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互动之花在语文教学中绽放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a123mu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是动态的,是生成的。特别是在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精彩留给学生”的今天,科学合理的师生互动,是扎实有效地组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平等对话,面对学生的见解,教师给予的是密切的关注,亲切的呵护,让“有益”的课堂生成的信息开出灿烂的花朵。那么如何让互动之花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绽放呢?
  1 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实现师生的交往互动,教师首先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让尊重走进课堂,使孩子们在一种和谐、宽松的精神状态下学习。要努力做到师生“心理相容”,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可以成为“小老师”,并能主动地、大胆地、积极地去读书、学习。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把自学获取的知识在小组内交流后,我顺势引导学生上台汇报学习成果,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当学生走上讲台时,我可以感受到他的内心是多么自豪,而台下的同学也跟着听得专心致志。这项举措使学生的主体得到了体现,个性得到了张扬。
  其次,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论语·雍也》中有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强调的是兴趣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教师,多运用幽默的语言、激励性的语言,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当中去。同时,借助多样化的电教设备,采用多种教学形式,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互动,鼓励探究
  教学是师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究、感悟、互动的过程。质疑是培养师生互动、自主探究的起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质疑探究。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指出:“教学的特殊目的就是发展智力,培养聪明人。”语文课堂教学的多边互动,实质上就是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互动,培养学生深入探索的学习品格。互动形式多种多样,应注重以下两类互动:
  2.1 师生互动——在角色平等中共进。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主要是由教学各要素之间多边的互动交替来推进的。那么,在这一过程中,互动的主体主要表现为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就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实践互动首先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再是金口玉言的“师皇”,而是平等对话中的首席;教师不再是绝对真理的代言人,而是平等对话中的精神领袖。其次意味着师生关系的转变。在互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再是认识与被认识、灌输与被灌输、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民主的、充满爱心的双向交流互动的关系。再者意味着通过互动,师生之间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通过互动,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教师式学生与学生式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①讨论——交流。即教师与学生之间因教学内容的需要,各自交换自己的想法、意见,以达到师之间互通有无的目的。这是教学中最常见的。②质疑——问答。即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向老师质疑,教师给予解答。③实验——探究。即教师与学生为了共同的教学目标,相互协作,共同进行实验,以探究知识的本源、寻求问题的答案等。
  2.2 生生互动——在集思广益中提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是综合性学习的价值所在。在教学中唤起学生的“主人意识”,让他们自主地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并从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和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教改的主要方向,小组互动合作就是一个有效的尝试。
  2.3 学会分享,培养能力。所谓分享,是双向的沟通、彼此的给予和共同的拥有。学会分享,首先意味着学会倾听,学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学会用学生的眼光看待世界。课堂上的倾听是师生心与心的碰撞、爱与爱的交流、情与情的融会;是一种亲切的对待,一种由衷的信赖,一种美妙的心境。其次意味着学会欣赏。有人讲,我们不见得喜欢我们所欣赏的人,但一定喜欢赏识我们的人。在教学中欣赏,在欣赏中教学,教师就会变得胸襟开阔,就会变得得心应手,就会就得行为机敏,就会变得尊重多样性、珍视个性,就会变得习惯于“一个世界,多种声音”。
  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分享,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从根本改变学生等待教师传授知识的习惯,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者变为一个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
  随着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应有的体现,教师的角色真正演变成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与学生站在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地位上对话、交流、讨论、分享,促进他们思维火花的迸发,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挥最佳的效益,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让互动之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绽放!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课改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注重学生的探究学习,提倡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倡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因此,新课改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英语 思想观念  通过课改实践,我清楚地认识到,要搞好新课改,我们教师的理念必须转变。要树立起以下三种观念:  1 新教学观  通过学习和新课改的不断实施,我逐渐认识到教学的本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学是交流
期刊
【摘 要】 如何在学习中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充分发挥学生潜力,已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重要的任务。初中数学学科的特点是知识点多而散、内容繁杂。这使不少学生感到知识难以掌握、能力难以培养,数学学习心理素质也难以提高。身为数学老师,每天课里课外,我们似乎都在竭尽全力做一件事——纠错。形形色色的错误,总是出人意料,一错再错更是令人忍无可忍。引起这些错误的原因其实有许多,只有清楚学生真正的出错原因,才能采
期刊
【摘 要】 小学数学大纲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这足可以说明,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今后的发展将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下面,我就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期刊
【摘 要】 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一项基本任务。因此,加强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研究是必要的。只有创新,社会才能发展;只有创新,人类才能进步。人类需要创新,创新是未来社会的主题曲!这与教师找准了切入点进行创新设计密不可分的。创新从语文课堂教学开始。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 创新研究 思考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可见,教师
期刊
【摘 要】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课堂上,单纯依靠教师的语言描述,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思维创作,他们也感到很困难或无从下笔,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往往怕作文,把作文当作苦差事。  【关键词】 激发 培养 思维  如何在习作指导中,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开拓学生写作思路,为学生习作开辟自由、想象的空间呢?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1 创设观察情境,培养观察力  
期刊
【摘 要】 语言表达是人们生活和学习交流的重要手段,科学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如何科学地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成为小学教师研究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语言表达 能力  1 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意义  所谓的“语言表达能力”指小学生运用语言、文字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思想、感情的能力。它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即我们
期刊
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所用。在我们的生活实际中处处存在着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并且为生活实际服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把数学知识引入到生活实际中去,还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利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简单问题,使知识学有所用,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
期刊
【摘 要】 语文学科是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作文又是语言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且至关重要的环节,作文的好差直接关系到语文学科的成功与否。目前广大学生害怕写作文,他们总觉得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针对这一现象,采取观察、积累、模仿、实践这一教学方法切实可行,它既可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又可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作文 兴趣 教学质量  1 激发作文热情,让学生“愿写”  兴趣和爱好是提高作文水平
期刊
【摘 要】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现象无论在现实生活还是高科技领域里都无处不在,学好物理对促进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学好物理就必须改变以前的教学方式,应加强学生动手探究能力使物理教育回归自然。物理中的许多定律规律都是经实验总结得知,实验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和合作能力。所以要学好物理,首先要做好实验探究,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物理实验一般为演示实
期刊
对于初中的学生,提高说的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语言能力,还能活跃思维,提高思考的敏捷度和应变能力。那么,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只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大力开展语文的第二课堂活动,把它纳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的活动之中。  我们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随着学生知识的增长,他们一般比较重视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而对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缺乏重视。有些同学在课内回答问题时常常出现词不达意,结结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