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雷祖崇拜习俗

来源 :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fh87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俗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丰富的宝贵财富,它涵盖着当地历史、人文风情、民间习俗和文化传统等,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文化现象。而“雷祖崇拜” 现象在粤西大地上正绽放异彩, 已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抢救和保护这一珍贵遗产,
  笔者对雷祖崇拜习俗展开了研究,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雷祖崇拜;旂游价值
  雷州,故名思义以雷多而著名,史记该地一年打雷有200多天,乃世界第二大雷区。雷祖,名陈文玉,是雷州人尊称为始祖的一位半人半神式土生土长的雷州传奇式人物,其一生充满着神奇色彩。其 “ 生而政赫,殁而灵异” ,唐王李世民评价其为“受职父母邦,德政彰明,生而不凡,殁而灵异” ,特封其为 “雷震王” 。自唐至清代,共受到十四次嘉封,成为雷人供奉的灵神,并成为他们的祟拜偶像。
  1 雷祖的概念
  1.1雷祖
  雷祖,名陈文玉(公元570——638年),雷州市附城镇榜山村人,唐贞观年间雷州首任刺史。改州名、筑城池、安抚洞落,为祖国南疆的和平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后人尊称其为雷祖。陈文玉一直以来作为雷州人民心目中的祟拜偶像和权力至高无上的神祇。民往祈之,祷应如响。陈文玉生有功于国家,殁而灵异有益于人民群众。民众奉若明神,四时俱祭,然而聪明的雷州人民认为:陈文玉功同再生父母,且认为“神只宜敬之而远之不若祖而之亲’” 所以尊称陈文玉为雷祖。
  1.2雷王
  雷祖陈文玉,生而不凡殁而灵异。 “生不受胎于人,殁不降魄于地”,“ 为人不凡为神必显” 。执政雷州期间精察吏治,甦民疾苦,使雷州民俗丕变,民皆富庶,改州名,筑州城,政教并施,力促汉人与少数民族之间和睦团结,为唐王朝边彊的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唐太宗李世民封其为”雷震王”。五代后梁乾化二年(公元912年) 赠封雷祖为’“ 雷震护国显应王” 至五代南汉大有十三年庚子公元940年) 改封雷祖为’显震王”。“在雷州…….. 当地人确称其为雷王该庙也叫雷王庙”
  1.3雷神
  “在雷州英榜山有座雷神庙,这是众多雷神庙中最著名的一座,庙中供着一尊大雷神……这位雷神俨然人间帝王,当地人确称他为雷王,该庙也叫雷王庙” 。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誥封雷祖为雷司之神。这里就说明陈文玉从人而演变为神,变成了备受民众祟拜和敬仰的正义的化身之“大雷神” 。雷祖陈文玉演绎着从非物质—物质—非物质的过程,其确实是从人变为雷王,最后又从雷王变为雷神。
  2雷祖崇拜现象
  2.1雷祖崇拜习俗
  雷祖祟拜习俗历史悠久,传播极其厂泛,其主要集中体现为雷祖的相关祠庙、文物、传说、神话、文献、典谟、宗教、习俗和艺朮等方面,内容涉及到雷州、海南乃至古骆越地区的历史沿革及建筑学、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民间艺朮等范畴,是笔厚重的民族文化遗产。故雷祖崇拜习俗在雷州根深蒂固,成为当地的一种主要民俗现象。
  2.2雷祖崇拜习俗之一系列活动
  (1)春秋两祭。指毎年春天正月十五日(雷祖忌日)和秋天九月初一日(雷祖生日),雷地人民纷纷在雷祖祠(庙)中举行隆重的祭祀雷祖活动,其场景十分壮观,而以秋祭更甚。其祭祀程序主要有:鸣炮、奏乐、上供、请神、颂神、撤供、演戏酬神等等。
  (2)游村娱神。指每年正月初十至正月十五日,雷地人民簇拥着雷祖宝像遍游城乡各个村庄的一种闹元宵活动。参与人员多达数千人,个中角色主要有:令旗、执仗、飘色、八宝、歌艺演出队等等,按序出场,场面活泼,万众攒动。
  (3)清明祭祖是雷祖崇拜习俗中较重要的一项民俗活动。每年清明节前第十日这天,雷州半岛住有雷祖裔孙的所有村庄民众,齐集于雷祖父亲陈鉷公家族墓地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人山人海,规模宠大,极具特色。
  (4)分灵护村。指各个村庄为祈求雷祖帮助护佑,聘请能工巧匠用料以珍贵名木雕刻雷祖宝像以供奉于本村的一种活动。个中活动过程中必须形成一定程序:做斋请神、道士颂神、忌生开光等。
  (5)击鼓遗钗。指信男信女诣雷祖祠庙祈拜过程中,富人以金银宝钗击鼓竟以遗做为祠庙香灯之资的一种活动。《雷祖志》载:“贞明三年九月,空中飞来铜鼓一对。。。。。。富者以金银为大钗,执以叩鼓,竟,以遗庙祝,则增其禄;贵者以金银为大钗,执以叩鼓,竟,以遗庙祝,则加其官。”
  (6)雷州换鼓是在当地官府的参与和主持下在雷祖祠内举行的一种祭雷仪式。 古称中国四绝’“ 雷州换鼓,钱塘江潮,广德埋藏,登州海市”中的首绝,其活动规模罕见,达到天人互应的奇境。
  (7)上表讫护。主要有求福和还愿两种形式,是指信男信女前往雷祖祠庙中烧香祈福,并将祈福表文于神前颂读并烧化的一种活动过程。上半年为祈福最佳时期,到下半年又复返该祠庙中还愿,书写还愿表文再次于神前颂念并烧化表文的全过程。
  (8)求签卜卦是雷祖崇拜习俗中的一项重要活动,是指信男信女亲临雷祖祠庙内烧香求签问卦的一种活动。雷祖祠庙有灵签六十五枚,毎签有四句签文注解,其包函既往流年运程、功名仕途指引、病恙惩候、住房风水、出行程途、婚姻嫁娶、诉讼官司等等,內容丰富,准确率高而备受民众信仰和喜爱。
  3雷祖崇拜的旂游价值
  3.1雷祖崇拜习俗现有价值及特点
