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增活力

来源 :宁波通讯·图话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gui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唯有创新,方能勇立潮头。“十三五”期间,宁波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核心位置,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制度创新,全力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020年,宁波高新技术增加值达2338.76亿元,是“十二五”末的2.45倍,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37.0%提高到57.9%。2020年宁波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指数排名列全国第15位,较2019年上升4个名次,并入选创新增长极代表城市。
  以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今年1月初,中天液压系统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等77家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入围2020年新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至此,全市累计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598家,位居全省前列。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研发机构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引擎。“十三五”期间,宁波企业研发机构数量大幅增长,创新型企业群体迈上新台阶。截至2020年底,宁波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102家,是2015年末的2.56倍,以企业为主体,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为依托,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完善。
  截至2020年底,宁波已集聚上海交大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哈工大宁波智能装备研究院等71家产业技术研究院。引进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是“十三五”时期宁波科技创新“栽树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培育“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关键支撑。五年来,宁波加快集聚新型科研机构,将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企业孵化培育等补齐区域创新策源的主体力量,探索形成“边建设、边引进、边出成果”的“产业技术+创业孵化平台”“产业技术+招商引资平台”“产学研一体化平台”等人才、项目、平台一体化建院模式和良性机制。作为浙江省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甬江科创大走廊科技创新地标形象初步形成,累计引进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21家,申请知识产权297项,与426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成果转移转化是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五年来,宁波从顶层设计入手,依托民营经济活力强这个先天优势,不断破题,持续探索,形成了不少富有宁波特色的新经验和新做法。2016年,宁波成为首批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2018年5月,宁波精心布局的“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启动实施。作为一项创新举措,重大专项的目标是攻克一系列“卡脖子”技术。“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投入实施两年多来,宁波累计支持项目240项,其中100余个项目进展取得积极成效,部分产品实现国产替代,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
  将每年谷雨之日设为宁波人才日,浙江创新中心成功投用,沪甬人才合作先锋区启动建设,甬舟人才一体化发展全面推进……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十三五”期间,宁波创新出台人才生态建设“1+X”系列举措,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一件事”改革持续深化,重点人才队伍规模持续壮大。“十三五”时期,宁波实现甬籍院士全职回归、海外院士自主培养“零的突破”;自主申报入选国家级、省级领军人才数分别突破190人、440人;“3315系列计划”遴选支持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数突破1120个;新引进大学生数连创新高;人才净流入率特别是制造业人才净流入率跃升至全国城市前列,“与宁波?共成长”和“青年友好城”品牌全面深入人心。
  以产业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优势
  从2019年5月10日动员推进“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到当年9月27日启动实施“225”外贸双万亿行动,到2020年3月18日部署危中抢机发展5个重点领域新兴产业,再到当年6月4日吹响实施“3433”服务业倍增发展行动、“4566”乡村产业振兴行动的号角。至此,宁波正式搭建起了以创新为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
  “十三五”期间,宁波以创新为引领,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2020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投入研发经费385.7亿元,比2015年增长116.9%;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2%,比2015年提高0.74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达34.6%,比2015年提高5.2个百分点……一个个数据见证着“十三五”时期宁波制造业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
