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早7—10点,在北京的工人体育场北门,有一支虎虎生风的老年轮滑队。他们虽已白发飘飘,却各个挺拔硬朗、英姿勃发,滑起旱冰来那阵势好像雄鹰翱翔天际,又似一条长龙、一阵旋风,蔚为壮观,煞是好看。
“领军人物”刘珍
那是一个周末的早晨,整个城市还没有沸腾起来的时候,我来到工体北门采访。
眼前这位大爷,浓眉大眼,腰杆挺拔,举手间透着那么股精神劲儿。我上前打招呼,没想,他就是这支队伍的领军人物刘珍。刘大爷今年66岁,是1996年开始滑旱冰的。那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大爷在电视里看到外国80多的老汉正在滑旱冰,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外国人能干的,咱为啥就不试一试呢?再说,我不是才50多岁嘛,比起人家来还是小字辈呢。于是,在工体门前,凭着以前的溜冰基础,刘大爷一招一式地琢磨开了。
刚开始的时候,家里人怕他出事,毕竟也是老胳膊老腿的了,摔着、扭着可咋办呢?路上的行人也指指点点的:“瞧,这个疯老头又来了,老了老了,还偏要玩年轻人的玩意儿,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可大爷是个倔老头,认准的事就铁了心去做。事实胜于雄辩,大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了那些风言风语有力的一击。很快他就入了道,招招式式像模像样的了。围观的人多了,赞赏声多了,人们认可了刘大爷。第一个与刘大爷同谋的是金龙福大爷,二位日后成了这支庞大队伍的“领军人物”。
而今,这支队伍已经成立9年,刘大爷麾下已经有了200多员大将。有些小字辈慕名前来。最小的那个,滑在最后的小尾巴,只有4岁,是跟着爸爸来的,只学了一个月,现在已满场飞了。那个腼腆的小伙子,白白嫩嫩的,说起话来还奶声奶气的,面对着采访机还有些不知所措,一边啃着手指头,一边往老爸的身后躲,问他喜不喜欢,他只是狠命地点头。可一上场,那立刻判若两人,只见他护掌、护腕、护肘、护膝、头盔全副武装,小胳膊一甩一甩的,“唰、唰、唰”很是来劲,一个不折不扣的小帅哥儿。
几年下来,刘大爷总共教了1000多个学员,全是免费的,刘大爷说:“我最大的乐趣就是又教会了一个新学员。”
现在,轮滑已经成了刘大爷生活中的一部分,连上街买东西,他都是滑着轮滑去,旱冰鞋成了大爷重要的交通工具。
每个大爷都是一颗星
金大爷今年72岁,是这支队伍中最年长的人,别看属他年龄大,可他却最不服老。金大爷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要补课,否则我到马克思那里报到都不甘心!”不愧是“领头人”,这人堆里属金大爷的技艺高,跑大圈、压弯、画葫芦、倒滑,还时不时地单脚着地,伸展双臂来个“燕儿飞”。金大爷还经常自创动作,很随意,很自如,恰到好处,游刃有余。别人会的他一定要会,别人不会的他也要会,和年轻人比赛从来都把他们甩在后头。见我来了,大爷飞也似地冲过来,着实吓了我一跳。眼见就要撞上了,大爷把脚一横,不偏不斜正停在面前。“大爷,您的技术够棒的,我还以为您刹不住了呢。”“怎么会呢。”大爷充满自信地说。
今年66岁的马大爷,人称“马大侠”,他每天除了带着轮滑鞋,还带着习武用的长枪、剑和大刀。只见他滑着轮滑一会儿舞剑,一会儿耍枪,还打出一套精彩的拳法,引得周围的观众不时地发出阵阵喝彩。
要说将武术与旱冰结合起来练也不是件容易事,因为武术的步伐和旱冰路数不一样。而且打拳时的力量从脚跟发出,可现在脚下是滑轮。
马大爷先把武术的招式慢慢地与旱冰结合,有时一个动作要反复练一个星期。练着练着,他有了一个想法:自己能不能把各路拳法综合到旱冰上,创出一套新型的武术旱冰练习法呢?
