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组阁”辩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za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徐州睢宁试水“校长组阁制”
  
  2009年8月,江苏省睢宁县出台文件、在全县推行中小学校长人事制度改革,先期面向全县教育系统公开选拔11所中小学“一把手”。按照文件规定,睢宁今后将取消全县中小学校长行政级别,原任校长级别进入档案,新任校长不设级别,一律实行聘任,四年一聘。连任同所学校的校长不得超过两届。实行校长聘任制以后,校长有权“组阁”,副校长和教导主任等职位可由新任校长确定人选。
  据了解,竞聘上岗的校长在拥有“组阁”等大权的同时,其权力也受到相应制约。按照睢宁的规定,对聘任制校长设立弹劾程序,10名教师联名即可激活弹劾程序,由全体教师公开投票,不称职票数达到50%时,予以弹劾。教育主管部门每年对校长工作绩效考核一次,4年任期届满综合考核一次,不合格者予以解聘。
  与此相配套,睢宁县还规定,校长工资的40%设为特别工资专用账户,考核不合格的不拨付。设立功勋校长奖,一次性奖励5万元。
  江苏睢宁的“校长组阁制”向赋予校长更多的依法办学自主权迈出了更为具体和坚实的一步,成为了中小学教育脱离行政体制干预的滥觞,其多重的积极效应值得肯定。
  首先是扩大了校内民主。在《中国教育报》曾经的一份“当今中小学教师心态及行为”调查中,有78.7%的教师明确肯定“目前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亟待改革”。由于校长实行上级任命制,出现了“数九寒天上穿棉袄下穿裤头——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的怪现象,部分学校的“校长负责制”已异化为“校长垄断制”,一些校长一手遮天。根本不将群众的呼声和合理化建议放在眼里。对教师缺乏应有的人格尊重。弹劾制可以对校长组阁的权力扩大化形成有力制衡,监督校长不仅有来自上级部门的聚焦灯,也有来自下级的探照灯。如果校长在“组阁”的过程中不是任人唯贤唯能,只图凝聚力而任人唯亲唯近,结果团队没有战斗力。所开展的工作没有使得各方面有长进,那么10人联名,就可以启动弹劾程序。校长时时刻刻受到一线教师的监督,在校务公开、行政决策、科学决策以及各项教育管理中,就不得不听取一线教师的声音,知人善任、合理用权、授权得当、奖惩分明,善待基层的声音,而不能再搞独断专行和霸王思维。这样,教师的知情权、话语权得到充分尊重,人们期待的民主思维、民主治校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落实。
  其次是倡导教育家办学。时下的校长。有着严格的行政级别。将校长角色过多集中在行政领域,就会淡化对校长的专业化要求、职业化要求。这种行政暗示会有意无意地让校长在自我发展和未来规划中,更注重行政职位的升级、功名的追逐,而不是注重专业眼光的高远。以及胸怀宽广的教育家视野的培养,这对于教育的发展和学校的远景发展,是一个巨大的制约。“校长组阁制”实行后,校长不再是官员,而是学校管理员,这就会促使校长必须加强专业化规划,提升专业含量,由过去的“行政权威”转向现在的“专业权威”。校长是学校管理者,同时更是教育专家、教学能手,尤其应该具有教育家视野。学校工作,可谓办学育人两主线。一般来说,办学属于教育行政范畴,其特点是讲规范;育人属于教书育人的业务范畴,其特点是讲规律。如果在一个系统内以行政权力的不断强化,实现了业务的不断发展,其规范与规律是合拍的;反之,如果制约了业务的不断进步,其规范与规律是背离的。“校长组阁制”以进一步强化行政责任促进教书育人业务的实践活动,必然促使校长淡化行政欲望,注重信守规律;淡化趋炎附势,注重厚德载物;淡化分数崇拜。注重人格锻造,从而造就更多出色的人才。
  第三是激活内部活力,产生鲶鱼效应。现行的校长管理机制是“校长终身制”,校长职务就是“铁饭碗”,“只能上,不会下”,这种保险箱机制容易滋生“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混混思想。只要校长本人不想有大作为,学校就会停留在“无过就是功”的慵懒状态中,不思进取,不愿作为,学校死气沉沉,教育没有活力,校长成了教育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拦路石。
  实施“校长组阁制”后,校长上岗也要竞争,干得好,可以得到物质奖励;干得不好,就要“自动下台”。保险箱打破了,“铁饭碗”敲碎了,根深蒂固的等、靠、要思想和不作为思想得到遏制,这就会逼迫校长必须在任上努力作为,,奋勇争先,干出成绩,保住乌纱帽。危机意识取代了懈怠意识,快马加鞭取代了满不在乎,这样教育才有望实现质的飞跃。校长自由“组阁”,这一过程有利于形成一个以校长为核心的具有凝聚力的团队。这一团队能紧密团结,做事拧成一股绳,能将一些好的改革措施较少打折扣地予以落实、执行,避免形成小帮派各自为政、阳奉阴违、缺少落实。校长一职不再由上级直接任命,只要有才华、有抱负,普通教师不再需要苦熬几十年就可能凭能力当上校长。这也极大地丰富了校长职位的人才来源,其做法也符合科学的人才观。要知道,真正懂教育、了解教育的正是这些工作在教育一线的人,若他们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受到过度行政化的束缚,就注定要偏离教育本质。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不断展开与推进,基于共同地域文化背景、课程结构框架以及实施策略的江苏小学数学教学,已经逐渐显露出某种具有稳定性、风格化、流传性的内在共同基质。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充分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苏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大纲教材(以下简称为“大纲教材”),和本世纪初按照第八次课程改革理念编写的苏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材(以下简称为“课标教材”)的实验、使用和研究,这种共同
