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如何突围再论通用航空发展之路

来源 :公务与通用航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sbi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验证一个国家低空是不是开放,通用航空是否开放,可以看有没有人曾经自驾小飞机在全国环游飞行过。我们知道,至今为止,世界上有许多人完成了环球飞行,更有很多人完成了环美国飞行、环加拿大飞行、环澳大利亚飞行……但是,没有一个人曾自驾小飞机环中国飞行。
  已故的通航前辈杨笑侬先生曾于2007年写过《中国通用航空之路》,对中国通用航空产业作过系统剖析,并结合实际有较全面的建议,很多业内的朋友可能都读过。他的建议包括,从思想意识层面要突出重视通用航空的“交通价值”,改变私人飞机“奢侈品”或者农林作业“拖拉机”的两种极端认识;从法制层面强调树立现代化的法制观念,一方面强调“法无明文禁止即为许可”,另一方面要厘清空军、民航的管理权限:从应用层面强调要简化机场审批程序,同时增加人才储备……
  今天看来,那些建议并没有过时。2007年的问题,在5年之后的今天,仍然困扰着通航业界。正如业内人士所言,通航之艰难犹如在淤泥中前行。
  通航发展到底需要什么?
  笔者服务于通航多年,与国内90%以上的通航用户有过业务上的交往,深知普通通用航空用户的难处。我常常对热心投资通航的朋友“泼冷水”,进入通航首先要有赔钱的准备。在目前的通航市场中打拼的企业,只有极少数行业侥侥者是能够赚钱的,在这个通航发展的“储备期”,或者说是“预热阶段”,只要能够维持生存不被市场淘汰,就算是成功。
  当下通用航空最需要什么?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当前通用航空最根本性的问题是什么?我与很多专家,包括媒体朋友沟通,发现很多问题越往下挖掘,最终都会碰到一个“体制内核”。困扰着我们广大通用航空用户的问题看似多样,但归根结底是制度性的,政策性的,而非技术性的。截至2011年底,全国通用航空专业从业人员已经超过了一万人,对于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困难不在于玩不转老外制造的飞机,而在于不知道怎样跟局方和政府打交道,不知道怎么拿到经营性通用航空筹建许可,怎样办理批文,也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让飞性计划获得批准。有很多航空爱好者,效仿国外“想飞就飞”,最后被变成了“黑飞”。
  按照WTO的规则,中国将于2016年自动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但是,我觉得今天来评价我国的通用航空产业,它可能还不是一个完全的市场经济体系,而更倾向于一个由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有它的优势,这里不作赘述。它也许适合飞机制造工业这类需要国家宏观层面调度大量资源的事业,但是通用航空恰恰是一个“通用通用,大家都用”的行业,对于这样一个行业,公权力的过多干预的直接后果是将大量的行政成本转嫁给了通航最终用户。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美国Robinson Helicopter公司制造的R44雷鸟ll型直升机,在美国的小时运行成本,含固定成本、保险、维修航材费、工时费、大修储备、燃油,一共为205美元/小时,折合人民币不到1500元,而在美国一般商业运营单位R44雷鸟||型直升机的出租价格约为400-600美元/小时,折合不到4000元人民币。但在中国,租用一小时R44大概需要花费1.5万-2万人民币,并且相当难租。这其中有市场供需平衡方面的因素,但最主要的,还是需要办的手续太繁琐,而且不可控。有些时候,飞行的行政成本甚至已经超过了直接运行成本。