自从有了创新的想法后,他便更抓紧锻炼。在自如地打拳滑旱冰的基础上,他又把刀、剑、棍、枪、鞭的武术练习套路,逐一地结合到旱冰中去。
现在,马大爷正在自创一套“轮滑功夫”,其中“轮滑拳法”已创出100式,“轮滑剑法”也有30来式。
69岁的史大爷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他是跑完了10公里后再来滑旱冰的。史大爷一天要在这块场地上滑100圈,按1圈300米计算,您算算大爷一天的运动量是多少!史大爷火车司机出身,再加上每天都在前头领跑,大伙儿都管他叫“火车头”,您看他那打扮,头戴小红帽,身穿白T恤,一路顺风地在前面猛跑,简直像个棒小伙儿,用一句时髦的话说,那老头“帅呆了”。
论运动量他属第一,论饭量他更是当仁不让,早上两碗奶一个鸡蛋一个大面包;中午6碗米饭1碗菜;晚上冒尖儿的一大碗面条,6两。大爷说着用手比画着,那哪里是碗呀,那分明是锅啊。大爷从不挑食,最爱吃粗茶淡饭,滴酒不沾,最不爱吃鸡鸭鱼肉,他说:“能吃是福,吃乃人生一大乐事。来碗捞面,放点儿醋,再加上一头蒜,那劲头赶上吃国宴啦!”
其乐融融轮滑队,大家伙儿共有的家
几年下来,轮滑队真成了一个大家庭,金大爷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的。”大家庭中有画家、干部、工人、上至北京市政协副主席,下至平民百姓。他们中有汉族、满族、回族、朝鲜族……大爷们开玩笑说:“我们不是来自一个单位的,但最后都是一个场——火葬场的。”就冲大爷们这体格,这身子骨,离那个地方肯定还差十万八千里呢!
北京亚运村第一届汽车展的时候,大爷们组成了一个40人的队伍前去助兴,并现场表演了节目,轰动了整个车展,差点儿抢了汽车的风头。
大爷们还参加了北京市组织的抗癌宣传活动,他们全副武装,一行四五十人浩浩荡荡的轮滑队伍,从工体出发直奔肿瘤医院,一路上,人们对他们的雄姿、义举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郭大爷也算是轮滑队的一名元老了,但不幸于前年患上了肺癌。他感到自己来日无多,强烈要求儿子开上车,把自己从病房拉回了工体,再最后看一眼他的老战友,再看一看那块凝聚着他的心血和热爱的场地。当郭大爷被儿子推上场地的时候,老伙伴们都亲热地围上来,一句“你们身体好,多滑滑。”的话语,令老战友们唏嘘不已,好多大爷都哭了。在郭大爷弥留之际,他还让家人把轮滑鞋挂在病床头,以示他对轮滑的深深眷恋!
史大爷说:“我一天不练就不舒服,穿上冰鞋感觉至少年轻了10岁,在场上,跑起来那感觉飘飘然然的,我伸展双臂,迎着风迎着风,好像鸟儿天上飞,那种感觉痛快极了,快乐极了。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快乐的天使,翱翔翱翔。我现在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已经有好几年不得病了,我每天7点钟准到,就像会我的老情人一样!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只要你的心年轻,人就永远不会老。”
斯斯文文的王大爷说:“轮滑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它不再只是年轻人的专利,我们年轻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没能赶上好时候,现在我要把失去的东西补回来,我觉得我还不算老,我要赶上末班车,不被时代所淘汰,灵魂深处我喜欢那种自我挑战的感觉,我要让我的晚年活得更辉煌。”62岁的王大爷不但旱冰滑得好,还会电脑、英语和驾驶,整个一个21世纪的复合型人才。
金大爷说:“现在老伙计们每天都风雨无阻,不可一天不滑,也不可一天不见,大家在一起切磋技艺,畅谈体会,互助互爱,比一家人还亲呢。
听朋友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卖晚报的老汉养了一只八哥,每当人们顺路买一张报纸的时候,乖巧的小八哥总是说一句“你好!”当顾客走的时候,它又会热情地说上一句“明见!”老汉的报纸,也因此卖得格外的火爆,也难怪,劳累了一天的人们,谁不想图个轻松、图个乐呵呀。
朋友,闲下来的时候,您不妨到北京工体北门去瞧一瞧,大爷们的雄姿,大爷们的笑脸,一准儿让您的一天有个高高兴兴的好心情,顺顺当当的好运气!
