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社会经济功能异化表现及其对策的研究

来源 :经济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gui19810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以培育高层次人才、研制输出高端科研成果和兴办特色科技型实体产业等为核心内容,发挥着巨大的社会经济功能。但是在不完善的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金钱至上的风潮严重侵蚀着高校,于是以行政化管理泛滥和失控为源头的种种偏离正确轨道的异化表现不断在高校出现,危害着本体和社会经济建设,为了正本清源,高校就必须以去行政化管理为起点,使用严厉的措施在教学、科研和产业等领域逐项纠偏,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实现其存在的价值和根本目的。文章从教学管理角度展开深入研究探讨。
  关键词:高校 经济功能 异化 教学 人才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7-203-03
  高校社会经济功能是指通过教学、科研以及产业间接或直接发挥对社会经济建设的作用,它一般通过培养高素质人力资源、研制尖端科研项目以及从事直接的生产经营活动等方式来实现。长期以来,高校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近年来却发生了较多的异常变化,有关部门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有针对性予以纠正,否则,这种异常变化会带来十分严重的不利后果,影响将是十分深远的。
  教学工作是高校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它直接關系到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资源的质量问题,对国家的经济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我们应该充分集中资源保障该项工作健康发展,但现实中,却存在着令人隐忧的变异现象,不能不引起大家的重视并着手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予以解决。
  人力资源是生产关系中最活跃和最重要的因素,事关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大事,而高校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因此,培育高质量的人才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所有与人才相关的障碍均需清除。
  一、急功近利的办学环境中孕育着混乱的办学秩序
  据报载,在我国已经有17年发展历史的EMBA高端教育,现在已经演变成了富豪俱乐部和人际关系建立网,那些名人、富豪们和权势者,花费巨资而不用亲自上课,只是为了获取借以炫耀身份和晋升的文凭,只是把它作为交际、互用人脉关系的平台,这样能为社会经济创造财富吗?显然不能,更多地是增加了数不清的、见不得人的内幕交易,更多地是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环境、隐性而又野蛮地剥夺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加剧了财富分配的两级分化。而目前在高校中,学校以赚取利润、报名者以获取文凭为目的而无实质教学内容的现象大量存在。
  2011年就业蓝皮书《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以下简称《2011就业报告》)披露:法学、生物、计算机等高考报考“热门”专业连年就业爆冷、2011年本科就业红牌警告前10专业包括: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透过上述信息说明高校缺乏对需求市场的调查和正确分析,一窝蜂地增设所谓的热门专业,结果或因学不对路、或因毕业生供过于求、或因学生质量水平低下等原因给学生就业带来困难,不但不能为经济建设添砖加瓦,相反还产生了副作用。
  这都是高校急功近利的办学思维指引下的胡乱作为所引发的后果,它不顾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需求状况、不顾教育资源的使用效果、不顾毕业生与社会的对接和契合度、不顾自身是否具有办学条件(硬件和软件),只顾有钱可赚,就肆意增专业、扩规模,从表面上形成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赚取了眼球效应,获得了个人所谓的资本,但是由此产生的恶果并未引起太多人的注意,流水线般生产出的低质量、不适销对路的高校人力产品,耽误的不仅仅是当下的经济建设,它还会产生长时间的负面影响,因为它使经济建设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源遭到了破坏。
  净化办学环境、恢复正常的办学秩序,是现在必须追求的正确方向。厘清办学内容、大刀阔斧地砍掉非专业化的教学内容、严格管理文凭的发放、适度控制办学规模、下大力气提高办学质量、正确设置学科专业等一系列工作的连续实施,才能扭转拜金主义的办学模式,才能让高校切实发挥在经济建设中的中枢作用。
  在专业设置方面,教育部最近将专业分划分为基本专业、特设专业和战略性专业三个层次,同时加大了高校设置专业的自主权,这是很好的改革,而作为高校,就需要长短期计划结合,既要嗅觉灵敏地预测时下经济建设中所需紧缺急需人才的类别和数量而加以培养,又要守住寂寞默默无闻地为国家输送战略型人才,国家在高校布设的战略性专业,就需要高校远离热闹、摆脱利益之争、沉下心来、全心全力地为此奉献。笔者认为,在目前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在大学生数量相对充裕的时候,更需要加大对战略性专业的国家配置,这样才能在科技领域站得高、内生发展动力强劲、发展速度又好又快。
  学生的德育和法制教育也必不可少,但是目前存在知和行脱节和背离的现象,教师化很多时间和精力帮助学生在校园建立起来的道德观、法制观往往被社会的丑恶现实瞬间击垮,最后也被迫随大流,所以净化社会大环境尤显必要,特别是那些掌握公权力的部门必须以身作则、严格遵循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追根溯源,我们发现造成目前社会风气败坏的源头就在于公权力的泛滥和失控,故需要使用“重典”来规范他们的言行,加大其违规失德的成本,迫使其时刻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的胡乱作为。
  二、专业与兴趣爱好结合不恰当,掩埋了学生的创造性