  完善的通用航空市场经济体系不可能一蹴而就。现在大家都非常关注“低空开放”,对低空开放可能带来的通航发展期望值非常高,但实际上我认为低空开放只是“通航开放”的其中一环,单靠这一个环节的变革,对行业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必须整个产业链的各个链条均衡地开放,才有可能朝通用航空发达国家的方向发展。
  购机批文的开放
  笔者在写作此文时收到消息,民航局有可能近期将购机批文的审批权限下放到地区管理局。这是一项很好的革新,也反映了民航局逐渐简化通用航空行政审批的意识。
  在此之前,购机批文的流程一般是,用户向地区管理局递交申请——地区局转交当地安监部门核查——安监部门反馈给地区局——地区局上报民航局——民航局进行评审、会签——批复。整个流程大致耗时3——6个月,一些新进入这个行业的单位,要走完整个程序可能会花费更长时间,我们曾经见过许多新筹建的通用航空单位,直到筹建许可有效期结束,都没能拿到购机批文。
  由于广大用户对办理购机批文的畏难情绪,甚至衍生出了买卖购机批文的市场。有很多客户直接问我们能不能卖给他一个批文,二十万或者三十万都接受。在行业内,同样一架飞机,带批文和三证卖,与不带批文三证卖价格相差数十万,也几乎是心照不宣的事实。
  购机批文本质上是民航管理部门出于安全考虑而对飞机的运营者进行的资格审查,主要是看购机者是否具备飞行、维修和管理该架飞机的能力,如果不具备相关能力,则可以托管给具备这些能力的单位,直到能够确认购机者确实具备这些条件,然后颁发购机批文,批准其购买飞机。买卖购机批文的出现,反映了规模和实力强的通航单位对批文办理能力的某种垄断,同时也说明批文制度已经偏离了管理部门想要直接监管飞机最终用户的初衷。
  如果把航空器当成很神秘复杂或者对社会存在重大安全威胁的事物,设置购机批文审批确实是有必要的。但是如果像航空发达国家一样,把航空器仅仅当作普通的交通工具,当作地面的汽车、水上的船舶等交通工具的补充,那么这样的审批无疑是没有意义的。众所周知,我们普通民众去买车,是不需要提供驾照,也不需要证明你能修车,或者提供与4s店的维修合同的。假如我们按照对待汽车一样的平常心态对待飞机,那么我们普通的购机者也不应该被要求提供飞行员驾照、机务执照、机库租赁协议、机场保障合同,也无须提交“单位章程”、个人简历,也不用证明“活动经费来源”。
  民航局目前正在做简化购机批文程序的工作。把审批权下放到地区局,将减少至少一个月的申办时间,意义不小。随着“低空开放”的推进,购机批文将有可能迎来更加深层次的改革。   通航机场的开放
  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通用航空机场已有70个,临时起降点216个。总体上基本能够满足现有的通用航空规模,但对于将来通用航空的扩张,现有的机场数量并未预留太充裕的空间。这个矛盾正在逐渐显露出来。
  近几年新进入的通用航空用户有一个特点,买直升机的多,买固定翼的少。而且,买固定翼的主要是已有的飞行培训机构,新进入的用户很少考虑固定翼飞机。为什么?因为固定翼跑道机场太少,而新建通航机场,审批门槛又过高。由于固定翼跑道机场审批的门槛较高,周期长,所以新成立的通航公司建跑道机场的积极性并不高。全国现有的70个通用航空机场大多数是原来军民航的老机场,其中相当一部分年久失修,如湖北某通航机场,常年杂草高过行人,飞机“潜伏”其间根本看不到。全国来看,新机场的增加速度也非常慢。
  通航机场的开放,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降低通航机场特别是固定翼跑道机场的审批门槛。大多数现代国家通用机场都是民间自建,民间自用,官方备案,特别是非经营性的通用机场,类似于私人停车场或者机库,有些就是一条数百米的简易跑道。
  另一个是取消直升机野外“临时起降点”的审批。直升机的特点就是机动性强,可以随时随地起降。也正是因为直升机有这样的特点,所以它才能够执行大量的野外喷洒农药、防火灭火、急救等多样化的任务。按照现在的监管模式,直升机只能在经过审批的临时起降点起飞和降落,要在一个新的地点起降,则需要先向管理局申报,批准后才能起降。这就大大削弱了直升机的灵活性,而且从逻辑上讲,如何才能保证一架直升机只在临时起降点起降,直升机飞行员在飞行途中假如在野外“违法降落”,该如何监管?
