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授课形式单一、呆板,对学生的培养往往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体现因材施教的思想,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而全面培养学生素质,以校园网络为依托的网络教学管理平台能够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基于Java技术的网络教学管理平台的开发,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进行了有利地融合,打破了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以发挥,体现了“素质教育”和“因材施教”的思想,对高校的内涵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Java技术 J2EE 网络教学 课堂教学
一、引言
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和校园网络的逐渐普及,现代教育已经进入了以网络为基础的新阶段。网络教学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手段比较呆板,不够灵活,往往以教师为中心统领整个课堂,以至于学生的个性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网络教学能够突破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以学生个体为中心,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向多方向、全方位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这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思想。
为推进学校的内涵建设,以校园网为依托,我们设计和开发了基于Java技术的网络教学管理平台。
二、平台的体系结构
网络教学平台按照Browser/Server模式,将传统的浏览器/WEB服务器的两层体系结构扩展成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三层体系结构,这种模式采用多种标准协议和技术,适合于任何硬件平台和软件环境。
教学平台是采用J2EE标准进行开发的,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0数据库。J2EE是SUN公司定义的一个开发分布式企业级应用的规范。它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分布式应用模型和一系列开发技术规范。多层次分布式应用模型是指根据功能把应用逻辑分成多个层次,每个层次支持相应的服务器和组件,组件在分布式服务器的组件容器中运行(如Servlet组件在Servlet容器上运行,EJB组件在EJB容器上运行),容器间通过相关的协议进行通讯,实现组件间的相互调用。整个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其中客户浏览器层是用户的操作界面和数据的显示界面。中间是Web层,由Web组件组成,J2EE Web组件包括JSP页面和Servlets,Web层也可以包括一些JavaBeans。Web层主要用来处理客户请求,调用相应的逻辑块,并把结果以动态网页的形式返回到客户端。
J2EE的关键技术有:
1.组件技术。J2EE的核心思想是基于组件/容器的应用。每个组件提供了方法、属性、事件的接口。组件可以由多种语言开发。组件是可以重用的、共享的、分布的。
2.Servlets和JSP。Servlets用来生成动态页面或接收用户请求产生相应操作(调用EJB)。JSP基于文本,通过容器产生相应的Servlets,使内容和显示分开。J2EE中提供了Servlet API,用于创建Servlets。
3.EJB技术。EJB规范提供了一种开发和部署服务器端组件的方法。每个EJB是按功能逻辑划分的,开发时不必关注系统底层细节问题,只关注具体的事务分析。
4.数据库访问。JDBC(JavaDatabase Connectivity)是一个独立于特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开发接口。它提供一个通用的访问SQL数据库和存储结构的机制,支持基本SQL功能的一个通用底层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5.分布式通信技术。分布式通信技术是分布式企业系统的核心技术。J2EE框架为Web应用和EJB应用提供多种通信模式。
三、教学管理平台的功能模块介绍
此教学管理平台包含以下功能模块。
1.学生信息模块。学生信息模块包含学生档案管理、学生成绩查询、学生交流互动等子模块。其中学生档案管理子模块可以实现对学生档案信息的管理与查询;学生成绩查询子模块提供学生在校期间所学课程的全部成绩和学分的查询;学生交流互动子模块可以方便学生之间交流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
2.教师信息模块。教师信息模块包含教师基本信息查询、教师网上成绩录入等子模块。其中教师基本信息子模块可以查询到有关教师的专业方向、学历、职称、职务、所授课程等信息,实现对教师管理的公开化;网上成绩录入子模块使教师对学生成绩的统计实现了自动化,依靠网络进行成绩的登记与报送。
3.课程信息模块。课程信息模块可以方便地查询到每门课程的课程性质、所需学时、相关授课教师等信息。
4.学习园地模块。学习园地模块实现了网络课堂功能,此模块包含了大量的学习资料,多媒体课件和授课录像、题库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开发自己的潜能。学习时间和地点也更加灵活。 br>
5.师生互动模块。师生互动模块可以实现老师和学生之间对相关问题的探讨。教师可以在此模块中给学生布置作业和相关课题,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提交自己的作业、就相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多名教师和多名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同一问题的讨论中。此模块既支持在线时交流讨论,也支持留言板功能;既可实现课堂教学的互动模式,也可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如图2所示。
6.共享园地模块。共享园地模块包含了习题库、教材库、课件库、教案库等相关的教学资源,这些教学资源按照专业和院系进行合理的划分,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方便地下载和使用这些资源,另外每位教师都要将所授课程的教案、课件资料上传到资料库中。
7.教务信息模块。此模块主要实现两种功能,一是教务处可以发布教务通知,没有必要使工作人员在各个系部和教研室之间再一一地进行通知。二是各个系部和教研室对相关资料的报送也不必人工传送,利用此模块可以方便地报送教学资料。
四、平台特色
1.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统领整个课程的讲述,很少考虑学生的个体情况,这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学生的基础不同,素质不同,爱好不同,我们不能一刀切下来进行知识的灌输。网络课堂的开设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领域,使学生不拘泥于老师所安排讲述的东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与发展方向来选择符合他们自身特点的知识进行学习。这使得以往的“线性发展”的教学模式转变成了“以线带面”发展的教学模式,并且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地点也不受限制,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定点定时的方式。
2.体现了“素质教育”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以往的教学过程都是单一的以教师在课堂讲述为主,无论是作业的布置订正还是考试的进行,都离不开课堂。这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差,习惯于在老师的带领约束下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这种培养方式不符合我国提出的“素质教育”的思想。为了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他们内在的潜能,此教学管理平台中开发了师生互动模块。教师将一定的题目和知识的外延问题放到管理平台上,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来完成相应的题目。他们可以任意发挥,教师和同学都可以参与打分,并且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可以自由地交流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教学质量。
