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关照与德性回归——亚当 斯密德性伦理思想管窥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bo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是亚当·斯密解决道德问题的万能钥匙及其伦理学出发点,德性则是其伦理思想的归宿。斯密晚年集中研究德性,同时辅以早期的同情共感、合宜性等原理,构建了以情感自制为主的完美德性论。他的德性论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形成过程,有着鲜明的特点,在内容、作用、评价标准以及与财富、幸福等关系上都展现出了不同于前人的独特见解。 Emotion is the master key of Adam Smith to solve moral problems and the starting point of his ethics. Virtue is the end of his ethical thought. In his later years, Smith focused on the study of morality, supplemented by the early principles of sympathy and appropriateness, and constructed the theory of perfect virtue based on emotional self-control. His theory of virtue is a dynamic process of advancing with the times. It has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shows unique opinions different from his predecessors in terms of content, function, evaluation criteria, and wealth and happiness.
其他文献
男女生在阅读上存在实际的差异影响到阅读教学。本文分析了造成男女生阅读差异的生物学因素、社会因素以及教师教学方法因素,提出了注重个别化教学、关注思维差别、开展合作
道德修养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内容.本文基于对的理解,梳理了孔子道德修养的终极目标,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以及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通过对以罗素、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传统符合论真理观的分析,结合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主要分歧,揭示传统符合论真理观具有较为明显的经验论色彩.主张知识起源于感觉经验,将感觉经
时间和技术的无情进展已经把越来越多的人带入了赛博空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自己制造出虚拟的第二生命,他们发现,赛博空间同现实世界一样也有犯罪.随着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不
幸福是个体现实生活和人生意义的永恒主题.关涉个体幸福是教育的应然追求,教育不能背离"幸福"这一价值旨归.然而,当今的种种教育实践行为却往往深陷于有悖个体幸福的重重矛盾
成功智力的三个关键是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智力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数量,而在于平衡。智力测试应该包括分析性能力、创造性能力和实践性能力的测试。成功智力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对传统文化优秀成果进行了批判性的继承,既赋予传统“知耻”之心以新的时代内涵,又弘扬了优秀传统道德精神、传承了中
本文介绍世界上各种超常声称的流行情况及原因,以及CSICOP组织与杂志对此所进行的调查工作.并以罗斯威尔的飞碟事件和在中国进行特异功能调查事件为例,阐明超常声称的真相和
本文首先探讨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涵义并简述了当前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重点就提升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途径和方法做了简明的论述,对会计行业加强职业道德水平
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礼法合一使法律在运用时要考虑到各种方面的影响,其中极为重要的就是孝对法律的影响。当孝子为尽孝道违反法律时,即礼与法相冲突时,中国古代的法律往往会