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中专学生而言,知识接受能力相对薄弱,而哲学知识又较难理解,这使学生逐渐对《哲学与人生》这一学科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为解决这一问题,调动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思维,教师在教学时应适当地结合知识点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所以中职院校课堂问题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但是部分教师对如何进行问题教学感到苦恼,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中职院校;哲学与人生;问题教学;策略探究
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讲,对哲学这一概念了解甚少,观念模糊,由于对概念不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异常吃力,以至于学生逐渐丧失兴趣,增加教学难度。所以若想提高中职院校《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效率,就需要教师对相关概念由繁至简,从抽象到具体进行解释,并联系生活实际讲述其应用;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进行问题教学,依据内容,提出问题,开阔学生思维;同时还可以结合历史事件,讲述规律,培养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本文便对以上内容进行了探究。
一、结合问题,联系实际,引入哲学概念
在进行《哲学与人生》教学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发现我们身边有诸多的哲学问题,但是由于中专阶段的学生对哲学概念不了解,观察探究能力相对欠缺,致使学生产生思维定势,这对中职院校《哲学与人生》教学产生了障碍。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讲述哲学概念,并结合相关问题,联系生活实际,讲述哲学知识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理解力与生活感知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述“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章节的相关内容时,可以首先询问学生:“大家对哲学这一概念有什么理解?”学生经过翻阅教材,组织语言进行回答:“哲学是人类认识世界,建立世界观的一种实践活动,具体的事物是主要的研究对象,以创立基本概念。”教师在听到学生的回答后进行赞扬,并适当进行补充。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道:“在历史上曾经有一个著名的物理问题,即薛定谔的猫,这个问题阐述了物质的叠加状态,后来演变成了哲学问题。”通过这样的讲解,使学生知晓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学科之间的知识网络。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相关问题询问学生:“既然哲学在不同学科有运用,那么在生活中是否也有实际用途?”学生经过思考,举出实例,感受哲学的魅力所在。
二、依据内容,提出问题,开阔学生思维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讲述相关知识,对于相应的重点难点教师可以借助问题加以引导,并适当讲一个综合性问题拆分成几个小问题,最后对相关的知识进行讲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积极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培养学生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还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师生之间进行思维碰撞,得出结论进行创新精神培养。
例如在讲述“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章节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设置问题询问学生:“在生活中,正义是我们经常讨论的问题,那么正义是客观存在还是人为选择?”学生的回答不一,教师再结合柏拉图的《理想国》进行相应的讲解,分别从逻辑轮、经验论、认识论、类比轮进行相应的讲述,以经验论为例,我们都会难免遇到不正义的事情,在发现这种现象时,一定会存在一个正义所指向的对象;教师还可以从类比论进行分析,告知学生即便用再精密的仪器,我们也画不出完美的圆,但是我们一直在向完美的圆努力,也许现实存在也许不正义的事情,但是我们正在向正义的方向努力。还可以从认识论进行讲述,使学生对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便利条件。
三、结合历史,讲述规律,培养探究能力
教师在讲述《哲学与人生》的相关知识点时,应该告知学生人类的发展应该满足历史规律,教师可以结合相关的历史,讲述相应的规律,使学生对哲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随后再对学生的学习观念进行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结合相应的事件,帮助学生形成荣辱观,还可以结合相应的问题,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述“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章节的相关内容时,首先告知学生社会的发展需要满足历史规律,不能太过激进;再借助相关的历史事件进行讲述,使学生了解历史发展规律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学生经过思考教师再举出相关的历史事件:隋炀帝三征高丽,营建东都洛阳,开挖运河同时进行,忽略了社会的承受能力。借此向学生指出:历史是人民的历史,“我”是浪潮中的一朵花,但是“我们”就是浪潮,所以社会的发展不能违背历史规律。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借助相关的历史事件,如近代中国的屈辱史,使学生树立榮辱观,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含义,使学生逐渐拥有正确的人生目标,不断地提升学习效率。
四、设立机制,进行监督,巩固学习成果
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中专阶段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相对薄弱,而学生的自控能力又有所欠缺,若不及时设置合理的监督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加以巩固,就会使之前的努力付之东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监督,同时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还可以实行相应的辩论赛,为接下来的《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提供便利。
例如教师在讲述“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的相关内容时,可以适当举行相应的辩论赛,比如以“不靠谱的梦想是否应该支持?”为题,让学生进行辩论,分成正方反方,如反方观点:时代传承的意志,人类的梦想,时代的变迁这些永远不会停止。而正方观点:不靠谱的梦想就好似色盲的人去做飞行员,不靠谱的梦想是在浪费时间。随后让学生根据这两个论点进行辩论,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教师在辩论结束后评选出最佳辩手,借助相关的辩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也使学生了解彼此之间的差距,尽快地查漏补缺,教师还应时常监督学生的学习成果,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若想提高中职院校《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效率,就需要教师对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并联系生活实际讲述其应用;其次教师在课堂上再进行问题教学,依据内容,提出问题,开阔学生思维;同时再结合历史事件,讲述规律,培养探究能力;最后及时设立相关的监督机制,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为接下来的《哲学与人生》教学内容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韦小利.中专院校哲学与人生教学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重要性[J].才智,2015(15):11.
