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班集体教育更走“心”

来源 :班主任之友·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yanfang19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接触了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我开始尝试从心理学角度观察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把心理辅导式的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融入工作中。我主张以带动全体学生的幸福感为中心,狠抓两个基本点:让学生尽可能拥有积极的情绪体验;班集体中尽可能提供积极的群体环境。慢慢地,我喜欢上了这种更走“心”的教育风格,以积极心理学为依据,以关心学生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为导向,相信学生内在的本性是积极的,依托集体环境,挖掘事件中个体学生内在的建设性力量,促进个体和集体的共同发展。
  故事一:一面折射灵魂的镜子
  学生A,因为先天性的一些问题,14岁的他智商停留在五六岁左右,但却显得聪慧可爱,有着孩童般的天真无邪。入学三个月后,他的脏话竟多了起来,即使是偶尔进班级的我也能听到他刺耳的骂人声,并偶尔伴随侮辱性的动作,这让我万分惊讶。我立即致电A的家长,家长生气地说A以为自己交到了朋友,最近和班内三个调皮的男同学走得比较近,但是他们却欺负、责骂甚至侮辱A,导致最近A在家里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的言语和行为。
  我该如何来帮助A?又该如何教训那三个调皮鬼呢?
  我的心理学课程正进行到班杜拉著名的社会学习理论:人类的许多行为都是依靠观察习得的,都是依靠替代强化形成的。通俗地说,就是很多行为都是由模仿而得的。如果个体观察到的榜样行为带来了积极的效果,那么个体很有可能会表现出这种行为;如果观察到的榜样行为带来的是消极的后果,那么个体则倾向于不表现出这种行为。
  像白纸一样易受影响的A都已经通过观察习得了一些不良行为,可作为班主任的我却还不知道。说明除这三名事主外,班上更多学生看见A被其他人欺负,在心灵上没有触动,因为不重视更因为漠视的态度,才选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件事,显然已不再是三个事主的问题,而是全班的共性问题。我毫不犹豫地把事件提交至班会进行合议,以便让全班学生了解事件始末,并在“事件”中成长,从而给A带来另一种熏染,促进成长。我想,犯了错的孩子需要的不是更多的野蛮示范,而是文明的榜样。
  一连几天,我在学生面前故意增多了和A的互动,在听到他不合适言语行为时,温和劝阻,友善提醒。通过言语、表情、行动的示范,让学生全方位看到我是如何尊重A的。此外,我加紧设计合议班会,班会如期举行。
  第一环节:
  以生动的故事,让全班学生体会到“榜样作用”“观察学习”对一个人的影响。
  第二环节:
  呈现几个A的不良言语和行为的片段,有文字版的,也有我抓拍的一些图片记录。列举了开学三个月到现在A的一些变化,以及他最近频繁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要求全班同学一起尝试讨论A的行为是如何习得的。通过对A的前后行为分析,孩子们意识到绝大部分原因来自于班级同学的“不良榜样”,最后,全班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A是一面折射我们班级灵魂的镜子,我们班级同学表现越好,A就会变得越来越好;而我们班级同学行为有偏差,A就有可能习得这些不良行为。
  第三环节:
  我声情并茂地读了封A的父母写给我的信(其实是我自己设计的)。
  尊敬的陶老师:
  感谢你近三个月来,对我孩子的照顾。你并没有因为孩子智力上的短暂落后而看不起孩子。您每隔几周就会给我们打一次电话聊聊A的一些情况,这让我们感觉到你对孩子的关心与尊重。但最近几周,有些同学的行为影响甚至伤害到了A,我们有些心酸又有几缕悲伤。我相信你班上的孩子们也会慢慢长大,学会关爱并尊重别人,期待你能为孩子做主。
