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好长三角文旅一体化“协奏曲”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fzqgkvbav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三角是我国的“经济明珠”,也是亮眼的“旅游宝地”,这里的5A级景区占全国总数的1/5,度假区占全国四成,旅游总收入占全国18.8%。在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进程中,文旅融合成为长三角区域融合的“先行者”,一系列新布局落子如飞,一连串新变革揭开大幕,推动长三角文旅一体化步入“快车道”。如今,沪苏浙皖“四手联弹”,从“共识”全面转向“合作”,在逐梦“诗与远方”的道路上奋力奔跑,共同奏响长三角文旅一体化“协奏曲”。
  深化共识,共筑文旅融合“同心圆”
  长三角地区古都、名胜、海港、园林、商埠等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丰富多彩,密集汇拢在35.8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拥有着文旅一体化的先天优势。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通,共同的文化标识、共通的文化根脉、共有的精神家园,让长三角城市之间长期以来互为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
  长三角地区的文旅资源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上海以都市风貌、会展商务和购物娱乐为主,江苏以园林、主题公园、水乡等人文旅游资源见长,浙江以生态环境、自然山水及人文史迹等著称,安徽以徽派建筑、田园风光和山水风情等闻名。多年来,沪苏浙皖推出了多元的旅游品牌形象,如“乐游上海、水韵江苏、诗画浙江、锦绣安徽”,从一定程度上诠释了各区域的文旅资源特点。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沪苏浙皖文旅资源的富集性和互补性,为长三角文旅一体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9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旅游合作发展,共筑文化发展高地,共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为长三角文旅一体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早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之前,长三角地区就已探索了多种形式的文旅合作。2018年11月,沪苏浙皖一市三省旅游协会共同发布了《苏州宣言》,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首个公开发布的行业间共识。2019年5月,一市三省文旅部门签署了《长三角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长三角文化和旅游联盟,开启了长三角文旅机制化合作新篇章。2019年10月,《长三角一体化文旅联合行动湖州倡议》正式发布,“长三角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广)联盟”随后成立,旨在共同打响长三角一体化文化旅游品牌。与此同时,一连串的“组团”活动呈猛涨态势。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宁波五市以联合展区形式共同参加国际会奖旅游博览会,携手推动长三角文旅产品“走出去”。“跟着考古去旅游”精品线路、“长三角PASS”旅游年卡、“名城、名镇、名村、名山、名湖、名园、名馆”国际精品线路,各类官方認证的“长”字号专项旅游产品不断推出,使长三角文旅“同城效应”不断放大。
  如今,长三角地区文旅一体化发展“渐入佳境”,交叉举办推介活动几乎成为标配,“组团”“走出去”愈发成为常态。2020年4月,沪苏浙皖文旅部门联合制定《2020年长三角文化和旅游联盟重点工作计划》,通过31条“实招”,促进长三角文旅市场复苏。在2020年长三角文化和旅游联盟联席会议上,沪苏浙皖联手推出“高铁+酒店”“高铁+景区”快捷游线路,共同打造江南水乡文旅品牌等,为文旅一体化发展添砖加瓦。
  在这片发展热土上,文化与旅游比翼齐飞,正迎来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暖春”。长三角地区积极把旅游发展中的增量资源和文化领域中的存量资源融合创新,努力形成以文化为内核的“现象级”“国际化”的旅游产品,用“诗与远方”扛起“流量担当”。
  文化传承,叫响江南特色“文旅牌”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江南,是水网相连的区域共同体,是商贸相通的经济共同体,更是血脉相牵、情感相系的文化共同体。展开千年历史人文画卷,“江南”一域,历经泰伯奔吴之源起、永嘉南渡之转折、唐诗宋词之润泽、近代风云之磨砺,兼容并蓄、激荡淘涤之下,成为承载并赓续中华文明的重要一脉,形成了独树一帜、诗意盎然的温润品格与厚重积淀。
  历史上的“江南”与今天的长三角地区有着诸多交集,其地域概念虽有变化,但大致是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在内,基本与长三角广大区域重合。江南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东风,江南文化站上新的历史平台。吴韵苏风、越韵浙风、徽韵皖风和海派沪风融汇之下的江南文化,是长三角地区的成长基因,也是一市三省人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以江南文化为纽带,凝聚合作共识,增强文化认同,正成为长三角地区文旅一体化发展的必然选择。2019年,长三角地区九城的文旅部门共同签定“江南文化”协议,共建G60“江南文化”走廊,努力推进走廊的高水平建设。
