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神圣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hensheng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的发展图景中,青年雕塑家戴耘近年来_十分活跃,多次入选重要的当代雕塑展并获奖,引起专业界甚至媒体界的关注。
  其实,戴耘的艺术创作是在2000年前后进入活跃期的,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都涉及了当代艺术的当下性与历史性的关系。用评论家鲁虹的话说,戴耘“努力地向大众文化学习并汲取精华,同时将自己所发现的文化问题置于历史的文脉中加以认真考量。所以他的作品既有当下性与大众性,又有历史性与深刻性”。
  1999年,戴耘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通道画廊举办展览时,我就注意剑他努力在雕塑与当代文化之间建立互动关系的创作思路,并且欣喜地看到他在这一理念之下持续的努力,并且逐渐地在材料、肜象、符号等方面获得较为稳定的基本格局,这是一个芝术家走向成熟的标志。
  我从戴耘的艺术创作上,总结出三对关键词,这就是“摹仿与戏仿”“器与物”“大众文化与纪念碑性”。它们都指向了对当代艺术的某种根本性的思考,具有普遍性,而戴耘的突出之处,即在于他能够将自己的艺术思考,结合传统岂术与现实生活,以具体而精到的方式加以表现。
  首先,戴耘的作品以一种摹仿的方式,再现了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他用红砖和青砖作为基本材料,再现我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生活用品,这一类作品可以称之为《静物系列》。第二类是《新物种系列》,表现了克隆和转基因技术出现后艺术家关于虚拟动物的想象。
  对于《静物系列》,戴耘这样解释:“我作品中的静物,大多是从超市及商场购买的日常生活用品,是器物而非花草。是现代社会批量化生产的物品,是我认同商品化社会基础“契约关系”的路径。然而商品化社会几乎无可避免的‘商品拜物教,又使我追忆自然经济的素朴和有节制。”
  戴耘的作品将我们带回到艺术的源头,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如何把握与自然的关系。追本溯源,人类对于自然的最古老的把握方式就是艺术对自然的摹仿,希腊人菲洛斯特拉托斯(公元2~3世纪)认为:“摹仿被看作是一个极为伟大的发明,它与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自然的一部份,人类以眼睛去观察自然,以双手去再现自然,为此,人成为自然之镜。但这不是一个绝对的客观之镜,人对自然的观察,带有不同的知识和切入角度,人对自然的摹仿,具有不同的动机、愿望和技巧。重要的是,艺术观念的创造,如海德格尔所说:“艺术作品决不是对那些时时现存手边的个别存在者的再现,恰恰相反,它是对物的普遍本质的再现。”
  如此,戴耘对于现实物的摹仿,不是学院写实教育所传授的“再现”,而只是“貌似再现”,在这样的摹仿后面,戴耘有着许多潜台词,其中最重要的,是戴耘对我们这个物质时代的反思。事实上,戴耘这一代人赶上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生产力大发展,大多数1970年代后出生的人,对于物质匮乏的时代没有概念,而对于随手可得的物质享受则心安理得。戴耘与同时代的青年人有所不同,就在于他不认为这种工业生产所带来的物质丰富是理所当然的,他努力思考这一现象对现代人的心理状态的深刻影响。事实上,物的丰富往往带来人们对于物的漠然,人与物的关系并不取决于物与人的距离,大多数人对于身边之物,只是使用,并不观照。这样人身处物中,与物的关系不亲近,只有我们走向物体,才能敞开物性,领悟存在,“走向物,就是从描述中抽身,走向回答和回忆的思考。”(海德格尔)