[2]王蕾滋.中专哲学与人生学科中问题教学优化策略[J].新西部,2016,(4):115.
关键词:中职院校;哲学与人生;问题教学;策略探究
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讲,对哲学这一概念了解甚少,观念模糊,由于对概念不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异常吃力,以至于学生逐渐丧失兴趣,增加教学难度。所以若想提高中职院校《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效率,就需要教师对相关概念由繁至简,从抽象到具体进行解释,并联系生活实际讲述其应用;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进行问题教学,依据内容,提出问题,开阔学生思维;同时还可以结合历史事件,讲述规律,培养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本文便对以上内容进行了探究。
一、结合问题,联系实际,引入哲学概念
在进行《哲学与人生》教学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发现我们身边有诸多的哲学问题,但是由于中专阶段的学生对哲学概念不了解,观察探究能力相对欠缺,致使学生产生思维定势,这对中职院校《哲学与人生》教学产生了障碍。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讲述哲学概念,并结合相关问题,联系生活实际,讲述哲学知识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理解力与生活感知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述“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章节的相关内容时,可以首先询问学生:“大家对哲学这一概念有什么理解?”学生经过翻阅教材,组织语言进行回答:“哲学是人类认识世界,建立世界观的一种实践活动,具体的事物是主要的研究对象,以创立基本概念。”教师在听到学生的回答后进行赞扬,并适当进行补充。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道:“在历史上曾经有一个著名的物理问题,即薛定谔的猫,这个问题阐述了物质的叠加状态,后来演变成了哲学问题。”通过这样的讲解,使学生知晓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学科之间的知识网络。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相关问题询问学生:“既然哲学在不同学科有运用,那么在生活中是否也有实际用途?”学生经过思考,举出实例,感受哲学的魅力所在。
二、依据内容,提出问题,开阔学生思维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讲述相关知识,对于相应的重点难点教师可以借助问题加以引导,并适当讲一个综合性问题拆分成几个小问题,最后对相关的知识进行讲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积极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培养学生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还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师生之间进行思维碰撞,得出结论进行创新精神培养。
例如在讲述“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章节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设置问题询问学生:“在生活中,正义是我们经常讨论的问题,那么正义是客观存在还是人为选择?”学生的回答不一,教师再结合柏拉图的《理想国》进行相应的讲解,分别从逻辑轮、经验论、认识论、类比轮进行相应的讲述,以经验论为例,我们都会难免遇到不正义的事情,在发现这种现象时,一定会存在一个正义所指向的对象;教师还可以从类比论进行分析,告知学生即便用再精密的仪器,我们也画不出完美的圆,但是我们一直在向完美的圆努力,也许现实存在也许不正义的事情,但是我们正在向正义的方向努力。还可以从认识论进行讲述,使学生对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便利条件。
三、结合历史,讲述规律,培养探究能力
教师在讲述《哲学与人生》的相关知识点时,应该告知学生人类的发展应该满足历史规律,教师可以结合相关的历史,讲述相应的规律,使学生对哲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随后再对学生的学习观念进行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结合相应的事件,帮助学生形成荣辱观,还可以结合相应的问题,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述“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章节的相关内容时,首先告知学生社会的发展需要满足历史规律,不能太过激进;再借助相关的历史事件进行讲述,使学生了解历史发展规律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学生经过思考教师再举出相关的历史事件:隋炀帝三征高丽,营建东都洛阳,开挖运河同时进行,忽略了社会的承受能力。借此向学生指出:历史是人民的历史,“我”是浪潮中的一朵花,但是“我们”就是浪潮,所以社会的发展不能违背历史规律。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借助相关的历史事件,如近代中国的屈辱史,使学生树立榮辱观,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含义,使学生逐渐拥有正确的人生目标,不断地提升学习效率。
四、设立机制,进行监督,巩固学习成果
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中专阶段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相对薄弱,而学生的自控能力又有所欠缺,若不及时设置合理的监督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加以巩固,就会使之前的努力付之东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监督,同时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还可以实行相应的辩论赛,为接下来的《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提供便利。
例如教师在讲述“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的相关内容时,可以适当举行相应的辩论赛,比如以“不靠谱的梦想是否应该支持?”为题,让学生进行辩论,分成正方反方,如反方观点:时代传承的意志,人类的梦想,时代的变迁这些永远不会停止。而正方观点:不靠谱的梦想就好似色盲的人去做飞行员,不靠谱的梦想是在浪费时间。随后让学生根据这两个论点进行辩论,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教师在辩论结束后评选出最佳辩手,借助相关的辩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也使学生了解彼此之间的差距,尽快地查漏补缺,教师还应时常监督学生的学习成果,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若想提高中职院校《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效率,就需要教师对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并联系生活实际讲述其应用;其次教师在课堂上再进行问题教学,依据内容,提出问题,开阔学生思维;同时再结合历史事件,讲述规律,培养探究能力;最后及时设立相关的监督机制,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为接下来的《哲学与人生》教学内容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韦小利.中专院校哲学与人生教学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重要性[J].才智,2015(15):11.
[2]王蕾滋.中专哲学与人生学科中问题教学优化策略[J].新西部,2016,(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