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孩子在学习中有"问题"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a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上往往看到教师提问学生,而很少看到学生主动提问,主动去质疑教师提问。儿童对外界事物总有极大的兴趣,小的时候经常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怎么渐渐地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问的问题就越来越少了?难道他们就没有什么问题可问了吗?
  心理学研究证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而创造智能往往就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的,可见提问对于受教育者和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问题是教育的心脏”,关注儿童问题意识培养应当成为当今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什么是问题意识
  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在完成知识传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总是和问题联结在一起的,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问题意识则表现为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二、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提问是指从所学的知识中寻找矛盾和疑问,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种提问能力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一种难能可贵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敢于提问
  在教学中,有时我们发现尽管教师精心创设了各式各样的问题情境,而会提问题的学生总是极少的一部分。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存在以下幾个原因:1、学生不懂得该如何提问题;2、教学气氛过于严肃,学生会对教师产生敬畏感而不敢提问题;3、部分学生的学习信心不足,总担心提的问题会被老师和同学讥笑,而不敢提问题。这些习惯表现无疑将阻碍着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激发与培养。鉴于此,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敢于提问题,教师就要努力创设一个温馨、平等、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
  1.端正思想,发扬教育民主,让学生体验平等。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在平时的交往中,也要使学生觉得教师的和蔼可亲,容易接近;在课堂上要想方设法营造热烈、宽松的课堂气氛,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学生积极主动提出问题时,教师要多用微笑、注视、点头、手势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对于学困生要多引导,告诉他们能站起来提问就是好的开端,是勇敢的表现。千万不要讽刺、嘲笑、挖苦,无论提出的问题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质量高低与否,都要给予热情的鼓励和真诚的表扬,要让他们带着成就感体面的坐下去。
  2.根据实际、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学生主动提问。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先讨论,让学生不要一下子就面对全班同学和老师提问,可以在小组内先提问,也可以举行以小组为单位的提问比赛活动,使学生在竞赛的气氛中消除畏惧心理。另外对于口头表达能力较差的同学可以指导他们先把问题写出来再提问;对于课堂上一时还没有勇气提问的学生可让他们课后继续提,并进行恰当的鼓励,使其最终能在课堂上提问题。
  (二)引导鼓励,让学生学会提问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尽可能把学生能产生的疑问都考虑到,由老师提出来,学生只好依问回答,久而久之,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状态。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做法,尽量把教材中出现的课题以“问题解决”的形式呈现出来,不断创设既贴近教学内容,又贴近学生生活的常见情境,激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教会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
  1.在知识的“生长点”上找问题,就是要在从旧知到新知的迁移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2.在知识的“结合点”上找问题,也就是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上发现和提出问题。
  3.从自己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提问题,激活思维,不断提高自身提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三)精心组织,让学生善于提问
  学生的提问能力不能简单地理解成为提几个“为什么”,而应从主动性、针对性、深刻性、创造性等方面着手培养,让学生不但能提问题,而且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1.运用好奇心,培养学生质疑的主动性,这种心理往往能促进学生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进而主动去进行探索活动。比如找规律填数:1、1、2、3、5、()、()------。要填出后面的数,就必须找到后面的数与前面的数的关系,只有学生找到前面给出数的规律,才能正确填数。
  2.巧设“矛盾冲突”,培养质疑的针对性。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设置矛盾,让学生发现问题,特别是在概念、性质及公式等基础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以及在概念内涵的挖掘、外延的拓展上设置矛盾,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题,从而培养提问题的针对性。
  3.鼓励“标新立异”,培养质疑的创造性。思维的物质基础是人的大脑,而学生的大脑是独立的个体。再高明的教师,即使把课讲得在透彻、在清晰,如果没有学生大脑的接收、加工、组合、也是枉然。因此,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判断问题,鼓励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想法,并要求经过自己独立观察思考后提出疑问。
  总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始终坚信——问题才是知识的窗口,问题才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只有不断地激发学生去质疑,去提问,我们的教育才是可行的,可持续的,才是有希望的。
其他文献
笔者针对目前高职教育文秘档案管理教材存在的不足,认为应该从教材定位、教材内容、教材形式、编者组合等方面进行改革.
摘 要:网络信息化技术在现有城市经济建设环境中已经具备全面贯彻的基础条件,与此同时基于在大数据环境功能平台方面的发展,更促使了现有信息化技术的特性转型,为整体城市经济体系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数据优势,也为现有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提供了转型的基础,并赋予后续在市场竞争力中的可持续延伸的条件。本文依据大数据环境下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意义,确定现有传统企业环境的问题,在提出完善的应对措施同时,期望为后续企业管
随着改革开放的潮流,外出进城务工的农村青年男女日趋增多,一个新型的群体“孤儿”--“留守儿童”便应运而生.据统计,中国每年有九千万农民进城务工,约百分之九十的人将孩子
一、对学生真切的关爱充分发挥主导作用rn热爱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教师的职业要求,班主任对学生的关爱更为重要.给学生一个微笑、一个信任的眼神,句鼓励的话语,
美是一种客观存在,文学作品更是美的结晶,语文课应当既传授知识,又让学生获得情感上的陶冶,可以说语文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这里,就笔者平时的教学实践作一番探索:(1)创
我校于2006年成立少年消防警校,学校本着“加强国防教育,学习消防知识,增强消防意识,为社会服务”的办学宗旨,着力打造一所特色示范学校.我校少年消防警校每年举办夏令营、冬
摘 要:鱼类的生长条件离不开水体,就像人类离不开空气一样重要,同时人为因素也对鱼类的生长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就水体因素和人为因素对鱼类生长的影响作了深入探讨,希望给大家提供帮助。  关键词:鱼类;水质;人为因素  在水产养殖中,影响鱼类生长的因素很多,我想从水体因素和人为因素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水体是鱼类生活环境的重要场所  水体是鱼类生活环境重要场所,是不可忽视的主要因素之一,它包括水质,透
在《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这一著作中,作者卡罗尔?里奇持有这样的观点,他认为,新闻写作一般需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让读者看见,二,让读者在乎。随后,我国著名学者钟新提出:上述两
如何从人生角度体察文本,关照低段语文教学的课堂,重构低段语文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呢?笔者在二年级语文教学中进行了一学期的尝试.rn一、t选“点”,升华文字中最扣人心弦的情r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