  经过高中阶段紧张的应试教育和千锤百炼的考试之后,学生的目标变得简单而直接,那就是升入大学继续学习,但是他们对大学专业了解甚少,绝大多数学生往往就是根据自己的考分预估录取的几率来填报志愿的,真正因兴趣而学的较少,所以这里需要给他们第二次自由选择专业的机会,即本科教学阶段,先行进行1-2年的基础教育,然后再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适宜的专业,这样就可以放飞天性、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力,这看似麻烦的二次选择,将会因此涌现出众多有作为的创造者。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突破书本束缚和校园围墙的封闭,鼓励他们将视角引导到实践一线,放手让他们在现实中去寻找“关键点”和“差异点”予以思考、研究,从而养成一种独到的眼光和方法去进行新的创造,这种创新能力是社会经济发展必备的不竭动力,是将我国由初级的制造大国转向为高级的设计大国所必不可少的基础。   三、本科教育及研究生教育均应实行宽进严出的管理方式
  经过10多年的大规模扩招之后,大学生毕业人数已较富足了,但质量却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所以应该变严进宽出的管理方式为宽进严出,把工作重心从追求大学生人数的做法转变到追求大学生的质量上来,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迫切需要。
  实行方式改变,其核心目的就是在于严格把控毕业生的质量,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督促学生真正地学有所成,并不是现在这种简单的流水线加工厂式的学制管理,如今的情况是只要学习时间届满、基本的考试考核合格,即可毕业(有的学校甚至为了给新生腾挪教室和宿舍,变花样让学生提前毕业离校);二是让学生真正地从容不迫地选择自己兴趣之所在的专业、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和实践去深入钻研自己喜爱的专业,在自己志向的领域里自由宽松地驰骋,其社会效果自然会好很多、个人天性和能力的发挥就会充分很多,而这正是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但却被现行教育体制给抑制了的。
  研究生教育应该更严格一些,侧重点必须倾向于教学科研、生产的实践领域,结合实践来进行学习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精尖的人才,据统计,我国博士生毕业生人数世界第一,但尚无人问鼎理工科类的诺奖、众多的领域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面对这一现象,首先要反思和改革的就应该是我们的人才培养体制。
  研究生的生源应该来自实践一线,即必须是本科毕业参加实际工作2年以上,尽量减少本科毕业生直升的方式;研究生的毕业验收,不应仅仅是论文,更重要的是检测研究成果和科研能力;一次验收不合格的,还可以给予三次机会;最后一次验收不合格的,即为研究生肄业。
  四、教师资源质量良莠不齐,无法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于知识结构单一、教学手段呆板和教材内容陈旧等方面。
  目前高校教师的致命弱点是与科研、生产一线脱节、与科技发展的前沿脱节,老是捧着要么全国统一教材、要么以抄袭为主的自编教材,向学生传授书本上的知识,以这种方式培养出的学生大多仅具有背诵理论的能力、眼高手低。所以,我们需要理论与实践结合完美的教师,在他们的带动下,让学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实时更新知识。对现有教师结构应该有所调整:采用送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来实现,尤其是请进来这方面人数比例不能小,而且视野要开阔:本地的、本行业的、交叉行业的、不同国界的、理论界的、生产一线的、科研一线的等等,只要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的,我们都可以在有效管理的前提下予以利用。
  关于教学手段和教材方面,需要改善。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高校教师普遍采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方便了教师和学生,而恰恰正是这些方便和快捷带来了行为的惰性、思维的依赖和钝化:教师制作教案时用搜索引擎搜罗资料进行简单组合即可应付、甚或请人代为制作,很少真正地去深入钻研;而学生也是一样,用录音录像设备代为记录,动笔的时间也大为减少了,这种在现代技术掩盖下的呆板教学方式,仅带来了色彩的丰富和娱乐化效果,不是进步,而是一种蜕化。自古以来,教师具有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职能,要做到这点,就必须精通专业学科及交叉学科、掌握关键点,交给学生基础理论、创新思维方式和突破的关键节点,因此教材就可以分为基础理论和最新发展成果(与科研和实践联动而取得),前者相对固定,后者则时刻处于变化之中,这需要教师以一种敬业、钻研精神去获取。
  还有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是教授不教书和不科研,在目前的体制下,教授已经达到了职称的顶点,一旦取得则失去了工作的动力,要么应付性工作,要么干脆干自己的副业,这种消极浪费行为是职称单行道管理的自然结果,所以高校对于职称的管理应该是动态的,需要正向和逆向管理相结合、可上可下,有必要采取严厉措施督促他们丢掉慵懒思想和言行,督促他们走向教学科研一线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优化教师结构、提高教师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高校在这方面可以与国家所实施的“重大人才工程”对接:“推进创新人才、引进学术带头人、开发青年英才”,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们要利用强大的经济发展潜力来吸引全球的优秀人才为我服务,尤其是科学技术人才。
  五、学生被淹没在书本中,动手实践的机会严重缺乏