  雷祖祟拜习俗是多雷地的产物,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不但具有历史意义也有现实意义,从形式上传承了祖上的传统习俗,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境及历史沿革提供重要依据。其具有一定的兼容性,是汉黎民族融合的文化结晶。其崇拜习俗涵盖着建筑学,艺术学。现今雷州境內保存完整的雷祖祠庙最古老的为唐贞观年间所建的雷祖古庙,还有后梁时期所建的雷祖祠(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有宋元时期所建的雷祠三殿等等都是原汁原味的古建筑,虽经过各个朝代的修缮,然而其真实面目规模风格都保存完好,是不可多得的文物,为后人研究雷州古代建筑概况及建筑艺术提供科学的实物依据。   3.2开发过程中旳难题
  开发和利用雷祖崇拜习俗,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民众务,是广大民俗文化工作者的职责。然而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稍有不慎,往往会对其起到破坏作用。过度的开发会使其失真,而不开发利用,或力度不足其情景太过单调。如雷祖祟拜习俗具有多样性,其部份体现在其建筑方面,某些祠庙其地域范围不大,且其建筑本身就为一单体戓群体性文物,开发会对文物造成一定的破坏。另外人们对这一祟拜现象认识不足,缺乏保护和传承意识,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往往为了追求效果而使其活动扩大化而失去原汁原味。
  3.3传承与保护
  民俗文化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特色,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条件的改变,这些民俗文化也会随之发生质的变化。雷祖祟拜习俗随着经济的发展,其某些活动也随之慢慢断层与失真,乃至失传。如乞雨与雷州换鼓活动现已经失传,故加强传承培养和保护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如何做好传承和保护呢?首先要加大研究和挖掘力度,采取以老带幼以师带徒的方法,奖励和资助传承人授徒和传艺。其次尽快整理雷祖崇拜习俗的相关活动及文献资料,形成规范的文字和图像记述。再次,挖掘潜力,有必要有选择地恢复历史活动程序,重现其精髓和内涵,力推其走出省门,积极将其申报其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邀请有份量的民俗专家学者参与研究和保护,使其继续发扬光大。
  3.4开发及市场运作手段
  开发雷祖崇拜习俗,并将其推向市场,充分利用其特有的现象,由政府搭台民间唱戏的办法使其变为招商引资手段之一,这样既推介宣传了当地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也能开发和利用这一特有文化现象为当地经济建设起着加砖添瓦作用,同时也能利用其自身价值变无用为有用。具体运作有,其一包装雷祖祠庙,扩大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其二利用其上表烧香求签的方式引导客人捐赠;其三在旅游景區设置纪念品专柜,专售一些与雷祖相关的纪念品或相关信物,兼售其他有特色的纪念品;其四在各旅游区设置地方土特产专柜,这样不但能扩大就业机会,又能增加旅游经济收入;其五在各大雷祖祠庙或旅游景区,定期表演雷祖崇拜习俗系列节目,下火海、滚刺床、穿令针、等一些希世绝技以及相关舞踏等,以提高知名度,吸引游客的回头率;其六利用雷祖崇拜春秋两祭之传统节庆活动,扩大规模,并由政府出面运作。
  4结束语
  雷祖崇拜习俗是雷环境范围內的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价值。综观雷祖崇拜现象在岭南地区的影响,充分利用其传统性和地域性,极力打造文化旂游品牌,具有很强的旅游潜力,其经济价值不可估量。挖掘和整理雷祖祟拜习俗一系列活动,对于传承和保护这一民俗文化遗产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钦峰.  雷州文化的基本类型和发展脉络[J]. 岭南文史. 2013(02)
  [2] 郑瑞侠.  岭南雷文化探析[J]. 文艺争鸣. 2008(05)
  font-size:12.0000pt; mso-font-kerning:1.0000pt; "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古希腊文学经典,《诗学》历来为人品评研习。然而它行文的混杂,文笔的生硬以及逻辑的混乱却为人诟病。对此本文认为除却一些不可抗力因素外这更可能是亚里士多德的有意行为,它本身就是一種摹仿,是一部悲剧式的戏剧写作。  关键词:《诗学》;摹仿;情节;发现  正文: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一直被奉为古希腊文学经典。前人对它也是耗尽心血,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在我看来,这些都大可不必。我们说亚里士多德是一
期刊
摘要:中国的西南是多民族聚居地,数以百计的族群以自己的方式演绎着他们鲜为人知的历史,千百年的文化积淀充分渗透其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手工艺,作为一扇背负了一个族群物质文化與精神文化的窗口,将各自的历史、文化与记忆一一呈现,诉说着一个族群繁衍生息的故事。本文以石林彝族支系撒尼人传统刺绣工艺为研究对象,选择“石林撒尼刺绣之乡”阿着底村为田野调查点,从时空观视角出发,通过田野调查,考察20世纪80年代
期刊