  我们生活在物品的时代,依照物品的节奏活动,并受制于它们的生产和消费,商品的生产以及与商品相关的图像复制、广告传播正在构成我们的生存环境。由此来看戴耘的作品,我对他的复制产生了思考和兴趣,这种对日常器物的复制,是否从另外一个角度提醒我们认识世界的“非真实化”呢?这个世界的现实感和真实性越来越少,我们越来越难以区别真假(物体、图像甚至情感),难以确定自我在自然和时空中的位置,引起人类社会巨大的不安和震动,当我们对人与自然、人与物的真实性边界进入模糊的真假难辩的思维盲区时,困扰我们的就不仅仅是日常生活的物质匮乏了。
  这样,戴耘对于日常器物的摹仿就转换成为一种“戏仿”,在轻松幽默好玩的氛围中,传递了某种社会性的人文反思。戴耘的作品与西方的超级写实主义雕塑有所不同,区别在于戴耘对物体的选择重组而不是眼前之物的复制,他使用砖这种封建时代建筑的基本材料,将工业化的器物“陌生化”,从而唤起人们在观看中的奇异感,产生了观察与思考的距离。在戴耘的作品中,对人类生存环境和现代科技文明的关注与焦虑是共存的。戴耘的作品与美国艺术家杰夫·孔斯也不同,孔斯将大工业的玩具产品从商场买来直接送到雕塑工厂放大复制,其中蕴含的是对“工业复制品何以成为艺术”这一观念的挑战。而戴耘的作品更多地关注于器物与人的生存的关系,具有一种东方的自然观。相比之下,对于器与物的复制和重组,我更注意后者的创造性的结构关系。在古德语中,“物”这个词意味着聚集和统一,特别是对于考虑言说中的事情,一种争议的聚焦。对于戴耘这样的艺术家来说,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不是复制的技术,而是复制的视野,即对于物的选择,对物的选择表明人对物的意义的基本把握,是重新敞开人对于物的关系,回到事物本身去。
  说到“器”与“物”(物质、物品、物种)的关系,如果说“物”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器”则反映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器”包含了更多人文内含,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形式审美水准。特别是戴耘的《新物种系列》,反映了人与现代科技的关系,二者结合起来,表现了现代都市的物质主义现实与人的精神的关系。从表面上看,戴耘使用的砖是一种廉价的建筑材料,但是它具有东方的色彩,是古代中国使用最多的建筑材料,而西方的建筑更多地使用石材。戴耘认为,这和自己成长的古城西安有关。他尤其对秦砖汉瓦这种由黏土而来,经人工烧制后既坚固耐用又大气素朴的东西厚爱有加。他感兴趣的是,当这种农业社会最基础的建筑符号与当代中国迅速市场化、城市化的背景相碰撞,会产生怎样的话题和感受。
  事实上,有一件事情是戴耘最感兴趣的,即工业化生产的日常生活器物,虽然精致,但是没有生命的温度,显得通俗而廉价。而戴耘使用青红砖来创作作品,虽然是对工业产品的再现,但作品完全采用手工制作(当然与使用一些小型加工工具),其唯一性(无法翻模制作)、独立性使得每件作品都有情感,艺术家的精神注入其中,正是对工业化物质产品的反其道而行之,也是对作为符号的“器物”的“能指”的揭示。戴耘在创作过程中的讲究制作,将手工劳动精致化的处理方式,正是传统雕塑所具有的艺术的精英性与经典性。在这里,工业化生产的日常生活器物发生转换,获得艺术品所具有的人文性和经典性。
  说到“经典”,我们就触及到了雕塑艺术的某种基本特征,这就是与绘画不同,由于使用比较永恒性的材料,雕塑所具有的某种抽象性与永恒性, 使得雕塑作品多数具有某种纪念碑性,这也是我们经常使用雕塑这一艺术形式制作纪念碑、纪念像章、纪念币、纪念性建筑等的原因。罗沙林·克劳斯在《后现代主义雕塑新体验、新诺言》一文中写道:“雕塑在传统上被看作在纪念碑的逻辑中。作为某个祭典场地的标志,它是神圣的,又是世俗的。它的形式是具像的(不是人就是动物)或抽象的、象征的。”
