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类型综艺节目“井喷”下真人选秀节目中人物元素的演进与原因

来源 :报刊荟萃(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eguang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中国内地近五年的演唱类选秀节目中的人物元素进行了归纳及总结,对其演进轨迹进行阶段性考察的基础上,对选秀节目的主体人物元素以及不同时期节目中呈现的其他人物元素分别进行了描述与阐释,包括其中具有标志性的节目、事件以及影响。同时,从受众心理角度对真人秀人物元素的变迁成因进行了初步归纳。
  关键词:综艺节目;真人选秀;人物元素;变迁成因
  随着中国电视综艺多元节目井喷,中国内地电视综艺节目类型“百家争鸣”时代的到来,电视综艺的内容生产也呈现了多元发展的新景观。
  真人选秀作为综艺节目中最受关注也是内容涉及最多元的节目类型,在近年的荧屏上占据重镇。从2004年起,中国内地的电视综艺开始进入“普众选秀”的时代。节目元素也随着受众需求的影响推陈出新,“流行文化的文本吸引了大多数受众的注意力,凝聚了他们的想象力,成为记录当代社会品味、希望、恐惧和幻想的晴雨表”。尹鸿在《电视真人秀的节目元素分析》一文中提及从真人秀的制作角度可以把真人秀解构为七个基本元素,而通过对电视真人秀人物元素的解构,我们可以探查真人选秀节目为什么受观众追捧的原由以及洞察当代社会对物质与精神的诉求并对之后的荧屏走向有一定的把握。
  此外,近日随着我是歌手的落幕,接棒而起的大型互动音乐综艺“我想和你唱”再次异军突起,把星素同台的话题再一次炒热。而今年的戛纳电视节上东方娱乐传媒有限公司正式宣布携手国际最大的独立模式制作及发行集团恩德莫尚向全球电视市场发布原创音乐模式《天籁之战》,同样倚靠星素结合的本土电视模式冲向世界市场。星素元素从何而来?又为什么能抓住观众的视线?
  就此,本文一方面对中国近五年荧屏上真人选秀节目的人物元素进行历时性考察,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试图从受众角度归纳真人选秀节目中人物元素的演变的原因。
  一、中国真人选秀节目中人物元素的变化过程
  如果把1984年中央电视台的《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作为内地选秀节目的开端,选秀节目已经在荧屏上活跃了30年。胡智峰在《多元类型的“井喷”: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内容生产的新景观》中提及新时期以来的综艺真人秀时代分为“一枝独秀”时期和百家争鸣时期,其中“一枝独秀”时期为2004年至2012年,分别由《超级女声》、《星光大道》和《非诚勿扰》及它们所代表的类型“此消彼长”般“独大”地占据着综艺节目的荧屏;而2012年末至今,综艺类型已百家齐放,多元并存。但笔者认为除了编年的角度从节目类型发展阶段去划分综艺外,对于综艺节目研究本身来说,从综艺节目的人物元素着手可以进行更长远的探讨,用以分析受众为何会把节目停留在一档节目上。
  (一)主体人物元素的演变
  对于一档真人选秀节目来说,其节目的主体人物元素毫无疑问是被选者本身。
  1.素人明星化时期
  真人选秀节目在内地的第一个里程碑无疑是湖南卫视2004年的《超级女声》,它标志着全民狂欢式的草根选秀时代正式被开启。《超级女声》的选手范围针对所有女性,清唱30秒后由评委点评完成海选。零门槛的参与方式以及“一夜成名”的期望激起了观众极大的热情与兴趣,拉近了媒体与观众的距离,打破“只有明星才能上电视”的常规,让全民都有参与的可能性,满足观众的自我表现欲,产生全民狂欢的高收视。《星光大道》、《非诚勿扰》等各种主题综艺节目都逐渐出现素人选秀形式。
  素人选秀的特点在于在一个大众媒介中去实现普通人的舞台梦想。以海选开始,采用逐层淘汰的制度,并角逐出最后的胜出者,实现成为演艺明星的梦想。它的价值在于在养成过程中也实现了普通民众对阶层的想象力。
  直到2006年东方卫视与湖南卫视相继推出《舞林大会》明星版和《舞动奇迹》,荧屏上的各档选秀节目都在不遗余力得利用“素人”选秀去激发观众过的参与感及群体认同感,2012年《中国好声音》等一系列节目的出现再一次把这一类型时期推向高峰。
  2.明星竞争化时期
  就在电视受众对素人真人选秀节目产生审美疲劳的时候,明星真人秀的出现为选秀综艺节打开了新的一条道路。学者Dyer曾指出:明星在电视节目中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被加工过的形象,即第三人形象,是通過具有影响力的大众媒介、大众的主观期望以及其他辅助媒介相互作用而制造出的一种构成。综艺与明星的结合实现了明星与电视的“双赢”,借助真人秀的“真”,以展示明星的自我形象的真实。而利用大众对明星的窥探欲,在节目中设置的比拼挑战环节的刺激与冲突被激化,借以提高收视率。