  验证一个国家低空是不是开放,通用航空是否开放,可以看有没有人曾经自驾小飞机在全国环游飞行过。我们知道,至今为止,世界上已经有许多人完成了环球飞行,不用说更多的人完成了环美国飞行、环加拿大飞行、环澳大利亚飞行。但是,没有一个人曾自驾小飞机环中国飞行。中国需要更多的通航机场,特别是在交通不便利的二三线城市,哪怕只是一条几百米的跑道和简易的加油设施。什么时候中国人可以自驾小型航空器飞遍中国,很多复杂的区域性经济和社会问题在无形中也许就被消解了。人才培养的开放
  通用航空起步阶段最缺的是人才。我曾于2010年与湖北一家通航公司老总谈到飞行员的问题,他连连感叹国内飞行员要价太高,往往一个飞行员就可能“吃垮”一家通航公司。所以近两年他大力投入培养自己的飞行员,甚至聘请一些国外飞行员,以满足飞行需求。现在,该公司已经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农林作业方面的通航企业。
  人才一靠培养,二靠引进。我曾经帮助一名澳大利亚籍飞行员申请在中国飞行的执照,他是FAA的飞行教员,但是在中国我们只给他办下来一个临时的商照,有效期三个月,让我感到很抱歉的是,他还没有开始在中国正式飞行,他的执照就过期作废了。现在他正在继续努力申请新的长期执照,长期执照需要重新考试,据说中国考试的试题翻译很特别,他在中国连续参加了两次笔试,结果都只得了66分(80分及格)。笔试考过之后还要进行实操考试,考试不能以个人身份参加,需要有挂靠单位,比别人幸运的是,他在中国找到了一个好心的“挂靠单位”。
  但无论如何,外籍人员还可以通过考试拿到中国的驾照,而中国的人员去国外培训飞行驾照,则比前者更为麻烦。因为你首先得在国外培训,拿到一个FAA的飞行驾照,然后回国改执照,跟外籍飞行员一样——中国民航不认可FAA的飞行驾照。尽管如此麻烦,仍然有很多通航公司希望派遣自己的人员出国培训,每年航展期间,国外飞行培训机构展台前都是门庭若市。因为国内培训机构数量有限,大多数人满为患,需要排队,而且费用不菲。国外培训时间可能更短,而且费用并不比在国内培训高。
  适航审定的适度开放
  在飞行的安全与飞行乐趣、飞行的实用价值之间,飞行安全的权重占有压倒性的优势,这是国内的一项优良传统。但是我认为,国内对轻小型飞机的适航审定,门槛还是略高。
  最近民航局下发民航明传电报,要求所有航空单位(包括通用航空),对于所有新引进的航空器,必须安装频率精度达到小数点以后三位数的电台。众所周知,世界上轻小型飞机,大量使用的是KY196/197A电台,但是它是不满足民航管理局这一新规定的。更换一台满足需要的Garmin电台,将产生至少4万元的额外费用。
  另外从今年开始我们陆续收到一些客户的反馈,局方要求每架飞机必须安装两部电台,否则不能满足适航要求。据我们了解,91部法规确实提到类似规定,但主要针对运输航空,而且此前国内通用航空所有飞机无一安装了两部电台。当我们去年将这一民航新要求反馈给美国罗宾逊直升机公司时,对方觉得相当不可思议,因为从来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客户要求在R44上安装两台Garmin级别的电台的。而要求在R22上装两部电台听起来更像笑话,因为R22根本没有孔位可以安装两部电台。
  以上只是两件小事,但它也许能够说明我们管理部门的政策有时候需要更谨慎,特别是对通用航空和运输航空可能需要一些区别对待,同时,把一些国际性的规则纳入参考范围。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区域性的产业业态,发展通用航空的好处大多会直接留在地方,如增加地方税收、促进就业,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中央政府也明确发出了发展通用航空的政策信号。正是基于这些认识,中国国内各地发展通用航空的热情高涨。尤其是,党的十八大提出了2020年GDP和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经测算,要实现这一经济发展目标,中国未来的经济仍需以平均不低于7%的速度增长。汽车、房地产等产业曾经领跑过中
期刊
“土豪”  今天在宿舍,我把前几天买的辣条拿出来打算吃掉,一闻,有点儿异味,便扔掉了。室友突然对我说:“沒发现,你才是真‘土豪’啊,吃辣条只闻味儿……”  坚持一下  上高中后,每当我熬夜苦读时,父母都会说:“坚持一下,考上大学就轻松了。”等我上了大学之后,才反应过来,父母当年说的那句话是对他们自己说的。  答非所问  有一次上课,老师见一个同学在打瞌睡,就叫他站起来回答问题,但他回答不上来。老师
期刊