摘要:西藏地处我国的西南,有着古朴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根植于秀美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社会历史之中,有着鲜明的特色及深厚的底蕴,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注重对西藏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更新,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在发展旅游业与传承本民族文化、保护本民族传统文化旅游资源之间找到平衡点和契合点。  关键词:藏族传统文化,保护,更新  藏族,是我国民族大
期刊
[摘要]《复活》被公认为是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高峰,在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中描写了男女主人公聂赫留道夫与玛丝洛娃在经历了一系列人生剧变之后,完成自我救赎。灵魂的救赎最终指向复活。  [关键词]复活灵魂救赎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  引言  偶然读到托尔斯泰在《复活》中关于“灵魂的扫除”那段话:“……他感到他的内心生活疲沓了,有时甚至停顿了,就着手把堆积在他的灵魂里而成
期刊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精神文化有了更高的追求,美术馆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应了整个地区文化发展的情况,那么提高美术馆的社会功能和作用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本文简单的截介绍了美术馆的功能,提出了更好发挥美术社会功能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方美术馆;社会功能;发挥  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美术馆逐
期刊
摘要:方志中的序跋,是志书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一部志书编纂完成后,编纂者一般会请上级官员或学者为志书题序,同时自己也会为志书写一篇自序,加于志前。东三省志序,因其历史背景、序作者的不同,志序的内容上也存在着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东三省志序中时间、作者以及内容的比较,可以加深我们对方志序跋的认识和研究。  关键词:民国;东三省;志序;比较  序跋是志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序居志书之前,跋垫志书之后。方
期刊
【摘要】定陶王墓地(王陵)是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首次发现,定为商周至汉的古文化遗址,定陶王陵是一座規模较大、墓葬形制独特的汉代墓群。  【关键词】定陶王墓地;古文化遗址;汉代墓群  定陶王墓地(王陵)是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公布),位于山东省定陶县马集镇大李家村西北约2000米,距定陶县城约16公里,为汉代王侯级别的墓群,2013年5月被公布为第七批
期刊
摘要:自古以来折叠产品就一直存在我们的生活中,且有最古老的折叠产品发展而来的折叠椅文化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成长且逐渐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物质文化,更是现代设计文化所提倡的文化理念。因此,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对折叠文化的特征进行分析,得知其具有:空间性、活动性、便利性及环保性。  关键词:折叠;折叠文化;特征  Summary: Folding products have exist
期刊
摘要: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民主共和思想得以广泛传播。但在袁世凯的“运筹帷幄”下,中华民国又进入了一段黑暗时期,这段时期内的民国政治黑暗、经济落后、民生凋敝。1916年袁世凯在众叛亲离下死于北京,群龙无首的北洋派系四分五裂,以直、皖、奉三派实力最为强大,三派利用帝国主义势力相互倾轧、争权夺利,甚至不惜牺牲国家利益。因此这段时期的北洋外交有其独有的特点,外交思想和政策方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文化事业单位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文物事业单位如何正确把握改革的力度和方向,成为文物单位的首要任务,基于此,本文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文物事业如何可持续发展谈了谈自己的想法,希望能给文物事业单位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场经济;文物事业;保护体制  社会要想实现发展,就必须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在改革中发现问题,并将这些问题逐完善。在新形势下,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