  2016年,汽车产业成为宁波的第一大产业,2020年增加值达724.5亿元,已占据全省的“半壁江山”,且形成了齐全的产业链配套。在宁波,有带动宁波汽车产业发展的吉利,有研发、制造汽车安全、智能驾驶、新能源汽车动力等控制系统的均胜电子,有曲线收购德国同行的继峰股份,有致力于新能源汽车和汽车轻量化领域的旭升股份……涌现出来的越来越多的优秀汽车产业品牌以创新不断助力宁波汽车产业迈上“万亿级”台阶。
  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再造传统产业新活力、新动能、新优势,是宁波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2017年起,宁波率先启动实施了规上企业智能化诊断和技术改造三年“两个全覆盖”工程。截至2020年底,宁波累计在役工业机器人达到12584台,已成功研制并推广应用轴承智能磨装检测等智能化成套装备生产线15条,共竣工投产智能化(自动化)改造项目5450个,累计建设市级以上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项目超100个。
  在積极推进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的同时,宁波还大力加快发展新兴产业。2020年,健康制造、人工智能、高技术制造、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3%、14.9%、13.0%和9.7%。2020年,集成电路及相关产业实现产值312.3亿元,比2017年增长72.3%;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产值1025.2亿元,比2015年增长169.2%。
  近年来,宁波产业之间的关联互动也越来越紧密,服务业规模总量不断发展壮大,为农业、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十三五”以来,宁波聚焦港航物流、国际贸易、现代金融、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十大重点行业,加大精准施策和专项扶持力度,带动服务业发展稳步扩量提质。2020年,宁波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376.4亿元,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8%,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进一步提高到51.4%。服务业发展显得更加举足轻重。   以制度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支撑
  去年5月,2019年度浙江省全面深化改革获得感评估报告出炉,宁波市“最多跑一次”实现率95.0%、满意率97.8%,均居全省第一。数据和排名的背后是改革的成色和分量,是群众对改革的认可和肯定。
  自2017年“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春风开始在四明大地上吹起,宁波第一时间将第一批“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向社会公布,并郑重向公众作出承诺。向简政放权要“速度”,向服务型政府要“速度”。近年来,宁波精细化编制政务服务、基层便民服务、部门间办事“三张清单”,实现承诺时间压缩90.13%、部門间事项80%以上一次通办,全面实现41个公民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上线联办,全面实现省定197个民生事项100%“一证办”……
  “十三五”时期,宁波以“最多跑一次”为抓手,不断探索改革创新路径,致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2020年,宁波入选中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不少民营企业发生资金周转的困难。面对企业贷款需求不断涌现的情况,宁波市政府和银行在极短的时间内便找到了合作加快贷款审批的方法,甚至可以秒批秒贷。这仅仅是宁波良好营商环境的一个侧面。
  2019年,宁波全面推行优化营商环境“10+N”行动,出台宁波市优化营商环境若干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项目审批、税收成本、通关时间等标准水平走在全省前列。为了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宁波出台加快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改革方案和政策制度,国有企业整合重组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入推进,出台企业“降本减负35条”“新10条”等政策,让企业获得实实在在的改革和政策红利。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不断迭代,加速人类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政府部门借助技术手段,实现数字化转型,成为提升营商环境的一大重要举措。“十三五”时期,宁波构建了“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的高效服务体系,全省首创“政视通”“视频工作站”等可视化审批服务平台。截至2020年底,全市政务服务总收件量已达3104万件,网办率达83.18%。同时,为了提升数据共享运用水平,宁波还打造全市统筹的基础数据库和数据交换平台,已覆盖全市34个部门90多个业务系统,实现全省范围内的批量数据即时传输交换,数据共享使用量全省第二。
  金融创新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促进宁波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催化剂。作为全国首个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自2016年以来,宁波搭建了普惠金融信用信息、移动公共服务、助农金融服务等综合平台,发展小贷险、道德银行等特色业务模式,建立了大量的中小微企业和农户信用档案,实施了智慧支付、移动便民支付等工程。其中,“万员助万企”金融服务平台打造“一图一码三表”和驾驶舱模式,实现金融服务的可视化、可追溯、可量化,形成“提出需求—对接服务—反馈评价”的问题解决闭环机制,截至2020年底已汇集企业需求4.2万条,完成新增贷款335.2亿元。
  责任编辑:毛思洁
其他文献