北方的冬天,飘起了浪漫的大雪。身处假期的你有了别样的期待,那就趁着年华正好,与自己的同伴一起出发吧。这终将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假期!  逆风飞翔的蝴蝶:在这个信息与交通都如此发达的社会,我这个南方姑娘对北方的冬天充满了期待。终于在我的软磨硬泡之下,用优秀的成绩换得了一次寒假旅行的机会,这简直太不容易了。我要去哈尔滨看冰雕,最好也能打一场雪仗。也要去一趟北京,穿梭在繁华的都市,随着那光影,将我的梦撒落在
期刊
2012年。世界公务机市场是极富挑战性的一年。发展非常不平衡。欧洲市场由于欧债危机的影响,不管是飞机交付量还是运营小时数都有一定的萎缩。美国市场同样如此。但是我们欣喜地看到,新兴公务机市场——中国,发展速度依然迅猛。  2012年年初,人们对中国公务机市场的预测并不乐观,普遍认为由于中国经济的放缓,势必会影响到公务机行业的发展。但事实证明,这些担心是多余的。2012年,中国公务机市场仍以非常快的速
期刊
中国通航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很多,其中有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仍在讨论之中,比如发展模式问题、发展路径问题等。根本性问题如果没有解决或者解决不力,势必导致整个产业陷入无序发展状态。  2013年,中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即将全面铺开,通用航空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热潮,巨大的商业前景十分诱人,在此背景下,首先需要解决三大问题,才能有利于实现通用航空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投资者利益的合理回报。这三大问题涵盖:模式选
期刊
2012年已经过去,在这一年里,国家、地方政府和社会公众对通用航空的关注仍在持续加温,但通用航空的发展现状并不如大家预料的那样乐观,未来仍任重道远。  2012年12月20日召开的2013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公布了2012年一系列民航运输指标。其中,今年1—11月,通用航空飞行48.6万小时,同比增长6.1%。增长形势不容乐观,当然,也并非毫无亮点。  公务航空引领作用明显  近10多年来,我国通
期刊
厄尼斯特·爱德华兹,资深公务机领域从业者,拥有超过四十年的工作经验,曾在多家世界知名公务机制造商企业中担任要职。2005年加入巴航工业公务机团队,时任销售及市场副总裁,负责北美、加拿大、墨西哥及加勒比海等地区的市场战略、销售等事务。2011年4月26日起,担任巴航工业公务机全球总裁。  本次专访中,巴航工业大中华区总裁关东元陪同,并就中国公务机消费者特征回答了本刊记者的提问。  BGA:截至目前,
期刊
近年来,我国通航技术和市场环境逐步改善,通航产业化进程已更加深入,可以预见,伴随着国内通用航空器数量的增长和飞行小时数的大幅提升,通航运营服务与保障环节将成为制约我国通用航空产业链的重要因素。  国际上提及通用航空运营与服务保障,最直接的是从国际视角展示FBO和FSS(FlightService Station,中文译为飞行服务站)等服务载体的发展历程和现况。尤其是在北美和欧洲等通航发展成熟的地区
期刊
中国通航产业的市场规模很大、投资机会很多,作为企业投资者一定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在战略层面和技术层面最大范围内整合资源,与地方政府形成战略合作关系,通过资本杠杆作用,来撬动国内通航产业发展的大“蛋糕”。  若干年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空域、航空器制造、民航运营一度采取军管体制,老百姓乘坐飞机必须具备一定的行政级别,而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运输航空优先走向市场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年
期刊
众所周知,人才短缺已经成为了制约中国公务与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首要障碍之一。然而,培养优秀的人才不是一夕一朝就能完成的,而且由于国内缺乏富有经验的专业培训机构,出国培训费时费力,再次筑高了人才培训的门槛。基于此,美国的航空培训机构Advanced Aircrew Academy向我们展示了其创新型的在线培训系统。  Advanced Aircrew Academy的在线培训系统取代了传统的校舍和教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