“领军人物”刘珍
那是一个周末的早晨,整个城市还没有沸腾起来的时候,我来到工体北门采访。
眼前这位大爷,浓眉大眼,腰杆挺拔,举手间透着那么股精神劲儿。我上前打招呼,没想,他就是这支队伍的领军人物刘珍。刘大爷今年66岁,是1996年开始滑旱冰的。那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大爷在电视里看到外国80多的老汉正在滑旱冰,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外国人能干的,咱为啥就不试一试呢?再说,我不是才50多岁嘛,比起人家来还是小字辈呢。于是,在工体门前,凭着以前的溜冰基础,刘大爷一招一式地琢磨开了。
刚开始的时候,家里人怕他出事,毕竟也是老胳膊老腿的了,摔着、扭着可咋办呢?路上的行人也指指点点的:“瞧,这个疯老头又来了,老了老了,还偏要玩年轻人的玩意儿,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可大爷是个倔老头,认准的事就铁了心去做。事实胜于雄辩,大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了那些风言风语有力的一击。很快他就入了道,招招式式像模像样的了。围观的人多了,赞赏声多了,人们认可了刘大爷。第一个与刘大爷同谋的是金龙福大爷,二位日后成了这支庞大队伍的“领军人物”。
而今,这支队伍已经成立9年,刘大爷麾下已经有了200多员大将。有些小字辈慕名前来。最小的那个,滑在最后的小尾巴,只有4岁,是跟着爸爸来的,只学了一个月,现在已满场飞了。那个腼腆的小伙子,白白嫩嫩的,说起话来还奶声奶气的,面对着采访机还有些不知所措,一边啃着手指头,一边往老爸的身后躲,问他喜不喜欢,他只是狠命地点头。可一上场,那立刻判若两人,只见他护掌、护腕、护肘、护膝、头盔全副武装,小胳膊一甩一甩的,“唰、唰、唰”很是来劲,一个不折不扣的小帅哥儿。
几年下来,刘大爷总共教了1000多个学员,全是免费的,刘大爷说:“我最大的乐趣就是又教会了一个新学员。”
现在,轮滑已经成了刘大爷生活中的一部分,连上街买东西,他都是滑着轮滑去,旱冰鞋成了大爷重要的交通工具。
每个大爷都是一颗星
金大爷今年72岁,是这支队伍中最年长的人,别看属他年龄大,可他却最不服老。金大爷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要补课,否则我到马克思那里报到都不甘心!”不愧是“领头人”,这人堆里属金大爷的技艺高,跑大圈、压弯、画葫芦、倒滑,还时不时地单脚着地,伸展双臂来个“燕儿飞”。金大爷还经常自创动作,很随意,很自如,恰到好处,游刃有余。别人会的他一定要会,别人不会的他也要会,和年轻人比赛从来都把他们甩在后头。见我来了,大爷飞也似地冲过来,着实吓了我一跳。眼见就要撞上了,大爷把脚一横,不偏不斜正停在面前。“大爷,您的技术够棒的,我还以为您刹不住了呢。”“怎么会呢。”大爷充满自信地说。
今年66岁的马大爷,人称“马大侠”,他每天除了带着轮滑鞋,还带着习武用的长枪、剑和大刀。只见他滑着轮滑一会儿舞剑,一会儿耍枪,还打出一套精彩的拳法,引得周围的观众不时地发出阵阵喝彩。
要说将武术与旱冰结合起来练也不是件容易事,因为武术的步伐和旱冰路数不一样。而且打拳时的力量从脚跟发出,可现在脚下是滑轮。
马大爷先把武术的招式慢慢地与旱冰结合,有时一个动作要反复练一个星期。练着练着,他有了一个想法:自己能不能把各路拳法综合到旱冰上,创出一套新型的武术旱冰练习法呢?
