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工程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t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事业快速发展。城市交通事业发展需要相应的工程技术支撑,以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只有专业技术才能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可持续发展,专业技术需要相应的人才才能发挥真正的效果,城市轨道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增大。目前我国在城市轨道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为此,高职院校应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市场需求,构建合理有效的城市轨道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城市轨道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整体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城市轨道交通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作贡献。本文就城市轨道工程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展开探讨。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专业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
  工学结合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最初的形式是英国桑得兰德技术学院土木建筑系和工程系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1903年),到1906年,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开始实施与英国基本相近的“合作教育”模式(CooperativeEducation),并逐渐在美国发展起来。在发达国家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主要是跨国安排学生的实践工作,最终实现教育国际化。2000年,协会理事会经讨论后决定将“合作教育”改为“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Work—integratedLearning)。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是指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能力为根本目的,以职业为导向,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与掌握的一种改革教学模式。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主要是由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的,因此,为了满足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发展需求,必须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城市轨道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合理运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
  二、城市轨道工程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一)构建以就业为目标、技能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方案。
  在我国教育改革中,不仅包括教学模式改革,还包括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而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当前高职教育体系改革的重点内容。只有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才能实现城市轨道工程技术专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具体内容如下:(1)衔接岗位定位与职业能力。岗位定位要与职业能力相衔接,通过研究城市轨道工程技术专业所涉及的各个岗位与相应的职业能力,重点将职业能力定位在岗位对应的动手技能、实践技能、操作技能等方面,采取工作任务分解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实际技能的掌握程度。(2)改革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采用学科体系实施教学的渗透,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则是在由简单到复杂的工作任务过程中渗透实施教学,从而实现学习目标。(3)“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以培养既有理论又重实践能力的技能人才为教学实践改革方向,以工作任务为驱动的课程体系改革为基础,坚持“必要、够用”原则,深入研究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方法与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深学生对城市轨道工程技术专业本身实践的理解,实现强化实践教学创新技能元素应用能力的目标。
  (二)城市轨道工程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计划。
  首先,做好城市轨道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结构需求状况相关调研,并做好实际现状分析,总结当前企业对人才职业能力要求和需求规格要求,以其作为构建城市轨道工程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论依据。其次,进行城市轨道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与岗位定位分析。以典型工作岗位为分析对象,综合分析岗位的社会性、规范性、目的性、群体性及稳定性,并予以职业能力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范围职业分析,进而明确城市轨道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与岗位定位。最后,制定城市轨道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制定与相应教材的开发是否顺利标志着工作任务为驱动的课程设计改革是否成功。
  (三)城市轨道工程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法。
  城市轨道工程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实施方法如下:(1)教学方式。相关院校应就城市轨道工程技术专业情况与相关联系公司保持随时沟通交流,如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保持友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探讨城市轨道工程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共同完成相应的职业技能培养方案。(2)教学计划实施。基于城市轨道工程技术专业岗位定位,具体划分所从事的职业能力,制定岗位职业能力明细表。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需求出发,详细分析社会需求型城市轨道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结构,并制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3)明确实践教学相关内容。工作任务为驱动,建立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教学文件及课程标准,如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工作任务内容、任务考核体系等,确保实践教学各环节顺利实施。
  三、结语
  为满足城市轨道交通事业人才需求,应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到城市轨道工程技术专业高职教育当中,以专业技能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构建适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培养方法,同时展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间联系的认识,调动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际工作,利用实际操作检验自己掌握理论知识程度,同时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这样,学生从真正意义上掌握专业知识与实际技能,为今后就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曾锟,谢黔江.关于城市轨道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科技视界,2013(20):18.
  [2]杨江朋,焦胜军,张碧,李连生.城市轨道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35):11-12.
  [3]刘见见.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城市轨道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实施方案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05):240-242.
  [4]蒋新革.牛东育E时代高职信息技术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论坛,2011(12).
  [5]李文广.对设计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及管理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3(33).
  [6]江静岚.基于高职院校轨道交通专业的计算机课程体系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
其他文献
元月22日,黑龙江省松花江地委方世昌副书记、行署梁世成副专员,带领地区水利局等部门领导同志专程来到长春,对松辽委给予松花江地区县(市)城镇供水等水利工程建设的大力支持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是进行旅游文化教学的指导性课程,但是,在该门课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缺乏重点等问题。本文通过简要介绍《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山东甘林煤矿18层煤2806工作面上方29米处为16层煤的总回风道,16层煤上方58米处为14层煤的采空区。为采出16层煤总回风道留设的煤柱2.1万吨,对2806工作面进行了试采并且获得
1992年,淮北地区遭受历史上罕见的大旱,1~6月降雨量不足200mm,6月中、下旬正值水稻栽插用水高峰期,淮水断流,洪泽湖水位急剧下降,二河闸放不出水,内部沟塘枯竭。早在1月份,省
当前,各级工会财务部门必须要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工会工作的大局,加强财务管理,在管好
每一个地域都有自己的方言,方言也成为地域文化的一种象征,地域方言和古代方言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本文主要列举了楚方言以及南楚方言的关系,并且举例论证,简要的说明两者
于水稻初穗期施用二元植物生长物质粒粒饱 ,就其延缓水稻灌浆成熟期衰老进程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粒粒饱对稻株灌浆成熟期延缓衰老作用明显 ,对易发生早衰的籼型三系杂交稻效应
1974年4月“世界采矿”杂志曾简要介绍过挪威在铵油炸药中掺入聚苯乙烯微球以形成炸药混合物的经验。这种混合炸药,对于不同的爆破具有合适的能量。在挪威应用经验的基础上,
在天井吊罐掘进施工中,吊罐上的施工人员与上部绞车和下部辅助人员的双路信号通讯联系,一直是采用信号和电话这样两套专用线路。线路是通过其它井、钻孔或利用施工钻孔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