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儒家中庸思想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和谐内容,如"中"与"和","执两用中"与"和而不同"。它强调适度,看到了事物的相对性,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并为其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但中庸思想又带有很强的主体性色彩、由相对走向绝对。因此,批判地继承和发扬儒家中庸思想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中庸思想;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导意义
一、儒家中庸思想的和谐内容
中庸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和谐内容:
第一,"中"与"和"。在先秦儒学中,"和"是目的,"中"是方法,在"中"作为调整阶级关系的准则出现时,"和"提供了阶级关系调整到比较恰当,从而和谐统一的蓝图。儒家承认等级或阶级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但它同时也反对将这种差别绝对化,因而主张中庸和谐,以化解矛盾的对立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在日常处理和待人接物的方式上,儒家主张中庸和平,反对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但是要协调矛盾,不是消灭矛盾,从而达致和谐。
第二,"执两用中"与"和而不同"是先秦儒家和谐思想的重要命题。
"执两用中"探讨的是异元素的相同方面对于和谐的意义,"和而不同"则强调不同元素的结合对和谐的意义。任何事物都是同与异的统一,无论是同还是异都能和谐相处,正如陈序先生所说:"人与人所以能够联合而为社会或团体,不但只是因为他们有相同处,或是社会性,也行是因为他们的相异处或个人特性。有了相同性,他们能够起同情心而合作,有了相异性,他们可以互相利用而分工。所以相同和相异,都可以叫做他们联合而成社会团体的主因。"①"执两用中"既是人的内在修养方法,也是使主客体关系和谐的方法。先秦儒家强调"时中"具有特殊的价值,它是教人在变化中求和谐。
第三,推类求同。"同"是"和"的基础,求得同的基本方法就是推类。孔子非常强调"推己及人"、"举一反三"。并用这种推理推导出人权的基本内容,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从这种忠恕之道中我们可非常明显地看出,原本属于对立的人我关系,在这种推理式的认知中,成了同类一体,也就是说,对立矛盾的二元在这种认知方式中得到了和合统一。
中庸思想包含着很多合理因素,但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它把"中"看作世界本体,由相对走向了绝对,并且带有很强的主体性色彩。
二、中庸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当代中国具有重大意义。
"中庸"为解决当前我国存在的各种矛盾提供了历史的智慧和现实的参考,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并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第一,中庸思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
中庸看到了事物的相对性、善的相对性。"中"作为适度表现出来,是一种多元的价值观念,任何一种观念都是平等的,任何一种思想都是相对的,只有在一元条件下才是正确的或有用的,没有绝对正确或有用的东西。任何思想都有它的价值,也有他的局限或边界。
中庸要通过对社会构成要素及其关系的研究,掌握处理社会问题的"度"。中庸思想主张从社会整体和谐要求出发,研究各部分、各方面的关系,把握每个方面的"度",进而使社会各方面达到"中"的状态,实现社会整体的和谐稳定。
第二,中庸思想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方法论指导。
中庸所倡导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重要的方法论功能。
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中庸的道德智慧表现为我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最终臻至天人合一的境界;就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言,道德智慧体现为我与社会的和谐共生。是个体与周围世界的互动中,肯定他人、他物的存在价值,能领悟出与自己的适度关系,并能恰如其分地在态度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意识和能力。人能恰如其分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并将自己对道德智慧的领悟转化为道德的实践,在待人接物中充分的展现这种领悟性的道德智慧,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就人于自身的关系而言,中庸的道德智慧是处理好人与自身的关系,要求人能做到内外一致,身心和谐。
三、儒家中庸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儒家中庸思想的和谐理念与追求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笔弥足珍贵的历史财富,为我们解决当代人与人、人与自然、社会的矛盾提供历史的智慧和现实参考。但它并不是万能的钥匙,因此,我们在运用过程中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更加积极有效地建设和谐社会。
第一,学会包容。宽容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素质之一,只有具备宽容才能实现和谐社会。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伴随着社会结构的大调整、经济成分的日趋多样化、社会生产形式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人们的价值观念失去了共同的认知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包容无疑是一剂良方,我们要充分发挥和谐文化的导向作用,在处理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与个人之间关系时发扬宽容精神,做好沟通疏导,引导人们心胸开朗豁达、仁慈宽厚,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和谐的道德风尚:家庭成员间互相关爱,邻里间,互相理解协作,地域、民族和国家间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第二,发展个性。和谐社会不是无差别、无矛盾的社会,而是 "和而不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为前提,以让不同的个体和群体根据自身条件,充分发挥所长,实现自身价值为目标。我国拥有56个民族,生活环境、文化理念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差异。为了使各自的特点得到传承,多样性得到展现,我们需要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各个民族、群体或阶层可以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寻找自己的舞台。