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针对近年来马铃薯不同机具种植的普及应用,进一步探索马铃薯绿色增产增效的技术措施,为同类型地貌下马铃薯高产选出合理机具,进行不同机具种植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小型开沟机为好,使用方便,容易掌握,种植规范,产量较高(达到42 500 kg/hm2);人工挖窝产量较高,更易操作,但生产成本较高,效益相对低;畜耕种植产量最高,但种植不规范、不标准,成本也比小型开沟机高;中型马铃薯播种机成本最低,但产量不高,操作不易,对地块有要求。
关键词 马铃薯;种植机具;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4-0070-01
威宁县地处贵州西北部,马铃薯是该县第一大作物和优特势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11.3万hm2以上,产量达240万t以上。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各方对马铃薯生产的重视,威宁县已成为南方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县和农业部良种繁育基地县,是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1]。近年来,威宁县农业部门进行了种植密度、施肥水平、新品种等方面高产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总结了马铃薯高产栽培的配套技术措施,但不同机具种植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方面还是空白。因此,2017年威宁县结合马铃薯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示范项目实施,进行了该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宜推广种植的种植机具,为指导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安排在威宁县麻乍镇岩格村,土壤肥力水平中等,黄灰泡土(质地疏松),海拔2 230 m,年均温11.6 ℃,年降雨量900 mm,前作为玉米,土地冬闲,在威宁县马铃薯生产区具有代表性[2]。
1.2 试验材料
供试马铃薯品种为威芋5号,该品种在威宁县种植为中晚熟品种,由威宁县南方马铃薯专业合作社提供。中型马铃薯播种机和小型开沟机由威宁县燎原农机专业合作社提供,畜耕和人工挖窝由试验地农户提供。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中型马铃薯播种机;处理2:小型开沟机;处理3:畜耕;处理4:人工挖窝。试验采用大区对比试验,不设重复,每个处理面积666.67 m2。
1.4 试验过程
3月23日播种,采用双行起垄种植净作方式,统一要求1 m行距、30 cm窝距,密度保持在5.7万窝/hm2;基肥施用有机肥22.5 t/hm2、三元复合肥450 kg/hm2、普钙750 kg/hm2,所有化肥均与有机肥共同作底肥深施[3]。田间进行2次中耕除草,第1次在苗齐1周内进行(5月12日),并配合追肥提苗(施尿素225 kg/hm2),第2次在现蕾期(6月13日)进行除草培土,并进行田间观察记载。其他田间管理同常规种植。10月12日测产验收,测产时全田测产,并取10窝考种[4]。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及植株性状表现
由表1可知,不同处理生育期相差不大,其中处理1的成熟期相对晚2~3 d。病虫害僅处理4轻发生,其他处理未发生,抗逆性均表现为强。
2.2 主要经济性状表现
由表2可知,单窝个数以处理2最高,为6.7个;最低是处理1,为5.8个。单窝重最高是处理3,为0.91 kg;最低是处理1,为0.70 kg。单薯重最高是处理3,为57.3 g;最低是处理2为,53.7 g。大薯率最高是处理3,为73.3%;中薯率最高是处理4,为45.7%;小薯率最高是处理1,为17.0%。
2.3 产量
由表3可知,最高产量是处理3,为43 000 kg/hm2;其次是处理2,为42 500 kg/hm2;最低是处理1,产量为36 000 kg/hm2。从产量结果来看,处理1与处理2产量相差6 500 kg/hm2,处理1与处理3相差7 000 kg/hm2,处理1与处理4相差6 000 kg/hm2,处理2与处理3相差500 kg/hm2,处理2与处
(上接第70页)
理4也相差500 kg/hm2,处理3与处理4相差1 000 kg/hm2。
3 结论与讨论
在威宁县高原坝区种植马铃薯以小型开沟机为好,使用方便,容易掌握,种植也规范,产量较高(达到42 500 kg/hm2)。人工挖窝产量也较高,更易操作,但成本较高,效益相对低。畜耕种植产量最高,但种植不规范、不标准,成本较小型开沟机高。中型马铃薯播种机成本最低,但产量不高,操作不易,对地块有要求。综上所述,马铃薯生产所需种植机具以小型开沟机为最佳,特别是种薯生产企业的最佳选择[5-6]。
4 参考文献
[1] 李东来.马铃薯播种机的应用现状研究[J].乡村科技,2016(23):62.
[2] 闫建英.2BXSM-1B型马铃薯施肥播种机的试验研究[J].农机具之友,2005(1):50-51.
[3] 安宏宇,韩文峰,刘存元.马铃薯播种机示范试验性种植情况调研报告[J].农业机械,2006(4):134-135.
