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D在腹部创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式探索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sanbu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对VSD在腹部创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以及相应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我院接收的腹部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常规治疗和VSD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总结VSD的护理方法。结果:接受VSD治疗的患者组,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VSD治疗能够有效提高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引流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以保证VSD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VSD;腹部创伤;临床应用;临床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680-02
  VSD技术全称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负压引流治疗的一种发展技术,利用生物半透膜将创面进行封闭[1],从而有效减少细菌感染的发生,促进创面的快速愈合,在各类外伤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对VSD治疗方法在腹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护理方式进行了讨论,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腹部创伤住院患者共52例,其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为29~55岁,平均为33.6±2.5岁,患者均因外伤导致腹部创伤,其中坠落伤患者有11例,车祸伤患者有34例,器械伤患者有7例,患者腹部脏器均未受到严重损伤。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6例患者,两组患者在男女比例、年龄以及伤情等方面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
  1.2治疗护理方法 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包括止血治疗、手术治疗等,治疗组患者在接受常规处理同时接受VSD治疗,并接受相应的护理干预,在治疗过程中用生理盐水和甲硝唑对患者创伤进行冲洗,然后根据患者创面情况对引流管的放置进行设计,在患者肌层和皮下脂肪层交界的位置放置引流管,并用油纱将远端包裹起来,创面用无菌敷料进行覆盖,然后用半透薄膜将创面封闭起来。在下端则用胃肠减压[2]器进行连接,持续进行负压吸引,并且定时进行换药。在护理上,在术前护理人员应该详细对患者讲解VSD治疗的安全性和必要性,消除患者的焦虑、惧怕心理,增强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要注意无菌操作,防止细菌感染,并配合医生完成引流管的放置。在VSD治疗后,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避免拉扯或压迫引流管,并对引流管的情况进行严密观测,对负压进行严格控制,对引流物进行观察,若引流量出现鲜红色则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1.3观察项目 对两组患者在腹部创伤的愈合时间进行记录,比较两组之间差异,对患者治疗期间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记录,比较相关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工具SPSS14.0对两组患者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并对相关时间进行t检验,对相关比率进行卡方检验,其中p<0.05说明数据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特点。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愈合时间和感染发生情况如表1所示,从结果中可以看出,治疗组患者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本文主要对VSD治疗技术在腹部创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接受VSD治疗的患者组其创伤愈合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其在治疗期间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说明VSD治疗能够有效提高腹部创伤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加快患者康复进程。VSD治疗技术在采用半透膜技术将患者的腹部创面处于封闭状态下,以便能够有效隔绝细菌的引入[3],从而减少交叉感染,大大降低了感染率,促进患者腹部创伤能够快速愈合,而要发挥VSD的治疗效果离不开细致有效的护理措施。因而在护理方式上,护理人员应该针对患者的伤情和VSD治疗方法给予患者细致有效的护理。在护理方面,护理人员主要应该从心理护理、引流管护理两方面入手,在接受VSD治疗前,患者因创伤痛苦和对VSD治疗的不信任会产生焦虑、惧怕等心理,因而在治疗前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干预,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4]。同时,为了提高患者对VSD治疗的配合度,护理人员还应该将VSD治疗的作用、目的以及过程等详细介绍给患者,让患者能够对VSD治疗产生较为完整的知识,对其在治疗中的作用有个清醒认识,减轻患者在VSD治疗上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5]。而在引流管护理方面,由于整个引流系统是在封闭的情况下进行,因而在引流管的选择上,护理人员应该选择软硬合适的引流管,并且要根据患者创面情况选择引流管的长度,如果引流管太短则会引起返流现象,而引流管太长则会增大死腔,对引流治疗效果造成影响[6]。同时,在VSD治疗中持续引流是治疗的关键,因而对负压的控制维持是护理工作中的重点,护理人员应该定期对患者的引流装置进行更换,以保证引流负压能够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并且在更换时护理人员一定要严格进行无菌操作,以免细菌进入创面薄膜当中引发感染,同时在更换引流装置时要注意不能够将引流管高出患者创面,以免出现逆流现象,并且要对患者的引流物进行严密观测,保证引流的通畅,在引流物出现异常时要及时聯系医生进行处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VSD治疗能够有效提高腹部创伤的治疗效果,减少感染的发生,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给予患者细致有效的护理,这样才能促进患者腹部创伤的尽快愈合,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参考文献:
  [1] 沈华军.VSD联合皮瓣修复在治疗创伤性小腿骨外露中的临床应用[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11(5):532-534.
  [2] 刘颖.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骨科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9):64-65.
  [3] 赵宇辉,李莉,刘淑岩等.改良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腹部皮瓣供瓣区的临床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3,(1):130-132.
  [4] 孙官文.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皮肤及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10):1196-1198.
  [5] 赵大伟,王淑梅,吕松峰.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手、足毁损伤保肢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12,18(31):115-116.
  [6] 洪友松,陈舰舰,黄晓文等.VSD技术在严重软组织损伤中的临床应用(附26例报告)[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1(5):711-712.
其他文献
x【摘 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如何降低和避免护理安全隐患。方法:首先要完善医院的规章制度,严格护理规范;其次要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护理人员安全培训;最后要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结果:降低了神经内科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结论:使病人得到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避免产生医患矛盾,维护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关键词】神经内科
期刊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对精神病患者疗效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把80例精神病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取得更好的疗效及满意度。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促进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治疗,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患者生理及心理上的需求,从而可使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得到一定提高。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浆前期脑利钠肽(NT-proBNP)水平对心力衰竭的诊断。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8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及同期收治的以呼吸困难为症状并排除心脏疾病患者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胶体金检测法,检测两组患者前期脑利钠肽(NT-proBNP)水平,评价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状况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1]。结论 血浆前期脑利钠肽(NT-pr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Fast-Fix半月板缝合系统在治疗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时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2月~2015年8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52例
期刊
@@
【摘 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状况。结果:研究组(91.67%)在治愈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5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期刊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跟骨骨折的临床诊治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科2011年10月——2013年8月收治60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应用保守治疗,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的有效率为93.4%,对照组患者总的有效率为76.6%;观察组患者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对照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3.4%,两组数据对比有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目的 了解2002-2008年昆明市地下水水质的动态变化以及主要的超标指标. 方法 对2002-2008年送检到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昆明市地下水样品共1 091件进行检验和评价. 结果
Galibert等于1987年首先报道了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椎体侵袭性血管瘤,取得了良好的疗效.1994年,美国的Reiley等首次报道应用椎体后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