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摄影课程中古典印相工艺内容的建立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_com_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国家大力推进美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更多大学设立了摄影类的相关课程。文章从高校摄影教学现状谈起,分析了古典印象工艺内容在高校摄影课程中存在的可行性与优势,并提出了适配课程内容的工作室建设的相应需求,从而使数码摄影与古典印相工艺的技术有效融合,优化摄影学科建设,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为高效的美育实施提供了可参考的新途径。
  关键词:高校教育;古典印相工艺;摄影教学;摄影课程
  古典印相工艺泛指自摄影术发明以来所产生的非银盐转印工艺及其衍生工艺,主要包括银版摄影法、湿性珂罗酊摄影法、蓝晒法、铁银印相法、铂/钯转印工艺等数十种摄影图像的制作工艺。
  摄影艺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形式,在创作过程中会经历四个阶段:采集、后期处理、输出、展示。古典印相工艺一般在“输出”这一环节,根据创作者的需求将影像呈现在最终载体上,例如纸张、布料、木头等,它们都可以作为承载影像的载体。
  在古典印相工艺中,不存在绝对的“完美”,而是“无限接近完美”。这种感受是工业化产品所永远无法带来的,也是在课堂中可以让学生不再容易丧失兴趣的趣味点。
  另外,使用近年来开始流行的数字中间底制作技术可以把数码摄影与古典印相工艺相结合,创作出“传统+现代”的复合作品。数字中间底是一种非原始拍摄的负片,一般是由用数字手段制作的底片在打印专用菲林上喷墨打印而成。
  一、高校摄影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有很多专业在必修课中设立有摄影相关课程,以影视类、美术设计类专业为主,也有很多高校在选修课中开设了摄影基础、摄影技术等课程,丰富了课程体系。
  高校开设摄影课程一般分三类情况:一是专业指导教育,这一部分主要针对高校新闻与传播、影视、美术设计等专业方向的学生开设;二是涉及面更广的普及教育,大多是针对其他专业方向的学生开设;三是摄影专业人才培养。
  我国高校中接受摄影教育的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现在高校中在读学生以00后为主要群体,这些学生有部分在高中时期就积累了一定的摄影实践经验,也有些把摄影作为日常爱好从网络上摄取了一定量的信息,但也有一部分是受到“羊群效应”的影响才选择了修习摄影课程。不同的背景导致了参与课程的学生状况不一,所以要兼顾学生多样化需求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临的难点。
  高校摄影课程以数码摄影为主,摄影课程内容也以拍摄实践为重点。考虑到学生兴趣所在,摄影史作为让学生全面了解摄影这一学科的基础内容,在课程中往往被草草略过。
  二、古典印相工艺在高校摄影教学中的价值
  第一,古典印相工艺作为摄影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较少被一般的摄影爱好者学习,而在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群体中,绝大多数是在这方面没有任何积累的。因此,课程中加入古典印相工艺内容,可以在课程起始为学生设立一个共同的“起跑线”,使得教师可以在相对统一的学生知识背景下,较为自如地安排课程内容。
  第二,古典印相工艺可以在传统的数码摄影课程中加入更多的实践元素,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学习兴趣,逐步了解摄影术发明与发展的过程。
  第三,古典印相工艺可以拓宽学生的摄影创作思维,把学生的思维从“完成作业”引导到“摄影创作”的方向。纯粹的数码摄影教学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呈现单一性的特点。而将古典印相工艺加入大学摄影课堂中,通过教师的讲解与演示,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不同古典工艺的特性与异同。
  第四,在影像品質控制各大环节,影像的输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而古典印相工艺就是输出的一部分。其间学生的参与度高、参与感强、可控的方面多,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个性化的选择空间。