  江南古镇,是长三角冲积平原带专属的文化符号,它们从遥远的历史走来,却始终保持着特有的风骨,用文化和风景,交替诉说着发展的故事。站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前,古镇恰好成为了长三角文旅一体化的重要载体。上海的朱家角、枫泾,江苏的昆山周庄、吴江同里、吴县甪直,浙江的嘉兴乌镇、湖州南浔、嘉善西塘,安徽的黟县宏村、徽州呈坎、泾县查济,这些江南文化特色古镇正作为长三角旅游大“IP”对外整体推广。
  寻迹江南,无论是从地域角度还是文化角度,都与苏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今的苏州古城,依旧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的江南风貌,始终是无数人的向往之地,也是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人文走廊——“浙东唐诗之路”,是一条高文化品位的人文旅游和风光旅游精华线路。据专家考证,全唐诗收录的2200余位诗人中,有451位诗人游览过这条风景线,留下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这其中包括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初唐四杰”中的卢照邻、骆宾王等。安徽有条藏匿于皖南烟雨中的“皖南川藏线”,位于苏浙皖“三省交汇”的中心区域,拥有最优质的生态资源,成为许多人心心念念的“自驾圣地”。
  潮涌江南、风起江南,江南从古韵中走来,在新时代中迈向未来。赓续不绝的江南文化,必会奋力书写长三角文旅一体化发展的壮阔画卷。   区域联动,打造大运河文化旅游带
  大运河,是一条从历史流向未来的千年文脉,是沿线城市珍贵的文化资源宝库。长三角的发展与大运河的发展是一脉相承,也是互相融合、相互促进的。
  长三角一体化涵盖区域与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浙江和安徽段核心区、拓展区与辐射区范围大体重叠。具体而言,大运河流经长三角1300多公里,占全流域的70%以上,流经长三角地区15座城市近百座古镇,经济总量占大运河沿线城市的70%,融汇了长三角吴越、淮扬、楚汉、皖江、淮河、徽州等地域文化,深刻影响了长三角地区的生活方式、文化特性。挖掘运河文化资源,区域联动深化文旅融合,让古老的运河成为全社会共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必将有助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
  为建设好大运河文化带,苏浙皖三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进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效,让大运河文化遗产“活”起来,并合力打出一套运河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拳”。
  江苏把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作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重大工程,设立了初始规模200亿元的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基金,重点支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文旅融合发展,期待依托金融资本的力量让运河之水流动起来,让运河文化鲜活起来;推出千年兴衰·漕运文化、运河水工的智慧、寻找运河记忆等10条大运河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浙江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为核心,以统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为主线,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高水平打造“千年古韵、江南丝路、通江达海、运济天下”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浙江样本。安徽持续完善大运河遗产资源名录,推进柳孜运河遗址保护利用等大运河遗产保护重点工程,打造文化内涵丰富、自然风光优美的大运河文化景观带,让千年古运河焕发新生。
  “文旅融合发展,文旅精品推广,美好生活共享”,2020年9月3日,第二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在无锡开幕。作为博览会的重点活动,大运河文化旅游产业合作论坛聚焦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以“数说运河”为主题,探讨在数字科技背景下,如何让古老运河焕发新机,高质量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以水的流动实现城市的融通发展,以水的包容推动文化、商业、体育、旅游融合发展,长三角地区秉持大运河文化所凝结的“多元一体、开放包容”的文化特征,打破地域文化限制,努力把大運河打造为璀璨文化带、缤纷旅游带。
  深度融合,共布文旅一体化发展“大棋局”
  丰富的旅游资源,共同的江南文化基因,这些文旅瑰宝都是实现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元素。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长三角一市三省的旅游交往也日益密切,市场资源加速融合,产业合作走向深入。长三角地区运用各类跨界的资源与形式,不断融合生态、文化、体育、康养等资源,文旅融合新模式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但同时,长三角文旅一体化发展也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区域内竞争日趋激烈,资源分散,集聚效应相对较差;缺少龙头企业和民族品牌;行政体制方面的壁垒依然存在;“文化+旅游”的融合还不足,尚未做到“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等。对照“无障碍”“全方位”的长三角文旅深度融合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对照“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目标定位,长三角地区还要进一步整合归纳文化旅游资源,推动文化和旅游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提炼“文化长三角”核心要素和标志性特质,打造长三角旅游目的地整体品牌形象,带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联动发展。