因此,我们要鼓励发展个性。建设"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百花争艳,百家争鸣"的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三,平衡有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公平正义的社会。遵循公平和正义,可以更好地调节社会各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实现良性互动与团结协作。从这个意义上说,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中合理内容与精华,是一件富有重大现实意义而且是刻不容缓的工作。发扬中庸的平衡有序,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当然,这种平衡也指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社会也应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当我们在享受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物质成果时,生态间原有的平衡也被无情地摧残着。在我们为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困扰时,不妨从古代贤哲那寻找一些生存的智慧。孔子坚决反对滥用资源,明确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③。我们应该承认各种不同的自然事物生存和发展的权力,对自然维持一种生态公正,达到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注释:
①杨深.走出东方-陈序经文化论著辑要[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85.
②钱琻荣,罗正楷.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219.
③金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3.
参考文献:
[1] 叶金宝.儒家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12:98-110.
[2] 张东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12:82-100.
[3] 蒋汉通.传统"和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解读[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9,36(1):23-27.
[4] 王先谦.荀子解集[M].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
[5] 李君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 王伦光.价值追求与和谐社会构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6.
[7] 赵凡.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6.
[8] 丁祯彦,臧宏.中国哲学史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7:15.
[9] 杨深.走出东方-陈序经文化论著辑要[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85.
[10] 金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3.
作者简介:解英丽,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200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
关键词:中庸思想;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导意义
一、儒家中庸思想的和谐内容
中庸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和谐内容:
第一,"中"与"和"。在先秦儒学中,"和"是目的,"中"是方法,在"中"作为调整阶级关系的准则出现时,"和"提供了阶级关系调整到比较恰当,从而和谐统一的蓝图。儒家承认等级或阶级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但它同时也反对将这种差别绝对化,因而主张中庸和谐,以化解矛盾的对立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在日常处理和待人接物的方式上,儒家主张中庸和平,反对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但是要协调矛盾,不是消灭矛盾,从而达致和谐。
第二,"执两用中"与"和而不同"是先秦儒家和谐思想的重要命题。
"执两用中"探讨的是异元素的相同方面对于和谐的意义,"和而不同"则强调不同元素的结合对和谐的意义。任何事物都是同与异的统一,无论是同还是异都能和谐相处,正如陈序先生所说:"人与人所以能够联合而为社会或团体,不但只是因为他们有相同处,或是社会性,也行是因为他们的相异处或个人特性。有了相同性,他们能够起同情心而合作,有了相异性,他们可以互相利用而分工。所以相同和相异,都可以叫做他们联合而成社会团体的主因。"①"执两用中"既是人的内在修养方法,也是使主客体关系和谐的方法。先秦儒家强调"时中"具有特殊的价值,它是教人在变化中求和谐。
第三,推类求同。"同"是"和"的基础,求得同的基本方法就是推类。孔子非常强调"推己及人"、"举一反三"。并用这种推理推导出人权的基本内容,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从这种忠恕之道中我们可非常明显地看出,原本属于对立的人我关系,在这种推理式的认知中,成了同类一体,也就是说,对立矛盾的二元在这种认知方式中得到了和合统一。
中庸思想包含着很多合理因素,但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它把"中"看作世界本体,由相对走向了绝对,并且带有很强的主体性色彩。
二、中庸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当代中国具有重大意义。
"中庸"为解决当前我国存在的各种矛盾提供了历史的智慧和现实的参考,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并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第一,中庸思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
中庸看到了事物的相对性、善的相对性。"中"作为适度表现出来,是一种多元的价值观念,任何一种观念都是平等的,任何一种思想都是相对的,只有在一元条件下才是正确的或有用的,没有绝对正确或有用的东西。任何思想都有它的价值,也有他的局限或边界。
中庸要通过对社会构成要素及其关系的研究,掌握处理社会问题的"度"。中庸思想主张从社会整体和谐要求出发,研究各部分、各方面的关系,把握每个方面的"度",进而使社会各方面达到"中"的状态,实现社会整体的和谐稳定。
第二,中庸思想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方法论指导。