  三、古典印相工艺工作室建设的需求
  古典印相工艺要融入摄影教学就需要在学校建立一个固定的工作室,以供授课与学生创作使用。当然,工作室不单单为摄影课程设置,也可以作为美术设计类、摄影类专业学生的毕业创作工作室使用。
  工作室建设所需如下:
  第一,暗室环境。虽然古典印相工艺可在明室使用,但暗室的环境更为严谨。对此,高校可以将一间靠近洗手间的闲置教室经过规划作为工作室使用。如今的遮光布吸光条件良好,一般的遮光布有80%~95%的遮光率,所以使用少量经费经过简单的改造就可以得到一个较为完善的暗室。
  第二,良好的进水与排水系统。在创作过程中使用古典印相工艺,需要较多的自来水为显影、水洗、清洗用具等所用,所以需要有较好的进水与排水系统,这也是前文说需要靠近洗手间设立工作室的原因。高校可根据班级学生人数设置、规划水槽的数目与大小。
  第三,恒温恒湿的环境。如作为日常上课所用,恒温恒湿的环境并非必不可少,但作为作品创作的工作室,恒温恒湿可稳定作品表现。
  第四,防紫外线灯具。由于古典印相工艺使用的感光材料大多数为紫外线感光,所以在暗室环境的基础上,要将一部分的照明灯光设计为防紫外线灯具以便控制输出的影像质量。防紫外线灯具价格低廉,如飞利浦出产的TL-D YELLOW系列灯管,而且可以在防紫外线的基础上,提供很好的照明效果。
  第五,紫外线曝光箱。正如前文所言,古典印相工艺使用的大多数感光材料是对紫外线敏感的,所以紫外线曝光箱作为工作室的重点设备,需要选用功率较大、曝光均匀稳定的产品。
  第六,适合菲林打印的喷墨打印机。由于高校摄影课程无法悖逆潮流完全抛弃数码摄影的教学,绝大多数摄影爱好者也只会制作数字文件形式的照片,因而制作数字中间底就成为将数字影像与古典印相工艺结合在一起的最优选择。近年来因打印技术的发展,市面上大多喷墨打印机都具有较高精度的打印质量和菲林打印功能,例如爱普生公司的L系列打印机就可以提供A3幅面的菲林打印,可以满足大多数高校的教学需求。打印机也可以外接连续供墨系统,实现更低成本的数字中间底输出。   第七,彩色高清扫描仪。高精度扫描仪不仅可以对影像进行扫描,从而生成数字文件,也可作为数字中间底制作技术的必备工具,为中间底输出曲线校正,从而生成可靠的数字文件提供参考。
  第八,工具。古典印相工艺的使用过程中,需要调试药液所使用的量杯、量筒,盛装药液并进行显影、定影、水洗所使用的显影盘,晾晒作品所使用的吊挂线、夹子等。高校要根据班级学生人数设置进行配备。
  第九,耗材。工作室需准备授课时使用的耗材,例如打印机的墨水和打印专用菲林,古典印相工艺使用的纸张、药水、刷子等。一般來说,高校在进行课程规划时就要计算本学期所需的耗材用量。而基础类课程作为普及教育是可以在众多古典印相工艺中选择蓝晒工艺、范戴克工艺等成本较低、影像效果较好的工艺形式进行教学的,以降低教学耗材的成本。
  四、结语
  数字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记录和保存影像的方式。而古典印相工艺的回归可以让高校摄影课堂焕发新的生机,同时它作为摄影史教学内容的辅助和摄影作品的一种输出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多维思维能力,丰富影像的表达形式,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参考文献:
  [1]詹姆士.美国摄影图片制作工艺专业教程[M].陆加佳,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2]马涵睿.新时代下高校摄影教育的发展探索[J].戏剧之家,2020(30):177-178.
  [3]李珊珊.古典摄影工艺的重新兴起[J].海峡影艺,2020(3):91-94.
  [4]房景楠.浅谈古典印相工艺及其在数字时代的美育价值[J].美术教育研究,2020(14):55-56.
  [5]丛海亮.数字时代高校摄影教育未来的思考[J].海峡影艺,2020(2):56-58.
  [6]嬴萱.传统摄影制作工艺的数字中间底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20.
  [7]李珊珊.古典摄影工艺的重新兴起[N].中国摄影报,2020-03-13(9).
  [8]胡钢锋.古典摄影工艺的价值及其在当代的发展[J].艺术科技,2019(12):135.
  [9]胡晓琰.数字影像时代古典摄影工艺的价值研究与运用探索[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9.
  [10]吴中文.对当前高校摄影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民族博览,2016(5):37-38.
