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垃圾焕发生命的气息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770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环保意识与国民素质的提升,我国越来越重视垃圾分类工作。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开始正式实施,上海率先成了生活垃圾分类的试点城市,根据国家规划战略,2020年我国地级市以上的城市都要开始布局生活垃圾分类的工作。“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不仅要从年轻人开始做起,也要着重对幼儿的观念培养,结合国家政策要求,要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垃圾分类教育。
  国内幼儿园垃圾分类
  教育现状
  上海成为垃圾分类的试点城市后,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幼儿园都对垃圾分类开展积极的行动。很多幼儿园积极开展幼儿园环保教育课程实践教研活动,并且都开始开设环境保护专项课程,从框架到实践开始推行幼儿环保观念教育。幼教工作从引导小朋友认识垃圾开始,再到给小朋友讲解不同垃圾分类的原理与处理过程,潜移默化地教会小朋友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并且养成相应的习惯。当然,与一些环保教育发达的国家相比,我们国家幼儿的环保教育工作还有較大的进步空间,从整个教育课程标准到具体的实施上都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幼儿园垃圾分类教育的
  实践措施建议
  (一)课程中加入“垃圾分类”因素提升幼儿环保意识
  幼儿园小朋友通常不能直接理解专业词汇,但是他们能通过抽象的语言和生活参照对照晦涩的概念。如教师在具体的环保教育实践中,可以将“我们和大自然”“有用的垃圾”“节约用水”“新鲜空气”以及“蓝天白云”等概念穿插入每日和小朋友的游戏与交流中,为整体教育搭建基础框架。
  同时,“垃圾分类”的主题活动必不可少,可以采用一日游园的形式,鼓励将小朋友分组,每一小组通过摆摊的形式代表一种垃圾类型,收集生活中的同类型垃圾,然后带领各个小组之间交流垃圾的来源、收集垃圾的过程以及垃圾分类情况等知识。
  (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除了定期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加深幼儿的环保意识以外,还可以通过游戏等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垃圾分类的习惯。如结合家长开展废物再利用的活动,让学生和家长利用身边的废弃垃圾进行二次创造,如用易拉罐做风铃,用废纸做剪纸画等。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仅可以起到宣传环保概念的作用,也能大大拉近亲子关系。另外,在日常的幼儿园生活中,可以带领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垃圾分类,如中午的餐食吃过以后,引导学生对食物包装垃圾进行垃圾类别的识别,不可回收的垃圾直接扔进相应的垃圾桶,可回收的垃圾进行简单的清洁处理后也放入相应的垃圾桶。孩子在学校的生活中处处都能接触垃圾分类以及环保的实践工作,潜移默化中能够形成对环保观念的认同,继而养成更多环保的生活习惯。
  (三)通过幼儿园将“垃圾分类”的观念传递到家庭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反过来,孩子也是父母成长的重要因素,幼儿通过在学校养成的良好习惯与观念带回家庭,也是促进垃圾分类家庭化的重要途径。幼儿园教师在与家长日常沟通时,可以让家长引导幼儿在家里也进行垃圾分类的实践,幼儿学习的同时也加深了家长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如,学校可以设立回收箱,家长配合工作,让小朋友不定期从家里带来可回收的物件进行分类,然后学校将表现良好的学生评选为“垃圾分类小能手”,鼓励小朋友的积极性。
  垃圾是不会说话的财富,人类好好利用垃圾就能变废为宝。环保概念的深入人心不仅仅依靠法律法规对成年人的约束,也需要从幼儿教育开始根植垃圾分类的意识。在当前大力推行垃圾分类的大环境下,通过开展幼儿垃圾分类教育,不仅让孩子受益终身,也能通过孩子的教育工作将垃圾分类理念传到各个家庭,通过各个家庭的共同努力,让环保行为为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自然环境。
  (作者单位:
  昆山高新区西塘幼儿园(虹祺园区))
其他文献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对幼儿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必须对生活与教育的关系进行分析,才能重新认识学前教育,创新发展。但从目前情况看,现代幼儿教育存在着诸多观念上的冲突。为解决现代幼儿教育的观念冲突,笔者以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为例,谈谈陶行知理念在幼儿园游戏教学中的渗透。  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厚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教育实践,陶行知全心全意地致力于中国学前教育
人体的大脑与脊髓相连,被统称为中枢神经系统,它被一个具有柔韧性的纤维结缔组织所形成的袋状物紧紧包裹,将其固定在颅骨和脊柱内部,产生保护性作用,这个袋状物即为硬膜。而在硬膜、大脑以及脊髓之间存有水一样的物质,浸泡着大脑和脊髓,它就是脑脊液,具有保护大脑、脊髓、调节颅内压等诸多作用。  近年来,脊柱疾病的发生率逐渐增高。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患者大多会选择外科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手术效果也得到了患者的
