年(1882年),他升任安徽按察使,两年后被朝廷授三品卿衔,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次年,他出任特使,奔赴美国、秘鲁、西班牙三国。  张荫桓是个很有脑子、又非常能干的官员,未入仕即努力学习外语,用心研究洋务。出使时成绩显赫,比如设领事保护侨民,维护华工的合法权益,为屈死的两百多名华工讨得14.7万多墨西哥银
段祺瑞晚年在上海闲住的时候,与围棋大师吴清源下了一盘棋。吴清源故意不露破绽地输给段祺瑞,并说:“大帅人老,棋艺可不老啊!”段祺瑞當时就很神气,心想:我老段就是不一般,居然赢了你堂堂国手。后来,段祺瑞偶然听到吴清源对别人说:“段祺瑞的棋艺虽精,但仍不是我的對手,而且我故意让着他不过是讨他高兴罢了。”段祺瑞顿时气得鼻子都歪了。
蔡锷少年时家贫却志远,他求学期间,曾靠袁世凯的资助才得以留学日本,最终学有所成。对袁世凯的慷慨资助,蔡锷十分感激。但后来袁世凯称帝时,蔡锷列数袁世凯的罪状,并予之“最后之忠告”,宣告云南獨立。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后,蔡锷仍坚决反对袁世凯继续任总统,并表示反袁乃公义,是“为国民争人格”,故无法“兼顾私情”。
当我筋疲力尽地步行到河畔时,华灯初上。  我坐在桥头的石凳上小憩,茫然地凝望被暖黄色灯光笼罩的河畔。  来往行人举着手机拍照,一个个笑靥如花,再不见裹在臃肿布衣里行色匆匆的百姓;青石板路还是千年前的青石板路,沾染过将军与敌寇的鲜血,滴落过痛失纸鸢的孩童的眼泪……我叹了一口气,摇摇头。  这番描述,说得我好像千年前就来过这里似的。我低头看看挂在脖子上的相机,决定还是做一个现代人。我起身走向卖糖画的小
雪花是冬天最好的面粉  北风是高级面点师  使劲儿搅拌着  做了一个晶莹剔透的雪蛋糕  是给谁过生日呢?  显然不是冬眠的小熊  他还在呼呼睡大觉哩  小兔子抱來一根胡萝卜  好奇地插进雪蛋糕里  恰巧一朵梅花落下  瞬间点燃了生日蜡烛
清朝末年的一个晚上,一场大雪降临了整个苏州城,这场大雪一直下到第二天卯时才停。而第二天一早,苏州城内有名的花花公子史宗被人发现死在了城西的雪地里。苏州知府刘伶接到报案后,立即带着仵作与衙役来到了案发现场。他们勘查现场后发现,死者的死亡时间应该是在卯时,死者只穿了一件贴身衣物,是被利器刺穿腹部流血过多而死,但是周围却不见有任何杀害死者的利器,而且尸体也像是被移动过,种种迹象表明这并不是第一现场。更令
为了使原本记载较少的历史故事情节饱满,作为戏剧本身的技巧,历史剧的“戏说”无可厚非。然而,历史剧实际占据着普及历史常识的重要地位,偏偏当下歷史剧的常识性错误层出不穷:《龙珠传奇》中,抗清人士生活的桃花源里,所有男性居然剃發留辫子;《思美人》中,历史上为了楚国安危几次上书却遭贬谪、最后含恨投江、宁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屈原竟然一直在忙着谈恋爱……这类“偶像化正剧”曾被认为是吸引年轻观众的良药,但因为太
她明白,那高高扬起的夹棍板子,不是冲着她来的,可那疼痛却实实地落在她的身上,亦落在她的心上。她是吃得苦的贫家女子,可从小到大,那样酷烈的严刑拷打,她是第一次承受。  有几次,她在浑身火烧油煎般的剧痛缠绕中昏死过去,又在夜半清冷的月光中顽强地醒过来。她抹一把眼角残泪、嘴角污血,听到自己内心那个清晰又坚定的声音:死也不能承认!要活下去,活到有青天来为自己抚平冤屈,活到云开雾散,水落石出。  那是一场寻
意大利画家乔托被称为“欧洲绘画之父”,在西方艺术圈的地位丝毫不亚于但丁在文化圈的地位,因为他把西方绘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这是乔托的祭坛画《圣像》,圣母玛利亚怀抱耶稣坐在画面中间,周围被信徒和天使环绕。这种题材在欧洲中世纪的画坛上非常常见,乔托是如何脱颖而出的呢?  来对比一下两幅有同样情景的祭坛画:这两幅分别出自不同的艺术家之手,画中虽然都有耶稣母子和旁边的天使、信徒,但细节上有很大区别。
文学社简介:绿野文学社是由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文联批准的非营利性县级文学社团,成立于1998年,面向全县各所中学招收社员,现设有编辑部、秘书部、宣传部、组织部、文艺部和体育部共六个部门,鼓励爱好文学的学生敢于开拓创新、展示自我,提升个人素质与能力。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我循环播放着《从前慢》,直到午后的阳光从前门移到后窗。窗外是蔚蓝的天空,挂着一抹玫瑰红的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