[4] 张喜旺.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种植试验测分析[J].北京农业,2014(33):58-59.
[5] 张俊平.马铃薯机械化种植试验分析[J].农业机械,2009(7):63-64.
[6] 马铃薯机械化种植试验报告[J].农机科技推广,2010(6):43-44.
关键词 马铃薯;种植机具;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4-0070-01
威宁县地处贵州西北部,马铃薯是该县第一大作物和优特势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11.3万hm2以上,产量达240万t以上。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各方对马铃薯生产的重视,威宁县已成为南方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县和农业部良种繁育基地县,是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1]。近年来,威宁县农业部门进行了种植密度、施肥水平、新品种等方面高产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总结了马铃薯高产栽培的配套技术措施,但不同机具种植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方面还是空白。因此,2017年威宁县结合马铃薯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示范项目实施,进行了该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宜推广种植的种植机具,为指导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安排在威宁县麻乍镇岩格村,土壤肥力水平中等,黄灰泡土(质地疏松),海拔2 230 m,年均温11.6 ℃,年降雨量900 mm,前作为玉米,土地冬闲,在威宁县马铃薯生产区具有代表性[2]。
1.2 试验材料
供试马铃薯品种为威芋5号,该品种在威宁县种植为中晚熟品种,由威宁县南方马铃薯专业合作社提供。中型马铃薯播种机和小型开沟机由威宁县燎原农机专业合作社提供,畜耕和人工挖窝由试验地农户提供。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中型马铃薯播种机;处理2:小型开沟机;处理3:畜耕;处理4:人工挖窝。试验采用大区对比试验,不设重复,每个处理面积666.67 m2。
1.4 试验过程
3月23日播种,采用双行起垄种植净作方式,统一要求1 m行距、30 cm窝距,密度保持在5.7万窝/hm2;基肥施用有机肥22.5 t/hm2、三元复合肥450 kg/hm2、普钙750 kg/hm2,所有化肥均与有机肥共同作底肥深施[3]。田间进行2次中耕除草,第1次在苗齐1周内进行(5月12日),并配合追肥提苗(施尿素225 kg/hm2),第2次在现蕾期(6月13日)进行除草培土,并进行田间观察记载。其他田间管理同常规种植。10月12日测产验收,测产时全田测产,并取10窝考种[4]。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及植株性状表现
由表1可知,不同处理生育期相差不大,其中处理1的成熟期相对晚2~3 d。病虫害僅处理4轻发生,其他处理未发生,抗逆性均表现为强。
2.2 主要经济性状表现
由表2可知,单窝个数以处理2最高,为6.7个;最低是处理1,为5.8个。单窝重最高是处理3,为0.91 kg;最低是处理1,为0.70 kg。单薯重最高是处理3,为57.3 g;最低是处理2为,53.7 g。大薯率最高是处理3,为73.3%;中薯率最高是处理4,为45.7%;小薯率最高是处理1,为17.0%。
2.3 产量
由表3可知,最高产量是处理3,为43 000 kg/hm2;其次是处理2,为42 500 kg/hm2;最低是处理1,产量为36 000 kg/hm2。从产量结果来看,处理1与处理2产量相差6 500 kg/hm2,处理1与处理3相差7 000 kg/hm2,处理1与处理4相差6 000 kg/hm2,处理2与处理3相差500 kg/hm2,处理2与处
(上接第70页)
理4也相差500 kg/hm2,处理3与处理4相差1 000 kg/hm2。
3 结论与讨论
在威宁县高原坝区种植马铃薯以小型开沟机为好,使用方便,容易掌握,种植也规范,产量较高(达到42 500 kg/hm2)。人工挖窝产量也较高,更易操作,但成本较高,效益相对低。畜耕种植产量最高,但种植不规范、不标准,成本较小型开沟机高。中型马铃薯播种机成本最低,但产量不高,操作不易,对地块有要求。综上所述,马铃薯生产所需种植机具以小型开沟机为最佳,特别是种薯生产企业的最佳选择[5-6]。
4 参考文献
[1] 李东来.马铃薯播种机的应用现状研究[J].乡村科技,2016(23):62.
[2] 闫建英.2BXSM-1B型马铃薯施肥播种机的试验研究[J].农机具之友,2005(1):50-51.
[3] 安宏宇,韩文峰,刘存元.马铃薯播种机示范试验性种植情况调研报告[J].农业机械,2006(4):134-135.
[4] 张喜旺.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种植试验测分析[J].北京农业,2014(33):58-59.
[5] 张俊平.马铃薯机械化种植试验分析[J].农业机械,2009(7):63-64.
[6] 马铃薯机械化种植试验报告[J].农机科技推广,2010(6):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