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民俗与节日文化主体

来源 :节日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hui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2月,我在山东枣庄参加第四届春节文化论坛,有个题目在那个会上未能展开讨论,我想在此就上次讨论的问题再做一些说明。现有的节日志正处在学术转型的过程中,和以往节日志相比,一个重大的区别是《中国节日志》比较强调现场的调查,每个节日志里有相当大的篇幅,是有各学科点的教师带领学生在一定节日题目的要求下,对城乡具体地点进行详实的节日文化调查,这是中国节日志的创举。现在的节日志是过程中的节日志,不是最权威的、最可靠的、最符合历史的 In December 2013, I participated in the fourth Spring Festival Culture Forum in Zaozhuang, Shandong Province. There was a topic that I was unable to discuss at that meeting. I would like to explain some of the issues discussed last time here. The existing festival diary is in the process of academic transformation. Compared with previous festival diaries, one major difference is that “Chinese festival diary” places more emphasis on field investigation. There is a considerable space in each festival diary, Teachers from all disciplines lead students to conduct detailed festival and culture surveys on specific location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under the requirements of certain festival topics. The festival diary now is the festival diary, not the most authoritative, the most reliable, the most historical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地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通过研究地方节日民俗,可以窥见中华民族节日民俗文化的发生、发展之历程。本文对浙江地区七大传统节日的民俗事象进行梳理,传统节日不仅
近些年来,由于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发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的新发展与节日民俗文化研究的新热潮形成了交相辉映的良好态势。但同时
切实加强学生语文口语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音表达能力,尤为重要。下面,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针对语文教学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浅谈一些体会。 It is particularly imp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and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美国是当今世界第一文化强国,作为一个典型移民国家,美国并没有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底蕴,却能够向全球输出其文化,通过文学、电影、互联网,在文化和价值观上取得了
中国本土经验中存在“狂”的概念目前我们所说的狂欢概念基本上还是一个舶来品,与我们熟悉的包括尼采的“酒神精神”有关系,以及后来更直接的是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他把这个概
如今是科学技术时代,语文教学也逐步进入了现代教学。作文高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将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到语文教学当中。本文分析了现代教学手段的重要性,并探究将其运用语言、
本文基于文化产业发展内涵,构建了文化产业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绩效进行了总体评价,运用线性加权函数法对甘肃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绩效
中国上古时期的岁时节日习俗主要记录于月令类文献中,这些月令文献是我们了解和研究华夏上古岁时节日制度和风俗的主要资料依据,要理解中国传统节日制度及其风俗的来源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