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抵御高校宗教渗透工作机制的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ngadva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系统分析了高校宗教传播渗透的方式、特点及原因,剖析了高校宗教渗透隐含的政治目的和企图,阐述了高校构建防止和抵御宗教渗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如何使大学生远离宗教、自觉抵御宗教入侵、提高防范意识的措施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9-0066-01
  高校作为新时期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由于其青年最集中、思想最活跃、新鲜东西最易吸纳等特点,已成了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场所。以宗教为手段,企图“西化”、“分化”的行径在高校愈演愈烈[1]。因此,构建抵御高校宗教渗透的长效工作机制,守好高校这一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当前高校宗教渗透的现状及特点
  通过调查走访、问卷、座谈等方式发现:高校大学生的信教情况出现了新特点,不法分子对高校的宗教渗透有如下手段。
  (一)宗教渗透网络化
  1.各种名目的宗教网站。利用宗教典故、虚幻故事去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趁机向学生灌输宗教意识。名义上是宣传科学,实际上传播宗教知识,甚至邪教的东西。
  2.利用微博、微信、QQ、BBS等自媒体,以交友、发红包、网络游戏等为诱饵,让学生陷入其中不能自拔,达到长期控制学生思想、传播宗教的目的。
  (二)宗教渗透形式多样化
  当前,宗教对大学生渗透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
  1.学生社团和老乡会聚会的形式。由于社团、老乡会都是一些志同道合、有共同话题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因此思想易统一,观点易接受。传教分子利用这一特点,趁机在聚会时传播宗教东西。
  2.散发传单、资料的形式。传教分子在校园里以精美的宣传单、领取小礼品、优惠信息等为噱头,诱导大学生们阅读优惠信息、扫二维码,借机传播渗透宗教思想。
  3.勤工助学、捐赠的形式。一些宗教分子以较低的门槛、较高的待遇在学校附近开设公司机构,以勤工助学的名义招募一些家庭困难学生前来兼职。有的假借社会助学等名义对大学生美其名进行爱心捐助、招聘等,借机渗透宗教思想。
  二、当前高校宗教渗透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思潮交织碰撞,处于这个时期的大学生人生梦想多,喜欢标新立异,极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特别是西方国家的一些节日、思想、事物在大学生眼里都非常美好,他们盲目追捧、竭力效仿,如“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等,于是披着西方外衣的宗教东西也借机渗透到校园。
  (二)高校管理的盲区
  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高校对宗教“避而不谈”,对学生没有进行宗教法律法规的教育,没有明文禁止校内宗教活动。即使发现有信教学生,也视而不见,没有过多的干涉,导致学生对宗教的认识产生偏差。此外,由于高校学生人数众多,管理难度大,辅导员对于大多数“中间学生”无法、无暇关注。这些学生由于远离父母,又得不到老师的注意,因此一些宗教分子所谓的“嘘寒问暖”使他们找到了心理安慰,在不自觉中把宗教当作了的精神依靠。
  (三)大学生个人主观因素影响
  调查发现,在校期间加入宗教的大部分为新生和大四毕业生。其原因是:新生刚刚进入大学校园,陌生的环境、宽松的管理一下子让有些学生变得无所适从,再加上对家人的思念、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宗教就成了他们的寻求刺激、消磨时间的工具。大四学生由于面临就业择业等现实问题,当他们的期望得不到实现,要求不能得以解决时,他们烦躁、脆弱。而这时恰巧一些不法分子给他们提供了所谓的帮助、指出了所谓的“光明大道”,这样宗教便一下子走进了他们的内心,牢牢吸引了他们。
  三、抵御高校宗教渗透的对策
  (一)强化思想引领,占领意识形态领域的制高点
  中国办的大学是社会主义的大学,是其最根本的、第一位的教育必须有力地抵御高校宗教渗透,掌握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和主动权。
  1.强化价值引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高校要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营造校园浓厚的理想信念教育氛围,把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融入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高校一方面应利用课堂讲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让大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内涵;另一方面在校园内制作宣传文化橱窗,粘贴古往今来名人画像、民族英雄、名言警句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滋养学生,丰富其精神世界,筑牢其精神支柱。
  3.培養实践能力,促进思想教育成果的转化。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将思想认识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同感,使宗教鼓吹的“美好”在现实中烟消云散。
  (二)多渠道教育宣传,营造反宗教渗透的氛围