  明星真人秀最大的特定就在于节目的参与主体是明星,节目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更能引起共鸣。从特征上说,多个不同类型的明星间的相处也映射了普通人际间的竞争与共生,将参与的明星通过镜头真实地向观众展现他们普通人的一面,满足观众的偷窥欲及好奇心。
  明星真人秀不同于素人真人秀的一点是在于,素人选秀是在竭力将普通人打造成明星的过程,而明星真人秀则是把置于镁光灯下的明星普通化。明星自身就是优势的电视节目资源,无需经过逐层海选去保证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并且明星在话题宣传上也颇具优势,荧幕前的所有表现都能成为焦点话题,这都是素人选秀不具备的优势。
  3.星素同台化时期
  2016年的综艺档出现了人物元素的新类型:星素结合。一种以素人群众为主体,明星艺人为配角为素人服务的星素结合的新形势再一次激起观众对于选秀综艺的热情。在中国荧屏上创此先例的是湖南卫视的《我想和你唱》,节目力求去实现素人与明星处于平等地位的状态,素人可以在网络中就与偶像进行同框演唱,而且还能通过选票和明星点名机制与明星在现实舞台上有同台合作的机会,实现线上连动线下,现实结合虚拟的模式。近期东方卫视的《天籁之战》更是把这一选择权实时落在素人手中,由素人挑选明星,选择歌曲,挑战明星。
  星素结合的特点就在于并不为了造星而是更多得把关注点落在互动和平民的权利上,让观众引导节目结果,增加随机性和不确定因素,丰富观感。   (二)非主体人物元素的增替
  除了主体人物元素有了改变以外,在节目叙事上,逐渐加入参与叙事的其他客体人物元素一样逐渐发生改变,原本单一的角色承担了更多的更能,让内容赛制更加丰富的同时节目也从多个视角多元得去呈现节目本身。
  1.明星导师
  2012年开始几乎所有的音乐类真人秀都在规则中设置增加了一个明星导师的角色。如《中国好声音》的前期节目亮点就在于导师进行“盲选”的阶段。全程看点除了常规的选手唱功的比拼,还取决于明星导师的决判力以及当多位导师同时选择一名选手时的各出奇招及选手自己对机会的把控。
  与早期的评委不同的是,明星导师本身在赛制上也参与对抗,不仅仅作为评审选拔机制,每个导师直接指导培养选手,为其挑选每一场竞演歌曲并介入改编意见,为之后学员技术的提升、比赛最终结果埋下悬念。
  除此之外,比赛的结果的决定权还演变了另一个走向,现场观众。
  2.现场观众
  选秀节目的客体人物中观众是不可缺席的一部分,从表现部分反应镜头去营造现场气氛到由观众投票决定节目结果,观众在节目中的比重日益加重,到现在直接把节目的走向、选手配置交给观众,让真人选秀更“真”也更有参与感。
  3.专业点评
  不过即使把“大权”放于观众,节目的价值评判、选手的价值体现还是需要由专业人士做一个衡量,这里有两种方式,一种即是专业点评。如《我是歌手》中穿插在演唱后的专业音乐老师对演唱歌手的场下点评,让观众从更多视角去观察节目。
  4.明星经纪人
  而另一种则是明星经纪人,除了最初形同鸡肋的设置以外,明星经纪人也承担了专业点评及幕后故事叙述的功能。如《跨界喜剧人》中,由五位喜剧明星每期和不同的其他各界明星合作,利用一周的时间去演绎一个喜剧作品,这样的方式使得明星经纪人同时承担导师、点评以及幕后故事讲述的角色,他们与明星选手之间的碰撞与摩擦也显得有意思有看点。
  5.赛果宣布人
  从最初以电子显示屏去宣布展示比赛结果,到后来增加赛果宣布人这一角色环节,直接以一个段落去表现赛果的宣布。让节目更真实,过程比拼更激烈,也直接表现选手的真实反映,满足观众的窥私欲。
  6.新人挑战
  从复活赛到新人踢馆挑战,这一设置是打破了节目在选手选择上的限制,新人可以在微博上报名踢馆,使得选手配置更公开透明有随机性,增加节目悬念。
  二、歌唱类选秀节目中人物元素变化的原因
  (一)信息爆炸导致惊喜感的丧失
  一旦某款节目爆红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同质化内容的出现,并从各个渠道衍生推广,这也是为什么即使我们身处一个“井喷”时代,也没有觉得节目内容的百花齐放,只要相同模式在不同主题类型中的叠加延伸。
  一旦一档栏目被播出,无论观看的真实人数为多少,渠道宣传的增加让受众成倍得增加,再层出不穷的节目也会因为媒介渠道的繁多已经满足不了现在观众,他们期待每一季甚至每一集都能玩出新花样。
  (二)娱乐平权时代的分享与自由
  从素人到明星再到星素结合转变的驱动力就是源于对收视率的考量。但为什么如此改变会导致观众买账呢?因为观众不满足于单纯得只做一个鉴赏者,他们更想参与到这场娱乐盛宴中,获得“权力”。普通民众对电视真人秀节目有着极强的参与热情,这与个人文化权力的满足实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真人选秀节目有着极强的平民化以及互动性,从最开始的“不论身份、不设门槛、谁都可以报名”(出自超级女声),就可以看出节目对草根阶层赋予了特有的亲和力,节目在策划理念上还体现出了分权意识,比如《中国梦想秀》把普通人、平凡人的大起大悲、梦想故事搬上了竞演舞台,让观众理解认同选手的遭遇,把自身情感投射到选手及节目中。比如《中国好声音》让现场观众与专业评委导师、大众媒体共同评判,把观众不仅仅作为观看者存在,而《我是歌手》则给了观众更大的权利,直接把竞演歌手去留命运、比赛结果交到现场观众手里,让普通民众不仅仅是在通过观看的行为从事收视率的生产,更通过与节目组进行权力的分享,深度介入收视率生产。换句话说,电视真人选秀综艺的权力分享机制,让普通民众走向了一个重要的位置,让自己的受众反过来去促使他们的同类群体给予节目支持和认同。诸如大众评审团模式,此类把普通民众的地位抬高的机制,在赋予了其群体一定文化权力的同时,也使他们从客体边缘人物走向舞台中心,成为整档真人选秀节目的主角之一,去推动故事的发生和进程,观众在参与“草根”和“明星”被选的过程中即是在协同生产,而这一行为的促成有效地激发了普通民众对电视真人选秀节目的参与热情。