中庸所倡导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重要的方法论功能。
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中庸的道德智慧表现为我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最终臻至天人合一的境界;就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言,道德智慧体现为我与社会的和谐共生。是个体与周围世界的互动中,肯定他人、他物的存在价值,能领悟出与自己的适度关系,并能恰如其分地在态度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意识和能力。人能恰如其分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并将自己对道德智慧的领悟转化为道德的实践,在待人接物中充分的展现这种领悟性的道德智慧,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就人于自身的关系而言,中庸的道德智慧是处理好人与自身的关系,要求人能做到内外一致,身心和谐。
三、儒家中庸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儒家中庸思想的和谐理念与追求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笔弥足珍贵的历史财富,为我们解决当代人与人、人与自然、社会的矛盾提供历史的智慧和现实参考。但它并不是万能的钥匙,因此,我们在运用过程中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更加积极有效地建设和谐社会。
第一,学会包容。宽容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素质之一,只有具备宽容才能实现和谐社会。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伴随着社会结构的大调整、经济成分的日趋多样化、社会生产形式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人们的价值观念失去了共同的认知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包容无疑是一剂良方,我们要充分发挥和谐文化的导向作用,在处理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与个人之间关系时发扬宽容精神,做好沟通疏导,引导人们心胸开朗豁达、仁慈宽厚,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和谐的道德风尚:家庭成员间互相关爱,邻里间,互相理解协作,地域、民族和国家间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第二,发展个性。和谐社会不是无差别、无矛盾的社会,而是 "和而不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为前提,以让不同的个体和群体根据自身条件,充分发挥所长,实现自身价值为目标。我国拥有56个民族,生活环境、文化理念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差异。为了使各自的特点得到传承,多样性得到展现,我们需要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各个民族、群体或阶层可以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寻找自己的舞台。因此,我们要鼓励发展个性。建设"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百花争艳,百家争鸣"的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三,平衡有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公平正义的社会。遵循公平和正义,可以更好地调节社会各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实现良性互动与团结协作。从这个意义上说,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中合理内容与精华,是一件富有重大现实意义而且是刻不容缓的工作。发扬中庸的平衡有序,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当然,这种平衡也指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社会也应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当我们在享受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物质成果时,生态间原有的平衡也被无情地摧残着。在我们为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困扰时,不妨从古代贤哲那寻找一些生存的智慧。孔子坚决反对滥用资源,明确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③。我们应该承认各种不同的自然事物生存和发展的权力,对自然维持一种生态公正,达到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注释:
①杨深.走出东方-陈序经文化论著辑要[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85.
②钱琻荣,罗正楷.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219.
③金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3.
参考文献:
[1] 叶金宝.儒家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12:98-110.
[2] 张东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12:82-100.
[3] 蒋汉通.传统"和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解读[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9,36(1):23-27.
[4] 王先谦.荀子解集[M].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
[5] 李君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 王伦光.价值追求与和谐社会构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6.
[7] 赵凡.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6.
[8] 丁祯彦,臧宏.中国哲学史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7:15.
[9] 杨深.走出东方-陈序经文化论著辑要[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85.
[10] 金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3.
作者简介:解英丽,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200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