  事实上,只要我们在艺术中使用了雕塑的方式,它就会带来某种程度的纪念性。1980年马塞诸塞大学出版了美国学者约翰·布林克霍夫-杰可逊(John Brinckerhoff Jackson)的《对于废墟的需求》一书,杰可逊注意到美国国内战争后出现的一种日渐高涨的要求,即希望将葛底斯堡战场宣布为“纪念碑”,这使他得出“纪念碑可以是任何形式”的结论。这一观点强调“类型学和物质体态不是断定纪念碑的主要因素;真正使一个物体成为一个纪念碑的是其内在的纪念性和礼仪功能。”(WuHung,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and Architectur,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University Press,1995,p,3,)
  早在1999年,戴耘就做过一系列的水墨装置,使用宣纸、石膏、墨,做出瓶中的荷与莲蓬,盘中的枇杷。通过雕塑所具有的某种纪念碑性,将世俗上升成为崇高,将短暂固定成为永恒,这其实是对纪念碑形式的一种戏拟性摹仿。这种对于纪念碑形式的运用,在2006年前后的《超女纪念碑》(与孙振华合作)、《电视英雄纪念碑》、《Q行天下纪念碑》等作品中,达到一个高峰。虽然,我认为这一系列纪念碑的创作,比较直白浅显,但戴耘在这一系列纪念碑的创作中,很好地解构了传统纪念碑的崇高与神圣,反映出他对于“大众文化与纪念碑”这种“肤浅与深刻”、“卑微与崇高”的内在矛盾性的敏锐观察。这种“纪念碑性”(Monumentality),使得戴耘很好地发挥了他从西安这座历史古城和家庭的艺术收藏中所获得的传统艺术的修养,并且找到了沟通历史传统与当代文化的某种渠道。例如戴耘所做的《铭文系列——锅》,就选择了20世纪50年代、60年代、80年代、90年代四个不同时期的锅,并配上那个时代有代表性的文字。例如50年代的锅底铭文是“舍小锅、保大锅,一切为了钢。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这个锅的系列,采用了青铜铸造的形式,与古代青铜器中的鼎、盘相似,所谓“铭文”,则是新中国不同时代的流行语,它们虽然不无荒谬,远离真理,但在某一历史时刻,确是被当作真理而广泛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由此,某种历史性的艺术形式与当代文化发生了深刻的联系,使我们在观看中感到既陌生又熟悉。
  在这样的知识背景追溯下,来看使戴耘成名并为人所知的《奔驰车》、《洗衣机》,《沙发》、《古琴》等,就不难理解,戴耘的艺术,是如何将农业社会的建筑要素与国际化大城市的文化背景相结合,探索个人的实验性雕塑作品如何进入城市空间,穿越架上与城雕、个人与公共的界限。再看他的《龙肉罐头》,观察上面用丝网印的汉代龙的纹样,就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总之,戴耘的创作,一方面沟通了历史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另一方面,沟通了传统的架上雕塑与公共艺术的关系。由此,也比较好地解决了当代艺术与观众的交流问题,将某些深刻的问题转换成为日常生活的游戏方式,这确实是70后一代艺术家与前代雕塑家极不相同的地方,也使我们看到了中国当代雕塑从室内雕塑向公共艺术、从严肃崇高的英雄模式向日常生活的平凡进行转型的可能性。
其他文献
这是一个向改革致敬,向青春致敬的展览。  展览不过是契机,重要的,它为历史性的相聚提供了理由。  当年77、78级雕塑专业的学生,到如今,入学已经40年了。这批人投身雕塑艺术的40年,正好是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  是幸运,也是巧合,与改革同行,与青春做伴,是这一代人的福分,也是这一代人的责任。  生逢中华历史中的大时代,每个人都裹挟其中,愿意的,不愿意的,都无法摆脱时代的安排;也正是在这个大时代
一件雕塑,虽然被视为一件完整之作,其实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可以称之为叙事域——雕塑言说或表现了某个对象,这就是现实主义美学所指称的内容或题材部分;第二部分为风格域——雕塑采纳了某种特定的视觉样式,并呈现出材质、性状和手法的形式特征。  由于叙事域与风格域并不必然相关,一般来说,叙事域由主体的位置所决定(此位置由表现对象的客观性社会关系所决定,例如,对象若是领袖,则领袖形象的顶层位置就是主体性