留守儿童是社会弱势群体,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幼儿园留守儿童更应引起幼教工作者的注意。幼儿园留守儿童存在自卑、孤僻、优柔寡断、冲动、逆反等心理问题,对于这些幼儿应给以关爱和关注。文章主要论述关爱留守儿童,促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方法和策略问题,与大家分享。一、了解留守儿童实际情况,拉近师幼距离  关爱留守儿童,给留守儿童更多关爱,首先应分析和了解班级幼儿的家庭背景和实际情况,对班级幼儿的信息进行分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鼓励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方法、策略、途径去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热情与兴趣。探究是幼儿的一种本能,是幼儿进行科学学习最有效的方式,培养幼儿主动探究科学的能力有利于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从幼儿的实际需求出发,引导幼儿大胆地探究科学、创造创新,以提升幼儿的科学核心素养,促进幼儿的发展。  为幼儿选择有利于科
区域活动是依据幼儿发展需求与幼儿园相关教育目标而设立的一种活动形式,深受幼儿喜爱。区域活动涉及科学类、美工类、角色表演等方面,彰显了自选性、自主性等特征。区域活动的主体是幼儿,教师则是幼儿进行区域活动的引领者、点拨者与指导者。教师应重视对幼儿区域活动的有效指导,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得到有效发展。关注材料投放与区域活动环境的构建  (一)彰显适宜性  教师投放区域活动材料时要依据区域活动的主题,做到有
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思维的重要途径。教师需要推进美术活动的革新,以此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  提问引导,改变绘画内容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幼儿在创作时虽然会在脑海中产生众多的想法,但真正付诸笔端的往往是生活中常见的内容。  以交通工具绘画为例,在进行绘画实践时,许多幼儿陷入了单一、僵滞的思维境地,即绘画的内容基本都与现实中的各类车子相似。对此,教师可以向幼儿提问:宝宝们,我们在路上看到的车子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教师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索创设宽松、自由的氛围,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结合本园的特色,我们曾经策划了一次豌豆种植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出现了好几次兴趣缺失期,这引起了我的关注。鼓励自主选择,抓住幼儿兴趣  冬日来临,天气越来越冷,教室外置物架上的植物被冻伤枯萎。孩子们说:“我们的植物怎么发黄了?好像我的植物死掉了。”“是的,我的植物也是,叶子都没了。”这到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是幼儿教学的主要目的。在幼儿教育中采用赏识教育方法,可以让幼儿获得健康发展,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教师在幼儿教育中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利用赏识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赏识教育的积极作用  赏识教育对幼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第一,长时间运用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摆脱自卑,提高幼儿的自信心,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第二,幼儿与成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与想法有较大的差别;赏识教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想把管理工作做好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其中的学问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探索。今天,我想以教研叙事的方式谈谈我的管理之路。本学期的教研重点是班级墙面环境的创设。我作为业务园长,带领团队围绕“以幼儿发展为主,幼儿在前,教师在后”原则,走上创“墙”之路。  诊断找问题  从教师上传的互动照片上,看似幼儿与主题墙互动起来,幼儿指着墙面与同伴进行讲述、幼儿在自己张贴作品、
近日,国内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在过去的20年间,我国15岁以下儿童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发病率增长近4倍。  对于糖尿病,大家并不陌生,因为每个家族中都会有一两个被确诊的糖尿病人。但我们平常所说的糖尿病基本都是2型糖尿病(成人发病型),与此次研究提及的1型糖尿病,又有什么不同呢? 1型糖尿病偏爱15岁以下儿童  根据台州市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何斐介绍,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最明显的区别之一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