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创作研究、创新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dyte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花儿”,作为一种文化,是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发展衍变着,它在青海区域性文化圈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青海得天独厚的文化艺术资源。尤其,2009年“花儿”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似乎在一夜之间,从乡村田野进入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在西北大地遍地开花,并在诸多文化业态中独占鳌头,成为一种大众主流文化,这是“花儿”之幸,是人民之幸,也是人类之幸。
  一
  长期以来,“花儿”深受封建传统思想的窠臼和束缚,视唱“花儿”为一件最不光彩的事情,将其称之为“野曲”,一直藏在深山中,停留在“民间封闭状态”,难登大雅之堂,很难有所突破,也很难有所作为。不管是歌手,还是创作、研究人员,都无奈地扮演着“业余爱好者”的角色,社会严重缺乏系统的延展性和开拓性,近而直接影响了“花儿”的传承发展。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人们思想观念有所改观,开始认识到“花儿”在地域文化圈中的地位,青海“花儿”在传唱、创作、研究等方面也相应有了一些突破,出现了像朱仲禄一样集挖掘、整理、传唱、研究为一身的集大成者,在他70多年的“花儿”演唱生涯中,编创了一千余首“花儿”,其《花儿与少年》《上去个高山望平川》《下四川》等,至今成为“花儿”史上的经典作品而难以超越。进入九十年代,原青海省民族歌舞剧团青海“花儿”艺术团应运而生,多年来,艺术团足迹遍及青海的山山水水和甘肃临夏等地,曾获国家乌兰牧骑艺术团称号,为“花儿”艺术的传承与普及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十一世纪以来,西北各省区由于自身在文化品牌打造上的种种需求和目的,文化界有了“花儿品牌在宁夏”、“花儿研究在甘肃”、“花儿演唱在青海”的争论。各省为树立当地文化品牌,纷纷将眼光放在散发泥土气息的本土文化——“花儿”艺术上,因而宁夏、甘肃、新疆等省区对“花儿”的重视程度空前高涨,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期想象,以至于一段时期内在省外有了“花儿”是“宁夏民歌”、“回族民歌”的论断。甘肃省顺时也把“花儿”写进小学课本、请进了大学讲堂,他们甚至把《花儿与少年》的知识产权注册到了他们的名下。一时间,在“花儿的起源”、“花儿的故乡”等问题上各省大做文章,你争我夺,互不相让。而在青海,“花儿”虽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但由于民族风俗、宗教习惯、歌手素质、观众需求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花儿”的发展道路一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很不平坦,再加上“花儿”歌手的良莠不齐,观众层次的鱼龙混杂,使“花儿”文化一直处于一种停止不前的尴尬境地,严重阻碍了“花儿”在青海的发展与壮大。在青海民间,“花儿”依然只是以一种“野曲”的名分,偷偷填补着老百姓在荒山野地里的一点娱乐情趣;在社会上,青海“花儿”始终徘徊在青海主流文化的边缘地带,难成气候。因此,有青海“花儿”人概言,如果我们再不奋起追赶,过不了几年,“花儿”将真的与青海无缘了。
  二
  几百年来,世居我省的汉、藏、土、回、撒拉、东乡等民族,创造了灿烂、悠久的民族文化,他们在多年的相互交融、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地独具特色和自成体系的多种不同的“花儿”唱法和“花儿”调令。据不完全统计,流布青海地区的“花儿”曲令达250余种之多,尤其“上去高山望平川”“花儿与少年”、“下四川”“雪白的鸽子”等经典曲令家喻户晓,而土族的“梁梁上浪来”“黄花儿姐”“杨柳姐”等“花儿”曲令音域宽广、旋律起伏频繁,自由辽阔;撒拉族的“孟达”“三花草”“清水”令“三起三落”等“花儿”曲令高亢明亮,自由奔放。这是西北任何省份和地区都无法争夺的雄辩的历史事实。如何将这一宝贵的“花儿”文化资源进一步传承和发扬?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政府及文化部门清楚地意识到,打造“花儿”品牌在青海文化建设中尤为重要,他们审时度势,高度重视,奋起直追,利用我省独一无二的“花儿”资源优势,积极打造青海“花儿”品牌工作,经过我省文化部门历经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在“花儿”的传唱、创作、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青海“花儿”得到了空前的活跃和繁荣,呈现出了以应用研究和学术研究并举,理论研究和演唱实践结合的新局面。