摄取维生素的变异   维生素是人体所需各种营养元素之一,是一种必需品。人们为了保证体内不缺乏维生素,努力保证膳食平衡,甚至还常常食用维生素片。但事实上,维生素并不是都需要从饮食中摄取。比如维生素Q(又称辅酶Q10、泛醌),对人体非常重要(它于营养物质在线粒体内转化为能量时起重要作用),但却不是必需的,因为人体可以自行合成,制造出这种生物分子。也就是说,日常饮食中可以忽略维生素Q。   实际上,
李迪 《祭——国魂》 树脂、楠木、硅胶 导师:徐光福 [参展作品]  我试图在作品中表现出一种对于生命的迷惘和对于精神价值的不知所措,体现在雕塑本身的状态则是一种心理层面上内在的软弱和精神层面上与世无争的“中庸”。我把一切情感都寄托在它之中了,把个人所承载的源于对所观察到的现实生活中的那种痛苦引申到人类普遍的意识形态中去了。透过它.我在渗透着我对于人性的一种理性抑或感性的态度.也是对于人的生命的存
2015年l1月28日至l2月13日,由艺库网主办、大韵堂艺术机构策划的“芒——女性艺术家五人联展”在大韵堂美术馆开幕。展览由当代著名山水画家、美术教育家刘牧担任策展人。参展的5位女性艺术家王苗、印萍、庄海燕、邹晓雯、俞剑坤均为美院科班出身,并在各自的艺术领域中取得了一定成就。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包括雕塑、陶瓷、油画棒等艺术形式,全方位地展示了五位艺术家近年来在艺术探索上取得的进步。  作为女性,她
[摘 要]《理性的毁灭》集中论述了德国现代非理性主义从谢林到法西斯主义崩溃的这一生命小循环过程,其间非理性主义的浮沉暗喻着这样一个问题:非理性是有限度的。以非理性为主义在某种情况下适应了某种潮流体现了创造性、超越性,而又在某种情况下体现了不适应性、紊乱性。必须清楚:非理性的限度在哪里,怎样克服非理性的限度。以便有助于我们既把握理性,又把握非理性,成功的进行实践活动。  [关键词]非理性;理性;限度
He’e, a well-known sculptor, filed a lawsuit against the local government for its copyright infringement of her works, but the result came out far from satisfactorily. In recent years, occurrences of
Art creation itself is academic, exploring the world and people just like philosophy. But they are only different in terms of choice of materials and and the use of methods. Art creation is specific a
2月23日,为帮助农民工外出务工,四川省节后集中送农民工返岗专机正式起飞。当天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就有4架农民工专机飞往广东、新疆和杭州。图为首趟飞往广州的川航3U8743次航班正在登机  “大米是自家种的,花生也是自家炒好了带上,带这些都是想让雇主家尝一下我家乡的味道。”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候机室内,62岁的四川南充嘉陵区人任秀珍正埋头整理包裹,准备搭乘返岗专机前往广东。  任秀珍十几年前就去深圳
摘要: 基督教文化是安徒生作品意识形态的基调,基督教文化的死亡意识为解读卖火柴女孩之死提供了意识形态视角。本文从《卖火柴的女孩》的创作背景及基督教的影响出发,提出了与我国传统理解不同的看法,并分析了我国传统理解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 安徒生童话 《卖火柴的女孩》 意识形态    安徒生童话作品在中国广为传播。而其中的《卖火柴的女孩》,由于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在中国更是家喻户晓。在中文语境下,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