  A的父母
  信读完后,我表达了作为一名班主任真实的无助与羞愧,问大家是否愿意帮助我解决这个难题。最后群策群力,大家致力于商讨如何做好自己来影响A,甚至那三位比较调皮的学生也出了些主意。整个过程没有任何批评责备,我用爱来激发爱,用尊重来换取尊重,也得到了全体学生帮我解决“困难”的热忱与预想中的结果。
  令人惊喜的是,随着事情的顺利解决,即使没有老师在场,同学们也似乎更容易做到相互监督和自我管理。全班学生自觉地把A作为修身养性之“镜”:大家相互友爱、彼此尊敬,A就会学着对别人友爱、尊敬;大家自修课宁静守纪,A就会跟着班级的步调乖巧有加……升入初二以来,看到A越来越快乐,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我也时不时借机会把A的家长对全班同学的感谢挂在嘴上,这让我们整个班集体都感觉幸福温馨起来,A的幸福带动了全班同学的幸福感。
  在班级事务处理中,有时一对一的解决方式是非常无力的,得依靠集体的支持、帮助和监督。但若在集体中责备羞辱、道德说教、命令指使、训诫指责那三个犯了错的孩子,也会“啃掉”他们的自尊,可能激起他们的反叛,即使表面上不敢公然反抗班主任和集体,但内心也滋长不出自我约束的力量。丧失自尊的孩子有可能发展出更多的负面技能:在集体背后偷偷摸摸。如果离开了心育,我们的教育只能流于浅表而难有真正的效果。
  调动整个班集体的力量来帮助A和那三个调皮的孩子,在班集体中形成合力来感化监督他们,并获得了成功,这让我更坚定: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要充分利用集体的凝聚力,不让任何一名学生脱离集体,要让大家一起解决事端,形成较强的集体幸福感。
  故事二:不愿“屈从”的黑马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小范,初一上学期那个曾经被我称为“一匹黑马”的孩子。老师的厚爱,同学的称赞,一度让小范有些飘飘然,他过高地评价了自己的能力,渐渐在学业和生活上有了较大的退步。作业拖拉,背书不及时,常承诺却常失言,极度自负又极不负责。我有时候也会忍不住私下数落他几句,可半年来,他渐行渐远。
  冲突事件发生在某个周五的社团活动课结束时,社团活动的组织者J老师根据社团常规操作,提出要交20元会费,问大家有没有意见。结果小范举起了手,表示不想交。老师问原因,他竟以“不负责任的方式”又开了个玩笑,惹恼了老师。全体同学哄堂大笑时,小范仍未意识到自己的过分,甚至还因为惹起大家的关注而自鸣得意。   J老师“杀鸡儆猴”,建议小范转健美操社团去。当天,我也当众对小范这行为提出了批评,结果他情绪激动,在班内公开挑衅:“他没有权利让我改社团,我有权利选择适合自己的社团!”我碰了个钉子,不再纠缠下去:“今天看起来你情绪比较激动,先冷静一下,我们下周一再来讨论。”让学生和自己冷静下来,直到能够理性思考时再解决问题才有意义,这也是我们应该教给孩子的一项重要技能。当大人在集体中用说教、指责、控制来实施一些处罚或者批评时,往往会招致学生的反叛之争,并挤占当事者本应有的自我反思的空间。
  如何把这件事解决得完美些,既能让J老师的教育目的达到,又能让小范“把坏事变成好事”并吸取教训?小范这一段时间来缺少的,也许是信任和鼓励,孩子的妈妈,还有我,各任课老师,越来越多的人正用怀疑的目光审视他,让他越来越找不到自己,越来越混乱,甚至慌不择路。周一我把他找来,和他一起协商妥善解决问题的办法。
  虽然我表面上和小范的谈话和风细雨,可从一开始,我就为“谈话”设计好了一条路,直奔脑海里自己的设想去解决问题,1.小范应该为其过错承担责任吸取教训,主动和老师沟通,获得老师谅解,留在原社团。2.小范如果退社团,将会成为学校第一个因师生冲突而退社团的学生,这有损本班声誉。却忘了要真正让小范感到被理解、被接纳、被支持,至于他心情和感觉好不好就更顾不上了。结局是可想而知的,J老师直接将小范拎了出来。小范反来找我讨公道。
  这一次,我想到心理辅导中的一个原则:做一个引领者,通过倾听和共感,让来访者在诉说和回忆中,自己找到问题的症结,相信来访者有自己的资源和力量去解决属于他自己的问题。我决定慢下来,好好静下心来认真倾听小范的想法,让他自己去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我找出一张白纸,悠然而淡定地写下三个问题,示意小范书面回复。他认真填完,把纸返还给我。我一看,难怪不去主动找老师沟通,原来还是打心眼里认为这件事他失当的地方远远少于得当之处。放下内心对小范是非对错的判断,我先对问题一一进行了回复:
  问题一:请说出班主任帮你讨公正的理由。(括号内为我的处理态度和观点)
  1.你要对本班学生的学校生活负责。(我会对你负责,但以你对自己负责为前提。)
  2.你对学生提出的疑问有义务进行解答。(我会综合各种力量尽量公平解答。)
  3.你有责任维护师生和睦。(我和你谈话就是想让你们修复关系。)
  4.你应该树立让学生信任的形象。(我会尽量做到让你信任我,但我也要让J老师信任我,让所有其他目睹事件经过的学生信任我,我会尽一切力量做到一视同仁。)
  回复完我的个人态度,正好到了放学总结时间。我征询小范的意见要不要启用“班级合议制度”,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利用集体的力量来帮助自己。因为“班级合议制度”在之前已经成功帮助过许多同学,小范痛快地答应了。通过集体成员共同和小范对话、争论、辩解,集思广益,帮小范共同整理了问题二和问题三的“清单转换”:
  问题二:请说出在本次事件中你做得好的地方。(括号内为班集体合议观点)
  1.同学作证,我并非对社团没有贡献。(有贡献这点要肯定,但贡献有大有小,你属于少的还是多的?你有你的评定,老师有她的标准,很难判断谁的评定更合理。)
  2.课堂上我举手说不交钱纯属开玩笑。(和老师开玩笑的勇敢可赞,但须注意场合,这个玩笑目的何在?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老师把玩笑当真是不是也可理解,玩笑过后主动沟通也许更易解开误解。)
  3.我有权对自己心中的不解提出疑问。(这绝对是你的权利。)
  4.我的举动只是为了帮助J老师提升课堂气氛。(想法非常好,也许你可以选择更加高大上的方式,用大家都认可的方式会比较靠谱。)
  5.我平时默默奉献不争利,却被J老师无视。(借这次机会,你可以告诉J老师你都奉献了什么,别人眼中的你可以靠沟通调整。)
  6.我对老师推荐我改报健美操社团的无理要求有权拒绝。(你总说自己身材好,也许老师觉得健美操可以取你所长,并无恶意。当然,你确实有权拒绝改报,正如老师有权拒绝你继续参加她的社团。)
  7.我可以维护合法的权益。(你可以选择继续待在J老师这个社团,你有权益也须履行相关义务。)
  8.我要伸张正义,J老师课上也爱开玩笑,我也可以。(喜欢谁,才会模仿谁。你的学习力很强,提醒玩笑须注意场合、分寸。)
  9.我虽然已经答应要写800字检讨,但我内心不想写检讨,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错,我要维护自己形象。(在意形象是优点,维护需要用行动,不想写检讨完全可以不答应,拖延只是逃避,可以主动和老师商讨有没有其他解决办法。)
  问题三:请说出本次事件中你做法失当的地方。(括号内为班集体合议观点)
  1.我在课堂上随意开玩笑不对。(开玩笑可以,能增近师生关系,但课堂上确实要谨慎。)
  2.拒绝老师合理要求不对。(能自我觉察,这是优点,犯错其实很正常,但意识到犯错后还须要跟进补救,加强沟通。)
  3.态度随意不对。(老师不在意你做什么,但在意你的态度。)
  班集体合议最后,大家帮助小范列出了事件可能的走向:
  走向1:小范选择退团——写退团申请——写退团原因——父母签字——J老师签字同意——班主任签字——教务处签字同意——重新协调选择社团——写入社申请——其他相关社团老师签字——班主任签字——加入新社团。
  走向2:小范选择和解——写检讨800字——重归社团——用行动重获J老师信任——维护自身形象。
  最后,我总结,表示很欣赏小范能把心中所想拿出来讨论;也感谢小范给集体成长的机会,合议既帮助小范自己,又成长了集体;最后提出希望小范能整合大家的意见,听从内心选择做最后的决定。   后来,小范交了1000字的反思,比原定多200字,把同学们的建议写进去了。鸡蛋,从外面打破,是压力,结果一地破碎;而由内打破,是成长,成就了一个新生命。集体对小范的信任和尊重,给小范挪出了自我成长的空间。
  这件事情让我领悟到,调整一个人的意愿叫作“合作”,而服从一个人的意愿是“顺从”或“屈从”。允许孩子感受并且说出自己的抗拒情绪,不仅会帮助孩子发展自我意识,而且会使学生更加合作。真正的心育是引导学生滋长内在控制的力量,而不是外在的控制。