  近年来,我省“花儿”创作、研究、演唱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花儿”人才辈出,曲令风格多样,“花儿”地方和民族特色,逐步得到彰显,从形式到内容,从成果到阵容,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引起了省内外的普遍关注。在挖掘、整理、传承好“花儿”艺术的同时如何将“花儿”创新发展,青海省文化馆馆长颜宗成对此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几十年来他兢兢业业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和汗水。2004年他和他的团队精心策划、倾力打造的西宁凤凰山“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充分发挥出中心城市向全省示范、引领和辐射的作用,已成功举办了十三届,成为西北诸多“花儿”演唱活动中参加歌手最多、演唱曲令最多、演唱水准最高、规模最大、人气最旺、最具影响力的“花儿”演唱活动,获国家群星杯组织奖,可以说是青海“花儿”创新发展的里程碑,为“花儿”艺术的繁荣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有近百万群众参与活动,规模空前,成为青海省优秀的文化品牌和人民的节日,在西北乃至国内久负盛名,先后推出了苏平、马明山、张存秀、索南孙斌、杨全旭、才仁卓玛、彭措卓玛、汪黎英、向国安、双虎妹等一大批有实力的“花儿”歌手。2006年我省以大通“老爷山花儿会”、互助“丹麻土族花儿会”、民和“七里寺花儿会”、乐都“瞿昙寺花儿会”为代表的四大“花儿会”也相继顺利入列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我省对“花儿”艺术保护传承成果的肯定,也是对“花儿”创新发展的期望。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河湟地区的“花儿”演唱活动此起彼伏,如火如荼,空前兴盛,遍地开花,除凤凰山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和我省四大花儿会之外,各地每年举办的大小“花儿”演唱会达百处,也相继成立了青海红兴花儿艺术团、互助县白毡帽花儿艺术团、互助县丹麻土族农民花儿艺术团、西宁百姓大舞台花儿艺术团、大音花儿合唱团等数十个花儿团队,他们在传唱发展“花儿”艺术、活跃和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带动了各地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地方经济的快速崛起。   三
  随之,“花儿”的创作研究也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花儿”的歌词创作也进入一些文人的视野。于是乎,有文人兴趣十足地投入到了“花儿”的歌词创作之中,“花儿”创作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繁盛局面,无疑,这对“花儿”的创新发展有着不可小觑的推动作用。就此,我省在一些文人的参与下,相继出现了一大批老、中、青“花儿”歌词创作者,如:井石、冶进元、滕晓天、蔡钰、一凡等等不胜枚举,他们推陈出新,摒弃传统“花儿”歌词中的糟粕,积极反映健康向上,讴歌时代,讴歌社会的内容,给“花儿”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也给“花儿”的歌词创新带来了“新鲜血液”。
  但随着政府对“花儿”重视力度的不断加大和“花儿”传唱活动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有很多人一哄而上,参与并加入到“花儿”的歌词创作和研究行列之中。这些人在“花儿”的歌词创作上秉承一些文人崇奉的“‘花儿’歌词创作须讲究韵”的言传身教和影响,一味追求“花儿”的“韵”,而忽视了“花儿”的比兴和整体意境,顾此失彼,其词脱离了“花儿”口语化、百姓化、大众化的语言特色,哗众取宠,更显得别口、不连象,不土不洋,既不像“花儿”又不像诗歌,与一些传统“花儿”歌词的意境美和韵味美相比差之甚远,其水平不言而喻。当然,他们在“花儿”的用词上,的确要比一些民间“花儿”歌手的即兴创作“高明”得多,他们标新立异,创作的“花儿”歌词看似有新意、有时代感,但在文化、历史、民族等等元素的运用以及“花儿”歌词本体意境的表达上,只是“蜻蜓点水”,不痛不痒,对于“花儿”的创新发展而言,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而今,以“花儿”的名义冠以名目繁多的“花儿创作群”、“花儿研究群”和“花儿网站”等,在网上日渐增多,数不胜数。据不完全统计,这样的“花儿”群仅仅在青海就有二、三百之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无疑对传播“花儿”,促进“花儿”的普及与传唱,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殊不知,有些网络“花儿”歌词,更多的是一种低俗的打情骂俏泛滥,还有的以相互剽窃抄袭为能事,有的甚至不堪入目,根本谈不上对“花儿”歌词的提升和创新,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不仅扰乱了网络“花儿”正常的创作环境秩序,甚至充斥着一股不和谐的乌烟瘴气,与本质上的“花儿”创作背道而驰,我辈实在不敢恭维。一些花儿网站也仅仅担负着单一的“花儿”的传播与普及职能,而对“花儿”的创新发展大打折扣。依然是望尘莫及。网上“花儿”创作的范围,也仅仅停留在某些社会闲散人等层面上,由于文化水平等诸多方面的限制,他们即便想创作一首好的歌词,也是望“花”兴叹,错字百出、语句不通不说,“韵”的更是驴头不对马嘴,这种“花儿”歌词创作,在网上比比皆是。