自从有了创新的想法后,他便更抓紧锻炼。在自如地打拳滑旱冰的基础上,他又把刀、剑、棍、枪、鞭的武术练习套路,逐一地结合到旱冰中去。
现在,马大爷正在自创一套“轮滑功夫”,其中“轮滑拳法”已创出100式,“轮滑剑法”也有30来式。
69岁的史大爷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他是跑完了10公里后再来滑旱冰的。史大爷一天要在这块场地上滑100圈,按1圈300米计算,您算算大爷一天的运动量是多少!史大爷火车司机出身,再加上每天都在前头领跑,大伙儿都管他叫“火车头”,您看他那打扮,头戴小红帽,身穿白T恤,一路顺风地在前面猛跑,简直像个棒小伙儿,用一句时髦的话说,那老头“帅呆了”。
论运动量他属第一,论饭量他更是当仁不让,早上两碗奶一个鸡蛋一个大面包;中午6碗米饭1碗菜;晚上冒尖儿的一大碗面条,6两。大爷说着用手比画着,那哪里是碗呀,那分明是锅啊。大爷从不挑食,最爱吃粗茶淡饭,滴酒不沾,最不爱吃鸡鸭鱼肉,他说:“能吃是福,吃乃人生一大乐事。来碗捞面,放点儿醋,再加上一头蒜,那劲头赶上吃国宴啦!”
其乐融融轮滑队,大家伙儿共有的家
几年下来,轮滑队真成了一个大家庭,金大爷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的。”大家庭中有画家、干部、工人、上至北京市政协副主席,下至平民百姓。他们中有汉族、满族、回族、朝鲜族……大爷们开玩笑说:“我们不是来自一个单位的,但最后都是一个场——火葬场的。”就冲大爷们这体格,这身子骨,离那个地方肯定还差十万八千里呢!
北京亚运村第一届汽车展的时候,大爷们组成了一个40人的队伍前去助兴,并现场表演了节目,轰动了整个车展,差点儿抢了汽车的风头。
大爷们还参加了北京市组织的抗癌宣传活动,他们全副武装,一行四五十人浩浩荡荡的轮滑队伍,从工体出发直奔肿瘤医院,一路上,人们对他们的雄姿、义举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郭大爷也算是轮滑队的一名元老了,但不幸于前年患上了肺癌。他感到自己来日无多,强烈要求儿子开上车,把自己从病房拉回了工体,再最后看一眼他的老战友,再看一看那块凝聚着他的心血和热爱的场地。当郭大爷被儿子推上场地的时候,老伙伴们都亲热地围上来,一句“你们身体好,多滑滑。”的话语,令老战友们唏嘘不已,好多大爷都哭了。在郭大爷弥留之际,他还让家人把轮滑鞋挂在病床头,以示他对轮滑的深深眷恋!
史大爷说:“我一天不练就不舒服,穿上冰鞋感觉至少年轻了10岁,在场上,跑起来那感觉飘飘然然的,我伸展双臂,迎着风迎着风,好像鸟儿天上飞,那种感觉痛快极了,快乐极了。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快乐的天使,翱翔翱翔。我现在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已经有好几年不得病了,我每天7点钟准到,就像会我的老情人一样!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只要你的心年轻,人就永远不会老。”
斯斯文文的王大爷说:“轮滑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它不再只是年轻人的专利,我们年轻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没能赶上好时候,现在我要把失去的东西补回来,我觉得我还不算老,我要赶上末班车,不被时代所淘汰,灵魂深处我喜欢那种自我挑战的感觉,我要让我的晚年活得更辉煌。”62岁的王大爷不但旱冰滑得好,还会电脑、英语和驾驶,整个一个21世纪的复合型人才。
金大爷说:“现在老伙计们每天都风雨无阻,不可一天不滑,也不可一天不见,大家在一起切磋技艺,畅谈体会,互助互爱,比一家人还亲呢。
听朋友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卖晚报的老汉养了一只八哥,每当人们顺路买一张报纸的时候,乖巧的小八哥总是说一句“你好!”当顾客走的时候,它又会热情地说上一句“明见!”老汉的报纸,也因此卖得格外的火爆,也难怪,劳累了一天的人们,谁不想图个轻松、图个乐呵呀。
朋友,闲下来的时候,您不妨到北京工体北门去瞧一瞧,大爷们的雄姿,大爷们的笑脸,一准儿让您的一天有个高高兴兴的好心情,顺顺当当的好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