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趣味性——打开语文学科大门的钥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孩子学会学习,就必须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我们成人看着新教科书都有一种童心萌动、跃跃欲试的感觉,何况孩子。对他们而言,那是怎样的一种无言的享受。捧着它,像捧着一本连环画。封面小女孩那悠闲的样子,课文中孩子们亲手画的画,吸引着他们在不经意中就走进了语文。开学以后的第一课我先背了一些儿歌,接着让孩子们互相说话,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再讲一些孩子们熟悉的爱听的故事:白雪公主、孙悟空……这样再告诉学生,这就是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它就像说话、讲故事一样简单、自然。又如教学字母“a”时,一幅幸福美满的家庭的图画再加一首小儿歌,把学生带入了自己的生活中,把生活与学生的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学生一点也不感到陌生。教学u和w时,一幅文质兼美的图画展现在学生面前,“一棵棵小树排着队伍上山住”,由儿歌体会a、u、w的发音,学习其字形,由韵到字,由字到音,一切由学生在活泼有趣的畅读中体会,让学生感受到了文字的优美。
每天看着孩子们捧着语文书摇头晃脑地读着念着,用小手指着划着,我的心里都会感到莫大的安慰:是呀,这样的教材怎能不使学生感到有趣呢?有这样的教材与他们为伴,又怎能不感到快乐呢?
二、自主性——进入语文学科大门的通道
一年级的孩子刚入学,由比较独立的个体融入到学校、班级这个集体中,他们处在逐步适应阶段。而学习过程是学生在具体主观意志作用下亲自实践的过程,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材中的每一页文字、每一幅图画都在告诉我们要珍视学生,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哪怕他是刚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学习拼音时,每一课都配有一个小儿歌、小短文,通过儿歌、短文再现了一个丰富的自我。“左手拉爸爸,右手拉妈妈,我用一双手,拉起一个家。”“背起我的小竹篓,手拉手儿采金秋……。我愿变只小鸽子,飞上蓝天亲亲你……”大声地念着这样的语句,孩子们的心又怎能不飞出窗外,对自己的生活产生向往呢?这就是一个不能被别人忽视的“我”。还有“我的小本本”,就要写“我要说的话”、画“我想画的画”、抄“我画的词和句子”……这样的“随心所欲”给学生将来的阅读和写作在无意识中、在不知不觉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今后的教学拨开了迷雾:要把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是“感悟语文、快乐语文”的方法和途径。本册教材在识字方面也一改往日的编写方法,认、写分开,多认少写,认要在不同时间、不同地方去认,放在另一个语言环境还能认。教材还安排了一个练习——与妈妈“一同逛街”,在这个练习中,学生有了主动参与识字的意识,一个站牌,一个商家名称,一袋奶,一桶饮料……都是在学生不经意间就完成了识字任务。
几个月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理解了自主性的深刻含义:只有尊重学生,从学生的学习实践出发,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只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是真正为学生开辟了一条学习语文的通道。
三、人文性——直抵语文学习目的的根本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不但致力于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丰富语文的积累,拓展思维,而且应重视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道德和价值观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今天的孩子思维敏锐,今天的孩子有今天的孩子看问题的视角,他们意识超前,他们勇于质疑,他们能够问倒老师。要想让学生超越老师,就必须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觉,有了这种感觉,学生才敢和我们无拘无束地交流,能够想到课文写不到的地方,这种创造思维正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新世纪的教育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今天的教师在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的同时要注意向学生学习,把自己当作和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做到和学生一起幸福成长,是新世纪教师成熟、睿智的标志。新教材“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的特点尤为突出,大到选材,小到一幅插图,都注重人文性。如在讲《小乌鸦和妈妈》这一课时,我先要求学生自己自由自在地读,然后同桌互读。当我感觉到学生们有话要说时,我说:“刚才听小朋友们读了这么多遍课文,我也特别想读读,我想通过读来表达我的想法,可以吗?”在征得了学生的同意后,我就声情并茂地读了起来。读完后的几秒钟内,教室里鸦雀无声,停了一会儿,一只只可爱的小手举了起来。“老师,我说,老师我说……”“我觉得乌鸦妈妈太伟大了,她把3个孩子养大了。”“我认为小乌鸦特别懂事,给妈妈吃的、喝的、盖的。”“小乌鸦多幸福啊!”这时,我说了一段话:“妈妈给予我们生命,又把她所有的爱给了我们,我们儿女就是她的全部、她的希望、她的未来。母亲,一个平凡的称呼,却用她的一生呵护着我们,任凭风怎样吹。你想想你生病时、天冷时、衣服脏时……作为子女,当妈妈需要我们时,我们该怎样做呢?”听了这一番话,孩子们似乎长大了许多。“我生病时,妈妈抱我去打针,还整夜陪着我。”“晚上我睡得很香,妈妈还要给我盖被子。”“妈妈还给我洗脏被子。”“天冷妈妈让我多穿衣服……”“我長大了一定给我妈妈买好多好多吃的。”“我长大了一定让妈妈坐上我开的车。”“天冷我也会让妈妈多穿衣服。”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话语,使初为人母的我感到了他们的可爱、他们的纯真。
看着孩子们一天天地懂事、长大,我在深感欣慰的同时,也在暗暗地感激我们的教材。正是由于这样优秀的教科书,才使我们的孩子一天天地成为情感丰富、懂得体谅他人的人。
新课程,新教材,新启迪,新目标。想想这个新生的事物在我们大家的呵护下会逐渐成熟、强壮起来,作为我——语文学习的践行者,要努力使自己成为“终身的学习者,行动的研究者,专业的工作者”。只有提高自己的素质,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孩子学会学习,就必须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我们成人看着新教科书都有一种童心萌动、跃跃欲试的感觉,何况孩子。对他们而言,那是怎样的一种无言的享受。捧着它,像捧着一本连环画。封面小女孩那悠闲的样子,课文中孩子们亲手画的画,吸引着他们在不经意中就走进了语文。开学以后的第一课我先背了一些儿歌,接着让孩子们互相说话,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再讲一些孩子们熟悉的爱听的故事:白雪公主、孙悟空……这样再告诉学生,这就是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它就像说话、讲故事一样简单、自然。又如教学字母“a”时,一幅幸福美满的家庭的图画再加一首小儿歌,把学生带入了自己的生活中,把生活与学生的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学生一点也不感到陌生。教学u和w时,一幅文质兼美的图画展现在学生面前,“一棵棵小树排着队伍上山住”,由儿歌体会a、u、w的发音,学习其字形,由韵到字,由字到音,一切由学生在活泼有趣的畅读中体会,让学生感受到了文字的优美。
每天看着孩子们捧着语文书摇头晃脑地读着念着,用小手指着划着,我的心里都会感到莫大的安慰:是呀,这样的教材怎能不使学生感到有趣呢?有这样的教材与他们为伴,又怎能不感到快乐呢?