  关于这一点的直接表现就是毕业生夸夸其谈者众、求职意向为市场营销者众(《2011年就业报告》信息显示:2010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从事的主要职业类是销售,就业比例为12.0%)、有实际操作能力者寡,这是非常令人痛心的。目前的培养过程是:学生按时间进度学习规定课程,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听课、抄写笔记、背诵、演算和考试,拿到相应的学分,最后获得一纸文凭,学生和学校就算圆满完成了任务。从这一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是学校的这种缺乏社会责任感的预设程序愚化了学生,应该予以纠正。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实践,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学得更深入、更扎实,而且还会为学生和国家节约大量的资源(因为本应在学校阶段就可以培养具备的能力却被延迟推后到了学生毕业进入社会之后去重新获得,不但加重了学生择业的难度,而且对国家经济建设来说,也是一种严重的资源浪费)。
  缩减理论课程数量,大量增加学生到实践一线动手操作的时间和机会(笔者建议用20%~30%的时间,尤其需要充分利用好寒暑假这段较长的空闲时段),是高校培养学生的正确途径,这样将理论与实践牢固地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螺旋式提升和深入,应用或者研究型人才就会因此脱颖而出。
  《2012就业报告》显示“2011届大学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由此可见,加强教学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已经成为大学毕业生对学校教学的最主要的要求,这应该引起高校的足够重视并创造条件予以实现。
  学科专业设置要充分考虑经济建设的发展之需,需要长短期结合;教学过程中,既要学习基础知识,又要紧盯科技前沿的最新成果;教学方式方面,要让学生的天性充分发挥,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创新;教学理念方面,一定要避免急功近利以及单纯追求金钱的思维,必须以满足提高生产力、增强经济实力为前提下的速度和效益的增长;师资结构方面,反对脱离实际的书本教学,必须与实践密切结合,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充分掌握知识,并且在实践中发现新的问题,改革学生考试方式,实践能力应当占有相当的比重。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课题“高校社会经济功能异化表现及其对策的研究”,编号:13SB0155]
  参考文献:
  [1] 黄显官.强化高校边缘化资源管理的探索[J].教育财会研究,2014(1)
  [2] 章瑞智.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以杭州师范大学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5)
  [3] 顾志勇.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J].教育探索,2014(4)
  [4] 彭美云.大学本科课堂教学中的几个共性问题——基于13所高校问卷调查的统计与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
  [5] 崔鹏.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失衡探討[J].教育评论,2014(3)
  [6] 薛云等.高校网络教学过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9)
  [7] 范新民.创业与创新教育——新加坡高校教育成功的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
  [8] 黄显官,彭博文,王和林,钟顺先.财务视角下高校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J].会计之友,2013(33)
  [9] 武杰.17年变了味的EMBA[N].法治周末,2012.10.10
  [10] 2012年10月11日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
  [11]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
  (作者简介:余郭莉,泸州医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行政管理;彭博文,泸州医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行政管理及科技管理;王和林,泸州医学院财务处长,研究方向:财务管理;钟顺先,泸州医学院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黄显官,泸州医学院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和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为本文通讯作者 四川泸州 646000)
  (责编:贾伟)
其他文献
编者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未来的产业发展格局中将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当前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昭示着我国产业发展的前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在产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前瞻性,同时大力加强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力度,以体制创新促进技术创新,以产业结构的提升作为驱动产业发展的新“引擎”,从而推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本刊记者近日专访了济南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征研究员,他就当前我
期刊
摘 要:以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与战略控制要点为主线,论述了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战略控制要点存在显著差异性,从而会极大地影响到企业经营的态度、策略与行为,同时展望百度公司后续的经营战略,以期为互联网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行为经济 生命周期 战略控制要点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7-051-02  一、行为经济视角下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
