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工程,同时也是一个老大难课题,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面对作文,老师怕教,学生怕写,很多学生甚至发出“作文难,作文难,遇到作文就心烦”的感叹。为改变这一现状,笔者结合切身体会,总结出了优化作文教学的四个步骤。
一、多读会读,重积累
学生要会写作,除了“留心周围事物”之外,还要有一定的阅读积累。正所谓厚积才能薄发。因此,笔者非常注重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鼓励学生每天坚持课外阅读,或积累名言警句,或摘录精彩片段,或吟诵诗词小说,为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利用开展班级读书会活动,指导学生开展读书活动,并相机传授作批注、作摘抄、多朗读、勤发问等读书方法和技巧。在布置学生阅读时,笔者要求他们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摘下好词好句,进行朗读背诵,形成积累。同时,对发人深省的语句加上自己的批注,对不善领会处试着提问并记录下来。这样就弥补了学生们看书“不动脑筋”的问题,以“写”促思,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阅读效率。如我班一学生在采蜜本上摘录了这么一段:“下雨了,我伸出双手,顿时感到一阵凉爽,雨珠已经把我干燥的双手湿润了。一阵风吹来,雨花飞溅,一粒更小的水珠飞进我的嘴里,一舔,凉丝丝的,甜蜜蜜的,一直沁入我的心脾。”然后她在下面批注道:“一般人在写雨景时,都只写视觉感受到的景物,而作者在写雨景时,不但写出了视觉感受到的雨景之美,还写了触觉、味觉,这样去写雨,给我们的印象是丰富的。”学生能够这么全面深入地去思考一篇文章,其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通过这样的消化积累,相信学生已经习得其法,何愁今后不会灵活运用?
二、从临到创,巧迁移
学生写文章就像练书法,是需要有一个“从临到创”的过程的。“仿”绝不是抄袭。较好的“仿”,其实是学生对范文学习体会而后内化、继而再外化成文的过程。这种“仿”包含了篇章结构的“仿”,文句表达技巧的“仿”,甚至也包含了人生价值观、世界观的“仿”。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笔者很注重对学生模仿能力的训练,小至一个句子一个题目,大至一段一整篇,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模仿学习。如学了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后,笔者引导学生对这篇课文进行模仿。学生有模仿课文题目的,拟出了《桃花·眉毛·剃须刀》;有模仿课文语言的,写下了这样的段落“我急忙跑到甘蔗地,充满好奇心的我用稚嫩的声音问:‘你们在干吗,好好的怎么把甘蔗埋起来了?’‘呵呵!你猜呢?’爷爷神秘地笑了笑。‘哦,我知道了,你们一定是知道甘蔗怕冷,所以给甘蔗盖上一床厚厚的被子,对吧?’‘你真聪明!’爸爸笑呵呵地说”。(《甘蔗地》)也有模仿课文结尾的,如“突然,妹妹叫了我一声,叫我也去玩,我慢慢爬上了滑梯,滑了下去。啊!在滑下去的那一瞬间,我仿佛找到了小时候的感觉……”学生的模仿可谓精彩纷呈。
训练久了,学生渐渐能够自主模仿了;而模仿的文章多了,写起来自然也就得心应手了。从临到创,集百家之长,最后融会贯通,这既是书法之道,亦是习作之道。
三、自批自评,善修改
写成一篇好文章,更重要的是修改。所谓“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习作的方法通常有自我修改、同桌互改、小组交流等,笔者要求学生在每次习作时都写上批注,比如哪一句、哪一段写得特别好,然后写出好在哪里,美其名曰“自我欣赏”。既然强调要作批注,学生就会有意识地在修辞、文法、细节上下功夫了,从开始的字词到后来的句段,乃至最后的整篇。加批注的方法激发了他们写出文采飞扬的文章的热情。比如班上有一位同学在一篇习作中写道:“花儿都耷拉着脑袋,像一个孩子被老师批评后一样,垂头丧气的。”她在旁边批注道:“我把花儿耷拉着脑袋比喻成为一个受批评的孩子,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了。”多么形象的比喻啊,通过小作者的描写,一个鲜活的形象就呼之欲出了,其实她哪里知道,“花儿都耷拉着脑袋”这句话本身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在“自批自评”“自我欣赏”的刺激下,学生交上来的习作不但错别字少了,语句通顺了,而且还出现了不少情真意切的佳作。重视引导学生的“自批自评”“自我欣赏”,不但使学生感受到了习作的乐趣,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还大大提高了他们的习作能力和鉴赏能力。
四、少改重评,多鼓励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教海漫记》一书中写道:“在作文教学中,我第一抓‘大典型’——作文优秀者;第二抓‘小典型’——哪怕只是用得恰当的一个词,只是写得漂亮的一句话或一个好的开头、一个好的结尾,我都加以‘放大’,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力鼓吹。”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在习作评改中,我们也可以采用于永正老师的做法。
那又如何评分呢?一般教师都会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的方法,无论哪一种方法,其最后都是教师的一种“综合评定”。笔者以为,我们需要对学生的习作进行一个总体和细致的评价,“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比如这篇文章层次清晰,语句通顺,笔者先评定一个总体分(可以是百分制或等级制),然后根据文中某几处写得特别精彩的地方,一处加一颗星,两处加两颗星,这两类分相加就是学生本次习作的分数。
对于小学高段年级的学生来说,把文章写得文通句顺应该是没问题的,他们所欠缺的是对语言较为细致的把握,而“星级奖励制”正好能够激励他们在语言、细节上下功夫。经过多次实践,“星级奖励制”大大促进了学生写作的热情,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多读会读,重积累
学生要会写作,除了“留心周围事物”之外,还要有一定的阅读积累。正所谓厚积才能薄发。因此,笔者非常注重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鼓励学生每天坚持课外阅读,或积累名言警句,或摘录精彩片段,或吟诵诗词小说,为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利用开展班级读书会活动,指导学生开展读书活动,并相机传授作批注、作摘抄、多朗读、勤发问等读书方法和技巧。在布置学生阅读时,笔者要求他们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摘下好词好句,进行朗读背诵,形成积累。同时,对发人深省的语句加上自己的批注,对不善领会处试着提问并记录下来。这样就弥补了学生们看书“不动脑筋”的问题,以“写”促思,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阅读效率。如我班一学生在采蜜本上摘录了这么一段:“下雨了,我伸出双手,顿时感到一阵凉爽,雨珠已经把我干燥的双手湿润了。一阵风吹来,雨花飞溅,一粒更小的水珠飞进我的嘴里,一舔,凉丝丝的,甜蜜蜜的,一直沁入我的心脾。”然后她在下面批注道:“一般人在写雨景时,都只写视觉感受到的景物,而作者在写雨景时,不但写出了视觉感受到的雨景之美,还写了触觉、味觉,这样去写雨,给我们的印象是丰富的。”学生能够这么全面深入地去思考一篇文章,其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通过这样的消化积累,相信学生已经习得其法,何愁今后不会灵活运用?