  “花儿”的研究也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与时俱进,再上新台阶。纵观“花儿”的渊源曾有学者提出吴歌说,认为十四世纪70年代,朱明王朝大肆移民,以南京朱家巷为代表的吴人被迁向西北,移居青海。吴人来,吴歌也随之而来。江南的吴歌遂也成了西北的“花儿”;还有“花儿”起源于男女青年的情歌说,认为“花儿”属于民歌中最纯真、最优美的部分,表达率直、自由等等。近年来,先后有赵宗福、罗耀南、颜宗成、滕晓天、李养峰、李少白、杨生顺、一凡、马得林等业内专家学者出版了《青海花儿大典》《青海花儿论集》(一、二、三、四)、《青海花儿新篇》《青海花儿选》《青海花儿创作歌曲集》《花儿春秋》《青海花儿艺术志》《花儿词话》《青海花儿话青海》《河湟花儿大全》《花儿本是心上的话》《百首花儿漫大通》等著作,以及音像制品300余个品种等卓有成效的创作、研究成果,填补了我省“花儿”创作、研究的空白,是空前的也是前无古人的。同时,“花儿”的舞台剧创作也呈现出高端化和多元化,政府先后投资打造了花儿音画诗剧《雪白的鸽子》、青海经典花儿歌舞诗《山水相依花儿情》、花儿歌舞剧《马五与尕豆》、花儿风情剧《六月六》等,这一切无不给人带来了“花儿”新的艺术冲击和感染力。
  四
  尽管,“花儿”的起源及历史等研究,说法各异,但这都不能改变“花儿”已经稳固、长期根植于青海广大人民心里,且生根发芽,并将蓬勃发展的历史事实。“花儿”的创作研究,就是要为歌手所用、政府所纳,为政府、文化部门更好的创新发展“花儿”提供实践依据和应用指南。如今青海“花儿”的春天已经来临,发展到“百花齐放,万紫千红”这样一个“花开盛世”的大好局面。如果我们创作研究的成果还不能为“花儿”的传承与实践提供一丁点实用价值,那创作研究岂不是纸上谈兵?然而,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研究者固步自封、自我陶醉,几乎千篇一律,依旧停留在诸如“花儿的起源”、“花儿的历史”等等已经被前人研究过时的,或对“花儿”的创新与发展丝毫没有借鉴价值的研究课题上。众所周知,“花儿”的整体结构、句子节奏、韵律都是很别致独特的。如扇面对结构,单、双字尾的交叉使用,交韵、复韵的大量使用等等,除了与《诗经》中的某些篇章以及之后个别诗词有些相同之处外,在古今民族中是找不到相同的例子,花儿特殊的艺术性由此可见一斑。因此,要创作研究好“花儿”,须以人为本,以实用为本,脱离人民和实用的创作研究将是“画蛇添足”。我们知道,人民群众是“花儿”最初的直接创作者,也是最大的受众群体,“花儿”的创作最终要经过歌手的演唱,才能体现其社会价值和实用价值,才能回归民间、回归大众、回馈人民,如果在“花儿”歌词的创作上一味讲究韵,而去堆积一些脱离百姓语言的生疏、华丽词藻,这样的“花儿”老百姓真正能有几人听懂?相反一些老“花儿”歌手上台即兴编创的“花儿”,即便不那么押韵,但其贴近老百姓生活、比兴喜闻乐见、语言通俗易懂,深得人民群众的欢迎和认可。我们不反对“花儿”创作讲究韵,也不反对“花儿”研究的学术性,但不能一味地讲“韵”而脱离“花儿”的受众群体和“花儿”所体现的本体意境,以及一直无休止地探寻“花儿”的历史而对“花儿”的创新与发展丝毫没有实用价值的学术研究,那“花儿”的创作研究也就适得其反,多此一举了。
  人民群众不仅是文化发展的主体,也是文化消费的主体,“花儿”的创作研究,保护传承,创新发展,最终要体现在老百姓的文化消费数量增加、质量提高、内容新鲜、形式多样方面,要通过“花儿”文化传承、创新与发展,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让他们共享社会主义新文化发展的成果,这是一个传唱者、创作者和研究者应尽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富足起来,物质上的满足促进了人们精神上的追求,作为人们传播文化和普及知识的载体,群众文化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当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作为一种大众参与的公共文化形态,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这不论对于经济的发展还是对于我国精神文明的建设都会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  一、群众文化的内涵  群众文化,是指人们职业外,自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近年来,以数字化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大数据时代”扑面而来,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样也深刻改变着人们的学习、阅读习惯,图书馆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人民日报》曾发文指出,当今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图书馆的传统职能逐渐失去吸引力,而图书馆又或多或少存在人浮于事、功能单一、馆藏陈旧、效率低下等问题,转型和变革势在
期刊
