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及素质教育的推广实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数学的学科知识,更要重视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教师既要认识到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内涵以及重要性,又要结合教学实际,进一步实施有效策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以及学科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科素养;培养策略
一、数学学科素养包含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从而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当中,学科素养包含哪些内容呢?笔者查阅了相应的资料,发现对学科素养的描述比较广泛。通俗来讲,学科素养包含了几方面内容:一是数学意识。即培养小学生养成思考问题的主体意识,并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二是数学技能。就解决数学问题这一过程中学生所体现出来的问题解决能力,通常包含了学生的口算能力和心算能力。再者,数学语言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运用一些比较简单的数学科学用语,经过思考、探究,最终解决问题。三是数学思维能力。对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核心、实质内容。可以说,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决定着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一般来说,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包含了辩证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内容,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去认识并观察社会;运用逐步建立起来的数学思维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渐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进行重点培养,最终落实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上。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环境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努力寻求数学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策略,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通过有效的教学引导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小学数学中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策略
1.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素养
实践操作是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方式之一。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结合已有知识对新知识产生主动探究意识,进入到思考环节,进一步深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如“相关的平行四边形以及梯形”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采取动手操作的方式,引导学生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通过纸张的拼拼、剪剪的实际操作,让学生渐次观察如何将平行四边形拼接为长方形,从而了解平行四边形的高、低与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运算公式。通过这样的策略,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实现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目标。在教学当中,数学教师应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正是这些有效数学问题的设置,使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成为可能,也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单方面进行知识讲解,学生只能被动学习,即只能跟随教师的思路参与學习,大多数时候没有思考的时间。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学生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在遇到一些具有较高难度的问题时就很难解决。良好的思考习惯是促进学生形成数学学科素养的关键。
2.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为培养学科素养夯实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最主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能力是数学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通过相关事物之间的联系,逐渐构建比较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关键在于教师的巧引妙导:(1)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大胆质疑,从而成为开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起点”。如,学习梯形面积时,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梯形面积与之前所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面积的联系,让学生联系所学进行猜想并分析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2)结合教学内容渐次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如,学习“2、5的倍数的特征”时,笔者先给出了一组数字,让学生大胆尝试分析这些数字与2的联系;然后给出一组数字,让学生分析其与5的关系。通过学生的分析探讨,最终总结出2、5倍数的特征。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可以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大胆的猜想和尝试,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为培养学科素养注入能量
教学评价是数学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教学过程和结果都有引导性的作用。作为教师,一定要摒弃传统评价方式,把“对”“不对”“好”等简单的评价语言丰富化、具体化、客观化,如此才能为学生输入正能量,正向激励学生乐于投入思考问题中。除了师评,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可以使学生更为全面地了解自身学习情况,从而取长补短,及时调整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教师也可以通过更好地掌握学情,合理调整教学策略,从而真正实现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需要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进一步围绕学生做好教学文章,不断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坚持反思性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更为有效。
参考文献:
[1]刘庆国.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121-123.
[2]赵春玲.浅析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5(3):131.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科素养;培养策略
一、数学学科素养包含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从而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当中,学科素养包含哪些内容呢?笔者查阅了相应的资料,发现对学科素养的描述比较广泛。通俗来讲,学科素养包含了几方面内容:一是数学意识。即培养小学生养成思考问题的主体意识,并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二是数学技能。就解决数学问题这一过程中学生所体现出来的问题解决能力,通常包含了学生的口算能力和心算能力。再者,数学语言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运用一些比较简单的数学科学用语,经过思考、探究,最终解决问题。三是数学思维能力。对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核心、实质内容。可以说,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决定着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一般来说,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包含了辩证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内容,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去认识并观察社会;运用逐步建立起来的数学思维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渐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进行重点培养,最终落实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上。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环境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努力寻求数学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策略,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通过有效的教学引导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小学数学中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策略
1.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素养
实践操作是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方式之一。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结合已有知识对新知识产生主动探究意识,进入到思考环节,进一步深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如“相关的平行四边形以及梯形”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采取动手操作的方式,引导学生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通过纸张的拼拼、剪剪的实际操作,让学生渐次观察如何将平行四边形拼接为长方形,从而了解平行四边形的高、低与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运算公式。通过这样的策略,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实现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目标。在教学当中,数学教师应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正是这些有效数学问题的设置,使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成为可能,也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单方面进行知识讲解,学生只能被动学习,即只能跟随教师的思路参与學习,大多数时候没有思考的时间。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学生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在遇到一些具有较高难度的问题时就很难解决。良好的思考习惯是促进学生形成数学学科素养的关键。
2.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为培养学科素养夯实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最主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能力是数学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通过相关事物之间的联系,逐渐构建比较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关键在于教师的巧引妙导:(1)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大胆质疑,从而成为开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起点”。如,学习梯形面积时,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梯形面积与之前所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面积的联系,让学生联系所学进行猜想并分析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2)结合教学内容渐次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如,学习“2、5的倍数的特征”时,笔者先给出了一组数字,让学生大胆尝试分析这些数字与2的联系;然后给出一组数字,让学生分析其与5的关系。通过学生的分析探讨,最终总结出2、5倍数的特征。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可以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大胆的猜想和尝试,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为培养学科素养注入能量
教学评价是数学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教学过程和结果都有引导性的作用。作为教师,一定要摒弃传统评价方式,把“对”“不对”“好”等简单的评价语言丰富化、具体化、客观化,如此才能为学生输入正能量,正向激励学生乐于投入思考问题中。除了师评,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可以使学生更为全面地了解自身学习情况,从而取长补短,及时调整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教师也可以通过更好地掌握学情,合理调整教学策略,从而真正实现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需要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进一步围绕学生做好教学文章,不断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坚持反思性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更为有效。
参考文献:
[1]刘庆国.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121-123.
[2]赵春玲.浅析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5(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