二、从临到创,巧迁移
学生写文章就像练书法,是需要有一个“从临到创”的过程的。“仿”绝不是抄袭。较好的“仿”,其实是学生对范文学习体会而后内化、继而再外化成文的过程。这种“仿”包含了篇章结构的“仿”,文句表达技巧的“仿”,甚至也包含了人生价值观、世界观的“仿”。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笔者很注重对学生模仿能力的训练,小至一个句子一个题目,大至一段一整篇,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模仿学习。如学了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后,笔者引导学生对这篇课文进行模仿。学生有模仿课文题目的,拟出了《桃花·眉毛·剃须刀》;有模仿课文语言的,写下了这样的段落“我急忙跑到甘蔗地,充满好奇心的我用稚嫩的声音问:‘你们在干吗,好好的怎么把甘蔗埋起来了?’‘呵呵!你猜呢?’爷爷神秘地笑了笑。‘哦,我知道了,你们一定是知道甘蔗怕冷,所以给甘蔗盖上一床厚厚的被子,对吧?’‘你真聪明!’爸爸笑呵呵地说”。(《甘蔗地》)也有模仿课文结尾的,如“突然,妹妹叫了我一声,叫我也去玩,我慢慢爬上了滑梯,滑了下去。啊!在滑下去的那一瞬间,我仿佛找到了小时候的感觉……”学生的模仿可谓精彩纷呈。
训练久了,学生渐渐能够自主模仿了;而模仿的文章多了,写起来自然也就得心应手了。从临到创,集百家之长,最后融会贯通,这既是书法之道,亦是习作之道。
三、自批自评,善修改
写成一篇好文章,更重要的是修改。所谓“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习作的方法通常有自我修改、同桌互改、小组交流等,笔者要求学生在每次习作时都写上批注,比如哪一句、哪一段写得特别好,然后写出好在哪里,美其名曰“自我欣赏”。既然强调要作批注,学生就会有意识地在修辞、文法、细节上下功夫了,从开始的字词到后来的句段,乃至最后的整篇。加批注的方法激发了他们写出文采飞扬的文章的热情。比如班上有一位同学在一篇习作中写道:“花儿都耷拉着脑袋,像一个孩子被老师批评后一样,垂头丧气的。”她在旁边批注道:“我把花儿耷拉着脑袋比喻成为一个受批评的孩子,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了。”多么形象的比喻啊,通过小作者的描写,一个鲜活的形象就呼之欲出了,其实她哪里知道,“花儿都耷拉着脑袋”这句话本身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在“自批自评”“自我欣赏”的刺激下,学生交上来的习作不但错别字少了,语句通顺了,而且还出现了不少情真意切的佳作。重视引导学生的“自批自评”“自我欣赏”,不但使学生感受到了习作的乐趣,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还大大提高了他们的习作能力和鉴赏能力。
四、少改重评,多鼓励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教海漫记》一书中写道:“在作文教学中,我第一抓‘大典型’——作文优秀者;第二抓‘小典型’——哪怕只是用得恰当的一个词,只是写得漂亮的一句话或一个好的开头、一个好的结尾,我都加以‘放大’,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力鼓吹。”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在习作评改中,我们也可以采用于永正老师的做法。
那又如何评分呢?一般教师都会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的方法,无论哪一种方法,其最后都是教师的一种“综合评定”。笔者以为,我们需要对学生的习作进行一个总体和细致的评价,“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比如这篇文章层次清晰,语句通顺,笔者先评定一个总体分(可以是百分制或等级制),然后根据文中某几处写得特别精彩的地方,一处加一颗星,两处加两颗星,这两类分相加就是学生本次习作的分数。
对于小学高段年级的学生来说,把文章写得文通句顺应该是没问题的,他们所欠缺的是对语言较为细致的把握,而“星级奖励制”正好能够激励他们在语言、细节上下功夫。经过多次实践,“星级奖励制”大大促进了学生写作的热情,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