  作者单位:
  广州工商学院美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这不仅为中国摄影师讲好中国故事及走向世界搭建了重要的平台,也为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到世界开辟了新的道路。文章通过对新时期摄影课程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教师在摄影课程教学实践中要带领学生结合时代特征,对视觉形象进行感知、理解和拍摄,并进一步根据具体的案例分析摄影课程思政的具体模式,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并且能够使学生基于中国的时代背景去创作更具现实意义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强国战略的提出,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重视,而美学教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文章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改善教学方式、与学生互动交流、开展系列课外体验活动、将审美能力纳入考核体系四种提升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使学生毕业之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美术教育;审美能力;教育改革  近年来新课标的提出与实施,使美育逐渐成为各个
期刊
摘 要:山西古建历经了漫长的历史积淀,是中国古建筑的缩影,昭示出中国古建筑的显著特征。古建彩绘类别众多,主要有旋子彩绘、和玺彩绘等。其中更为丰富的是古建筑表面的油饰彩画。由于自然条件的腐蚀和人为破坏,许多古建筑表面的彩绘图案变得模糊残缺,不仅影响了观感,同时也为文化艺术的传承工作造成了阻碍。因此,必须重视古建彩绘修复与保护工作。古建彩绘修复与保护工作的开展重视保护准备前、修复保护过程中以及修复后的
期刊
摘 要:近几年国产动画发展迅猛,动画人才需求大幅上涨,而动画人才培养相对滞后,令人深思,所以动画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基于此,文章以动画产业链为出发点,产教融合平台为基础,跨学科、跨专业培养行业所需人才为主要改革方向,从动画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师资质量的提升、实践平台的搭建入手,探索动画人才培养如何紧跟时代,从而推动动画教育的改革,实现高质量动画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跨学科;动画教育;动画人才
期刊
摘 要:在交互式电子音乐盛行的今天,作曲家们运用Max/MSP平台搭建个性化的效果器處理程序的方式来创作音乐。文章在对沃切克电子音乐作品《高通低切》乐谱与音响做了必要分析的基础之上,从效果器的原理入手,详细阐述了沃切克电子音乐作品《高通低切》中低音提琴实时处理的手段及其作用,希望为今后的电子音乐创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照。  关键词:混合媒介;电子音乐;高通低切;Max/MSP   混合媒介的电子音
期刊
摘 要:审美感悟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十分重要,它能够体现出一个画家的审美倾向和审美愿望。画家审美感悟的能力直接决定其作品的品位与价值,独特的审美感悟还能够影响画家的创作风格,甚至对创作过程产生影响。文章就审美感悟对绘画作品的品位与价值、创作风格、艺术创作方式的作用展开研究。  关键词:审美感悟;审美能力;创作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青年创新人才项目“嫩江流域民间美术收集整
期刊
摘 要:要发展建立现代色彩体系及色彩形式就需要立足于中国传统绘画,建立中外双向知识结构,中西方互相借鉴学习,合理利用对方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虽然中西方色彩观在诸多方面都存在不同,但共同之处也是有的,抒情表现性、归宿感是近现代中西方艺术的共通性。文章从中西绘画色彩的发展变化、中西绘画艺术的趋同和异同、中国画对西方色彩的吸收与借鉴、中西色彩观的相互渗透与融合等方面,对中西绘画色彩观进行了研究。  关
期刊
摘 要: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就现阶段来看,高校美术教育领域还未将创新创业教育元素充分融入,学生未能获得实用性美术技能,因而错失很多创新创業机会。重视创新创业元素与美术教育的深度融合,成为当前高校美术教育的改革方向,旨在培育实用性人才,为艺术市场输送专业的人才。文章首先对创新创业与美术教育融合情况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多项融合实践策略,以期深化创新创业与美术教育的融合程
期刊
摘 要:公共空间内的艺术创作是指在公众视野下进行的艺术品展示及艺术行为表达的创作活动。在社会生活如此丰富的今天,人们的艺术欣赏水准也随之日益提升,然而谈到公共艺术,国人的欣赏角度却往往停留在追随与延续西方的雕塑、装置及行为艺术上,显然缺乏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核在公共艺术表达上的认同感。这样的曲解源于国内公共艺术本体研究与发展的逻辑缺失,也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在当代与西方文化的对冲中产生的割裂与
期刊
摘 要:声乐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可以通过“声”与“情”充分融合表现艺术内涵,它需要歌唱者放松自如地投入全部精力表现出来。声乐艺术的创作不仅需要声音美,最重要的是需要充分表达出作品的情感及思想。这样,延伸出的二次创作也能恰到好处地表达出作品的深层次内涵,通过声音表达出作品内在的深层情感。文章从三大方面思考声乐艺术中歌唱技巧和情感的表达。  关键词:声乐艺术;歌唱技巧;情感表现  要想使声乐艺术真正感染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