二、自主性——进入语文学科大门的通道
一年级的孩子刚入学,由比较独立的个体融入到学校、班级这个集体中,他们处在逐步适应阶段。而学习过程是学生在具体主观意志作用下亲自实践的过程,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材中的每一页文字、每一幅图画都在告诉我们要珍视学生,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哪怕他是刚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学习拼音时,每一课都配有一个小儿歌、小短文,通过儿歌、短文再现了一个丰富的自我。“左手拉爸爸,右手拉妈妈,我用一双手,拉起一个家。”“背起我的小竹篓,手拉手儿采金秋……。我愿变只小鸽子,飞上蓝天亲亲你……”大声地念着这样的语句,孩子们的心又怎能不飞出窗外,对自己的生活产生向往呢?这就是一个不能被别人忽视的“我”。还有“我的小本本”,就要写“我要说的话”、画“我想画的画”、抄“我画的词和句子”……这样的“随心所欲”给学生将来的阅读和写作在无意识中、在不知不觉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今后的教学拨开了迷雾:要把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是“感悟语文、快乐语文”的方法和途径。本册教材在识字方面也一改往日的编写方法,认、写分开,多认少写,认要在不同时间、不同地方去认,放在另一个语言环境还能认。教材还安排了一个练习——与妈妈“一同逛街”,在这个练习中,学生有了主动参与识字的意识,一个站牌,一个商家名称,一袋奶,一桶饮料……都是在学生不经意间就完成了识字任务。
几个月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理解了自主性的深刻含义:只有尊重学生,从学生的学习实践出发,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只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是真正为学生开辟了一条学习语文的通道。
三、人文性——直抵语文学习目的的根本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不但致力于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丰富语文的积累,拓展思维,而且应重视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道德和价值观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今天的孩子思维敏锐,今天的孩子有今天的孩子看问题的视角,他们意识超前,他们勇于质疑,他们能够问倒老师。要想让学生超越老师,就必须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觉,有了这种感觉,学生才敢和我们无拘无束地交流,能够想到课文写不到的地方,这种创造思维正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新世纪的教育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今天的教师在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的同时要注意向学生学习,把自己当作和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做到和学生一起幸福成长,是新世纪教师成熟、睿智的标志。新教材“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的特点尤为突出,大到选材,小到一幅插图,都注重人文性。如在讲《小乌鸦和妈妈》这一课时,我先要求学生自己自由自在地读,然后同桌互读。当我感觉到学生们有话要说时,我说:“刚才听小朋友们读了这么多遍课文,我也特别想读读,我想通过读来表达我的想法,可以吗?”在征得了学生的同意后,我就声情并茂地读了起来。读完后的几秒钟内,教室里鸦雀无声,停了一会儿,一只只可爱的小手举了起来。“老师,我说,老师我说……”“我觉得乌鸦妈妈太伟大了,她把3个孩子养大了。”“我认为小乌鸦特别懂事,给妈妈吃的、喝的、盖的。”“小乌鸦多幸福啊!”这时,我说了一段话:“妈妈给予我们生命,又把她所有的爱给了我们,我们儿女就是她的全部、她的希望、她的未来。母亲,一个平凡的称呼,却用她的一生呵护着我们,任凭风怎样吹。你想想你生病时、天冷时、衣服脏时……作为子女,当妈妈需要我们时,我们该怎样做呢?”听了这一番话,孩子们似乎长大了许多。“我生病时,妈妈抱我去打针,还整夜陪着我。”“晚上我睡得很香,妈妈还要给我盖被子。”“妈妈还给我洗脏被子。”“天冷妈妈让我多穿衣服……”“我長大了一定给我妈妈买好多好多吃的。”“我长大了一定让妈妈坐上我开的车。”“天冷我也会让妈妈多穿衣服。”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话语,使初为人母的我感到了他们的可爱、他们的纯真。
看着孩子们一天天地懂事、长大,我在深感欣慰的同时,也在暗暗地感激我们的教材。正是由于这样优秀的教科书,才使我们的孩子一天天地成为情感丰富、懂得体谅他人的人。
新课程,新教材,新启迪,新目标。想想这个新生的事物在我们大家的呵护下会逐渐成熟、强壮起来,作为我——语文学习的践行者,要努力使自己成为“终身的学习者,行动的研究者,专业的工作者”。只有提高自己的素质,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