  三、结语
  随着网络综艺的冲击,真人选秀节目的人物元素将随着不满足的观众日益更迭,推陈出新,从节目被置于网络端口,到弹幕的产生、直播的风靡,“全网综艺”的盛行让真人选秀节目成为新媒体时代下电视业的先行军,更多元的互动方式、更具悬念的结果、更频繁的刺激互动必将成为选秀节目的势在必行的趋势,同时配合节目所增替的人物元素必将应运而生。
  在大众意识里,节目本身增加或改变某个人物设定去牵引节目机制并不是影响普罗大众对一档节目喜爱或者厌恶的决定因素,但实际上人物元素恰恰是选秀综艺的核心。这种决定性在于它本身起源于节目元素组合又发酵于受众的意识形态里,隐匿在各种传播渠道下话题中却最终归于节目和被代表的个人身上。
  当我们意识到被一档综艺选秀深深“套牢”时回过头才发现我们记忆下的是一个又一个人物及故事,也正因为如此,受到大环境影响下的电视综艺选秀节目几十年如一日的安排节目节奏却在人物元素上日新月异得努力。而當我们弄明白这些人物元素因为受众的哪些原因变化后,随着传媒新风的逐渐流动,就这一问题的探讨与摸索会让我们这代以及下一代综艺人更明白观众需要什么。
  参考文献:
  [1]刘俊,胡智锋.《多元类型的“井喷”: 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内容生产的新景观》.《中国电视》,2015第2期
  [2]萧盈盈.《中国综艺节目的类型演变及其文化语境》
  [3][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页
  [4]黄芳.我国明星真人秀类节目研究[D].厦门大学,2009
  [5]舒伯特·马歇尔·麦克卢汉(Herbert Marshall Mcluhan)著,何道宽议.理解媒介 论人的延伸[M].北京市:商务印书馆,2000:33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的焦点问题,影响孩子教育的各个因素被人们广泛关注。其中,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人生的启蒙老师,也是最长久甚至终生的导师。家庭教育在造就人才的启蒙教育和终生教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孩子个性的塑造与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家庭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家庭教育的影响虽是隐性的,但却是不容忽视的。目前,我区的
期刊
摘 要: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和丰富的应用,以移动互联网技术推动建设的新媒体平台改变了原有的媒体格局。媒体的变革时代,传统媒体逐步向新媒体转型,生存与发展的重点在于创新信息传播方式、掌握新媒体的传播途径和规律,快速有效的与新媒体进行融合发展。广播节目主持人是广播节目面对受众的主要载体,本文通过对广播节目持人如何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塑造个人品牌进行探究,分析广播节目主持人塑造个人品牌的重要性、新媒体时代对于广
期刊
摘 要:罗伯特·勃莱是美国当代重要诗人,新超现实主义又称“深层意象派”的领袖。本文从历史角度对国内勃莱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回顾、梳理和归纳,认为前后经历了三个阶段,而对勃莱的研究则主要遵循了四个路线:①对勃莱诗作的整体解读;②对勃莱诗中的“深层意象”和“无意识”的研究;③对勃莱诗歌中“中国特性”的研究;④对勃莱诗中男性气质的研究。总体来看,我国对勃莱的研究虽取得一定成就,但尚未形成规模和体系。  关键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浪潮的袭来以及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的不断普及和完善,在当今大学校园里,微电影凭借其投资成本低、娱乐性强、个人参与度高等特色“走红”。校园生活的点滴与校园文化的韵味通过微电影这一载体在高校群体中进行了有效的传播,使大学生校园生活更加新颖有趣,更是对校园思想教育和文化建设的崭新的尝试。校园微电影不仅展现了对当下生活的思考,更让文化建设的方式更加新颖丰富。  关键词:微电影;校园文