十一 女总管家  1956年是宋庆龄工作非常忙碌的一年,仅从一月初到四月中旬,她就接连出国访问了印度、缅甸与巴基斯坦三个国家;参加了祝贺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六周年、前往波兰驻中国大使馆吊唁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波莱斯瓦夫·贝鲁特逝世等十多项国内的活动;还在寓所接见了前去拜访的周恩来总理,会见了印尼共产党总书记艾地。这对时年63岁的宋庆龄来说,其疲惫劳累的程度可想而知。  就这年,李燕
期刊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习近平  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青年时期是人生成长的奠基时期。每个人经历的差异、成就的大小,除了客观的人生际遇外,更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时代的主观努力和人格品质的自我淬炼。习近平同志之所以成长为全党全国人民拥戴的领袖,这与他在梁家河那7年峥嵘知青岁月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定不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注重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深入开展历史文化传承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文化认同感,积极培养人民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事关国家的统一与中华民族的认同。  青海原子城是中国
期刊
同仁,藏语称为“热贡”,意为“金色的谷地”“梦想成真之地”,是享誉中外的热贡艺术之乡,寺院众多,是藏传佛教的圣地之一,如隆务寺、吾屯寺、郭麻日寺等。隆务寺始建于1301年,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青海较古老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寺内珍藏各类艺术精品和珍贵文物,还有明宣德赐封的“弘修妙悟国师”牌以及明天启五年由皇帝题赐的“西域胜境”匾额。隆务寺下辖有年都乎寺、郭麻日寺、吾屯上寺、吾屯下寺等18座寺院,19
期刊
201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80年风雨兼程,80年岁月如歌。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和要求,青海作为红军长征经过的15个省份之一,从7月至10月,全省各地纷纷举行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弘扬长征精神和民族精神,追忆革命先辈光辉事迹,激励和动员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群众,凝心聚力推动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建设。而通过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表达心中炽热的情怀,抒发对党
期刊
那年,若不是在“黔义杯”全国散文征文赛事中获奖,也许我这辈子也到不了遵义城。  瞻仰革命圣地,是颁奖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活动。  遵义会议会址与纪念馆,是瞻仰活动中的第一站。人们歌颂它们的诗文如汗牛充栋,我羞于在此效颦。现在我要记述的,是始终鲜活地印刻在我记忆屏幕上的红军山与小尖山,还有遍布整个遵义地区的红五星。  红军山上的英烈雕塑  红军山就是坐落在遵义市城区湘江河畔风景秀丽的凤凰山南麓的小龙山,
期刊
博物馆通过对相关实物及其有限背景知识的有序排列组合,向观众提供直观的精神文化产品,也就是展览陈列。虽然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形象性,但受展品、空间等因素的限制,任何一个展览所展示的都只能是主题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难以完全涵盖主题所包括的所有内容,加之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差异,观众从陈列展览所获得的信息多是主观的、不成系统的。在这种情况下,恰到好处的展览讲解就如同点睛之笔,把观众通过直观视觉初步获得的
期刊
今年是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两位从未晤面的大师,几乎同时铸造了戏剧丰碑《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且都用浪漫主义手法表现了永恒的主题——爱情高于生命。难怪,上世纪30年代,日本汉学家青木正儿将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相提并论:“东西曲坛伟人,同出其时,亦奇也”。  耐人寻味的是,他们与优伶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别以为大师与优伶本该如此。要知道,在那个以权势和金钱论贵贱的时代,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