期刊
摘 要: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组成要素,社区民主管理水平对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社区选举是城市民主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合理的社区选举制度是实现社区自治的前提,社区自治的实现要依托选举的五大环节。目前社区选举制度的运行功效能够在选举各环节中初步显现,但与城市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关键词:城市建设 社区选举 制度功效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
期刊
摘 要:随着ERP的推广运行,对如何更好地利用此系统进行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针对现有核算系统内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对策及解决方案,实现对科研项目各项经费全周期、全过程的预算及收支管理,同时满足三方审计及科研审计的要求。  关键词:ERP系统 科研经费 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7-108-02  随着航空
期刊
摘 要:湖南从2009年开始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工作,有利地支持了地方经济,但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有相应问题,需要加以规范和改进。文章研究对象为国家级批发市场新兴商贸区唯一的小额贷款公司,选择CGAP指标分析小额信贷财务可持续性,并与MIX进行对比分析,总结该分析方法下公司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公司提高可持续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CGAP财务分析指标 A小额贷款公司 可持续性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往来款是高校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的运转形式以及流动状态不同于高校的其他资产,但是它对于高校资产完整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根据高校往来款项的特点提出了建议和措施来加强对高校往来款项的管理。  关键词:高校 往来款项 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7-125-02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等学校的资产价值在不断地增加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进入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发展时期,银行将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而竞争的重点将更多地是在中间业务上的竞争,因此,发展中间业务是银行的必然选择。针对欠发达地区农信社当前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文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发展中间业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间业务 分析研究 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7-144-
期刊
摘 要:文章基于宏观调控背景下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的风险,同时利用商业银行压力测试方法实证分析了调控背景下房地产市场走向对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影响和存在风险,并对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防范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房地产 压力测试 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830.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7-149-03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成为研究的重点,尤其是边疆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提高边疆民族地区从业者的素质,是解决边疆民族地区“三农”问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文章以云南为例,针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特殊性进行分析,提出边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边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 云南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什么是校院二级管理?为什么要实行校院二级管理?怎样进行校院二级管理体制建设?要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缺一不可。文章以上述三个问题为切入点,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展开研究,为广东医学院乃至兄弟院校实行校院二级管理提供更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高等院校 二级管理 体制改革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7-19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