3.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基于web模式的综合教学管理平台以校园网络为依托整合了所有公共教学资源,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充分共享。平台将学校的视频教程、题库、电子教材、电子课件、电子教案等统一放到了教学管理平台上,不但使教师之间可以方便地交流、下载教学资源,学生也可以非常方便地下载和使用这些资源,使资源公开化管理,大大减少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4.为学校的内涵建设奠定了基础。当今高校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大体完成,下一步就要进入以教学质量求生存的内涵建设阶段。培养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是高校内涵建设的目标。在学校的内涵建设上,教学和管理手段的信息化是关键,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改变教学方法、管理方法是发展方向。此教学管理平台为高校的内涵建设提高了基础保障。
5.改变了以往的工作模式。此综合教学管理平台充分利用了已有的网络技术与网络资源,将课程信息、学生信息、教师信息、教材信息、考试信息、教学档案信息等多个功能模块整合为一体,每一个功能模块既有相互独立性又有相互协调性。学校各个组织部门之间工作的协调只需借助此平台就可轻松完成。
五、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在高校发展中的重大意义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网络信息化建设是势在必行的,拓展传统的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手段,综合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将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使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转换,打破原有的教与学的格局,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此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实现了教学方式的转变,使教学从单纯的课堂教授模式转移到了以校园网为依托的“网络课堂”,由教师主宰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转移为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向,开发自己的个性潜能,由定点定时的教学转移为不受时空限制的自由化学习。将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教学相结合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利手段。
六、总结
基于Java技术的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在我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平台有利地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进行了结合,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体现了我国高校素质教育和因材施教的思想。特别在这个以教学质量求生存的发展阶段,此综合网络教学管理平台为我校的内涵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吕俊霞,李巧君.基于JSP技术的网络教学平台设计[J].电子与电脑,2007,(10).
[2]姜利群,姜淑娟,沈琦.Java网络编程实例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第1版.
[3]缭凯,赵蔚,王以宁.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
[4]王琛.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1):10-13.
(作者单位:河北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
[关键词]Java技术 J2EE 网络教学 课堂教学
一、引言
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和校园网络的逐渐普及,现代教育已经进入了以网络为基础的新阶段。网络教学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手段比较呆板,不够灵活,往往以教师为中心统领整个课堂,以至于学生的个性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网络教学能够突破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以学生个体为中心,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向多方向、全方位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这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思想。
为推进学校的内涵建设,以校园网为依托,我们设计和开发了基于Java技术的网络教学管理平台。
二、平台的体系结构
网络教学平台按照Browser/Server模式,将传统的浏览器/WEB服务器的两层体系结构扩展成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三层体系结构,这种模式采用多种标准协议和技术,适合于任何硬件平台和软件环境。
教学平台是采用J2EE标准进行开发的,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0数据库。J2EE是SUN公司定义的一个开发分布式企业级应用的规范。它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分布式应用模型和一系列开发技术规范。多层次分布式应用模型是指根据功能把应用逻辑分成多个层次,每个层次支持相应的服务器和组件,组件在分布式服务器的组件容器中运行(如Servlet组件在Servlet容器上运行,EJB组件在EJB容器上运行),容器间通过相关的协议进行通讯,实现组件间的相互调用。整个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其中客户浏览器层是用户的操作界面和数据的显示界面。中间是Web层,由Web组件组成,J2EE Web组件包括JSP页面和Servlets,Web层也可以包括一些JavaBeans。Web层主要用来处理客户请求,调用相应的逻辑块,并把结果以动态网页的形式返回到客户端。
J2EE的关键技术有:
1.组件技术。J2EE的核心思想是基于组件/容器的应用。每个组件提供了方法、属性、事件的接口。组件可以由多种语言开发。组件是可以重用的、共享的、分布的。
2.Servlets和JSP。Servlets用来生成动态页面或接收用户请求产生相应操作(调用EJB)。JSP基于文本,通过容器产生相应的Servlets,使内容和显示分开。J2EE中提供了Servlet API,用于创建Servlets。
3.EJB技术。EJB规范提供了一种开发和部署服务器端组件的方法。每个EJB是按功能逻辑划分的,开发时不必关注系统底层细节问题,只关注具体的事务分析。
4.数据库访问。JDBC(JavaDatabase Connectivity)是一个独立于特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开发接口。它提供一个通用的访问SQL数据库和存储结构的机制,支持基本SQL功能的一个通用底层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5.分布式通信技术。分布式通信技术是分布式企业系统的核心技术。J2EE框架为Web应用和EJB应用提供多种通信模式。
三、教学管理平台的功能模块介绍
此教学管理平台包含以下功能模块。
1.学生信息模块。学生信息模块包含学生档案管理、学生成绩查询、学生交流互动等子模块。其中学生档案管理子模块可以实现对学生档案信息的管理与查询;学生成绩查询子模块提供学生在校期间所学课程的全部成绩和学分的查询;学生交流互动子模块可以方便学生之间交流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
