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中人员《中医急诊学》的教学难点与对策

来源 :中国中医急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_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学中人员《中医急诊学》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大多还处于探索阶段,作为一种综合性强的高阶段教学,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员打破固有的“西医思维定式”,克服临床上同时应用中西医两种急诊思维体系的困难.这就需要在教学中以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为指导,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学习,并重点对两种急诊医学理论体系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和分析,同时加强西学中专用教材的建设和提升师资队伍的中医临床带教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理筋调脊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的疗效.方法 把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理筋调脊法.观察及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功能量表(JOA)评分、评价生活质量的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的差异,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VAS评分、JOA评分、SF-36评分、IL-6水平、腓总
目的 观察熄风清火活血化痰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风火痰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风火痰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熄风清火活血化痰汤,两组疗程均为10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血清IL-
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危险性高,且若未能及时救治或救治方法不当预后则差,而益气养阴活血法作为针对冠心病而设立的治本之法,在中医“治病求本”及“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常可收效甚佳.因此,笔者试从该病本虚标实的特性着眼,在《黄帝内经》的“治病求本”思想指导下,浅述临床上应用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思考及探索,以飨同道.
目的 观察宁心定悸汤治疗室性早搏(气阴两虚证)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美托洛尔治疗.实验组予以美托洛尔加中药宁心定悸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Holter心电图中室性早搏次数、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 实验组中医证候评分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Holter中室性早搏次数、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不良事件发生.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结论 宁心定悸汤有效降低了室性早搏的发生率,明显缓解了
目的 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药物外敷对急性踝关节损伤患者致痛物质、肿胀程度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踝关节损伤(气滞血瘀证)患者96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药物外敷.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踝关节功能、致痛物质、肿胀程度、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9.17%(P< 0.05);治疗后两组中医主症评分、次症
目的 探索肿意膏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方法 选取82名周围性面瘫伴耳部疼痛患者,观察组采用常规针刺法结合肿意膏外敷法贴于患者患侧耳部周围,对照组则用常规针刺耳周穴位,每日1次,治疗14d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两组面瘫局部外周血IgE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患者局部外周血MMP-9及S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Portmann评分及FDIP评分均较治疗前明
目的 观察耳穴揿针联合电针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6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药物治疗加疱疹局部电针疗法,每周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10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揿针,双耳交替,每天1次,留针24h,每周5次,共治疗10次.比较两组治疗前、第1疗程结束后、第2治疗结束后患者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评分(SF-MPQ)、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
圣愈汤出自《兰室秘藏》,是国家首批公布的古代经典名方之一.对经典名方进行重要信息、古今应用情况的考证总结,有利于更全面地挖掘其发展现状与发展方向,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目前关于圣愈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方面,其文献研究极少.并且在圣愈汤的文献收集过程中发现,圣愈汤的古代应用与现代应用差距较大,古籍记载中圣愈汤主要运用于外科疮疡、妇人经病及产科病等,治疗外科疮疡尤多.然而圣愈汤现代更多用于妇科疾病、循环系统疾病、骨伤科疾病的治疗.可见,圣愈汤应用广泛,对临床实践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因此,本
目的 观察自拟辛芷通窍方联合西药治疗急性鼻炎-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头孢丙烯分散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辛芷通窍方口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所需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AS)病情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hs-CRP及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
从中医理论角度探讨运用小柴胡汤治疗鼻衄的机理,通过梳理鼻衄与五脏、气血、三焦的关系,对比小柴胡汤的功效,发现五脏皆可致鼻衄,气血失和、三焦郁结为鼻衄病机关键,而小柴胡汤能疏利肝胆以安五脏,通过开畅三焦之郁,调气以助血行恢复常道.故小柴胡汤虽非止血剂,却能通过“开郁调气”治疗鼻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