  对此,2020年5月召开的长三角文化和旅游联盟联席会议发出了深化长三角文旅一体化合作“五个一”倡议:拧成一股绳,协商完善合作机制;同唱一首歌,携手促进产业发展;同绘一幅画,共同构建开放融合市场;共推一卡通,合作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编织一张网,联动开展市场监管。一市三省都决定将凝聚的共识转化为发展的合力,推动长三角文旅合作多出成果、见到实效。如,四地携手建立统一的安全应急机制、信息共享通报机制、安全应急事件联合处置机制、专家咨询机制、安全应急预案、安全应急预案联合演练交流机制、人才培训合作机制、游客出行安全提示制度,从而形成长三角文化和旅游部门安全应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工作新局面。
  在各地最新发布的贯彻《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中,一市三省都对文旅融合的发展提出了新目标。上海提出要提升区域文化协同发展能级,建立长三角非遗保护联盟,以“中国长三角”为统一品牌形象,共同拓展入境旅游市场。江苏提出加强文化政策互惠互享,推动文化资源优化配置,共同打造江南文化、大运河文化等区域特色文化品牌;深化旅游合作,统筹利用旅游资源,推动旅游市场和服务一体化发展,探索推出“畅游长三角”“惠民一卡通”等产品。浙江提出打造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高地,合力建设长三角生态文化旅游圈,开展环太湖文化、旅游、体育等多领域合作,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环太湖生态文化旅游圈。安徽提出打造长三角高品质红色旅游示范基地和康养基地,推进苏浙皖、浙皖闽赣生态旅游和全域旅游协作,联合打造跨界文旅精品、风光廊道、黄金线路。
  深入推进一体化发展,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长三角地区正携手共筑区域文旅品牌,最大限度释放联动、协同、聚合效应,布好文旅一体化发展的“大棋局”,努力使其成为长三角整体一体化进程的先导。
  (作者单位:群众杂志社)
  责任编辑:陈伟龄
其他文献
大运河生态环境是大运河价值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省委书记娄勤俭在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上指出,沿大运河地区,流淌着千年的文化,运河今天仍然发挥着重要的航运水利功能,要系统推进历史文脉传承、生态环境修复、岸线景观塑造、绿色经济发展,一体建设高品位、高水平的文化走廊、生态走廊、旅游走廊,形成江苏的美丽中轴。近百年来,由于自然变迁、人文破坏和保护不力,大运河面临着资源环境形势严峻、生态空间挤占严重、生态保
本文从鹤岗市2000-2015年的经济发展轨迹出发,分析地方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消费的变化关系,以及不同的历史时期,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消费呈现的特点。鹤岗15年发展经验告诉
通过调节电解质溶液的pH值,研究了pH值对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形貌的影响,研究表明水质电解液PH值控制在3~5时,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形貌更加规则。通过瞬态电流变化、短路电流-开路电
今年以来,扬州市按照省委要求,以现代化治理、系统化思维、规范化设置、一体化实施为总体思路,坚持赋权事项、组织架构、网格建设、考核奖惩、指挥调度“五个统筹”,全域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截至目前,改革框架全面拉开,各镇街职能整合、机构设置及人员调整等全部到位,改革效能正在逐步顯现。  改革实践:赋权做加法,精简做减法  统筹赋权事项,厘清权责边界。根据江苏省《乡镇(街道)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指
利用碳纤维编织布为增强体,采用混合粉料模压成型工艺制备 C/C-SiC 复合材料,分析了各个因素对 C/C-SiC 复合材料密度及强度影响的大小以及显著性。研究表明,树脂与石墨粉比
目的探究将不同采取方案应用与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评价,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6年12月—2018年3月间进行血常规检查的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方便抽取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涉及到的不仅仅是语言,更多的是对两种文化的转换。作为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词汇本身承载着很多文化民族意义,也就是国俗语义。因此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利用博弈理论,对并轨后公租房运营管理中申请审核、居住管理和退出这三个阶段所涉及的相关主体之间的博弈行为进行了分析。公租房运营管理各环节须建立起系统科学的监管措施
<正>企业礼仪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企业礼仪的观念及其行为方式的总和,象征着企业的价值观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