期刊
摘 要:“双创”背景下,高校、企业、政府联合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本文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现状,提出了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几条建议,希望能凝聚高校、企业、政府三方力量,全方位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以此为媒介切实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双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高校;企业;政府;联合构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时期国家为适应
期刊
摘 要:编辑是一种工作,也是一种职业,是对以出版物为主的各类媒体进行后期制作和核对的一项工序。有人把编辑视为信息的“把关者”“控制者”“加工者”“整合者”,其实,无论哪一个身份角色,都要求编辑人员具备相对高强的综合素能。历来,对于编辑所应具备的素质、品格的探讨就没有断绝过,其中,既有共识,也有异议。本文中,笔者拟结合自身的工作思考,提出高校校报编辑应备的素能,以期为现实工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
期刊
摘 要:景区公示语作为衡量一个景区人性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标准,因此景区公示语的翻译质量对景区品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贵州知名度的上升,来黔旅游的外国游客日益增多,贵州省也在着力开发景点与提升相应配套设施,但是在景区公示语方面还是存在一定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肇兴侗寨景区翻译现状做简要评析。  关键词:公示语;翻译;评析  公示语是一种给特定人群观看、以达到某种特定交际目的的特殊文体。其应用范围
期刊
摘 要:体育新闻娱乐化这一现象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有一定的原因同时它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这一现象对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着受众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传播方式不断的改进,体育新闻的报道内容早已不再局限于赛事本身,它在娱乐化元素的影响之下,变得更为丰富多彩,更为大众喜闻乐见,在报道方式上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因此,体育新闻娱乐化的特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的。  关键词:体育新闻;娱乐化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传统媒体融合发展、创新转型的各种探索,对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若干重要趋势进行梳理和分析。主要包括:收入模式转为偏重内容付费,内容产品突出精英化、精品化、精准化,采编流程确立“数字第一”的规则等。而建设新型主流媒体集团,则要在融合发展上重点突破,争取核心竞争力由“内容供应商”转为“平台运营商”,产品形态由媒体产品拓展到泛媒体产品,经营模式由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到更重视微创新、
期刊
摘 要:在日本动画界有着重要代表性的动画创作者,宫崎骏。他是那个时代日本动画的标志,是日本动画的辉煌时期。在他的动画中体现了日本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风格,同时还把自身不畏惧艰难险阻、勇敢、顽强的态度融入到他的每一部动画作品当中去。体现了宫崎骏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动画的追求。他的作品总能够使人们思考社会现状,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本文对90年代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展开分析,深入探讨宫崎骏的动画艺术,为读者分析宫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