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来了“牛司令”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wei521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滔滔西江向东流,两岸青山风光美。山美水美,西江两岸的人更美。在毛泽东主席身边当了19年警卫员,又在叶剑英元帅身边当了10年卫士长,如今在西江岸边创办养牛场当起“牛司令”的李连庆,退休后“反哺”家乡老区、扶持老区发展的事迹,一时间传遍了大江南北。
  2015年元月的一天,笔者从云浮市区出发,直走了近40公里的路程到达位于西江中游与高要市禄步镇隔江相望的云浮市云安区革命老区都杨镇朱川村委,看到了“云浮市星耀畜牧有限公司”,即李连庆的养牛场,探访这位老区“牛司令”的品牌人生。
  反哺家乡  造福桑梓
  1932年6月出生于广东省高要市禄步镇樟路村委会荷路自然村的李连庆,退休后,一直在北京生活。2007年,家乡同一条村的陈日明到北京探望女儿,顺便到了李连庆的家,谈起了家乡的情况。李连庆得知,虽然解放了几十年,改革开放也已20多年,但由于老家地处山区,自然条件较差,所以乡亲们还比较穷,村内脏乱差现象普遍,村中供大家聚集学习、娱乐和办事的祠堂已变成了危房。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李连庆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并时常萦绕在心头,他决定要回老家看看。2008年春节过后,他带着自己的积蓄,回到了自己家乡荷路自然村。村中的现状,让他有些感慨,也有些心酸。
  经过一番调查研究之后,他召集村干部和村中父老,开始研究探讨发展村集体经济和改变村容村貌等问题,并制订了各项工作计划。他觉得当务之急,就是要先修好祠堂和改变村容村貌。让大家有一个学习、娱乐和办事的地方,有一个整洁的环境。达成共识后,村民们纷纷投入了修建祠堂、建设荷花塘、铺设村道硬底化、兴办自来水工程、建设公厕等工作。李连庆更是把村中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村中的工作当作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钱当成村的钱,在改变村容村貌工作中既出钱又出力,各项工作都亲力亲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祠堂修好了,荷花塘建好了,自来水搞好了,全村铺设4公里多的村道和巷道硬底化,兴建了两座公厕,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善。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每年只有3000元的集体经济收入,所以办这些事,基本上都是李连庆出钱。就這样,李连庆不但花光了130多万元的积蓄,还欠了近10万元的工程款。为了还清这些债,从未向人借过钱的李连庆,不得不跑到山东烟台,向战友借了5万元,又跑到西江对岸,向亲戚借了5万元,还清了这些为村集体欠下的债务。
  改变了村容村貌,李连庆又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了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和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上来。他瞄准了调整村集体土地,大力协助镇、村干部做好调整工作。通过调整,既解决了有人无田耕和有田无人耕的状况,又剩下20多亩田归村集体所有。李连庆本着增加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的宗旨,全部承包这些田,每年上缴给村的承包款16000多元。他用这些田,开挖鱼塘和种植经济作物,通过支付工资聘请村民,使村民增加收入。几年来,村民从中获得了10多万元的收入。
  李连庆还十分热心公益事业和投身扶贫济困。回到家乡几年来,他先后拿出10多万元,帮助扶持村中困难党员、困难群众和其他弱势群体。2014,杨柳中学校庆时,他硬从自己的退休工资中捐出3000元给革命老区杨柳中学。
  岁月更改  雄心依在
  2010年,已近耄耋之年的李连庆,在经营好家乡荷路村所承包的农田和其他项目之外,又到西江对岸的都杨镇珠川村与何丙泉合办了“云浮市星耀畜牧有限公司”,他担任公司董事长,何丙泉担任总经理。
  2012年,李连庆长住在公司养牛场,全身心投入养牛场的工作。我们在养牛场看到,李连庆的生活十分简朴,在不到10平方米的卧室里,只有一张床和一张桌子,地上摆满了杂物。两年前,李连庆的女儿李艳第一次从北京来到养牛场探望父亲,看到这样的情景当场哭了起来。而公司的办公室,却布置得井井有条。采访当日,当我们刚踏进养牛场的办公室,只见正面墙上挂着彩色的毛泽东画像,旁边巨大的黑白照片是毛泽东、叶剑英等人和李连庆的合影,还有李连庆与叶剑英家庭联谊时的活动照片、叶剑英之子叶选宁赠给李连庆的书法作品等。其中最显眼的一张是毛泽东与李连庆在一起的合影,拍摄于1967年,地点是湖北武汉。李连庆说,那是毛主席横渡长江后,休息时候照的。另一张则是1986年,叶帅在北京和他的小儿子及警卫队的队长、李连庆4人的合照。门外有一张比公司招牌大几十倍的黄底红字“为人民服务”牌匾。