千百年来,以“初唐五绝”虞世南以及高翥、袁枚等为代表的历代诗人留下了3000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为慈溪赢得了“东南诗薮”的美誉。时至如今,崇文尚诗的优良传统仍一如既往地浸润着这座城市,滋养着我们的生活,也使慈溪成功获评“全国诗词之乡”,打造出一方美不胜收的诗意栖居地。  2020年12月31日,中华诗词学会公布《关于授予浙江省慈溪市“中华诗词之乡”称号的通知》,慈溪被授予“中华诗词之市”称号,也是
期刊
杨贤江故居位于慈溪市长河镇贤江村。杨贤江( 1895-1931 ),字英甫,余姚云和乡杨家村(今属慈溪市)人。  1912年秋,杨贤江考入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在余姚、南京等地任教。1919年,经邓中夏介绍,加入少年中国学会,任南京分会书记、分会会刊编辑。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文化教育战线的革命工作。杨贤江曾任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委员,中央文委委員及国民党上海特别市临
期刊
诉情八千年,寻梦井头山。  4月13日,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浙江宁波余姚井头山遗址榜上有名。这也是宁波市继1998年浙江慈溪上林湖寺龙口越窑窑址、2002年宁波元代庆元路永丰库遗址、2016年慈溪市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后,第四个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考古项目。井头山贝丘遗址等四处也将成为宁波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要载体之一。  从7000年前到8000
期刊
在奉化区红十字会博爱志愿服务的活动中,大家总能看到一个开着面包车、奔波在最前面的娇小身影,队员们亲切地称她为缪队。她就是队长缪亚春,做了13年的志愿服务,无论多繁重的任务,多棘手的服务对象,她总是一如既往地充满爱心、乐于助人。  多年来,缪亚春一直风雨无阻地奔波在奉化公益事业一线,她带领的队伍成为奉化红十字事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也是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的一面旗帜。  今年,缪亚春
期刊
宁波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十四五”要全面建设高水平国际港口名城、高品质东方文明之都,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2035年将基本实现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浙江建设“重要窗口”的模范生。  “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现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日新月异,治理理念、治理模式、治理手段深刻变革,而改革越往后越深入,面临的矛盾就越多、难度就越大。无论是争创先行市,还是当好“模范生”,关键看我们怎么
期刊
国家主席习近平2月9日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主持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波黑、捷克、黑山、波兰、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克罗地亚、希腊、匈牙利、北马其顿、斯洛伐克、保加利亚、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等中东欧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高级别代表出席。习近平发表题为《凝心聚力,继往开来 携手共谱合作新篇章》的主旨讲话。习近平强调,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坚持共商共建、务实均衡、开放包容、创新
期刊
“滄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你们是抗疫一线的英雄、救死扶伤的天使、大爱宁波的代表,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2020年12月11日下午,宁波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暨“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表彰大会举行。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裘东耀在会上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浙江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和全国、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精神,聚焦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主题
期刊
“勿吃楼茂记香干,生活做煞唔相干。”这是宁波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老话,说的就是如果不吃楼茂记香干,做最苦最累的活就失去了意义,这足以证明在宁波人心中楼茂记这个老字号的分量。2006年12月19日,商务部公布首批中华老字号,楼茂记成为宁波市入选的两家老字号之一。一路走来,楼茂记能重新焕发活力,历久弥新,要归功于掌门人钟尧飞在传承中创新的发展思路。如今,楼茂记坐落于奉化西坞、占地面积达1.3万余平方米的新
期刊
良好生态环境不仅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且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保护优先与绿色发展并举、生态增容与治污减排并进、制度建设与政策激励联动,建设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让绿色成为最动人色彩。未来五年,宁波将如
期刊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3、4月的桃花迎来了盛放期,深深浅浅的红漫山遍野,灿若云霞,缀满了整个新建村,如云蒸霞蔚,又和青山翠竹相交映。伴着桃花幽幽的香,沿着蜿蜒曲折的田埂路行走,春天在这里有了最具象化的体现。“桃树倒映在明净的水面,桃林环抱着秀丽的村庄。”这首红遍大江南北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正是作词家邬大为以新建村桃花为背景创作的。近年来,闻名而来的游客熙熙攘攘,不计其数,赏花高峰期每天有上万辆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