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总结胸腔镜腋下单孔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术后疼痛特点,分析手汗症患者手术前后中医证型变化规律,为中医药应用于手汗症围手术期治疗提供必要的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8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血管外科接受胸腔镜腋下单孔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的129例手汗症患者,记录患者术前1d和术后1d、2d、3d的中医证型;术后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手术效果、代偿性出汗发生率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1)随访情况:129例患者中,排除和失访29例,完成随访1
【机 构】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405;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血管外科,广东广州 51040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胸腔镜腋下单孔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术后疼痛特点,分析手汗症患者手术前后中医证型变化规律,为中医药应用于手汗症围手术期治疗提供必要的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8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血管外科接受胸腔镜腋下单孔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的129例手汗症患者,记录患者术前1d和术后1d、2d、3d的中医证型;术后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手术效果、代偿性出汗发生率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1)随访情况:129例患者中,排除和失访29例,完成随访100例,随访率为77.5%.(2)一般情况:短期手术有效率为100.0%;手术整体满意度为96.0%;术后疼痛发生率为92.0%;代偿性出汗发生率为90.0%,且代偿性出汗发生部位以躯干和下肢近端多见.(3)术后疼痛特点:术后出现急性疼痛92例(92.0%),其中轻度疼痛38例(41.3%),中重度疼痛54例(58.7%);90.2%(83/92)的患者疼痛出现在术后4 d内,89.1%(82/92)的患者疼痛症状在两周内缓解,疼痛时间超过1个月的患者有2例(2.2%),65.2%(60/92)的患者经过休息可以有效缓解疼痛.(4)中医证型变化情况:术前1 d,患者主要表现为阳明热盛证、营卫不和证和肺卫不固证等证型,且以单纯实证或单纯虚证为主;术后气血亏虚证和气滞血瘀证明显增加,而阳明热盛证明显减少,患者主要表现为虚证和虚实夹杂证.将术前1d的中医证型与术后1d、2d和3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疼痛程度与中医证型分布关系:单纯实证患者疼痛较轻微,如无痛及轻度疼痛患者主要为阳明热盛证、营卫不和证及肺卫不固证,中度疼痛患者以气血亏虚证及气滞血瘀证为主,重度疼痛则以气滞血瘀证为主,说明术后疼痛主要与气血亏虚及气滞血瘀关系密切.[结论]经腋下单孔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后,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较高,主要为胸背部疼痛;另外,手术创伤对手汗症患者围术期的中医证型分布有一定影响,患者术后中医证型主要以虚证及虚实夹杂证多见.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基于“筋骨并重”原则,运用小针刀疗法联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CSR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颈椎牵引治疗,治疗组给予小针刀疗法联合颈椎牵引治疗,疗程为3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3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29/20),对照组为75.0%(25/20);组间比较(秩和检验),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脐灸法治疗脾虚型肠息肉摘除术后伴肠道功能紊乱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及结直肠息肉摘除术,术后伴有肠道功能紊乱,中医证型为脾虚型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2组患者均给予调整饮食及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方口服联合脐灸法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量化积分、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首次止泻时间及治疗后1个月随访的复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治疗气滞血瘀型稳定性冠心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气滞血瘀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试验组41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的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柴胡疏肝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积分、心理焦虑状态评分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2周后,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和心电图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8%(36/41)和75.6%(31/41),对
[目的]观察清热外洗散联合联苯苄唑乳膏治疗足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足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1%联苯苄唑乳膏外擦治疗,治疗组给予清热外洗散联合1%联苯苄唑乳膏外擦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疗程结束3个月后的复发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结果](1)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为86.7%(26/30);组间比较(秩和检验),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疗程结束3个月后随访,治疗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当归-骨碎补配伍治疗骨折三期辨证中期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当归、骨碎补的有效化合物及其靶点,通过STRING、CTD及GeneCards数据库对当归-骨碎补治疗闭合骨折的靶点进行数据分析,利用Cytoscape 3.7.1开放源码的生物信息分析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蛋白-蛋白互作网络、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应用ClueGO插件对当归-骨碎补治疗闭合骨折的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分析,并对核心靶点基因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后患者早期运用吴茱萸热熨腹部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90例行肝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和基础治疗组,每组各30例.基础治疗组术后仅给予西医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术后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吴茱萸+粗盐热熨腹部治疗,阳性对照组术后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粗盐热熨腹部治疗,疗程为7d.观察3组患者在肝切除术前及术后1、3、5、7 d的门静脉内径、血流速度、血流量及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 d,3组患者的门静脉内径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脂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心绞痛疗效、心电
[目的]观察加味青娥丸联合温针灸治疗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量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量减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温针灸联合碳酸钙维D3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味青娥丸治疗.连续治疗12周.治疗12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L1-L4骨密度(BMD),以及血清雌二醇(E2)、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OC)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与生活质量量表躯体健康总评(PCS)评分的变化情况.
综述近10年来针灸疗法为主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研究概况.颈源性头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由于本病病因仍未明确,临床工作中治疗方法仍未达成共识.针灸是现阶段治疗颈源性头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有关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报道不断增多,本文对以针灸为主要治疗手段的颈源性头痛相关文献进行归纳与综述,认为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不同针刺疗法在减轻头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作用,其中,温针灸、针刺联合推拿等治疗方法疗效尤为突出,可为颈源性头痛临床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
[目的]观察马钱子散穴位贴敷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2组患者均给予甲钴胺片口服,观察组给予马钱子散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Portmann简易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FDI评分包括躯体功能指数量表(FDIP)和社会生活功能量表(FDIS)评分.[结果](1)研究过程中,观察组失访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