  说到养牛场,李连庆对此充满信心。目前,养牛场已发展到300多只牛。虽然暂时还未有大的收益,但发展势头和发展前景都非常诱人。他表示,下一步,一是继续发展壮大养牛场,至于发展到什么规模,则要视资金的情况而定。二是开展综合经营,进行产品深加工,并准备申请注册“牛司令”商标,确保牛肉产品质量,让群众吃上“放心肉”。李老说,只要自己一息尚存,就一定要把养牛场办下去,永续养牛事业,为国家的养殖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昔日先后是毛泽东的警卫员和叶剑英的卫士长,官至副军级,如今返乡承包农田、开挖鱼塘,到老区创办养牛场当起“牛司令”。他不为名不为利,还把自己的所有积蓄和大部分的收入都投进去,大办好事实事,改变家乡的村容村貌,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其他文献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这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一句话,也是这句话,让我从此爱上了桃花。  如今平远的曼陀山庄里,便有着这么一个“桃花源”。  亭台水榭,九曲回廊,如诗如画,似是走进了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我们进入景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挂巨大的瀑布。瀑布旁,石竹花昂首怒放,任风吹日晒,决不低头,确有几分石的顽强,竹的清傲。  “哎,
期刊
我小时候喜歡去南阳,特喜欢那股浓浓的南阳味儿。  那时父亲在南阳县革命委员会内务组工作,住在南阳人民公园北门东侧一个院子里。父亲有一辆公家配给他的永久牌自行车,虽然很破旧,但确很结实,很能载重。南阳城区离家120里,父亲每个月回家一趟就靠这辆自行车。  我当时高小已经毕业,停课闹革命,没有学上,没有书读,就时不时的跟着父亲到南阳玩儿。说是玩儿,其实每次都有学习任务,比如每天至少要完成一篇日记,将一
期刊
9月29日上午,梅州市“讲好老区的扶贫故事”演讲大赛大会在梅州市迎宾馆举行。梅州市政府和市县扶贫开发局(办)、市县老促会相关领导出席大会,市直和中央省属驻梅州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长、市直单位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以及各县(市、区)上报的征文作者和演讲者等100多人参加。大会还邀请了市县老促会代表、文学教师、媒体代表等人士担任评委。梅州市老促会会长罗德宜主持大会。  大会分为演讲比赛和评优颁奖两个部分。
期刊
9月14日,阳江市扶贫办和老促会在市图书馆四楼会议室主办“讲好老区的扶贫故事”演讲比赛,以大力宣传阳江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的先进典型和生动事迹,唤起全社会支持老区脱贫攻坚,促进革命老区建设发展。赛事参会人员有市、县(市、区)老促会和市扶贫办负责人及有关工作人员、珠海市驻阳江两个工作组负责人和有关驻村干部、市直帮扶单位全体驻村人员,共180多人。  评委由市扶贫办、市老促会、珠海驻阳江工作组有关领导和有
期刊
近几年来,每次收到《源流》杂志,总会有一番欣喜在心头,总会这样感慨:这个杂志办得很有精神!  细细想来,图文并茂的《源流》杂志充分展示了真善美的整体形象,赢得了广大读者特别是老区人民良好的口碑。目前,《源流》杂志已经被公认为广东省老区宣传的主阵地和老区人民的喉舌,深受广东以及全国老区读者的喜爱。而更难能可贵的是,《源流》作为一个新闻时政类期刊,在全国众多期刊中脱颖而出,荣获2016“中国最美期刊”
期刊
9月20日,新丰县举办“讲好老区扶贫故事”演讲比赛,近20名选手参与角逐,最终决出一、二、三等奖。该县有关领导,各镇(街)分管扶贫工作领导、精准扶贫辦主任,以及驻镇(街)工作组全体成员、各村驻村干部及“第一书记”等人员到场观看了比赛。  比赛现场,这些经过初选出来的选手们个个精神饱满,仪态端庄,充满自信。他们在台上围绕中心主题,结合驻村扶贫的切身经验体会,娓娓而谈。不少人物和事迹非常具有鼓舞性、激
期刊
8月24日,翁源县老促会联合县扶贫办、县文联举办了“讲好老区扶贫故事”演讲比赛。县委、县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县扶贫办、各镇(場)扶贫办、全县51个相对贫困村驻村工作队负责人以及贫困村第一书记观看了比赛。经过激烈的角逐,产生了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4名,来自龙仙镇李洞村的王初桂演讲的《一封来自大山深处的感谢信》获得一等奖。  据悉,翁源县老促会联合县扶贫办、县文联举办了“讲好老区
期刊
阳江市阳东区新洲镇北桂村,地处粤西山区腹地,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一个远离繁华城镇的革命老区村,也是一个有着南宋皇族血统传说的历史文化名村。  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北桂村立足绿水青山走出了一条脱贫路:挖掘历史文化、开发乡村旅游,用旅游业带动服务业。同时与农户签约,提供技术服务、建立合作社、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将种植和观光、产业和旅游结合起来,真正让绿水青山成为了金山银山。  山水依旧,北桂
期刊
一代风流(组诗)  ■ 郑木胜  思想者  —致胡福明  想起你  想起你的那些事  我就想起罗丹  想起罗丹那传世不朽的雕像  想起雕像刚毅睿智的头颅  深邃的大脑和低着头沉思的神情  想起那强健宽阔的肩胛  结实有力的肌腱和脊背  那,就是你的形象  许多年过去  人们说你是思想者  但你却淡淡地说  我的那篇文章  文章中的那些话  马克思和毛泽东都说过多遍  书本里都有  大学哲学系的老师
期刊
9月19日,怀集县蓝钟镇佛甘村举行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分红发放仪式,帮扶单位广东金叶集团领导为该村14户贫困户送上了分红款。  佛甘村是蓝钟镇唯一一条省定贫困村,广东金叶集团自帮扶佛甘村以来分别建设了光伏发电扶贫项目一、二、三期工程全部已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110.82kw,共计投入扶贫资金90余万元,预计年发电量121902度,预计年收益10万元。  这次分红对象主要是14户60人有劳动力的贫困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