2.教师信息模块。教师信息模块包含教师基本信息查询、教师网上成绩录入等子模块。其中教师基本信息子模块可以查询到有关教师的专业方向、学历、职称、职务、所授课程等信息,实现对教师管理的公开化;网上成绩录入子模块使教师对学生成绩的统计实现了自动化,依靠网络进行成绩的登记与报送。
3.课程信息模块。课程信息模块可以方便地查询到每门课程的课程性质、所需学时、相关授课教师等信息。
4.学习园地模块。学习园地模块实现了网络课堂功能,此模块包含了大量的学习资料,多媒体课件和授课录像、题库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开发自己的潜能。学习时间和地点也更加灵活。 br>

5.师生互动模块。师生互动模块可以实现老师和学生之间对相关问题的探讨。教师可以在此模块中给学生布置作业和相关课题,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提交自己的作业、就相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多名教师和多名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同一问题的讨论中。此模块既支持在线时交流讨论,也支持留言板功能;既可实现课堂教学的互动模式,也可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如图2所示。
6.共享园地模块。共享园地模块包含了习题库、教材库、课件库、教案库等相关的教学资源,这些教学资源按照专业和院系进行合理的划分,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方便地下载和使用这些资源,另外每位教师都要将所授课程的教案、课件资料上传到资料库中。
7.教务信息模块。此模块主要实现两种功能,一是教务处可以发布教务通知,没有必要使工作人员在各个系部和教研室之间再一一地进行通知。二是各个系部和教研室对相关资料的报送也不必人工传送,利用此模块可以方便地报送教学资料。
四、平台特色
1.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统领整个课程的讲述,很少考虑学生的个体情况,这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学生的基础不同,素质不同,爱好不同,我们不能一刀切下来进行知识的灌输。网络课堂的开设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领域,使学生不拘泥于老师所安排讲述的东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与发展方向来选择符合他们自身特点的知识进行学习。这使得以往的“线性发展”的教学模式转变成了“以线带面”发展的教学模式,并且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地点也不受限制,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定点定时的方式。
2.体现了“素质教育”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以往的教学过程都是单一的以教师在课堂讲述为主,无论是作业的布置订正还是考试的进行,都离不开课堂。这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差,习惯于在老师的带领约束下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这种培养方式不符合我国提出的“素质教育”的思想。为了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他们内在的潜能,此教学管理平台中开发了师生互动模块。教师将一定的题目和知识的外延问题放到管理平台上,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来完成相应的题目。他们可以任意发挥,教师和同学都可以参与打分,并且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可以自由地交流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教学质量。
3.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基于web模式的综合教学管理平台以校园网络为依托整合了所有公共教学资源,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充分共享。平台将学校的视频教程、题库、电子教材、电子课件、电子教案等统一放到了教学管理平台上,不但使教师之间可以方便地交流、下载教学资源,学生也可以非常方便地下载和使用这些资源,使资源公开化管理,大大减少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4.为学校的内涵建设奠定了基础。当今高校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大体完成,下一步就要进入以教学质量求生存的内涵建设阶段。培养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是高校内涵建设的目标。在学校的内涵建设上,教学和管理手段的信息化是关键,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改变教学方法、管理方法是发展方向。此教学管理平台为高校的内涵建设提高了基础保障。
5.改变了以往的工作模式。此综合教学管理平台充分利用了已有的网络技术与网络资源,将课程信息、学生信息、教师信息、教材信息、考试信息、教学档案信息等多个功能模块整合为一体,每一个功能模块既有相互独立性又有相互协调性。学校各个组织部门之间工作的协调只需借助此平台就可轻松完成。
五、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在高校发展中的重大意义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网络信息化建设是势在必行的,拓展传统的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手段,综合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将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使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转换,打破原有的教与学的格局,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此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实现了教学方式的转变,使教学从单纯的课堂教授模式转移到了以校园网为依托的“网络课堂”,由教师主宰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转移为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向,开发自己的个性潜能,由定点定时的教学转移为不受时空限制的自由化学习。将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教学相结合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利手段。
六、总结
基于Java技术的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在我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平台有利地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进行了结合,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体现了我国高校素质教育和因材施教的思想。特别在这个以教学质量求生存的发展阶段,此综合网络教学管理平台为我校的内涵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吕俊霞,李巧君.基于JSP技术的网络教学平台设计[J].电子与电脑,2007,(10).
[2]姜利群,姜淑娟,沈琦.Java网络编程实例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第1版.
[3]缭凯,赵蔚,王以宁.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
[4]王琛.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1):10-13.
(作者单位:河北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