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满”情结的嬗变与辛亥革命的成败

来源 :电大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116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三次,也是最大一次的革命高潮,其成功与失败,均与国民政治心理的变化有着必然的联系。本文拟从辛亥革命前后国民政治心理变化着手,浅析辛亥革命推翻清封建王朝的必然性和资产阶级共和国失败的不可避免性。 一、共同的“反满”情结导致清王朝的覆灭。 从1644年清朝入主中原到近代,满洲贵族掌握国家政权逾200余年。随着清王室阶 The 1911 Revolution is the third and the largest revolutionary peak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The success and failure of the Revolution of 1911 are all necessarily related to the changes of the political psychology of the Chinese people.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start with the changes in the political psychology of the Chinese people around the Revolution of 1911, analyzing the inevitability of the Revolution of 1911 and the inevitable failure of the bourgeois republic. First, the common “anti-Manchu” complex led to the destruction of the Qing dynasty. From the Qing Dynasty in 1644 Central Plains into the modern era, Manchu aristocracy over the state power for more than 200 years. With the royal family stage
其他文献
分离了一株能高效降解有机磷农药甲胺磷的细菌B-82,经鉴定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此菌能以甲胺磷为唯二碳源、氮源和磷源。此菌能耐受240mg/L(以有机磷计)的高浓度甲胺磷。在进水
义和团运动爆发后,在华英国人士赫德曾一度成为左右大局的关键人物。他一方面著文立说,一方面参与议和,既最大限度地维护了英国的在华利益,又扩大了其对中国当局的影响力。其在一
在文化视野中,英、汉句子都具有主体性和人文性。两者的差异在于句子结构的词类优势不同和造句规则不同:汉语有着动词优势,英语有着名词优势;汉语造句注重时间顺序规则和群体本位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发展的划时代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拟从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群体形成的内在动力、必要前提条件和主要标志三个
【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深入,作为新的税收征管模式重要一环的税务代理,已在全国各地逐步确立。经过八十年代后半期的探索试点和九十年代初期
【正】 在我国原始社会末期,氏族、部落大动荡、大分化、大融合的历史潮流中,活跃在中原大地上的炎黄部落联盟中的一支——夏后氏部落,在历史的机遇中,站在历史潮流的前头,率
【正】 资源倾斜配置状态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之中。从产业间资源配置的动态特征着,中国经济所走过的显然是一段典型的资源倾斜配置的历程。这并非是主观
研究了以丙烯醇与无水亚硫酸纳为原料合成丙碳酸内脂的方法,探讨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实验证明,在弱碱性,反应温度35℃左右时,可以得到较为满意产率的丙碳酸内酯,该反应原料易得,条件温
给出Weyl代数SAGBI基的概念,得到几种子代数的SAGI基,并且讨论SAGBI基的一些性质。
【正】 自1954年管理大师杜鲁克(Peter Drucker)提出“目标管理及自我控制”(Management by Objective andself-control)的概念以来,目标管理(MBO)风行一时。此后,这方面的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