课前教具准备:每位学生一个信封,4人一小组,尽量使每组中信封里的材料都不一样。信封里装有钉子板的16人,装有4根短小棒的4人。装有4根长小棒的有4人,装有2根长小棒、2根短小棒的有8人,装有3根短小棒、1根长小棒的有2人。装有完全相同的三角板的有12人,装有不一样的两个三角板的有2人。  师:听说我们的小朋友特别聪明,你们能想办法利用老师发给你们的信封里的材料做出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吗?  学生动
[案例1]    习题:计算    这么大的两个数相除,一般不可能直接相除,而应该设法将原题转化成比较简单的形式。学生对怎么转化一时毫无办法。怎么启发学生找到转化的途径呢?我想到了科学上建立模型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缩小研究对象的范围。于是我先让学生自己写与原题类似而数目小得多的除法算式,这实际上就是让学生自己在头脑中形成这道题的数学模型,以利于他们更好地把握原题的特征。同学们写成了一些符合要求的算式,
[摘要]“学困生”,很大一部分因不善于听而形成。家长的重复唠叨、小学教师的反复强调、义务教育“口语交际”教学的好高骛远,致使这部分学生常处于充耳不闻的状态。解决问题的关键一为突破家长的宠爱观念,二为改进学校的教育方法,三为语文课堂的有意识训练。  [关键词]“学困生”;“听障”;家庭;学校;语文课堂    普通学校的学生中,肯定有少数“教不好”的“学困生”,这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为此,我们调查了数
名师档案    龙胜,教育硕士,国家级骨干教师,湖南省特级教师,长沙市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现任长沙市博才学校书记。她是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曾荣获全国中小学优秀外语教师园丁奖,湖南省英语教学竞赛特等奖,长沙市“华天”优秀教师奖。她的“激情、平等、开放、创新”的教学风格一直得到学生的喜欢。她在教育教学、教研课题、学校管理诸方面积极探究,撰写多篇论文,分别发表在全国、省、市专业刊物上
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学科骨干教师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中的作用,市县级的培训机构十分重视学科骨干教师的培训。然而随着学员信息日益丰富、视界不断开阔、思想更趋自由,培训工作常常面临考验。提高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就成了我们常探常新的课题。  遵循客观规律,传承办班经验,依据学员特点,我们各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班主要采用“集中授课——参观考察——在岗实践——观摩评议”的培训样式,贯彻集
文本解读与教学内容预设    《诚实与信任》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学期的一篇课文。记叙了“我”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碎了路边小红车的反光镜后,主动留下写有自己姓名、电话的字条,令对方十分感动的事,说明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第1自然段点明事情发生的特殊环境。说特殊,是指“深夜”、“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很差”,暗示了事故的可能性及“我”的无意性。  [教学内容预设:普通简
李刚强:刚柔相济    【校长档案】  李刚强,徐州市云龙区文教体局副局长兼青年路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云龙区首批名教师。省教育系统先进个人,省电化教育先进个人,徐州市名校长,全国优秀校长。在学校管理中,他独树一帜。崇尚并追求管理的最高境界,即老子思想的精髓与核心所在的“无为而治”,努力为师生创设一个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生的创造性,张扬师生的个性,以达到治教、治学、治校的目的
人生好像是树,每一个人都是一棵树。孩子像小树,需要园丁不断地修剪、照料、扶正,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在阳光下绿意盎然!教师像大树。学校则是他们专业发展的地方。我们应为他们提供展示的舞台,为他们业务提升和技能发展开辟广阔的道路。让他们享受教师专业带来的幸福。因此。“快乐儿童、幸福教师、智慧教育”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美好境界。  ——让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
诗人柯岩曾说过:“都说孩子是天生的诗人,想必是因为孩子最天真、最善良,对世界的感受又总是那么新鲜,充满了各种神奇的幻想的缘故吧。”孩子先天就具备了诗人的条件——丰富的情感、大胆的想象以及天生对音韵节奏的敏感,我认为这些条件就足矣,无须再给孩子作诗添加不必要的条条框框。至于作诗的技法诸如比拟、排比、摹声、夸张、假设等等,待日后随他们年龄渐长再学也不迟。这就和学画是一个道理,往往没有技法不循规蹈矩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