  在集体面前处理小范的问题,我们一开始的谈话就是在要求小范“屈从”。J老师和我在集体面前的责备、公开批评,都招致了他的反叛。我们的步步紧逼,让孩子不堪重压,心灰意冷。而集体的合议,同样是在集体面前处理小范的事件,因为尊重,也因为给了小范选择的权利,得到了小范的“合作”甚至是“认同”。因为孩子们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资源,解决与自己切身相关的事,没有一个学生会对同学们的想法和非惩罚性的建议无动于衷。如果当事人有机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帮助的建议,这能鼓励当事人因为自己能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而感觉更好,也会懂得感激其他同学的建议,明白同学们只是专注于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责难自己。如果一个学生知道能够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是安全的,知道犯错误不会给他们带来责难、羞辱和痛苦的惩罚,而是他们学习的机会时,就会建立起责任感和义务感,且当学生犯了错后有机会选择他喜欢的方式弥补时,就会感受到自己的力量。
  学生有时候抗拒的不是我们的教育内容和道理,而是我们在集体面前处理事件的方式!所以说,班主任一定要考虑如何从学生心理入手,注意批评方式与艺术。
  故事三:向左走?向右走?
  生活中的Z与学习中的Z常让我们觉得不是一个人。
  生活中的她,可爱、活跃,言谈举止敏捷又不失灵气。而学习上的她:自习作业总是不准时交;自修课可以咬着笔盯着值日班长看半节课;老师提问,扭捏半天,东摇西摆,半天不开口……
  向左走,快速行动起来,Z就会离成功近一些;向右走,慢慢悠悠拖时间,Z就会离失败近一些。家访中,我和家长共同分析了孩子的双面特征可能来自于长年的古筝练习。因为无论孩子作业做快还是做慢,永远还有古筝等着她,而孩子,可能从内心来讲,不一定是把古筝看作是她生命的一部分。所以,她永远在磨蹭,磨蹭着慢慢地做作业,慢慢地行动,最后衍射泛化到几乎做学习中的任何事都是如此状态。对Z学习中的速度问题,我们根据其实际情况,详细策划了一个速度训练的小方法,先提高Z对作业时间的控制能力。即部分作业计时,记下其做作业开始到结束的具体时间,由老师来审核速度是否有进步(家庭作业计时由父母管理)。
  对于针对个人的要求,有些孩子是抗拒的,此时,集体的氛围至关重要。
  当时正值初一,一周4节自修课,对于刚入初中的孩子来说,不太会进行时间规划和管理。所以入学第一个月的班集体阶段主题就是学会时间管理,班级口号“我的时间我做主”。连续几周,我们针对自我时间管理进行了头脑风暴,学生也习得了一些技能。
  一次班会,在我的倡议下,专门对Z的现象和困难进行了合议。有同学主动提出愿意做Z的同桌,帮助Z进行自主作业时间管理和课余时间合理规划,并监督执行。因为怕一下子把面铺得太开导致Z达不成任务而自暴自弃,也为了提高Z的“自我效能感”,我们合议商定先以她薄弱的英语学科作为试点,希冀以点带面让Z从小步前进中尝到甜头,助长她增强自我控制的内在力量。通过合议,我在班上营造出了“一个同学掉队,大家来关心;一个同学犯错误,大家来帮助”的舆论氛围。围绕班级管理目标,经过合议,全体学生都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限制什么,发扬什么,抛弃什么,从而加速健康向上的班级舆论的形成。同时,我们把这种互相管理和全班督促的方法运用到了像Z一样存在时间管理问题的其他孩子身上。
  与此同时,为了提高Z的自信,我也用通常为后进生搭建平台的方式,提高她的“集体地位”:如推荐她参加全校性古筝表演;当她出现正面行为如助人为乐时,及时在班内表扬;班徽设计大赛,选中了Z的设计作为班级LOGO……这一切,全方位增强了Z的自我效能感,让她感觉虽然成绩暂时落后,但在集体仍然有相当的地位,这些时不时地支持让Z在班集体中产生强烈的安全感和归属感,Z更有了为提高自尊而在学习上努力的动力。
  一年的事实证明,这些外围鼓励让Z在学习上的行为慢慢变得自主起来,有了一定的时间管理意识。
  在这个案例中,集体的帮助对Z完成计划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甚至是监督,使得Z的正向行为越来越多的同时,时间观念也日趋加强。因此,班主任在处理后进生问题时,应适当从日常生活为学生提供正向情绪,帮助后进生在班集体中拥有一席之地,提供合适的土壤让他们更有动力和信心去更好地学习生活,更快地成长,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存在感和学习意义感。