  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学校进行宗教活动”的要求,定期不定期的举行以防范和抵御宗教渗透为主题的报告会、师生签名活动、学生座谈会等。通过LED屏幕、悬挂粘贴横幅等,在校园的一些公共场所打出反宗教渗透的标语口号,营造出浓郁的校园抵御宗教渗透的氛围。同时,强化网络监管,占领网络舆情的高地,阻断宗教渗透的主渠道。加强对校园网的管理,采取实名制登记方式,专职教师全天监控,坚决阻止宗教信息在网络的蔓延。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建立健全网络主旋律宣传教育体系,净化校园网络环境,使主流声音在网络上占据引领地位,阻断宗教渗透在网络上的传播渠道。
  (三)深入了解关心学生,使宗教渗透无空可入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应加强对学生的深度辅导。通过辅导,了解学生真正需要什么、关心什么,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帮助他们。对于已信教或者有信教苗头的学生,辅导员要通过谈心谈话、生活关心、心理疏导等多种方式,了解他们信教的原因。尽早解决他们的心理或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消散心理阴霾,解决矛盾和问题,认清宗教的本质,远离宗教,做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大学生。
  参考文献
  [1]戴康生,彭耀.宗教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李晓宁.校园“宗教热”、“民族热”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5).
  [3]夏泉.防范宗教渗透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6(5).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概念 ,及实施的前提条件 ,并就其提倡的二类战略性贸易政策 :出口补贴 ,进口保护以促进出口政策进行了较详细的理论说明 ,解释了其形成与作用机制
本文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出发,发现同一个社区的一些老年人会因为相似的兴趣爱好或是较为亲近的关系而聚在一起,而这些聚集在一起的老年人对彼此的生活有一个照应,缓解了社区
促进就业要“两手抓”:一手抓上岗保障工作,一手抓思想政治工作.“两手”互相配合,形成合力,有效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目的 探讨洁净手术部在动态下(手术过程中)各时段空气中的微生物变化规律.方法 在医护人员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对百级、万级、10万级洁净手术间进行手术不同阶段的细菌菌落数监
通过对我国专利申请数量、申请人领域和技术含量与国外比较分析,发现国内专利存在质量差的问题.现行高等教育理念严重影响创新式人才培养,导致专利及研究成果原创性低、技术
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国民经济也获得了巨大发展,而这一局面对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生态环境改变、市场竞争压力增加、人民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实
【摘要】传统养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文明的结晶,凝聚了古人智慧的精髓和对宇宙自然、人体生命发展变化客观规律的深刻揭示与认知。以德养生是其中的一部分,在这个物欲横飞的时代,人们对健康长寿越来越重视,基于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健康长寿的渴望来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可以强化道德修养意识,激发道德信念和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积极主动性;改进思想道德教育,提升教育效果,从而也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
【摘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因此,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语文;现状分析;渗透策略  【
【摘要】当今时代,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日益突出,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本文从新媒体的视角,提出了新一代大学生心理和人格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创新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心理健康  【基金项目】课题编号:本文系院级课题“新媒体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项目批准号:2017B-SK-02)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新时期军队建设的灵魂,是提高军事院校学员思想觉悟,保证未来军事人才思想坚定、能打胜仗的基础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其包括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多个方面。本文则从心理教育的角度出发,探索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并利用常见的心理学方法提高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保证军事院校学员思想、军事素质符合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