  在班级生活中,以上类似的事件其实有很多,但作为一个新时代的班主任,不应该总是做个“救火队员”,更多时候我们要把班级工作做在前头,防患于未然。在帮辅后进生和处理突发事件等方面,我也走过一些弯路,工作前几年初做班主任,热情满满,事必躬亲,到头来却再努力都没有用,大有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困惑。很多次,我抱怨着孩子们的少不更事。
  现在,我明白了,要改变一个人,或者改变一个组,老师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正确的班级舆论就好比千里长堤,单独的学生个体如同长堤中的河流,无论如何汹涌,都能顺流而下,但是这个长堤,是需要老师不断去建设完善的。我尽量在做教育工作时把启发个体与集体成长相结合,把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当作班级成长的资源,同时,也把班级当作帮辅个体的最佳阵地。而在集体主义环境下,当面对几十名具有个性色彩的学生时,也不能忽视学生个体人格的自主成长。把心理学的原理运用其中,无疑能助我们找到科学的方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成为教育工作中的真正能手。”
其他文献
为评价特发性嗜酸细胞增多综合征(HES)肺浸润的CT表现,作者研究了5例病人。男3例,女2 To evaluate CT findings of pulmonary infiltrates in idiopathic eosinophilic syn
计算机尚未问世时,可以说教育优势很重要,谁学的知识多谁就比别人聪明,如今,许多知识性的问题只要打开计算机就都能解决。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优势日益下降,问题却日益突出。
“我喜欢他们——/一双机灵的眼睛/粉红的耳朵/虽然爱做坏事/可我还是喜欢他们/如果我到了他们王国/一定要教他们劳动/干事不要偷偷摸摸/我还要给他们介绍一个新朋友/他的名
我院 1998年 1月~ 1999年 12月收治 2 30例脑血管病 ,从中发现左侧偏瘫伴完全性运动性失语症 9例 ,现将其临床和CT资料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左侧偏瘫伴运动性失
正常情况下甲胎蛋白(AFP)含量于婴儿出生后数月降至
同学们:我们刚刚度过了欢乐的国庆长假,我们的祖国也度过了她的54岁生日。54年,弹指一挥间,祖国已从当年的积贫积弱,走向了如今的小康社会,在世界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此
“校校通”元年 去年10月,教育部决定,从今年起用5至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的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旨在进行开放的、自主的、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存,加大实践活动的权重,促使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有益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
我院最近采用多巴胺、速尿腹腔注射,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5例,疗效显著。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5例均为男性,年龄31~68岁,腹水病程3~10个月。其中有2例因肝硬化
贲门失弛缓症并发食管癌,近年来的报导略有增加,在发病因素及临床诊断上还应进一步探讨。发病率及发病因素贲门失弛缓症并发食管癌的发病率,Mathews报道在1,000例贲门失弛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